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中信泰富累计外汇期权合约巨亏

中信泰富累计外汇期权合约巨亏

发布时间:2021-05-27 16:07:06

『壹』 请高手详细介绍一下导致香港中信泰富损手的外汇金融衍生工具 Accumulator

累计期权背后就相当于沽出一个认沽期权给对手,而自己只收一笔期权金。

中信泰富这次,简单的说是卖出看跌期权。收到一笔期权费,然后以固定的价格买入澳元。但如果澳元现在贬值的话,那么中信泰富就会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买入澳元。而且,是越跌,损失越大! 澳元涨的话,反而不会被执行。 中信泰富等于坐收一笔期权费。

这两项合约赌的是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则公司可以较低价格购买澳元,但当澳元兑美元低于0.87水平的时候,公司需以2倍金额接收澳元。

中信泰富的外汇合约十分复杂,涉及美元、欧元、澳元和人民币4种货币,有关合约加起来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只有约4.3亿港元,但是需要接货的外币数量,却超过500亿港元。

中信泰富购买的合约价值远远超过了实际需要。总结泰富的问题,一是工具使用不当,只解决了澳元升值时的风险,未控制澳元贬值的风险;二是脱离了实际需要使用衍生工具;三是误判走势。

『贰』 中信泰富为什么会巨亏155亿,从中信泰富案例中如何看待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这个事情我大概是知道的,中信泰富当时在澳洲买了两座矿就存在有远期支付问题,而在远期支付过程中存在一定汇兑风险,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买入了累计杠杆期权KODA,但是这个期权本身是有投机性质的,而公司在操作上也非我们常规做对冲时用的套期保值操作,量价不对,标的也错了。这样以来澳洲央行的降息导致澳元在08年到10年大幅贬值,导致了巨亏!正常的操作是,比如两年后支付30亿澳元,为了对冲澳元升值的风险,应该锁定30亿澳元的卖出权证。
作用:
金融衍生交易又是一把双刃剑,运作不当也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风险,即价格走势背离预期而导致的损失。衍生交易本质上是“零和游戏”,是交易双方对市场价格未来走向的一种对赌,总存在“赌”错而遭受损失的一方,在中信泰富外汇远期合约下,澳元汇率的变化与中信泰富的预期不一致,未能持续未来上涨而是急剧下跌,由此产生的上百亿港元损失就属于市场风险。然而,该损失数额如此之大,这就与企业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终端用户的地位不相符合了。中信泰富并非金融机构,管理层不能拿股东的钱去胡乱冒险。当金融衍生交易出现重大损失时可能存在一个追究责任的问题,分水岭就在于公司参与衍生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还是投机。

『叁』 累计期权KODA

KODA的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也被称为Accumulator,国内翻译为累计期权。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和外汇、股票、石油期货等挂钩,通常合约的期限为一年。

KODA的原意是,在较平稳的市况下不断积累长期看好的股票。低于现价的行使价,使投资者在正股价格上升之外,有更多的利可图,其杠杆性也加大了获利力度。

这些投资Accumulator的客户存在帐户里的资金,并没有直接用来购买市场上的股票。如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在辞职函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中信泰富在这种金融衍生品上的巨亏超过150亿港元,而且还在扩大。碧桂园在2008年年报中曝出投资金融衍生品出现巨亏12亿人民币。

『肆』 有谁能说说中信泰富巨亏的经过,原因和影响

中信泰富 利用国家对荣智健家族的支持大力在国内进行发展,最后他们开始涉足国外的期货,你应该知道期货的杠杆比例是很大的,那样的话一旦大资金操作失误会导致无限亏损。最终导致荣智健家族不停的亏损,并且还不停的亏损,最后就是个大窟窿。

『伍』 2009年4月8日,因中信泰富购买澳元外汇衍生品导致严重亏损,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职务。这一消

(1)迅速发展的条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国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屡遭重创原因: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国民政府及官僚资本的腐败、压制。
(2)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3)改革开放以来良好的发展环境;邓小平的支持;荣毅仁的努力创新。
(4)最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陆』 如何解决中信泰富炒汇巨亏的损失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中信泰富这个机构是否合规,其次审查交易操作是否合规、合理。如果没有问题,出现损失只能自己负责,如果有问题,可以走法律程序

