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通常可运用一系列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来进行。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可知,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可通过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对比得出。因此,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分析,主要可采用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对比的指标,包括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企业支付能力系数等。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也称净营运资本,表示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其计算公式为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从财务观点看,如果流动资产高于流动负债,表示企业具有一定的短期偿付能力。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越充足,企业的短期偿付能力越强,企业所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越小,债权人安全程度越高。因此,可将营运资本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指标。对营运资金指标进行分析,可以从静态上评价企业当期的短期偿债能力状况,也可从动态上评价企业不同时期短期偿债能力的变动情况。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示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 100%
一般认为,或从债权人立场上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表示企业的偿付能力越强,企业所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越小,债权越有保障,借出的资金越安全。但从经营者和所有者角度看,并不一定要求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在偿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经营需要,进行负债经营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策略之一。因此,从一般经验看,流动比率为200%时,认为是比较合适的。此时,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对企业的经营也比较有利。
对流动比率的分析,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从静态上分析,就是计算并分析某一时点的流动比率,同时可将其与同行业的平均流动比率进行比较;从动态上分析,就是将不同时点的流动比率进行对比,研究流动比率变动的特点及其合理性。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试验比率,是指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速动资产变现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速动比率可以用作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用速动比率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消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流动资产项目的影响,可以部分地弥补流动比率指标存在的缺陷。在一些存货等项目短期变现弱的企业,流动比率较高时,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来支付债务的资产较少,其偿债能力也不理想;反之,在一些流动资产项目短期变现能力高的的企业,即使速动比率较低,但流动资产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问内转化为现金,其偿债能力也会很强。所以,不能单纯的说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哪一个更准确,应将两者结合起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而论。
一般认为,在企业的全部流动资产中,存货大约占50%左右。所以,速动比率的一般标准为100%,就是说,每一元的流动负债,都有一元几乎可以立即变现的资产来偿付。如果速动比率低于100%,一般认为偿债能力较差,但分析时还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评价。
4.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有以下两种表示方式。
(1)现金类资产仅指货币资金
当现金类资产仅指货币资金时,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X 100%
(2)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当现金类资产除包括货币资金以外,还包括现金等价物时,即企业把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视为现金等价物。按照这种理解,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X 100%
现金比率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当企业面临支付工资日或大宗进货日等需要大量现金时,这一指标更能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5.企业支付能力系数
企业支付能力系数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企业支付能力反映的具体时间的差异,支付能力系数可以分为期末支付能力系数和近期支付能力系数两种。期末支付能力系数是指期末货币资金额与急需支付款项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支付能力系数=期末货币资金/急需支付款项
其中,急需支付款项包括逾期未缴款项、逾期银行借款、逾期应付款项等。该指标大于或等于说明企业有支付能力;反之,说明企业支付能力差。期末支付能力系数的值越低,说明企业支付能力越差。近期支付能力系数是指在近期可用于支付的资金与近期需要支付的资金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近期支付能力系数=近期可用于支付的资金/近期需要支付的资金
近期支付能力系数指标在计算时必须注意以下4个问题。
①这里所说的近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支付情况而定,可以是三天、五天,也可十天或半月,当然也可计算企业当天的支付能力。
②该指标分子和分母的口径应一致,即分子和分母所说的近期相同,企业可用于支付的资金数额,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近期可收回的应收款、近期现销收入、其他可收回的资金等。
③近期需要支付的资金,是指到最后支付时点企业需要支付的资金数额,包括已经到期需要归还的各种负债、近期将要到期的负债,以及近期其他应付款或预交款等。
④企业近期支付能力系数对于评价企业短期或近期的偿债能力状况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当近期支付能力系数大于或等于1时,说明企业近期支付能力较好;反之,则说明企业近期支付能力较差。该指标越低,说明近期支付能力越差。
6.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辅助指标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的比较分析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回款迅速,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越少;同时也表明企业的流动资产流动性高,偿债能力强。如果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很大,即使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都很高,其短期偿债能力仍值得怀疑,需要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通常,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运转。企业购人材料等物资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的加工制成产品,然后通过销售收回现金,并实现价值的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因赊购商品所产生的应付账款,应由赊销商品回收的现金来偿付。在资金周转上,二者与资金周转期密切相关,而且必须相互配合。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这种相互关系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产生如下影响。
(1)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周转期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赊销商品所回收的现金恰好能满足偿付因赊购业务而产生的债务,不需动用其他流动资产来偿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不会因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存在而改变。
(2)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快于应付账款的周转速度
假定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为30天,而应付账款的平均付款期为60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流动比率就会降低,以流动比率反映的企业静态短期偿债能力就会相对差一些。但是由于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快,而流动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周转速度慢,从动态上看,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较强,因为在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两次的情况下仅支付一次现金去偿付应付账款。
(3)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低于应付账款的周转速度
假定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期为60天,应付账款的平均付款期为30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流动比率就会提高,以流动比率反映的企业静态短期偿债能力就比较强。从动态上看,企业的实际短期偿债能力是低于以流动比率表示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水平的。这是因为每当企业将其赊销商品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化为一次现金时,就要支付两次现金去偿付因赊购业务产生的应付账款,这样只有在动用其他流动资产的情况下,才能按期偿付因赊购而形成的债务。以上仅就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周转速度进行了分析,当其规模不同时,也会相对增强或减弱因周转速度不同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这种对比不仅可以就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对应项目进行,也可以按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整体进行分析,因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本身就是建立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2)存货周转率分析
就一般企业而言,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相当比重。尽管存货不能直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但是如果企业的存货变现速度较快,意味着资产的流动性良好,会有较大的现金流量在未来注人企业。企业投资于存货的目的,在于通过存货销售而获得利润。一般的制造企业为了配合销售的需要,都要维持相当数量的存货。存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非常敏感,这就要求企业应将存货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使其与经营活动基本上保持一致。因此,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必须考虑存货变现速度。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一般来讲,在销售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和应收账款的速度就越快;反之,存货的周转速度就越慢。存货周转分析的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和环节上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存货管理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占用流动资金,以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促进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当指出的是,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指标分析就下结论,而应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各项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⑵ 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短期偿债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特点、经营环境、生产周期、资产结构、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等。
