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稻谷期货的稻谷期货合约
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早籼稻
交易单位 10吨/手
报价单位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合约交割月份1、3、5、7、9、11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 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合约交割月份的倒数第七个交易日
交割日期合约交割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至倒数第五个交易日
交割品级基准交割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稻谷》(GB1350-1999)三等及以上等级质量指标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规定的早籼稻。替代品及升贴水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
交割地点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最高交易手续费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
交割方式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ER
上市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
B. 关于粮食收购方面的案例
贸易企业利用早籼稻期货案例分析 早籼稻贸易企业作为早籼稻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一边连接市场,一边连接农户,既承受着稻谷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又面临着资金运转不畅的困境,可谓“本大利小,危机并存”!早籼稻期货的上市,将为早籼稻贸易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提供更多的选择,一方面,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可以为贸易订单提供价格参考,另一方面,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回避贸易环节中的价格波动风险。本文重点论述早籼稻贸易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如何针对不同风险制定套期保值策略。 推荐阅读 ·《孙子兵法》期货道
·多空的诀窍和忌讳 国内大豆利好数据虚高 国储拍卖再遭冷遇 豆市等待指引 市场供应宽松 棉价逐步回落 成品油价当调未调再遭质疑 国储580万吨玉米定向销售 钢价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国内期货行情][持仓分析系统] 一、早籼稻贸易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经营困难1.早籼稻贸易企业的经营模式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粮食收购市场完全放开,早籼稻贸易企业在整个稻谷产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早籼稻经营活动中的一支生力军。它们一边连接市场,一边连接广大农户,是粮食收购、存储和贸易加工环节中重要的参与力量。早籼稻贸易企业的构成也从以前单一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转变为国有为主、民营为辅、个体积极参与的多种类型并存发展的格局。早籼稻贸易企业的一般经营模式为:现货市场(采购)—贸易企业(存储)—现货加工企业或者消费者(销售)。2.早籼稻贸易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实际需求早籼稻作为重要的粮食商品,既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又和广大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早籼稻价格既受自身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又极大地受制于国家相关粮食政策的约束。早籼稻收购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国家最低价收购”、国储拍卖和轮出“顺价销售”。在价格弹性与政策空间的相互影响中,早籼稻贸易企业赚取的利润空间相对有限,而承受的市场波动风险则较为明显。收购环节:2004年国家开始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粮食收购市场完全放开,收购主体多元化,早籼稻收购市场竞争加剧,呈现出中储粮、地方储备、经营加工企业和个体粮商等多家收购的竞争局面,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粮源的情况。在这个环节,如果出现货源紧张、收购时间短的情况,贸易商将面临收购量不足、收购成本提高的风险。存储环节:稻谷在存储过程中对仓库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如占库容量大、通风条件好、运输方便等),而长期存储还会造成一些损耗和霉变,所以存储环节既占用了大量资金,又存在潜在的额外损失。销售环节:如果需求疲软或者国储大量拍卖和轮出,高价收购的早籼稻将面临跌价和销售不畅的风险。贸易机会:正常年份,由于早籼稻收购周期短,导致贸易周期相应较短(3—5个月),大部分贸易商在其他时间缺少商机,大量资金闲置。因此,需要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远期贸易,延长贸易周期。二、早籼稻贸易企业利用期货管理风险的案例分析1.利用早籼稻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制定贸易计划由于期货价格综合反映市场的预期,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利用期货价格走势能够指导贸易计划,安排相应资金。