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金化学分子式查询
黄金的化学分子式即为其化学符号Au。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存在所以为Au。
对化合物来说,它们的分子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或者说相对分子质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仅当相对分子质量和最简式式量相同时,最简式才和分子式相同,这时最简式就是分子式。
有些物质确实由分子构成,在分子内原子间以共价键联结,而分子间以范德华力或氢键联结,这些物质就具有分子式。分子式不仅表示了物质的组成,更重要的,它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其成分、组成(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分子量和各成分元素的重量比)。
(1)黄金原子量扩展阅读:
当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若将它铸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传送绿色的光线。
黄金的延展性异常的强。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长,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金是众金属中拉力最强的。
黄金的颜色为金黄色,金属光泽,难分解。硬度2-3,纯金19.3,熔点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的电阻为2.4p。纯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是最好的电镀材料。
㈡ 金银的相对原子质量
A、由题目中“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可知其原子序数为7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其核电荷数为79,故说法错误;
B、由题目中“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又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79,所以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中子数=197-79=118,故说法错误;
C、由题目中“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故说法正确.
D、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反应中金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C.
㈢ 金的原子质量
金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
其含义是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即C-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kg)
1mol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一般为g/mol.
一种原子(分子,离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式量),但请注意:只有当该原子、分子、离子的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时,才符合本规律.
一种元素的摩尔质量是其各同位素的平均摩尔质量,通常等于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金
一种金属元素,化学符号是Au,原子序数是79。
金的单质(游离态形式)通称黄金,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贵金属,在很多世纪以来一直都被用作货币、保值物及珠宝。在自然界中,金以单质的形式出现在岩石中的金块或金粒、地下矿脉及冲积层中。黄金亦是货币金属之一。金的单质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其展性是已知金属中最高的。
金是一种过渡金属,在溶解后可以形成三价及单价正离子。金与大部分化学物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侵蚀。金能够被水银溶解,形成汞齐(但这并非化学反应);能够溶解银及贱金属的硝酸不能溶解金。以上两个性质成为黄金精炼技术的基础,分别称为"加银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银分离法"(parting)。
金在史前时期已经被认知及高度重视。它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被用于装饰及仪式。早在前2600年的埃及象形文字已经有金的描述,米坦尼国王图什拉塔(Tushratta)称金在埃及"比泥土还多"。埃及及努比亚等国家和地区拥有的资源令它们在大部分历史中成为主要的黄金产地。已知的最早的地图是在前1320年的杜林纸草地图(Turin Papyrus Map),显示金矿在努比亚的分布及当地地质的标示。原始的采矿方法由斯特拉波描述得知,当中包括放火。大型金矿亦在红海对岸产生,现今为沙特阿拉伯的汉志地方。
前6世纪至前1世纪
在此期间,黄金开始被人们以货币的形式使用。最早已知使用金作货币的地方为吕底亚,在前700年吕底亚便以银和金作合金的形式制成钱币。在前6世纪或前5世纪期间的中国,一种称为郢爰的金币在楚国 流通。古希腊约在前550年便在中东及地中海地区开采黄金。在前323年,希腊人的采矿地点分布由直布罗陀远至小亚细亚和埃及。当时希腊的首饰主题以人或动物的外形为主,经典例子有当时的阿加曼农黄金面具(Mask of Agamemnon)与及其他戒指。
㈣ 黄金的分子量是多少
黄金形成的是金属晶体。
所以一般都不说他的分子量,说他的原子量。
黄金的原子量相对质量是197。
