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gdp指标的局限性

gdp指标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1-03-31 18:12:57

❶ GDP的局限性是什么

首先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资源。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同样,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恶化,这样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当前的生活质量,而且制约未来的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然而,GDP在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比如,只要采伐树木,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再比如,某些产品的生产会向空气或水中排放有害物质,GDP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却不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GDP只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积极的一面,而没有反映出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消极一面。 其次GDP不能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和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 固定资产存量大致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拥有的财富,那么这个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不仅取决于当年新形成固定资产的多少,也取决于历年固定资产的质量。如果质量不好,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没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报废,那么当年新形成固定资产中就有一部分价值要用来抵扣报废的固定资产价值,一国的国民财富并不能随着当年新形成固定资产而得到有效提升。而GDP只能反映当年新形成固定资产的多少,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质量好坏,因此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 第三,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 有些非市场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妇女做饭、照顾老人、养育儿童,等等。这些活动没有发生支付行为,按照国际标准,GDP不反映这些活动。但是,如果这些工作由雇佣的保姆来承担,顾主就要向保姆支付报酬,按照国际标准,相应的活动就必须反映在GDP中。可见,由于GDP不能反映某些非市场活动,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损失了可比性。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比如,大多数家庭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养育,许多老人被送到养老院去照顾,许多家庭经常到餐馆里去就餐,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家务劳动都由家庭成员自己来承担。同样或几乎同样的家务劳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化程度高,对GDP的贡献就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低,对GDP的贡献就小。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GDP与发达国家的GDP并不完全可比。 第四,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人们的福利状况会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得到改善。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个国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从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增加时,这个国家的平均福利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从人均GDP看不出由于收入分配的差异而产生的福利的差异状况。 同时,人们的福利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休闲和家庭享乐也属于福利的重要内容。如果人们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得到更多的收入,从而能够购买更多的产品满足个人的需要,那么,他们在为社会创造GDP的同时,个人的福利也增加了。但是,如果他们始终忙于生产活动,没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尽管社会的GDP因此增加了,但他们的个人福利并不一定增加,因为虽然他们因个人收入的增加而能够消费更多的产品,但他们也失去了很多享乐的机会,前者增加的福利可能会被后者损失的福利所抵消。

❷ 举例说明GDP衡量经济有哪些问题和局限性,并以

1.GDP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由于统计指标设置和统计方法等局限性,现行的统计,只是数据的收集和汇总,难以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情况。而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看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须看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协调。有一黑色幽默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辖区内出了特大交通事故,于是指挥抢救,医疗救护、公安消防、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法律诉讼、保险代理、新闻报道等各个方面都动起来了。由于所有这些都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尽管参与救助的人都没有因为参与救助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还有人付出了生命代价,蒙受巨大损失,但该辖区的GDP却因为这一事件而增加了。这类GDP的增长,不仅没有改善我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反而无端消耗了我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财富和资源。
2.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人们砍伐森林、开发矿山制造产品,能为GDP增加做贡献,但没有扣除自然资源损失,而且将其中过度开采的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计算在GDP总量之中,这就人为地夸大了经济效益。据有关报道,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约为4%,但是消耗全世界7.4%的石油、31%的原煤、27%的钢铁、25%的氧化铝、40%的水泥。这些足以说明GDP只反映了对经济的贡献率,而不能反映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也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处于高消耗、低效益状态。
3.人均GDP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分配和社会公正,掩盖了贫富差距。当前,我国GDP的增速以及财富的增速位居世界前列,但体现的是社会总体财富,表明社会财富多、增速快。表明钱越来直多,而并等于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人均GDP不能准确反映社会分配和公正,掩盖了贫富差距

