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日石油价格是多少
今天北京石油公司0号柴油开票价格7435元每吨。(自提而且限量)
满意请采纳
『贰』 中国石油价格表
石油的价格是跟国际接轨的,被价格管制的是汽油、柴油等价格,由于去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太快太多,而国内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通货膨胀的威胁很大,所以政府为了控制过快的CPI不得已采取了控制价格的手段,导致目前汽油、柴油价格没有成本高,相对低,而供应也比较紧张
6月19日,国家发改委作出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决定。其中汽、柴、煤油每吨分别上调1000元、1000元和1500元,上调幅度分别为16.7%、18.1%和25.2%。上调幅度创下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最高纪录。表面看来,中国国内油价的上涨是“有形之手”调控的结果,但真正的驱动力量却并非如此。
『叁』 7月油价调整时间
即2021年7月9日。
注意事项: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按吨计算的汽、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国家储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汽、柴油供应价格,专项用户用汽、柴油最高供应价格;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在指定网站公布本地区汽、柴油标准品和非标准品最高批发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
『肆』 国家石油价格
中国的价格也没少涨,只是你没有感觉到而已
你分析的很多,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的利润率肯定要下降的,进口的原油都涨价了
『伍』 石油是怎样标价的
石油价格的标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程序,随着全球石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石油标价方法。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一价格指的是以沙特的轻油为基准的标准原油价格,是20世纪6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西方跨国公司降低“标价”行为进行抗争的结果。在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初以来,在历次部长级会议上,OPEC都会公布标准原油价格作为当时统一的官价。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OPEC产油量的增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价”已不起多大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以世界上7种原油计算的平均价格(7种原油一揽子价格)来决定该组织成员国各自的原油价格。7种原油的平均价即是参考价,然后按原油的质量和运费价进行调整。
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方价格 这是非OPEC成员的产油国自己制定的油价体系。它一般参照OPEC油价体系,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上下浮动。
现货市场价格 20世纪70年代以前,石油现货市场仅仅是作为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手段。石油现货交易量只占世界总石油贸易量的5%以下,现货价格一般只反映长期合同超产部分的销售价格。因此,这个阶段的石油现货市场称为剩余市场(Resia1 Market)。1973年石油危机后,随着现货交易量及其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石油现货市场由单纯的剩余市场演变为反映原油的生产、炼制成本、利润的边际市场(Margina1 Market),现货价格也逐渐成为石油公司、石油消费国政府制定石油政策的重要依据。为了摆脱死板的定价束缚,一些长期贸易合同开始与现货市场价格挂起钩来。这种长期合同与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做法一般采用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按周、按月或按季度通过谈判商定价格的形式;另一种是以计算现货价格平均数(按月、双周、周)来确定合同油价。石油现货市场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实际现货交易价格,另一种是一些机构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和跟踪而对一些市场价格水平所做的估价。
期货交易价格 买卖双方通过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公开竞价,对未来时间的“石油标准合约”在价格、数量和交货地点上,优先取得认同而形成的油价为石油期货价。
从近几年的原油价格波动情况看,期货市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期货价格已成为国家原油价格变化的预先指标。石油期货交易所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形成了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信号,交易所向世界各地实时公布交易行情,石油贸易商可以随时得到价格资料,这些因素都促使石油期货价格成为石油市场的基准价。据普氏、阿格斯等世界权威石油价格指数管理机构介绍,在确定原油和油品价格水平时,石油期货交易所前一交易日的结算价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以货易货价格 OPEC成员国在出口其生产的原油时必须遵守成员国之间共同商定的官方价格,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有些急需资金的成员国为了补充物资,需要多采石油,但是又要遵守OPEC的产量配额。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些国家就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交换其想要的物资。采用这种方式时,其原油价格虽然是按照OPEC官方价格计算,但由于所换物资的价格高于一般市场价,所以实际上以货易货的油价往往低于官方价格,因而这是在市场疲软情况下一种更加隐蔽的价格折扣方法和交易手段。
以货易货最基本的形式是用石油换取专门规定的货物或服务,此外还有以油抵债、以油换油、回购交易等多种形式。