如果早籼稻期货价格是上涨趋势,贸易商就可以正常地购销,中间跌价风险小,因此有必要尽早筹措收购资金,加大收购量,积极联系买家。同理,如果期货价格表现疲软甚至下跌,贸易商就需要尽可能地与买方签署好供货合同,约定相对有利的销售价格,在现货采购环节根据合同量采购,降低大量采购带来的价格下跌风险。2.在收购量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实现“虚拟采购”在上文中提到,由于市场收购主体增多、收购竞争激烈,稻谷在某些年份会出现货源紧张的情况,导致短期内收购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竞相抢购也使贸易商很难采购到足够货源,这时合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5月份某早籼稻贸易企业与南方某大米加工厂签署了在9月份以1950元/吨价格为其供货1万吨的合同。该贸易企业在签署合同后根据现货市场情况和期货价格走势综合分析,判断当年7月份早籼稻上市后价格有大幅上涨的可能,若以1950元/吨供货,在扣除收购成本及相关费用后,利润有限甚至亏损。因此,该企业总经理做出决策,在9月合约上以2030元/吨的价格买进1万吨早籼稻,这时现货价格为1840元/吨。到了8月份,早籼稻大量上市,货源紧张,收购竞争激烈导致现货收购成本达到0.97元/斤,折合1940元/吨,这时,企业一边在现货市场以0.97元/斤的平均价格采购以满足给大米加工厂的供货,一边在期货合约上以平均2130元/吨的价格卖出平仓1万吨。套期保值效果如下:本案例较好地说明:预期价格上涨情况下,贸易商通过买入套期保值投资策略可以有效锁定采购成本,满足购销合同的需要,实现理想贸易利润。3.在价格趋跌时通过卖出套保管理库存,提高资金效率对许多大型经营性粮食购销企业来说,如果库存过高,一方面需要付出高额存储成本,另一方面会大量占用资金,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通过适当卖出套期保值与现货交割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困难。某早籼稻主产区县粮食购销企业与南方大型米粉厂签署了在来年3月份以1950元/吨价格供货2万吨的销售合同,该企业预计未来现货价格平稳或者有下跌的风险,决定对库存进行保值,其在期货上以2050元/吨价格卖出9月合约2万吨并进行现货交割。在未来有两种方式补回合同约定的现货:一种是在来年3月份合同履行之前,随行就市、以现货价格买进现货履约,另一种是在价格平稳或者下跌的情况下,买进来年3月份合约交割提货交付米粉厂。在以上案例中,现货价格小幅下跌,我们对来年3月份合约的库存进行保值,现货节省成本=10万元×1+20万元×1=30万元;仓储节省费用=135万元×0.2×1+165万元×0.2×1=60万元(不考虑期货交割成本,期货交割后,节省仓储费用,按照每天0.2元/吨·天计算)。资金利息=2050元/吨×2×4.86%×150/365(按照半年期贷款利率4.86%计算,节省天数为150天)=81.89万元。整个过程中累计节省费用、成本171.89万元,折合节省成本85.95元/吨,相对价值2000元/吨的现货,回报高达4.3%。第二种卖出近期交割,买进远期交割提货的情况一般是在近期价格较远期价格高,而且市场稳中趋升时才会采用,否则通过现货补库是最理想的选择。4.现货销售不畅,通过卖出套保回避下跌风险某购销企业有现货收购成本为1850元/吨的早籼稻1万吨,但行情不好,销售迟迟签不了合同,由于担心市场价格下跌,于是在11月合约上以2050元/吨价格卖出套期保值1万吨。到了10月份,现货价格跌至1820元/吨,期货价格同步跌至2000元/吨,该企业卖出现货,买进期货平仓。
C. 期货问题稻谷、大米价格
稻谷、大米在我国还没有进入期货市场,它们的价格不涨的原因很多:供求关系也是一个,我国基本上是 可以自给自足的
其它农产品大涨与国际市场是有很大关系的,当前整个国际市场对于比如:植物油、大豆这类的农产品是相对紧缺的,供不应求所以会涨
D. 稻谷期货历史
1993年~1998年,稻谷期货曾经在大商所上市交易,和玉米品种一起曾经是大商所的主力品种。1998年国家整顿规范期货市场,取消了玉米、稻谷等品种,其后大商所一直在争取玉米和稻谷期货的上市交易。在玉米期货先于2004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恢复交易后,大商所将稻米期货作为粮食期货品种创新的重点工作进行推动。
E. 案例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广东省龙母农地整理是广东省 2005 年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农地整理规模为 226 公顷, 项 目 总 投 资 为 500 万 元 人 民 币。 整 理 区 位 于 粤 北 山 地 丘 陵 区 韩 江 段 上 游(东 经115°25′58′′~ 115°26′45′′,北纬 24°13′28′′~ 24°15′3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0.6℃ , 年降雨量 1667.3 毫米,全年≥ 10℃的活动积温 6748.2℃,年无霜期 320 天,适宜喜温作物和双季稻的种植。土地类型属丘陵盆地,地形相对平坦,局部稍有起伏。
(二)数据来源
基础数据有广东省龙母镇数字正射遥感影像图(2001 年)、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数据库(2003 年)、县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2005 年),以及龙母农地整理规划图(2005)和相关统计数据资料。
(三)数据处理方法
将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图、所在县农用地分等成果图、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龙母农地整理规划图扫描成 tiff 格式输入计算机,在 ArcGIS 9.0 环境下对输入的图件进行几何纠正和矢量化处理。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应用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整理规划图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成果图进行叠加分析,套取土地整理区耕地的遥感影像信息、空间位置以及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信息,建立研究区土地整理空间数据库;然后应用农用地分等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指导项目的规划、实施和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的比较,如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别、经济等别的计算;最后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土地整理的效果。项目实施流程详见图 8-5。