❸ GDP的局限性在那里

GDP也是一个有很大局限性的指标。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GDP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GDP核算只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未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代价,它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体现经济发展、繁荣的一面,而不反映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它将各种社会行为引发的财富都计入了GDP增长之中,而不考虑不好的社会行为对社会发展的恶劣影响。因此,仅就GDP来看,它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不全面的社会经济图像。特别是对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获得重要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这些缺陷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首先,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其次,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 另外,GDP是流量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新增多少财富。资产是存量概念,指一共有多少财富。现行GDP统计对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也照算不误,比如把这栋办公楼炸掉再修一栋一模一样的,GDP也会增加一块。这是先减少存量再增加流量,不是完整意义的增加财富。这种情况现实中的确存在,因此还应建立一个资产指标,衡量财富的积累。在注重财富的积累方面,西方国家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GDP增长率不高,但是财富积累很快。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正相反,GDP增长率很高,但是财富损失得也快,缺乏积累财富的观念。这实际上是对经济增长理解的偏差所致。高估的GDP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❹ GDP 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自身的局限性是什么

仅就反映当前福利来说,经济学家就开出一个长长的“问题清单”:一是取向有偏差:GDP只限于对经济中那些市场化、货币化了的部门之评价;二是外部不经济性盲区:它只能较充分地反映私人成本,对反映社会成本则远远不够;因无市场价格,像资源耗竭、生态退化带来的损失也往往无法计入;三是一些决定经济福利变化的因素被忽略了,如没有定价的自然资本的流量和存量,以及没有发生交换的自然资源价值等;四是一些“假冒伪劣”福利:某些“抵御性”活动,如在环境污染情况下居民不得不采取的保护自身健康的措施,也被计入GDP,好像污染的环境使福利水平提高了;五是忽视环境资本的折耗,相对于人造资本(如机器)的折旧补偿,这是一种明显的“处理不对称”。
由于事实上,GDP已经被大多数人当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度量,所以上述问题会带来一系列有误导性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误导在于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退化的代价没有反映,这实际上鼓励了对自然资本的浪费与破坏。正如经济学家戴利所指出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是将收益(部分服务的价值)、成本(流量的价值)和存量变化(净积累)这三者加总到一起,而发展经济学分析最需要的是比较成本和收益,而不是它们的总和”。另一个误导性的后果是淡化或贬低了那些与大多数人的幸福及与可持续发展最相关的一些内容,例如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水平。

❺ 简述GDP指标的主要局限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GDP核算以市场活动为主体,它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尺度是市场价格,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存在市场价格,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这些投入成本远不能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同国家的产品质量、拥有的品牌数量差异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排放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GDP没有反映出这些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

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高低,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但由于GDP只计算市场化的家务劳动,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GDP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由于GDP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它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更不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指标,它只是利用这几种收入形式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例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

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自然资源,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GDP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国际上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计算绿色GDP,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绿色GDP数据。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由于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状况,从而它不能反映这些方面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三是由于GDP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它不能反映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❻ gdp指标有哪些缺陷

GDP指标的缺陷一般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是GDP 不核算家庭为自己提供的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不能完全正确反映社会的劳动的成果;
二是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也就是说GDP无法衡量增长的代价,不能度量因环境变坏所付出的社会成本;
三是GDP不能完全反映物质满足人们需求的普遍性;
四是人均GDP还掩盖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不能反映财富分配的公平性,不能综合反映人均生活质量,不能衡量快乐、幸福等价值判断。
虽然,单纯利用GDP指标来衡量地方官员的政绩,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官员努力实现更多物质产出的积极性,但有可能会导致诸如生态环境和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供参考。

❼ 举例说明GDP的局限性

1、GDP本身不能反映出资源能源的消耗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汽车为例。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创造了GDP,但汽车及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离子和硫、磷化物的废水废渣,汽车的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汽油,并排放出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的汽车尾气,造成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
2、一些经济活动虽然被计入GDP中,但其本身不是经济发展的有益产物。比如,由于城市汽车尾气问题严重,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使更多居民患上了呼吸系统疾病,居民不得不求医问药,加大医疗卫生开支。这种情况下,虽然医疗卫生行业会得到较快发展,创造出更多的GDP,但这种经济活动本身不属于经济发展成果,反而是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而不能因其能够做大GDP而加以鼓励。
3、GDP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公众的幸福感。比如汽车的大规模使用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如果不及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就会出现GDP持续走高、居民幸福感不升反降的尴尬局面。

