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产价格指数越大,企业经济效益越好吗
我刚才帮你查询了。生产价格指数就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越大越好。
Ⅱ 商品价格变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价格上涨使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利润增加,但可能导致销量下降,使总利润降低,需要平衡。如价格降低,导致单位产品利润降低,但可能使销量增加,导致总利润上升。需要整体平衡,考虑产品的质量、品牌、市场占有率和顾客的忠诚度等多方面因素。
商品交换中如供求平衡,那么价格就完全由价值决定,价值大价格就高,价值小价格就低,也就是成正比。如果供求不平衡(比如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商品的价格除了由价值决定以外,还要受供求变化的影响,比如供大于求时价格就略低于价值。供小于求时价格又略高于价值。
(2)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影响扩展阅读:
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直接影响消费水平。消费者的收入在一定时期是稳定的,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消费品数量的减少,影响生活水平。
2、商品价格的变化影响该商品的需求量。通常生活必需品弹性较小,因而影响也较小,而高档耐用品弹性大,影响也较大。
3、一种商品价格上涨,替代品由于功能相同和相似,需求量会增加,所谓此消彼长,各领风骚,互补品由于功能互补,需求量响应也会减少,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4、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对生产者来讲必然有利可图,于是,会增加该商品的生产,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5、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使用,转而使用其他要素,以便控制成本,保证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价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价格调整策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产经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企业
Ⅲ 生产价格指数PPI到底是反应企业购买费用还是销售费用PPI增长到底对经济对企业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有害的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因而这项指数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美国约采用3000种东西)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过去衡量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状况的称为批发物价指数或趸售物价指数Whole 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以消费者的立场衡量财货及劳务的价格)之先声。
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称为“核心PPI”(Core PPI)指数,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这是由于食物及能源价格一向受到季节及供需的影响,波动剧烈。
理论上来说,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物价波动将反映至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因此观察PPI的变动情形将有助于预测未来物价的变化状况,因此这项指标受到市场重视。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测算价格变化的指标,该价格是制造商和批发商在生产的不同阶段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这里任何一点的通货膨胀都可能最终被传递到零售业。毕竟,如果销售商不得不为商品支付更多,那么他们更乐于把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生产者物价指数并不仅仅是一个指数,它是一组指数,是生产的三个渐进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价格指数:原材料、中间品和产成品。占据所有的头条并对金融市场最有影响的是最后一个,即产成品的PPI。它代表着这些商品被运到批发商和零售商之前的最终状态。在生产最后状态的价格常常由原材料和中间品过程中遇到的价格压力来决定。这就是为什么观察这所有的三个过程都很重要的原因。
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已经稳定在了上升之后的水平上,而生产价格指数(PPI)增速高于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速的局面并没有导致利润收缩。如果我们以净利润总额对销售额的比率来表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那么可以看到,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上升。而近年来虽然原材料成本大增,但利润率仍处于周期高位。从经验性研究来看,企业利润率和PPI-CPI增速差额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与许多人认为的情况恰恰相反,而且下游产业同样存在这种正相关关系。如果说企业利润率和PPI-CPI增速差额之间确实存在着经验性因果关系,那么从数据来看,事实是PPI增速的加快往往意味着利润增速的上升。
Ⅳ 商品价格竞争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商品价格竞争即为价格战,对企业和社会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积极作用。价格战可以使消费者直接得益,迅速促进市场扩容,提高社会购买力和扩大内需。价格战可淘汰一批劣质产品生产商及谋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复投资,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与利用。价格战促使中国企业优化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民族品牌搏击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加快产品创新与营销实践的升级。不断地价格战会使得行业产品价格逐渐逼近成本,企业无利润可赚时,其它的竞争形式,包括品牌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产品品种竞争以及技术竞争等就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主体,企业的品牌、服务、质量、技术的提高同时就会促进整个行业的提高和进步,同时,相关行业也会受到带动。
