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个人能开设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吗,须要什么条件呢
在我国,金融那是有实力有背景的人干的事。撇开国情不谈,做金融衍生品你个人怎么做到风险控制,合理的规则设计等,不谈只会沦为赌场,这些都是需要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能掌控到才行。而衍生品推出的目的是对相关金融标的进行风险转移,而不是单纯为了交易而交易。
② 中国会计制度对企业的衍生品交易是怎么处理的
一、建立内部风险管理的科学机制
二、优先发展简单产品,降低监管难度
三、建议将场外衍生品纳入到未来期货法的监管范畴
四、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研究,建立透明的市场环境
五、稳步推动由政府主导型创新向市场主导型创新的转变
六、发展多层次金融衍生品市场
③ 上证50ETF期权持仓限额
上证50ETF期权持仓限额规定如下:
1、新开立合约账户期权合约账户权利仓限额:20张,总持仓限额:50张,单日累计开仓限额:100张
2、合约账户开立满一个月且期权合约成交量达到100张的客户,具备三级交易权限,风险承受能力为进取级且评估日期在一年之内权利仓限额:1000张,总持仓限额:2000张,单日累计开仓限额:4000张。
(3)衍生品交易总额限制扩展阅读
上证50ETF期权相对优势
1、市场代表性好
指数最重要的是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市场的走势。按2004年6月30日收盘价计算,上证5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为13875亿元,占上证A股812只股票总市值的45.15%;
从相关性来看,在2004年1-6月间,上证50指数的日对数收益率与上证A指日对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61。这说明了上证50指数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够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总体走势。
2、成份股流动性高
在2004年1-6月间,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日平均分别为553万股和43亿元,分别占上证A股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的32.3%和30.1%。上证50指数成份股良好的流动性是投资者进行申购赎回、套利的基本保障。
3、指数稳定性强
在2004年1-6月间,上证50指数日对数收益率的标准差为0.0127,而上证A股指数为0.0139。这说明了上证50指数的稳定性更强,投资风险较小。
4、道德风险低
上证50指数成份股具有明显的大盘篮筹特征,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出现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50ETF
④ ( )是指在交易时每一份衍生工具所规定的交易数量。
正确答案:D
解析:交易单位是指在交易时每一份衍生工具所规定的交易数量。
⑤ 个人收外汇年度限额是怎么算的
在中国个人结汇的年度限额是5万美元,超过5万美元之后,当年就不能结汇。 对个人结汇和专境内个人购汇属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内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
超过年度总额的,经常项目项下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有交易额的相关证明等材料在银行办理,资本项目项下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5)衍生品交易总额限制扩展阅读:
个人外汇业务按照交易主体区分境内与境外个人外汇业务,按照交易性质区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个人外汇业务。按上述分类对个人外汇业务进行管理。
银行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为个人办理外汇收付、结售汇及开立外汇账户等业务,对个人提交的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汇款机构及外币兑换机构(含代兑点)按照本办法规定为个人办理个人外汇业务。
⑥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有多大
自20世90年代以来,场内和场外两个市场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1年两市场的期末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1(Notional Amount Outstanding)分别达3.5万亿美元和6万亿美元;而2007年6月末,交易所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增长了26倍,达到95.06万亿美元,OTC市场的未到期合约金额总量则增长了85倍达到516.4万亿美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巨幅增长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增强型(即增加现货市场流动性)金融创新的需求,OTC衍生品交易则迎合了机构投资者对风险转移型金融创新的需求。
⑦ 举例说明目前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现状及其问题,如何去应对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和结构
进入20世纪70年代,金融衍生品交易异军突起,为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其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外汇期货、股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成为投资者投资的对象。1972年,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率先推出了英镑、德国马克等六种国际货币的期货合约。之后,基于汇率、利率、股票之上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197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又推出了第一张抵押债券期货合约。1982年,期权交易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诞生。此后,以金融期货、期权为代表的场内交易,以及利率、货币互换和外汇远期等场外交易全部引入了金融市场。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已从最初的几种简单形式发展到1200余种,而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的产品组合就不计其数了,可以说,几乎已经发展到“量身订做”的地步了。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分成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OTC)两类。交易所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包括利率期货期权;股票类期货期权(个股期货和期权、股指期货和期权);外汇期货和期权。近年来掉期期货、交易所交易基金期货、期权等新产品也在发达国家的交易所活跃交易。柜台交易衍生产品主要是银行与其客户、金融机构之间关于利率、外汇、股票及其指数方面为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或投机的交易。其中,利率类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金融机构和其客户之间主要为借贷类业务,而借贷类业务与利率密不可分。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2003年底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期末账面余额为16万亿美元,已超过国际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的期末账面余额,比1990年的2.2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7倍;2003年6月在柜台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期末账面余额达到169万亿美元,比2001年6月的99.4万亿同比增长了70%。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增加投资组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
⑧ 银行进行衍生品交易时,应有哪些特殊风险控制措施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变动的合约。这种合约可以是标准化的,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标准化合约是指其标的资产(基础资产)的交易价格、交易时间、资产特征、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标准化的,因此次类合约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货。非标准化合约是指以上各项由交易的双方自行约定,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比如远期合约。
国际上金融衍生品种类很多,各国在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中接连不断地推出金融衍生品。在世界各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三大品种:股指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以及相对应的期权交易可以说已经非常普及,而在我国,现今只推出了股指期货。
⑨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制度有哪些
银监会曾经出过一个有关衍生品的监管指引,可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