❽ 现行gdp指标有什么不足之处

局限性如下: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经历的巨大差异。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
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
瑕疵。如强制交易的GDP、妨碍他人的GDP、出口创造的GDP、投资产生的GDP 、消费带来的GDP等等都会影响GDP的总有效积累。

❾ GDP的局限性表现在( )

选择A.C.D.E

除了B是错误的,因为GDP的定义就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

❿ GDP指标的意义及局限性。

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以量化指标为特征的制度安排,它体现了在核算期内,经济总体中各机构单位、机构部门及其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产出、投入、效益之间的生产关系,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关系,消费与积累的关系,储蓄、实物投资与资金融通的关系,资产、负债及净值之间的存量及变动关系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完整描述经济总体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框架,GDP反映了经济生产过程的最终成果,可支配收入反映了经济分配与再分配过程的最终成果,储蓄反映了经济生活中收入与消费、积累的相互关系,资金余缺反映了经济储蓄与资本形成之间的关系,期末资产净值反映了在期初资产净值基础上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最终累计成果。“GDP、可支配收入、储蓄、资本形成、资产净值”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体系,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形成了完整的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链。 从现实分析,我国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度量,由于种种原因并未使用这一完整的指标链,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地使用了GDP指标作为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 但是,单凭GDP增长并不足以说明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如果不结合资产存量的规模与结构及其变化,就会失去对增长成因的深入分析,也不利于我国在增长中财富的有效积累。例如,GDP的高速增长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关,投资的高增长拉动了GDP,而“外资”又是我国投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但社会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使用效益下降的现实反映了投资的有效性和资产的有效性并不尽如人意。 1996~2000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比上年分别增长9.6%、8.8%、7.8%、7.1%、8.0%;资产净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6.62%、24.10%、14.69%、8.42%、9.97%。其中固定资产分别比上年增长21.39%、25.71%、12.16%、10.20%、12.34%;金融资产分别比上年增长30.02%、8.22%、14.16%、10.74%、15.32%。由此看出,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托固定资产高投资和金融资产规模的高增长。这说明,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金融资本市场和负债经营(如利用内外资)方式;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主流趋势还未脱离规模数量型扩张的增长模式。 从资产的结构看,以1996年为例,非金融资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资产净值分别占总资产的37.65%、28.07%、62.35%、37.12%,根据“资产=负债+净值”的平衡关系,该年金融负债比重为62.88%,高出金融资产0.53个百分点,属于资本净流入年。同理,1997~2000年,金融负债比重分别为60.93%、60.15%、60.42%、61.61%,分别高出金融资产3.70、2.05、1.49、1.67个百分点,亦均属于资本流入年。“外资”是我国这一时期的主要投资资金来源之一。 二、长期以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国内投资和外资的利用效益不高 首先,投资的有效性和资产的有效性不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这对货币资本相对不足的我国来讲,应是政府给予充分考虑的问题。现实经济领域中,3%的建筑中介费、层层转包的转包费、去年一年72亿的投资决策损失、部分进口设备的闲置或遗弃、某些新建厂房的报废及重复建设造成的生产线能力30%的利用率,等等现象,均使得投资的有效性、资产的有效性远小于1。 其次,外资的利用效率下降。1995年,我国GDP与对外金融负债的比率为6.570,2000年则为2.047;1995~2000年对外金融负债(外资)年均增长3.3%,而“外资”使用效益年均下降2.3%。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逐年扩大,但外资使用效益却逐年下滑。 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宏观调控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测度出现了“一花独放、众花凋零”的局面,既只单纯的使用了GDP一个流量指标。