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

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

发布时间:2021-10-10 20:27:25

❶ 请教关于计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题

计入附属资本的次级债是不是受核心资本50%限制?

❷ 什么是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内部指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约分析评价方法,其中定性因素的评价是难点,对于评级人员要求较高,评级人员须具备...全部关联度贷款以外其他资产风险管理状况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❸ 怎样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

合同法给你回复他如果还光和热

❹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之间的区别

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
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如不良贷款余额100万元,实际计提80万元,假如应提90万元,那么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80/100*100%=8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80/90*100%=88.89%。
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4、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❺ 银行的一般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可以作为资本充足率资本的一部分及相关说明

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一般准备。但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后,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已作废。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二级资本包括的是“超额贷失准备”,即“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超过最低要求的部分。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指100%拨备覆盖率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两者中的较大者。”
所以我认为,一般贷款损失准备不能计入资本。

❻ 制定资本充足率目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不良贷款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高,不良贷款余额大,是造成风险资产过高,资本充足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不良贷款的风险权重是很高,由此得出的风险资产则相对较大,那么资本充足率可想而知就低了,而不良贷款风险最主要的就是信用风险。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会增大风险资产占比。大量呆账贷款的存在则直接抵消了资本的增加,降低了资本充足率,加大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2、风险资产结构和风险资产数量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
资本充足程度直接决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终清偿能力和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受资本充足率调整的影响,各商业银行应合理调整信贷结构,向收益率高、风险权重低的资产倾斜,主要是对新增贷款严格把关,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降低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选择风险权数小的资产来达到相对缩小分母的目的,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若资本充足率一定,那么就要选择风险资产的结构和调整风险资产的数量,以达到信用风险的最小,保证资本充足率的稳定。
3、资本金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资本和资本充足率是成正比关系,一家银行面临的风险越大,它所持有的资本就应越多。从发达的金融市场看,银行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本身都要求银行贷款及其他风险资产的增长大体与资本的增长相匹配。存贷款增长过快的银行将从市场及监管当局那里收到信号,必须放慢发展速度或增加资本金,从而有助于保证每一家银行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通过控制和保障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的来源和数量,有效利用资本金,保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达到安全标准,就可以有效地把信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❼ 有谁知道贷款损失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的本质区别

银行发抄放贷款,贷款是银行的一项资产,当向银行借款的企业无力偿还的时候,银行就需要对贷款减记至能从企业收回的金额,也就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所以贷款损失准备是贷款的抵减项,贷款的账面价值=贷款科目余额-贷款损失准备科目余额。
而资产减值损失,是一项损失,一般资产发生减值的损失,记在资产减值损失中,列示在利润表中。
比如刚刚说的银行的贷款要减值了,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贷款损失准备。

其实不仅仅是贷款的减值,平时存货减值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了,固定资产减值了等等,都记为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某某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而这些“准备”,都是资产的抵减项目,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❽ 请教:下列指标的计算公式及含义。1、资本充足率,2、偿付能力充足率,3、净资本负债率,4、核心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也被称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率,Capital to Risk (Weighted) Assets Ratio (CRAR)。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国家调控者跟踪一个银行的CAR来保证银行可以化解吸收一定量的风险。资本充足率是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CAR")是衡量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加权风险比例的以百分比表示的量。
CAR 定义为
CAR=资产/风险
风险可以是加权资产风险(a),也可以是各自国家调控者规定的最小总资产要求。
如果使用加权资产风险,那么
CAR = {T1 + T2}/a ≥ 8%.[1]
后面那个不等号是国家调控者的标准要求。

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风险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资本,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偿付能力充足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是指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额。
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是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保险公司为吸收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有关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
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00%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可将该公司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在70%以上的公司,中国保监会可要求该公司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达到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要求,逾期未达到的,可对该公司采取要求增加资本金、责令办理再保险、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固定资产购置、限制经营费用规模、限制增设分支机构等必要的监管措施,直至其达到最低偿付能力额度要求。
(二)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到70%之间的公司,中国保监会除采取前款所列措施外,还可责令该公司拍卖不良资产、责令转让保险业务、限制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在职消费水平、限制公司的商业性广告、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以及采取中国保监会认为必要的其他措施。
(三)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30%的公司,中国保监会除采取前两款所列措施外,还可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对保险公司进行接管。

净资产负债率也称为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净资产负债率高,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结构;净资产负债率低,则是一种低风险、低回报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证券经营机构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国家规定,债权人的索偿权要在股东之前。
净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与企业净资产的比重。这是用以反映总资产结构的指标,净资产负债过高时则说明企业负债过高。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清算时,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100﹪
证券公司净资产负债率的计算:
净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年末净资产×100%

核心资本充足率(core capital adequacy ratio)是指核心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参考值>=4%)。
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贷款损失准备是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尚未个别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和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所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贷款损失准备为贷款的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是按照风险分类的结果,并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和担保人的支持力度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以判断贷款是否发生减值,合理计提。

资本占用费(率)一般指的是流动资金占用率,是指一定时期每百元商品销售额平均占用的流动资金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与生产的产值和取得的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通常用产值资金率或销售收入资金率两个指标表示,反映生产单位产值或取得单位销售收入,所平均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其值越小,说明流动资金利用效果越好,相反,其值越大,说明流动资金利用效果越差。

❾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贷款损失准备是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尚未个别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和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所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阅读全文

与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隅股份最新消息 浏览:313
农业银行网上那个银行跨行转账汇率多少 浏览:674
亚世光电价格估值 浏览:870
上海八方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1000
在建行app上买的买的理财产品怎么找不到 浏览:880
应收租赁款保理政府融资 浏览:239
大的金融公司资产 浏览:980
商品交易所 浏览:139
市场汇率是中间价吗 浏览:290
人民币汇印尼盾汇率 浏览:88
邮储银行2020年理财考试题库 浏览:184
金融服务收费合同 浏览:329
酒钢宏兴股份怎么样 浏览:732
那种理财基金收益好 浏览:936
汕头建设银行金融机构代码 浏览:50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办法 浏览:95
金融业法律服务方案 浏览:715
20万短期投资理财项目6 浏览:345
川融汇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怎么样6 浏览:141
融资融券50万不买股票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