『柒』 中信泰富巨亏的原因

上述人士透露了令人吃惊的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内情。“张立宪和另外一个交易员在一个月内签了大多数的交易合约,而且这一个月内,有半个月是在出差,他就边打电话边下单,这是非常危险的。”该人士说。

最近听说多起由于草率打电话下单而导致巨额亏损的事件,一位市场人士透露,香港多位身家数十亿的富豪,由于之前在电话中听从了其投资银行顾问向其百般推荐的外汇累计期权合同投资建议,也是边打电话边同意下单,并未详细阅查合同风险,也未请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查看合同详情,此后导致巨亏。

客户仅仅打个电话就能下风险如此之大的单,那么和张立宪签订这些合同的对手方银行,是否存在职业道德问题?对手方银行有没有尽职地完全向张立宪展示合同的可能风险?

上述人士表示,张立宪当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风险,从签约到合同确认后被寄过来,要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合同表面来看也就是500万或1000万港元的数额,“但是可怕之处在于,最大损失不会止步于500万,而是500万乘以24个月,如果有高杠杆,比如5倍,那就是再乘以高杠杆的比率”。这种合约又名Accumulator,盈利有上限但亏损无下限,被市场称为“魔鬼交易”。

12月2日晚,中信泰富发布股东通函,首度披露与其签下杠杆式外汇合约的对家及其交易细节。

通函显示,过去两年中,中信泰富分别与花旗银行香港分行、渣打银行、Rabobank International、NATIXIS、瑞信国际、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摩根士丹利资本服务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国家开发银行、Calyon、德意志银行等13家银行,共签下了24款外汇累计期权合约。

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开发银行本来不愿和中信泰富做对手交易,是张立宪主动要求国开行与其交易的,“据了解,国开行本身没有这个业务,实际上是张立宪去找的国开行,他希望国开行给予协助。”

『捌』 中信泰富受损的外汇合约,具体内容是什么

按照已经披露的信息,中信泰富投资的杠杆式外汇合约主要有4种,分别为澳元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澳元合约”)、每日累计澳元远期合约(每日结算,下称“每日澳元合约”)、双货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双币合约”)、人民币累计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每月结算,下称“人民币合约”)。

“中信泰富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建一个铁矿石项目,为了支付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的设备和原材料,我们需要澳元和欧元。而为了锁定美元开支的成本,我们集团签订了一些外汇合约。但是,这些外汇合约的签订,没有经过合理的授权,而且这些合约中潜在的最大风险,没有被正确的估计到。”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在一份个人声明中说。

简单而言,中信泰富签订外汇合约,是为了减低其西澳洲铁矿项目和其它投资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但这些外汇合约的收益与风险完全不匹配。

『玖』 中信泰富的澳元对赌合约是怎么一回事

这两项合约赌的是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则公司可以较低价格购买澳元,但当澳元兑美元低于0.87水平的时候,公司需以2倍金额接收澳元。

中信泰富的外汇合约十分复杂,涉及美元、欧元、澳元和人民币4种货币,有关合约加起来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只有约4.3亿港元,但是需要接货的外币数量,却超过500亿港元。

阅读全文

与中信泰富累计外汇期权合约巨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优惠券佣金插件 浏览:811
邮政分公司金融岗位 浏览:592
优灏金融服务费 浏览:968
股转协议股票 浏览:409
网上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浏览:516
别人股票涨自己的股票不涨 浏览:315
以为杠杆培育新动力 浏览:221
铁路总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浏览:792
金融服务专业属于什么类 浏览:364
基金持仓越来越多 浏览:563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
铼本股票 浏览:499
pp基金官方理财下载 浏览:514
萨斯病毒股票 浏览:9
高杠杆之殇华为员工落泪事件 浏览:712
房贷金融服务费合不合法 浏览:5
11月钢管价格会回落吗 浏览:18
伊利股东刘春海 浏览: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