但是,我们在得到单位GDP的同时,却在占用着越来越多的资产存量,即在耗费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或资源。我国是个资金相对缺乏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了巨大的国内、国外资金,仅2000年比1999年,我国的国内金融负债增加15.54%,国外金融负债增加16.25%,但金融资产使用效率却下降了1.11%。 仅从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相结合方面,我们就不难看出,经济领域的单纯以GDP作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唯一尺度是片面的。重视经济流量与经济存量的有机结合,重视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数量关系测度,重视更全面、更长远、更协调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即政府综合决策机制的形成则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必由之路和优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片面使用GDP这个流量指标,使人们忽视了资产存量或财富的积累。在我国遇到诸如洪水灾害或SARS瘟疫带来的损失时,人们大都采用了习惯的思维方式即“坏事能够变为好事”,误认为能够在救治、恢复、重建中增加GDP。这种认识实际上体现了“灾害减少财富存量不可怕,它可以有助于促进流量的再增加”的错误观点。我认为,这根本不是正常、完整意义下的经济增长。在注意财富的积累方面,经济发展国家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GDP增长率不高,但是财富积累很快。和经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一些城市总是“喜新厌旧”,不断的拆旧楼盖新楼,马路也是挖了填、填了挖,……。我国GDP增长率连年很高,但是财富损失的也快,资产积累、财富积累速度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与“GDP至上”有一定关系。 三、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适于可持续发展 即使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协调地应用起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经济分析上的缺陷;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还有更深层的缺陷。在国际上,这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受到强烈批评是近20多年的事。环境问题是这一批判运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GDP不能全面地覆盖经济福利的内容,也不能充分反映当前和将来的福利变化。仅就反映当前福利来说,经济学家就开出一个长长的“问题清单”:一是取向有偏差:GDP只限于对经济中那些市场化、货币化了的部门之评价;二是外部不经济性盲区:它只能较充分地反映私人成本,对反映社会成本则远远不够;因无市场价格,像资源耗竭、生态退化带来的损失也往往无法计入;三是一些决定经济福利变化的因素被忽略了,如没有定价的自然资本的流量和存量,以及没有发生交换的自然资源价值等;四是一些“假冒伪劣”福利:某些“抵御性”活动,如在环境污染情况下居民不得不采取的保护自身健康的措施,也被计入GDP,好像污染的环境使福利水平提高了;五是忽视环境资本的折耗,相对于人造资本(如机器)的折旧补偿,这是一种明显的“处理不对称”。 由于事实上,GDP已经被大多数人当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度量,所以上述问题会带来一系列有误导性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误导在于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退化的代价没有反映,这实际上鼓励了对自然资本的浪费与破坏。正如经济学家戴利所指出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实际上是将收益(部分服务的价值)、成本(流量的价值)和存量变化(净积累)这三者加总到一起,而发展经济学分析最需要的是比较成本和收益,而不是它们的总和”。另一个误导性的后果是淡化或贬低了那些与大多数人的幸福及与可持续发展最相关的一些内容,例如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水平。

满意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gdp指标的局限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黄埔期货公司 浏览:243
杠杆的省力情况有几种 浏览:334
四川美玮邦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844
鹤岗萝北融资 浏览:334
规定金融资产达300万 浏览:281
慈善信托展望 浏览:204
债权融资计划案例解析 浏览:905
金融企业服务农村 浏览:718
操盘芝加哥外盘期货交易笔记 浏览: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机构 浏览:680
5加纳对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628
比特币合约5x杠杆怎么计算 浏览:913
7月21汽油价格 浏览:734
去融资公司贷款让先给费用 浏览:684
国药控股融资租赁副总 浏览:350
常见的理财产品类型有哪些 浏览:489
贷款购车金融公司黄了怎么办 浏览:578
员工佣金如何入账 浏览:14
客人佣金收税 浏览:162
期货公司资金挪用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