图8-5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流程图
(五)结果与分析
1.土地整理后耕地质量状况
对龙母土地整理项目所在地区的龙母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经济等别图进行叠加分析,可以提取整理区耕地的地理位置和等别,土地整理区域位于藕塘村、双华村和张堂村。土地整理实施后,耕地质量的等别计算方法沿用了农用地分等的指标因素体系、指标权值,以及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等参数。土地整理后,整理区耕地质量计算结果如表 8-7 所示。
表 8-7 龙母镇土地整理前后农用地质量比较表
由表 8-7 可知,龙母土地整理前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分别为2738、2359、2095,整理后农用地各等指数均提高了 25% 左右,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分别提高了 4 等、3 等和 3 等,农用地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2.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项目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土地整理费用主要用于土方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建设等方面,用来改善耕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和灌溉排水条件。在广东省县级农用地分等中普遍选择地形、田面坡度、地下水位、有效耕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土壤 pH 值、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等 10 个指标因素加以衡量,并针对不同的耕作制度,有区别地建立与其相对应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龙母土地整理项目的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相对应的标准耕作制度有水田一年两熟制(早稻-晚稻)和旱地一年两熟制(春花生-秋甘薯),整理后耕作区地形和耕地的田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土壤 pH 值、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等因素得到了改善,其中灌溉水田的有效耕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pH 值、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这 5 个因素的变化最为明显,分值分别提高了 50%、60%、50%、50%、66.67%(表 8-8)。经过土地整理后,土壤耕作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耕地自然质量等提高了 4 等,随后耕地的利用等、经济等必然也会增加,经过测算均提高了 3 个等别(表 8-7),成为龙川县甚至是广东省耕地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较高的地区(注: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中耕地自然质量和利用质量最高等别分别是 18 等和 15 等)。
表 8-8 龙母土地整理前后农用地质量影响因素的得分比较
续表
同时,通过对整理区的沟、塘、渠、路、埂的改造,以及对边角闲置土地和零星地块的开垦,整理后的耕地面积为 218 公顷,其中灌溉水田和旱地分别为 203 公顷和 15 公顷,灌溉水田新增了 41 公顷,增幅为 25%。龙母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后,整理区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提高了 4个等级,耕地面积增加了 18%,较好地体现了土地整理对整理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然而,土地整理项目经费来源一直是制约这项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土地整理主要包括农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农田道路建设、土壤改良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程。从农用地分等的角度来看,其中对耕地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壤改良工程。龙母土地整理项目的经费投入和分配如表 8-9 所示。其中,土地平整工程建设费用 125 万元,占土地整理项目总费用的 25%,主要用来改善平整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状况,即农用地分等中地形、田面坡度和地下水位 3 个指标因素,灌溉水田在土地整理后各指标分值分别提高了 25%、11% 和 33%;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费用为 125 万元,占总费用的 25%,主要改善了耕地的灌溉保证率和排水条件,灌溉水田在土地整理后各指标分值分别提高了 50% 和 67%;同理,土壤改良费用 140 万元,占项目总费用的 28%,主要用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包括农用地分等中有效耕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有机质含量和土壤 pH 值等 5 个因素,以及土壤的氮、磷、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灌溉水田在土地整理后各指标因素得分分别提高了50.00%、60.00%、28.57%、50.00% 和 50.00%。