消极作用。价格战以牺牲利润为代价来获取营业额的增长的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如果企业长期搞低价销售,那么利润会减少,相应会减少在研发、技改、营销、管理等领域的投入,致使发展后劲不足。而发展后劲不足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得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频繁降价对于品牌形象的破坏十分巨大--对单个企业如此,对整个行业亦然。一个企业经常将降低价格作为打开市场的手段是不明智的,如市场上的电子类消费品,隔三岔五地降低价格,会让早期购买的消费者有上当的感觉。价格战虽然对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但其负作用十分明显。毕竟没人愿做赔本的生意,如果商家搞价格大战,极有可能以牺牲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代价。降价虽然能使销量上升,但若销量上升的幅度不及价格下降的幅度,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减少,从而减少应该上缴给国家的税收。对于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竞争力的IT加工型企业而言,降价销售不仅对于企业本身是灭顶之灾,更是浪费国家财富。在短期内,价格战能够帮助企业消化库存,缓解资金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是不确定的,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是周期性的发生,如果每次都是以价格战的方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会大大减少企业的创新意识,减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企业,甚至是国民经济的病态发展。
Ⅳ CPI和PPI指数分别对企业定价有什么影响 急急急
不具主要指导意义,CPI和ppi指数统计的方向过于笼统,且各类占比的分配未必适合每个行业,企业定价一般与企业战略结合,主要分差异化和成本两种方向
企业定价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Ⅵ 计算3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及价格变动对商品销售额的影响
由于三种商品的价格在06年比05年平均下调了2.39%,使得销售额减少了26万元,又由于销售量在06年比05年平均上升了18.95%,使得销售额增加了171万元,价格与销售量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销售额增加145万元。
Ⅶ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影响销售量吗
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大概意思是两个数据的比值,一般来说是个对比值。
工业品版出厂价格指数反映的是整权个社会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厂价格与基准值的一个对比值,一般是用百分比数乘以100。这个数据反映社会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的变动。
相对来说,工业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也就是说工业品的价格变动对销售量变化较小。因为工业品采购企业数量不是因价格增加而减少采购量。而消费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相对要大一些,且更明显一些。不过也要根据不同商品来看,比如说消费必需品中的粮食、食用油料等对价格需求弹性也是较小的,人们不会因为粮食价格提高而减少采购量,当然某些食品会有替代效应,比如说猪肉价格上涨,大家会更多的选择鸡肉或其它肉类食品。
工业品价格上涨短期内对销量影响不大,但长期来说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工业品的价格上涨最终会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涨,从而影响消费品的需求量。消费品的需求减少再反过来影响到工业品的需求。
工业品的几个特点:集中采购、采购数量较大、价格弹性较小、专业决策。
Ⅷ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又什么关系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概述
[编辑本段]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城市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职工货币工资的影响,作为研究职工生活和确定工资政策的依据。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和内容
[编辑本段]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调查范围和内容是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既包括居民从商店、工厂、集市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也包括从餐饮行业购买商品的价格。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
[编辑本段]
该指数以实际调查的综合平均单价和根据住户调查有关资料确定的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 。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如何编制的
[编辑本段]
编制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需要做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定编制指数的商品,选择代表规格品。
第二、采集代表规格品的价格(包括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
第三、确定编制指数的权数。
第四、汇总计算物价指数。
首先,要确定编制指数的商品。按照国家统计局现行的《价格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必须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必报商品和服务项目目录填报,同时为反映地区消费的特点,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再适当增加一些调查品种。以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例,全国统一规定的必报商品和服务项目共计325种,还可根据本市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在征求了有关专业部门意见基础上,增加若干种商品和服务项目。这些商品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迅、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居住、服务项目等八大类和43个小类。
由于确定的调查商品是一个商品集合,而且规格、等级、产地、牌号各异,在编制物价指数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采集到,必须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在众多的规格等级牌号中,选出在本市最有代表性的代表品,以此代表该商品集团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同时,对规格等级比较复杂的商品还要选择1—2种与代表规格品质量相近似的规格品进行调查,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补充或替换。
其次,采集代表规格品的价格。物价调查统计人员按规定时间对已确定的商店、市场的商品价格进行调查、登记。各种商品的采价次数是根据该商品价格变动的特点而定的,如鲜活商品价格变动较为频繁、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规定每月采价6次;干菜、干果、烟、酒、茶等放开商品,每月采价3次;日用消费品、服务行业收费等价格相对稳定,每月采价1次。为真实反映居民实际支付的消费价格,在采价时一般不受挂牌价格的限制,而采集居民在商店或农贸市场实际成交的价格。