㈤ 黄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黄金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元素金。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黄金的颜色为金黄色,金属光泽,难分解。硬度2-3,纯金19.3,熔点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的电阻为2.4p。纯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是最好的电镀材料。
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数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个质子,质子带正电荷。同时,由于符合半满规则,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市场上金与钌、铑、钯、锇、铱、铂等金属统称为贵金属。
地球上的金、银等重元素是在太阳存在之前其“附近”就存在过的别的恒星,爆炸之后产生了各种元素,在重新生成星云并演化产生太阳这个新恒星以及地球这样行星的过程中留在了地球上。
现在的太阳不是第一代恒星,而可能是第二代、第三代恒星了。其实不光是重元素,所有比氢和氦重的元素,包括组成人体的所有元素,都是在恒星的生命过程中一步一步演化来的。从一片虚无到如今,宇宙已经过了138亿年的演化。
重元素在恒星爆炸等宇宙事件的过程中,被散发到宇宙空间中,变成了漂浮在宇宙中的尘埃。这些尘埃经过无数亿年的漂移和汇聚,和氢等尘埃重新聚合在一起形成星云,其中主要的成分还是氢。
在星云再次演化成恒星的过程中,氢被压缩之后重新被点燃,进行热核聚变反应,就诞生了一颗新的恒星。
在氢等比较轻的元素聚合形成恒星的同时,在新恒星周围的尘埃中,这些相对比较重的元素,在恒星周围形成了行星,所以这些行星基本上和恒星是同时形成的。
㈥ 黄金的原子量,化合价,电子排布,晶体结构……
原子量196.966569
电子排布
[Xe] 4f145d106s1
最常见的化合价是0价,但也可能有以下价态
5,3, 2,1,−1, −2, −3
其中+3和+1相对常见
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晶体
㈦ 脑黄金中相对原子质量为
C 12
H 1
O 16
N 14
㈧ 金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铅,为什么密度却比铅大得多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于原子核,而原子大小取决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如果把原子比做一栋楼,而原子质量就是楼内所住的人.金属密度就是这个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不仅与与楼大小有关,也与楼的大小、多少、楼内的人数有关,理解?
严肃地说,金属材料的密度不仅与分子(原子)相对质量有关,还与分子(原子)的排列方式有关,更与原子外层电子数有关.一般而言,不同的原子,质量数越大,密度可能就越大;晶体中的原子排列越紧密,密度可能就越大.原子结构越稳定,密度越大惰性金属一般都很重,而越活泼的金属越轻.
具体到金和铅:金与铅的相对原子时差不多,Au 195,密度为19.32g/cm3;Pb207,密度为11.34g/cm3.铅Pb是作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即ccp堆积.金的晶体结构也是立方面心结构,但是金原子的电子排布是5d106s1,符合半满规则,极为稳定,原子半径小,因此密度很大.
㈨ 黄金(AU)的原子量是多少18K白金是什么意思
Au原子量196.96654
根据国家贵金属首饰标准,只有铂金才可以称为白金。所以18K白金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之为18K白色K金。18K白色K金是75%的黄金与25%的其他金属的混合体。
㈩ 黄金的原子结构
金
元素名称:金(Gold)
符号:Au
原子序数:79
核电荷数:79
核外电子数:79
常见氧化数:+1、+3
原子半径:134
M+离子半径:137
M3+离子半径:85
M+(气)水合热:-644
升华热:385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0.2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ppm):0.001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0.00001
地壳中含量:(ppm):0.011
氧化态:Main Au+3
Other Au-1, Au0, Au+1, Au+2, Au+5, Au+7
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很多宇宙中的小天体带有一些金,在它撞击地球的时候陨石被熔化金子也来拉,由于金的密度大,于是,金便往地心下沉,所以现在挖金矿都在地下。
金(Au)元素比较稳定 ,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金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原因是,金原子的最外层的三个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紧密,原子体积被压缩,电子不容易被氧化剂夺取。
因此能够再在地层中形成比较稳定的单质,这就是我们说的 -黄金。
但是 金子的具体形成 与其环境密切相关 要有合适的压力 温度,等一系列苛刻条件。
氧化金
三价金的氧化物,分子式 Au2O3,水合物分子式为Au2O3·3H2O;分子量 495.98 ;含金量 77.0%;外观 棕色粉末;储存方法:常温干燥密封储存。
化学特性:
氧化金加热时放出氧气,生成单质金。
2Au2O3 = 4Au + 3O2↑
制法:
高温加热氢氧化金可制得。
2Au(OH)3 = Au2O3 + 3H2O
化学性质
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溶于王水等腐蚀性较强的物质中。
金的化合物:氯化金:AuCl3 、氧化金:Au2O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