净回值价格 又称为倒算净价格(Net Back Pricing)。一般来说净回值是以消费市场上成品油的现货价乘以各自的收益率为基数,扣除运费、炼油厂的加工费及炼油商的利润后,计算出的原油离岸价。这种定价体系的实质是把价格下降风险全部转移到原油销售一边,从而保证了炼油商的利益,因而适合于原油市场相对过剩的情况。1985年沙特阿拉伯就是在当时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油价体系来争夺失去的市场份额的。
价格指数 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许多著名的资讯机构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即时采集世界各地石油成交价格,从而形成对于某种油品的权威报价。目前广泛采用的报价系统和价格指数有:普氏报价(P1atts)、阿格斯报价(Petro1eumArgus)、路透社报价(ReutersEnergy)、美联社报价(Te1erate)、亚洲石油价格指数(APPI)、印尼原油价格指数(ICP)、远东石油价格指数(FEOP)、瑞木(RIM)。原油现货市场的报价大多采用离岸价(FOB),有些油种采用到岸价(CIF)。
『陆』 2007年石油价格
最新油价:WTI 75.57↓0.35 布伦特 77.64↓0.03 2007.7.21
『柒』 石油价格负值是什么意思
美国时间2020年4月20日,5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货一度跌到负40美元每桶,“负油价”的情况出现,主要的原因不仅仅是生产成本,更关键的因素是时间有限、供给过剩和库存告急决定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储油空间,交易商如果不尽快处理五月的合约,在收到石油现货后,在短时间内很难再找到或建成储存基地。面对现状,有购买石油现货意愿的炼油厂和企业越来越少,当出现原油的运输成本高于石油本身的经济价值时,就会导致生产商不得不赔钱让买家把石油买走的局面,所以出现价格为负。
应答时间:2020-09-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捌』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一、未来国际石油价格走势与合理价格区间
从长远看,国际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间。如果没有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如伊朗核危机升级等,油价达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产油区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仅个别地区达到24美元,因此,原油价格在25~45美元之间较为合理,在这个区间内,石油公司有可观的利润,消费者能够承受,替代产品利润微薄,对石油公司发展最为有利。
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因素
不稳定因素还存在,不可预见因素还会突然出现,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的因素有:美国、中国、印度等经济发展迅猛,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欧佩克的“限产保价”;地缘政治、局部地区不稳定因素,自然灾害的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中国、印度、韩国等不断增加石油储备等。
制约国际原油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经济滞胀或经济危机;替代产品开发利用的成熟;天然气的大量开发利用会影响石油的价格;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变暖。
三、投资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的多少,与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储采比因素有关。在石油需求强劲、价格居高、储采比较低的情况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会稳定增长,这对探明储量的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对于天然气而言,目前储采比很高,需求增长不快,价格偏低,石油公司为减少勘探资金的占压,投资热情较石油要低。
『玖』 石油价格当前多少
今天的纽约原油价格是47.30美元,比昨天上涨了0.33美元。
『拾』 今年7月份我国石油价格的走势及以后的价格变化将会如何
主流机构都预计国际油价仍将继续保持下跌态势,国内已经很少见的迎来“三连降”,预计在今后的时间包括到年底,降多涨少。
但从长远来看,大幅度降价如降到5元每升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一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内油气垄断的格局和原油进口份额的把持在2-3年内估计很难有所改观,特别是三大石油国企背后的大老板是不会轻易降价的,既得利益集团和权贵的力量在我们这个国度和多灾多难的民族,真是悲哀的可怕。
二是,国内原油开采的难度不断增加,同时,广义货币M2自1005年29万亿迅速增加到6月末的95万亿元,预计年底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增长235%,与此同期我生产效率几乎没有增加,中层打工群体和广大的民工就业的积极性和劳动的积极性自2003年就开始迅速下降,下降程度5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滥发货币,生产效率又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必然会产生滞涨的现象,这种大环境下,作为社会硬通货性质的石油其价格真的很难下降。
三是,可替代能源的增长速度太低,短期内还难以取代。目前, 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为4.0%,煤炭和石油消耗的比例分别为67%和17%,要想提高清洁能源 或者可替代能源的消耗比例,天然气是目前不多的开采空间和发展空间较大的选择,但目前只占4%,比例实在太低,只有当其所长比例接近8%甚至16%和石油能源相当的时候,才能撼动石油的地位,大幅度拉低其价格。目前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页岩气大规模开发的美国 加拿大,前提是他们具备先进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国内相对缺少的压裂技术,和相应的井下特殊压力工具。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多给点悬赏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