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索罗斯如何做空泰铢的
首先,德鲁肯米勒通过大量调研,发现泰铢被明显高估,连泰国央行的官员都觉得货币被高估了。当时泰国政府的美元储备大约是100亿左右,索罗斯大致计算了一下自己手上的资金对比泰国政府的美元外汇储备的杠杆比率,觉得问题不大,于是在狙击完菲律宾的比索之后,把矛头开始对准了泰国。
之后,索罗斯就开始在外汇市场上慢慢地买入泰铢,卖出美元,从而导致泰铢对美元的汇率上涨。首先这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人们对一些缓慢的上涨所带来的威胁总是会在无意识当中忽略。就好比把一只青蛙放在水里,用最小的火去煮,青蛙会觉得很舒服,当水被煮热时,它已经逃不掉了。当泰铢到达一个较高位置时,索罗斯便开始猛抛自己手中的泰铢,市场的恐慌也带动了泰国百姓也开始抛售手中的泰铢买入美元。
泰铢的疯狂抛售,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泰铢大幅贬值。泰国政府为了固定两国的汇率,便开始抛售美元,希望可以保住原先的汇兑比例。当时泰国政府外汇储备当中的美元有一部分是需要购置军火,这就是说,连100亿美元都不到。而当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的资产总值是500亿美元,压倒性的优势,让泰国政府的救市显得杯水车薪了。
『贰』 人民币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外币,为什么要进行外汇管制
中国不是不想人民币自由兑换,而是还不敢,或者说不具备实力。
因为中国政府既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想控制对国际货币美元汇率的稳定。那么,根据蒙代尔不可能定理,资本势必无法完全自由流动,也就出现了外汇管制,俗称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国内货币政策自主独立性、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共存,又称“三元悖论”
内货币政策:必须自主,尤其是核动力印钞机不能停。另外,加息/降息(基准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升降(货币乘数)、信贷政策松紧度等等,GOV都不忍心不牢牢把控,并随心所欲、随机应变的朝令夕改
汇率稳定性:美联储是世界人民的央行,而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的钱袋子,是购买中国不足物资和技术的保障,同时可以抑制国内同类型物资(尤其食品)的价格上涨。所以,外汇储备必须保,汇率也必须保,若汇率崩,则意味着输入性通胀,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威胁到工业生产和民生领域,是不可承受之重
三元保二弃一。即只能选择限制“资本自由流动”,亦即如题“暂时几年外汇管制”,“不能自由兑换外汇以防携款潜逃势态扩散” 。而 退一步理解这个逻辑,也可以认为是“中联储”(央行)的一片良苦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