⑶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2
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存货1000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00
带进数据就出来了答案的哈 加油 相信你
⑷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实力。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分析,主要可采用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对比的指标,包括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企业支付能力系数等。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也称净营运资本,表示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其计算公式为: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越高,表示企业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越充足,企业的短期偿付能力越强,企业所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越小,债权人安全程度越高。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示每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 100%。
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表示企业的偿付能力越强,企业所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越小,债权越有保障,借出的资金越安全。
但从经营者和所有者角度看,并不一定要求流动比率越高越好,在偿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根据经营需要,进行负债经营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策略之一。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试验比率,是指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速动资产变现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速动比率可以用作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用速动比率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消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流动资产项目的影响,可以部分地弥补流动比率指标存在的缺陷。
4、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现金类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有以下两种表示方式。
(1)现金类资产仅指货币资金,此时,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X 100%。
(2)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即企业把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视为现金等价物,此时,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X 100%。
现金比率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当企业面临支付工资日或大宗进货日等需要大量现金时,这一指标更能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5、企业支付能力系数
企业支付能力系数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企业支付能力反映的具体时间的差异,支付能力系数可以分为期末支付能力系数和近期支付能力系数两种。
期末支付能力系数是指期末货币资金额与急需支付款项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期末支付能力系数=期末货币资金/急需支付款项。
近期支付能力系数是指在近期可用于支付的资金与近期需要支付的资金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近期支付能力系数=近期可用于支付的资金/近期需要支付的资金。
⑸ 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 - 衡量指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越大。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也并非好现象。因为流动比率越高,可能是企业滞留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过多,未能有效加以利用,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得能力。经验表明,流动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但是,对流动比率的分析应该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和企业流动资产结构等因素。有的行业流动比率较高,有的较低,不应该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在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强。在流动资产中,存货需经过销售,才能转变为现金,若存货滞销,则其变现就成问题。一般来说,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称为速动资产。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但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没有统一标准的速动比率。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几乎没有应收账款,大大低于1的速动比率则是很正常的。相反,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可能要大于1。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即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投资)。它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由于应收账款存在着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某些到期的账款也不一定能按时收回,因此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计算出来的金额,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或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虽然现金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如果企业停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现金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流动负债未能合理地运用,经常以获得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保持着,这会导致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通常现金比率保持在30%左右为宜。
⑹ 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短期偿债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特点、经营环境、生产周期、资产结构、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等。
短期偿债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对债权人来说,企业要具有充分的偿还能力才能保证其债权的安全,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发生问题,就会牵制企业经营的管理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去筹集资金,以应付还债,还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或加大临时紧急筹资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6)短期偿债指标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短期偿债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特点、经营环境、生产周期、资产结构、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等。仅凭某一期的单项指标,很难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因此,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时,一方面应结合指标的变动趋势,动态地加以评价;
另一方面,要结合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同时,还应进行预算比较分析,以便找出实际与预算目标的差距,探求原因,解决问题。 一些在财务报表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甚至影响力相当大。
增加偿债能力的因素有: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和偿债能力声誉。减少偿债能力的因素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等。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⑺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四个指标是什么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比率、现金比率
⑻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什么
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一、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00%比较合适。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反映变现性的可靠的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等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关系的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负债〕*100%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100%时比较恰当。
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
⑼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四个指标
净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00%比较合适。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反映变现性的可靠的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等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关系的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负债〕*100%=〔(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100%时比较恰当。
3、速动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
由于该指标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比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该指标是从现金流量角度反应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9)短期偿债指标扩展阅读:
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通常可运用一系列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来进行。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可知,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可通过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对比得出。因此,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分析,主要可采用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对比的指标,包括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企业支付能力系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