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市场营销里产品价格公式是什么
159.产品总成本
产品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品总量
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产费用-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
160.产品单位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产品总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或=产品总成本/产品产量
161.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
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总成本+第四季度预计总成本)/(1~9月份累计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
=(1~9月份实际产量×1~9月份实际平均单位成本+第四季度预计产量×第四季度预计单位成本)/(1~9月份实际产量+第四季度预计产量)
162.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划期可比产品单位计划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或=可比产品计划产量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63.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 ×100%
或=100%-[∑(本年计划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本年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100%
=100%-(可比产品本年计划总成本/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总成本)×100%
164.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的出厂价格×(1-税率)-利润目标/预测产量
165.成本降低目标率
成本降低目标率=(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100%
单位成本降低目标额=上年预计平均单位成本-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166.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最低产量)
变动成本总额=最高产量的总成本-最低产量的总成本
167.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68.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各种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种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69.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产品总成本/(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本期实际产量)]
*
*
100%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上年可比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产量)]×100%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期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70.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种商品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商品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计划单位成本×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171.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00%
或=100%-(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100%
单位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基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报告期单位产品实际成本
172.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
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单位产品计划成本)×100%
173.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
全部产品总成本计划完成率=∑(每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每种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100%
(全部产品实际总成本/全部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计算的总成本)×100%
174.材料费用的分配
1、1、产品重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重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重量×分配率
2、2、系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产量×系数×分配率
3、3、产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产量×分配率
4、4、定额成本分配法,其分配公式为:
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单位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费用总额/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5、5、定额耗用量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该种材料费用/∑(某产品产量×某产品的该种材料消耗定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该种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
175.工资费用的分配
1、1、原材料成本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成本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
2、2、产品实际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的实用工时总额
学会计xuekuaiji.com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的实用工时×分配率
17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1、
1、生产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总额=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配率
2、
2、机器工时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分配率
3、
3、机器功率时数分配法,其计算公式为:
分配率=各种产品耗用外购动力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外购动力费用=该种产品的机器功率时数×分配率
177.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完工率=(单位在产品累计平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工时定额)×100%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率
分配率=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178.计划产品销售量
计划产品销售量=计划期初产品库存量+本期产品生产量-计划期末库存量
179.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
计划期末发出商品量=(计划期第四季度产量/90)×发出商品定额日数
发出商品定额日数=基年第三季度发出商品的平均结余额/(基年第三季度商品产品实际工厂成本/90)
180.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量×单位销售成本
1、
1、先进先出法,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总成本+(本期计划产量-期末计划结存数量)×本期生产产品计划单位成本]/本期计划销售数量
2、
2、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量×期初结存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生产数量×本期计划生产单位成本)/(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计划生产数量)
181.销货合同完成率
销货合同完成率=(本期实际交货额/本期合同订货额)×100%
或=商品产值完成率×销售系数×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
商品产值完成率=(实际商品产值/计划商品产值)×100%
销售系数=实际销售产值/实际商品产值
合同内销售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本期实际交货值/实际销售产值
182.合同数量执行率
合同数量执行率=(本期已执行销售合同张数/本期已签订应执行销售合同张数)×100%
183.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或-)营业外收支净额
184.保本点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量=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创利额
保本点销售=产品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185.目标利润销售量
目标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单位创利润
单位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额
186.保本点销售收入
保本点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创利率
=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
创利额=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创利率=(创利额/单位售价)×100%
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售价]×100%
187.目标利润销售收入
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创利率
=(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
多种产品目标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加权平均创利率
加权平均创利率=(全部产品创利率/全部产品计划销售收入)×100%
或=∑(单位产品创利率×该产品占总销售收入百分比)
188.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
189.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100%
190.产值利润率
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
∑各企业该种产品本期实际产量
a
27. 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28. 施工管理费的分配:
某类工程(或产品,劳务)应分配的管理费=实际发生的施工管理费总额×某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各类工程(产品,劳务)成本中人工费总额
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建筑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建筑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费成本/各建筑工程的直接费成本总额
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分配的管理费=安装工程成本应分配的管理费总额×某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人工费/安装工程的人工费总额
29. 附属企业成本计算的程序:
完工产品总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⑵ 保本销售单价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谢谢!