第三、确定编制指数所需的权数。权数是反映不同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在总指数形成中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的统计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现行的《价格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类权数和大部分商品、服务项目的权数,是根据市区居民家庭支出情况调查中居民上一年的实际消费构成计算而成;部分在调查中不编码汇总计算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权数, 则是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推算。权数每年确定一次,但对季节影响较大的鲜菜、鲜果的具体品种权数,则根据居民当月的实际消费构成每月计算一次。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各地每年确定权数后,均须报国家统计局审定后方可使用,一经审定,当年不得更改。
第四、汇总计算物价指数。首先,将调查人员在不同调查商店或农贸市场采集到的价格资料,录入到计算机中,计算出每种商品的综合平均价格。其计算方法主要是:①每次调查的同一商品或服务项目的平均价格由同时调查的几个调查点的价格进行简单平均计算。②各种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月平均价格用月内各次调查的价格按简单平均计算。③调价项目的平均价格按计算期内商品调前调后的销售天数加权平均计算。其次,依照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方案规定, 根据各调查商品和服务项目的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价格,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汇总计算出物价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编辑本段]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不一致的原因: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两种不同领域的价格指数,而且它们的编制目的是不相同的。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属于消费领域的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它可以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政府掌握居民消费状况,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费价格政策、工资政策以及为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属于流通领域的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市场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一个相对数,据此掌握零售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研究市场流通和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二者都依据商品零售价格编制, 而且都包括生活消费品部分, 有着密切联系, 但也有明显区别。
⑴含义不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从卖方角度观察商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卖者的影响;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是从买方角度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收费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居民(购买者)生活的影响。
⑵统计口径不同。
居民消费价格的调查范围是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它既包括商品,如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工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等, 也包括非商品与服务,如学杂费、保育费等。但不包括居民一般不消费而主要供集团消费的商品,如办公用品、轿车等。商品零售价格只反映商品,包括居民消费和集团消费,而不反映非商品与服务价格。商品按用途分为14大类,即食品、烟酒饮料、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和机电产品。
⑶权数来源不同。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来源于居民用于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额以及各种商品、服务项目的实际消费支出额的构成比重,根据城镇居民住户调查资料计算。编制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权数来源于各类消费品零售额和各种消费品零售额的构成比重,主要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资料计算。前者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构成作为权数, 后者则以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作为权数。如食品类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中的权数约35%,而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约为49%。
⑷用途不同。前者主要用于说明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分析供求关系, 核算商业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而后者则主要是用于说明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 分析货币购买力之强弱, 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⑸重要性不同。一般说来, 前者弱于后者。后者也称消费者价格指数, 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居民都很关注的价格指数, 夜实行工资指数化国家中表现尤为突出, 所以, 在各国的价格统计中都有。而前者在多数国家的价格统计中都只是一项派生指标, 基本上是在后者基础上派生的。
Ⅸ 试求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以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影响的商品销售额
p1*q1 / p0*q0 = p1*q1/(p1*qi/kp) * (p1*qi/kp)/p0*q0 p1*q1-p0*q0 = (p1*q1 - p1*q1/kp) + (p1*qi/kp - p0*q0)(注:以上每个因子前加个求和符号,我打不出来,(*^__^*) 嘻嘻……) 410/350 =(410/401.363)*(401.363/350)
117.14% = 102.15% * 114.68%
60万元 = 8.64万元 + 51.36万元
由于三种商品的价格在报告期比基期平均上调了2.15%,使得销售额增加了8.64万元,又由于销售量在报告期比基期平均上升了14.68%,使得销售额增加了51.36万元,价格与销售量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销售额增加60万元。
Ⅹ 企业商品价格指数是什么
分类商品价格指数(price
index
of
commodities
by
groups)
分类商品价格指数亦称商品价格类指数又称组指数或类指数,
是指反映某一类
商品
或劳务集团
价格水平
变动趋势和程度的
相对数指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