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利润是怎么计算的
投入1万元,到手后是15000元,那么利润是15000-10000=5000元,
利润占比为5000/10000*100%=50%。
各种利润计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二、净利
净利指毛利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
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交易净利润法公式扩展阅读:
利润的特性:
1、商业利润的神秘性,利润是资本的生命,加快商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是雇佣劳动者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但必须经过流通过程把商品转化为货币后才能实现。至于商品能否卖掉,以及按什么样的价格出售,从而利润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具体状况。
特别是,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化出来成为商业资本,专门执行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职能,并相应地取得商业利润,使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更易造成神秘化。
2、分割性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不仅使用自有资本,而且大量使用借入资本。借贷资本对职能资本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大。由于使用借入资本必须支付利息,于是产业利润或商业利润又会在量上再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两个部分。
3、再转化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先从工业发展起来并取得统治地位,再逐步向农业扩展。由于在农业中存在着两种垄断,即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以及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因而它不具备如象在工业中那种自由竞争的条件,从而阻碍着利润率的平均化。
Ⅱ 交易净利润率法的案例
例1:A是一家设在甲国的玩具公司,它在乙国和丙国有两个子公司。这两个子公司都使用母公司A研发的专有技术生产玩具娃娃。A在乙国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甲国母公司A,而没在丙国子公司生产的产品销往第三国的批发商。A公司使用资产利润率(ROA)来评价各个公司的业绩。A公司是一家资本密集型的企业,由于其使用资产利润率指标来评价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所以在不存在使用交易法数据资料的情况下使用资产利润率来决定转让定价就非常合适。在这个例子中,丙国的子公司取得的资产利润率为10%(资产价值按资产的原始成本计算)。两个子公司是世界上唯一生产这种玩具娃娃的公司,使用很独特的生产流程,所以没有外部可比数据。A公司使用以下方法来计算支付给乙国子公司玩具娃娃的价格。乙国子公司使用的资产原始成本为1000万美元,根据10%的资产利润率,乙国子公司销售给母公司A的玩具娃娃应当取得100万美元的净利润。乙国子公司每年销售50万个娃娃给母公司A,所以每个娃娃的净利润应当为2美元。乙国子公司发生的总成本(销售成本加上一般和管理费用)为每个娃娃10美元。这样,乙国子公司卖给母公司A每个娃娃的价格应当是12美元。这种方法实际上可以转化为成本加利润法,即成本加20%的利润。
例2:A是设在甲国的一家健康食品批发企业,它从乙国母公司P购买产品,然后销给各家独立的零售商。A公司与三家健康食品批发公司有关系,这三家公司都从欧洲制造商那里购买产品然后销给独立的零售商.所以A公司认为它的业务活动与这三家公司相同。但这三家公司是私人拥有,只有销售额和净利润指标可以取得。所以A公司决定选取销售利润率(ROS)来作为比较指标。这三家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3﹪、3.5﹪和4﹪,A公司决定用3.5﹪作为参照,A公司近三年来的一般和管理费用平均占销售额的3%,并预计下一年的销售成本为销售额的6%。这样,A公司必须取得12.5%的销售毛利率来取得3.5%的销售净利润率。A公司每个产品的零售价格为8美元,所以它每个产品必须取得1美元的净利润,以保证12.5%的销售毛利率。这样,A公司向乙国母公司P支付的单价应为7美元。
例3:P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公司,它从德国的一家子公司M购买塑料,然后在美国进行批发。而德国M公司的生产经营是由美国P公司发放的许可证,另外M公司是德国唯一的生产该种塑料的企业,它不向非关联企业出售这种塑料,只向美国的P公司销售。但在欧洲其他国家,有一些公司拥有美国P公司的许可证进行该种塑料的生产,然后销售给第三方的批发商。美国P公司并不知道欧洲公司向第三方销售产品的价格,只知道它们的销售额和销售毛利率及销售净利润率。P公司原打算使用成本加成法来确定转让价格,但P公司通过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这几个欧洲公司的数据中都包括有大量的工厂一级的管理成本(德国的M公司也有这种成本),其中有些管理成本是经营费用的组成部分。但是P公司不知道销售产品的成本中有多少是工厂一级的管理成本。因此P公司就不可能得出毛利润,但跨国的净利润率可以确定,所以这时就可以使用交易净利润率法。
Ⅲ 交易净利润率法的公式
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Ⅳ 求利润的计算公式
毛利计算公式: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2、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营业利润:
