❶ 价格表的涨幅比率怎么算
你好,涨幅=(现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00% 比如:一支股票的涨幅是:8%、-5%等 。
“涨幅”就是指目前这只股票的上涨幅度,10.01,就是股价涨了10.01% 一般对于股票来说
就是涨停了!如果涨幅为0则表示今天没涨没跌,价格和前一个交易日持平。如果涨幅为负则称为跌幅。
❷ 近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的物价涨幅是多少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000年-2012年中国消费物价指数(注:以上年为整数100算)如下图:
❸ 商品价格涨幅有限制吗
当然是不能乱涨价了,国家在各地设有专门的物价局,就是用来监控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波动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升的时候,国家就会采取调控措施,促使物价平稳,使物价回到市场平均价格水平的范围之内。
❹ 价格涨幅怎么计算
用价格涨幅是指一个商品在不同时间点的价格变化幅度,而你这是在同一个时间不同平台的价格,所以说价格涨幅不是正确的!但你表达的意思明白了
(98-75)/75=30.6%
❺ 一种商品八月份的价格比七月份上涨百分之十五九月份又比八月份回落百分之二十
长%十九月
❻ 为什么近期塑胶原料涨价
【在家卖废品、看价格行情就上废品之家,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近期化工品自八月份以来一直是涨势,这波旳涨势与往年不同,近期化工品价格上涨:品种多& 幅度大,进入8月,化工产品价格开始进入上涨模式。在我们跟踪的248种化工产品价格中,165个产品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29.0%,仅51种产品价格下跌,平均跌幅为9.2%。其中,丁二烯、PC、橡胶、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价格均大幅上涨。
化工产品需求通常有两个旺季,分别是春节后的3-4月和下半年的9-10月。从2012年到2020年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的历史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行业运行规律。而像今年这种,产品价格从8月开始持续向上,进入11月仍然热情不减的年份,仅有供给侧改革推动下的2016和2017年。
原油价格则对化工产品定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化工产品价格大体会跟随原油价格波动而涨跌。但此次化工产品价格上涨过程中,原油价格却基本保持震荡态势,当前原油价格仍低于8月初价格。回溯过去9年,化工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明显背离仅5次,多见于顶部或底部震荡时段,且均为原油价格向上而化工品价格持平或向下。只有今年是化工品价格大幅向上,而原油价格震荡。在此种情况下,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大多增厚相关企业的利润。
化工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塑料的上涨。国内出口的走势比往年同期都要强。这是因为海外疫情反复,影响的是服务消费,但商品消费并未受到影响。但是制造业在疫情下难免受到抑制,所以只能从中国采购。塑料产能还是那些产能,由于海外疫情和船运价格的上涨,进口量减少,需求又增加了海外的一大块,再加上新增产能有一部分没有按期投产,资源就显得紧张,所以塑料和化工品一直在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聚丙烯终端需求暴增,下游需求弹性较大,BOPP行业及家电、冰箱等共聚下游接单情况非常好(尤其是BOPP行业,利润已处于历史高位且订单多少在一个月以上),总体库存较低,需求一直在恢复,所以供应相对紧张,涨势会持续一段时间。同理聚乙烯也是一样,高压没有新增产能,低压和线性有,进口量减少,海外订单增加,库存少,涨势会持续,至少是高位震荡,近期不会出现大的回落。
而对于接下来的行情预测如何,也很难给个明确的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里,由于价格飙升太快,中间商已经越来越少人敢接盘了,导致了ABS高位横盘震荡,甚至有些终端注塑厂因为成本原因已经拒绝接单。因此,有可能会阶段性下调到合适的价位。
同时,我在业内也听到有人预测,明年会是一个卖方市场,类似于2010年的情况。也就是材料供应紧缺,导致很多终端企业买不到料,价格被掌握在供应商手上。
未来一年会是什么情况,还得继续观察市场。稳定供货才是王道。
❼ 消费物价指数的历年数据
消费者物价指数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现列举消费物价指数5年数据如下:
2015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2017年CPI同比增1.6%,PPI同比增6.3%。
2018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
2019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7)2017八月商品价格涨幅扩展阅读: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数据来源于全国31个省(区、市)500个市县、6.3万家价格调查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与服务消费单位等。
❽ 商品和服务价格总量上涨了3% 物价水平上涨了3% 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给过多导致太多货币追逐太少商品的状况;还有人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不管怎样,经济学家的一致意见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比较明显的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标志。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所以,低通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等,并列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同时,通货膨胀会导致名义收入不变的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和生活,因此,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就概念而言,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单个或少数商品价格的上升。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观察到所有商品价格同时上涨的情况,因此,需要用一些指标来衡量物价上涨的程度。