表 8-9 龙母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经费分配表
土地整理后龙母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全县最高,耕地生产力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下面根据研究区农用地分等的调查数据和计算方法,计算龙母土地整理的纯收益。
(1)整理区整理前数据:灌溉水田 162.64 公顷,水稻平均年产量 10500 千克 / 公顷;望天田2.68 公顷,水稻平均年产量 7500 千克 / 公顷;旱地 19.2 公顷,指定作物春花生、秋甘薯产量比系数分别为 1.997 和 0.661(注:研究区基准作物为水稻),结合作物的年均产量计算旱地标准粮产量为 9000 千克 /(年 · 公顷)。
(2)整理区整理后数据:新增灌溉水田 40.60 公顷,水稻平均年产量达 15000 千克 / 公顷,稻谷价格 1.50 元 / 千克(近 3 年当地稻谷平均价格),其中望天田全部改造成灌溉水田,旱地改造灌溉水田 4.72 公顷;保留旱地面积 14.48 公顷,旱地标准粮产量达 13000 千克 /(年 · 公顷)。单位面积的灌溉水田和旱地投入土地整理费用分别为 15000 元 / 公顷、10000 元 / 公顷。
龙母农地整理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新增纯收入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 8-10 所示,年新增纯收益共 1482730 元,项目投资回收期 4 年(注:精确计算结果为 3.37 年)。4 年的投资回收期时间不长,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粮食价格的上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除去农业生产投入成本的增长,其后续回报将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土地整理工程可改善整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同时也为耕地占补平衡、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基本农田区划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农地种植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农用地流转、农地产权改革等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表 8-10 龙母土地整理年经济效益增量统计表
F. 稻谷期货怎么做
稻谷期货合约
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期货合约
交易品种 早籼稻
交易单位 10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1元/吨
每日价格波动限制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合约交割月份 1、3、5、7、9、11月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 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
最后交易日 合约交割月份第10个交易日
最后交割日 合约交割月份第12个交易日
交割品级 基准交割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稻谷》(GB1350-1999)三等质量指标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规定的早籼稻。替代品及升贴水:见《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割细则》。
交割地点 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最高交易手续费 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易代码 ER
上市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
银河 期货公司http://www.yhqh.net
G. 应用案例分析时,案例编写的步骤
案例分析法的步骤:
1.首先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性的案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
2.对这个或几个案例,进行写作形式上的分析3
运用头脑风暴法,找出案例共同点。任何案例都是围绕一定问题展开的,因此要开动脑筋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4.把所有问题进行归类,汇总成不同范畴
5.分头撰写案例初稿6.举行案例会议,就所写案例的内容
H. 稻谷期货的稻谷期货——早籼稻
早籼稻指的是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早籼稻期货合约的主要内容与小麦期货较为接近:交易单位为10吨/手;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3%及《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最高交易手续费为2元/手(含风险准备金);采取实物交割的方式于指定交割库进行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