1、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若毛利不足以补偿流通费用和税金,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毛利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称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毛利率、分类毛利率和单项商品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部、大类、某种商品的差价水平,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订是否合理的依据。
Ⅳ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净利润法和利润分割法分别适用哪些交易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第十七条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关联交易。......”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 第十八条 ...... 再销售价格法一般适用于再销售者未对商品进行改变外形、性能、结构或者更换商标等实质性增值加工的简单加工或者单纯购销业务。......” 三、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 “第十九条 ......成本加成法一般适用于有形资产使用权或者所有权的转让、资金融通、劳务交易等关联交易。......” 四、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第二十条 ......交易净利润法一般适用于不拥有重大价值无形资产企业的有形资产使用权或者所有权的转让和受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以及劳务交易等关联交易。 ......” 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第二十一条 ......利润分割法一般适用于企业及其关联方均对利润创造具有独特贡献,业务高度整合且难以单独评估各方交易结果的关联交易。......” 六、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第二十二条 ......市场法适用于在市场上能找到与评估标的相同或者相似的非关联可比交易信息时的资产价值评估。......收益法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期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
Ⅵ 交易净利润率法的特点
交易净利润率法是一种以独立企业在一项可比交易中所能获得的净利润率为基础来确定转让定价的方法。交易净利润率法建立在以下理论基础上,即:从长期来看,那些在相同产业以及相同条件下经营的企业取得的利润往往趋同。因为从理论上说,一个企业如果比它的竞争对手利润率高,那么它就可以扩大生产和销售,这时其低效率的竞争对手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或者提高效率迎头赶上,从而也把自己的利润率提上来。根据这个原理,交易净利润率法要求在受控交易下,纳税人取得的收益要与独立交易情况下非受控交易的利润指标进行比较。
交易净利润率法要求比较的是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而非像再销售价格法和成本加利润法情况下比较的是总利润率(gross profit margin)。这里的净利润是指经营利润或利息和所得税以前的收益。而总利润是指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但不能减去各种费用)后的差额。净利润比总利润受交易条件差异的影响要小一些,所以采用交易净利润率法审核和调整转让定价也更合理一些。在TNMM的应用中人们一般采用的净利润率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额)、成本利润率(净利润/总成本)和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营业资产)。由于交易净利润率法并不考虑企业开发的无形资产对关联企业受控交易利润的贡献,所以不能像利润分割法那样用于无形资产交易。
Ⅶ 什么是交易净利润法交易净利润法的可比性分析内容有哪些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6号)规定:“ 第二十条 交易净利润法以可比非关联交易的利润指标确定关联交易的利润。利润指标包括息税前利润率、完全成本加成率、资产收益率、贝里比率等。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100%
(二)完全成本加成率=息税前利润/完全成本×100%
(三)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100%
(四)贝里比率=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100%
利润指标的选取应当反映交易各方执行的功能、承担的风险和使用的资产。利润指标的计算以企业会计处理为基础,必要时可以对指标口径进行合理调整。
交易净利润法一般适用于不拥有重大价值无形资产企业的有形资产使用权或者所有权的转让和受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受让以及劳务交易等关联交易。
交易净利润法的可比性分析,应当特别考察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中企业执行的功能、承担的风险和使用的资产,经济环境上的差异,以及影响利润的其他因素,具体包括行业和市场情况,经营规模,经济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收入、成本、费用和资产在各交易间的分配,会计处理及经营管理效率等。
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在以上方面存在重大差异的,应当就该差异对利润的影响进行合理调整,无法合理调整的,应当选择其他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