目前国际通行的衡量物价的指标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批发价格指数(WPI)、GDP平减指数等。在定期公布的物价指数中,最主要的是CPI。它是判断通货膨胀的重要依据。但需要指出的是,判断和预测通货膨胀,不能简单盯住一个或几个价格指数的短期变化,有时物价指数的上涨,并不必然意味着发生通货膨胀。首先,物价指数有多种,通常它们是彼此联动的,但也存在变化相背的情况。比如,2005-2006年我国反映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长期居高不下,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比较低。上游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而下游的制造业企业却不敢涨价,甚至一直降价。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产品大多数处于买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压缩利润等方式,来化解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可见,在价格指数变化不一致时,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价指数判断通货膨胀,就会产生分歧。其次,任何物价指数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只能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作为一个“篮子”,通过调查一定时期“篮子”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测算出物价指数的变化。因此,“篮子”里包括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它们所占的权重,就会直接影响物价指数的变化。以CPI为例。我国CPI商品和服务“篮子”的组成及其比重分别是:食品为33.2%,烟酒及用品为3.9%,衣着为9.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为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为10%,交通和通信为10.4%,娱乐教育文化为14.2%,居住为13.2%。食品的权重约为1/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的权重为7.5%,鲜蛋约为1%,粮食为3.1%。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我国CPI上涨的3.2%中,食品类商品就贡献了2.5个百分点。由于CPI“篮子”中,一些产品或服务(典型的如食品)的价格容易受到气候和季节因素的影响,因此,有人提出,剔除这些产品价格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核心CPI的概念。一旦剔除食品因素,我国今年上半年核心CPI只上涨了0.7%,大大低于CPI3.2%的涨幅。第三,物价指数是统计的结果,因此,会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干扰。比如,翘尾效应和时滞效应。统计数据大都以年为统计周期,而实际的经济运行都是跨年度延续的。因此,如果上个统计年度年末时一些经济指标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发生变化而上升,其后续影响将延及下一个统计年度,形成“翘尾效应”。据国家信息中心估算,2006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对2007年的影响大约有1.7个百分点;而2005年CPI上涨的翘尾效应,对2006年的影响只有0.5个百分点。时滞效应,是指任何统计数据的出台都晚于实际经济运行而形成的效应。以CPI为例,国家统计局公布季度、半年度数据的时间,都是在统计周期结束后下个月的中下旬,公布年度数据则会更晚一些。从问题出现到数据上具体反映出来,有一个“时间差”,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实际经济运行的判断。由此可见,仅凭对一个或几个物价指数短期变化的观察,难以对通货膨胀,尤其是转折期的通货膨胀,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期。通货膨胀是不能直接与物价指数上涨划等号的。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和预测通货膨胀,还必须对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更深层次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一般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起因,有需求拉动、成本推进、通胀预期等。综合这些因素,可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走势,作一更加准确的判断。从成本角度看,一些生产资料价格高居不下,例如,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略有上升,国内粮食、肉类及禽蛋价格上涨。从需求角度看,目前经济增长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可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信贷增加过快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逆转。从通胀预期看,央行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近期粮油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居民对物价预期延续上升的趋势,有44.3%的受调查居民认为物价会继续上行,加大了通胀惯性产生的可能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物价指数上升,并不意味着已经发生了通货膨胀,更不能仅仅从猪肉、蛋禽、方便面等食品的价格上涨中,得出发生通货膨胀的结论。但是,近期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对此,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予以应对。
❾ 在哪可以查看拼多多商品的价格平均下调/上涨多少
拼多多商品的价格浮动我是用多多
情报通
查看的,可以查询店铺绑定的主营类目下的商品价格的降价/上调幅度是多少,
❿ 一件商品的价格九月份比八月份提价20%,十月份比九月份降价18%.十月份的价格与八八月份相比变化幅度是多少
不妨假设这件商品八月份的价格是100元 ,
那么九月份的价格就是100×(1+20%)=120元,
十月份的价格就是120×(1-18%)=98.4元。
所以十月份价格与八月份相比下降了,
变化幅度是(100–98.4)÷100×100%=1.6%,
也就是说十月份比八月份降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