当月的(市场价)原料成本+生产成本(机械设备损耗、水电、人工)+管理成本(工资、折旧)+销售费用(工资、广告费)+财务费用*利润率=销售价
保本销售额是指商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中不赚不赔的销售额。亦即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临界点。高于这个临界点,企业即可盈利,低于这个临界点企业就要亏损。
保本销售额的计算公式是:
保本销售额= 间接费+营业外损失-营业外收益 /毛利率-直接费率-销售税金率
保本销售额是用于企业利润和成本预测方面或企业投资和设备更新决策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数据。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保本销售(金)额和保本销售量一样,都是用工作量表现的。
(2)市场营销保本价格计算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一)价格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动是影响保本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利量图(又称为盈亏临界图或损益平衡图)上,基于一定的成本水平,单位产品的售价就越高,表现为“销售总收入线”的斜率越大,保本点就越低,这样,同样的销售量实现的利润就越多,或亏损越少。
(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新的变动成本线的斜率大于原来变动成本线的斜率,使保本点有所提高,生产经营的盈利性相应的降低;反之,则是保本点水平相应降低。
(三)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由于固定成本增加,销售总成本线上移,使保本点有所提高,生产营利性相应降低;固定成本减少,销售总成本线下移,保本点相应降低,盈利性提高。
(四)产品品种构成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由于不同产品盈利性通常不同,因此,产品品种构成的改变,将改变企业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从而使企业的保本点发生相应变动。
⑶ 怎么算保本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计算毛利达到每月固定成本,加上运作成本,预估风险成本之和,等于毛利就是保本点,至于两种产品就看市场了后者明显是利润增长点产品前者是销量的产品怎么分配生产任务就企业根据市场营销的走向来定了
⑷ 在市场营销定价中目标利润法在有什么优势
单价=(总成本+目标利润)/预计销量
保本点价格=总成本/预计销量
⑸ 市场营销成本定价问题
保本定价=5\10+0.9=1.4元\件保利定价=1.4+0.3=1.7元\件
保本定价法又叫收支平衡定价法,是指在销量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产品的价格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亏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销量就称为盈亏平衡点,这种制定价格的方法就称为盈亏平衡定价法。科学地猜测销量和已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盈亏平衡定价的前提。
保本定价法就是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来确定产品价格的方法。保本定价法分析的要害是确定盈亏平衡点,即企业收支相抵,利润为零时的状态。
⑹ 根据市场营销学中价格策略理论,论述三种定价方法,并结合企业案例分析
撇脂策略即高价策略 例如黄金酒、脑白金等 通过高价格高促销的手段来快速被消费者接受 低价渗透策略 例如格兰仕的微波炉 顾客差别策略 例如会员制
⑺ 市场营销定价计算题答案
1、每件保本价=(65+78)/22
实现预订利润每件售价=(65+78+16)/22
2、需假定生产周期、订单执行期及有无其它生意,题目才能成立
3、如降到零,理论上销售量无穷……
⑻ 知道每月固定费用,如何算出每月保本的销售
一、费用总额/毛利率=保本销售额。
二、计算:
1、毛利率=(售价-进价)/售价=(200-150)/200=25%
2、保本销售额=费用总额/毛利率=14000/25%=56000元。
三、假如固定费用包括了每月变动费用,是全部费用和成本的话,那么要实现10%的净利润率,假设销售收入=x,那么(x-50)/x*100%=10%,解得x=50/(1-10%)=55.55万元。
1、保本销售额额=固定成本a/25%;
2、固定成本是指房租、折旧 、水电、员工工资等固定开销;
(8)市场营销保本价格计算扩展阅读: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不盲目求大求先进,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把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控制在最少的范围内,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增加对利润的贡献比例。实现投资规模的成本驱动,获取成本优势。例如:
对新投资要考虑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每投资一个同等规模的新的汽车生产厂,至少要比上一个汽车厂的投资额少 10%,所以2002年丰田汽车公司的毛利率是全球汽车行业最高的,达到了8.5%;而通用只有1.5%。
在设计新工厂时,丰田公司全面考虑了需要'花钱 '的每个环节,包括厂房、设备、生产工艺、布置等。尤其是物流,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采用科学设计,做到省时节效。据统计,丰田某一汽车厂的一个螺丝钉从采购进厂到装配后产品出厂,在厂区里被搬运了25公里。
⑼ 某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250元/件,固定成本20万元,变动成本50元/件,求盈亏平衡产
【公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产量=固定成本
所以,盈亏平衡产量=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产量=200000/(250-50)
盈亏平衡产量=1000件
【结果】
该产品的盈亏平衡产量应当是 1000件。
⑽ 市场营销中市场价格是如何定的呢求大神帮助
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营销产品的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的方法统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最简单、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定价方法。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 (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c×(1+r) P—商品的单价 c—商品的单位总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次作为定价的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预计销量 2、边际成本定价法 3、盈亏平衡定价,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是: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 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种 (一)认知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价值的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二)逆向定价法,它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产价格。 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市场可零售价格×(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 (三)习惯定价法,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的习惯价格定价。 竞争导向定价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竞争导向定价法概述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 这种定价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点。竞争导向定价主要包括随行就市定价法、产品差别定价法和密封投标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几种方式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上,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这种定价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竞争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主要包括: 1、随行就市定价法:在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而在市场上取得绝对的优势,为了避免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大多数企业都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即将本企业某产品价格保持在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上,利用这样的价格来获得平均报酬。此外,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企业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价差的反应,也不会引起价格波动。 2、产品差别定价法:产品差别定价法是指企业通过不同营销努力,使同种同质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的产品形象,进而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低于或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价格。因此,产品差别定价法是一种进攻性的定价方法。 3、密封投标定价法:在国内外,许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设备和建筑工程项目的买卖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业等,往往采用发包人招标、承包人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承包者,确定最终承包价格。一般来说,招标方只有一个,处于相对垄断地位,而投标方有多个,处于相互竞争地位。标的物的价格由参与投标的各个企业在相互独立的条件下来确定。在买方招标的所有投标者中,报价最低的投标者通常中标,它的报价就是承包价格。这样一种竞争性的定价方法就称密封投标定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