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指期货合约数量,买多少有多少
不是买多少就有多少。期货得有人卖出才有。没人卖出就一口也没得买了。这个跟股票完全不一样。股票是先有这些数量,放在股市里让你们买来卖去。而期货开始是一口也没有的。所有合约都有一一对应的两份。一口多对应一口空。一点都不会差。所以也就不可能出现你后面说的这种情况。大家看多就没人买单了。因为你根本开不成多单。那就连续无量涨停或跌停。到后来总有一个价位大家看法会发生分歧吧?这时才开始双方又可以开仓了。
所以在股市里可能出现大家账面都赚钱或大家都亏钱这种情况。而在期货市场是不可能的。总是一半赚一半亏。你如果可以在交易所电脑里查询,每一份合约追根溯源都可以查到你赚的钱的谁给的,或者你亏的钱是给了哪个家伙了。
2.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中期货合约数量确定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觉得贝塔系数应该在分母上
贝塔系数反映了个股对市场(或大盘)变化的敏感性.
贝塔系数=2的组合对市场的敏感度,是贝塔系数=1的组合对市场敏感度的两倍。
那么当你手头有一个贝塔系数=2的组合时,你想用贝塔系数=1的这个组合对你手头的组合套期保值,为了把风险完全对冲掉,当然是要用2倍的合约数量,不是0.5倍。否则市场变动为1时,0.5份贝塔系数=1的合约只是变动0.5.但是你手头的组合却变了2.这是不能很好的分散风险的。
3. 股指期货β系数如何计算
投资组合总β系数:=本组合中各单个投资品种占总投资额度的比例 *本品种的贝塔系数累计相加。
投资者拥有的股票往往不止一只,当拥有一个股票投资组合时,就需要测算这个投资组合的β系数。假设一个投资组合P中有n个股票组成,第n个股票的资金比例为Xn(X1+X2……+Xn)=1,βn为第n个股票的β系数。
则有:β=X1β1+X2β2+……+Xnβn
4. 股指期货如何计算卖出或买入期货的合约数 要详细的过程和解答
期现货价值比等于β,那么现货价值是2.25亿元,期货价值是 合约数量*5700*300(因为沪深300指数合约每点300元),那么就可以得出下面计算:
(225000000*0.8)/(5700*300)=105.26~106张
因为收益率达到25%,怕收益下降,所以要做卖出套期保值的一个操作。
谢谢!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我想问问股指期货合约张数到底怎么算,公式=现货总价值/一张期货合约价值*贝塔系数,
现货总价值*贝塔系/一张合约价值
是这个公式
举例:沪深300是300只股票,每只股票的走势和指数是不同的,需要有一个系数做调整
6. 计算买卖期货合约数的公式
当日盈亏抄=(卖出成交价-当日结算价)×卖出量+(当日结算价-买入成交价)×买入量+上一(交易日结算价-当日结算价)×(上一交易日卖出持仓量-上一交易日买入持仓量) 期货是保证金制,保证金一般是期货合约价值的10%,合约价值就是当日的结算价。
当日交易保证金=当日结算价×当日交易结束后的持仓总量×交易保证金比例 这两个公式是表示当天交易结束后,期货公司如何对客户持仓部分的盈亏结算和保证金收取的(没有考虑客户当天开仓又平仓的日内交易的盈亏)。
7. 如何确定股指期货套保合约数量
首先计算自己的股票市值,然后看和股指对应的相关性,就可以得到相对应的股指市值,然后除以你需要对冲的股指合约对应的市值,就可以得到手数了
8. 股指期货无风险套利计算方法
首先,期货作为套期保值的工具,对风险有一定的对冲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会有无风险套利的绝对机会。套期保值在本质上是锁定成本(或者说是亏损预期),本例锁定的最大亏损就是100点。
以你的例子来说,不考虑交易手续费的情况下:1)当前指数3000点,下月合约3100点,买进和期货合约同值的现货,同时卖出合约,到下月交割点数x点(x>0),则收益=现货盈利+股指期货盈利=(x-3000)+(3100-x)=100点.这种情况下,卖出合约实际是对期初3000点指数会出现下跌的预期的一种套期保值.
2)当前指数3000 ,下月合约3100,卖出和期货合约同值的现货,同时买合约,到下月交割x点(x>0),则收益=(3000-x)+(x-3100)=-100点。这种情况下,买进合约实际是对期初3000点指数会出现上升的预期的一种套期保值.
而在我国,目前还不能卖空股票,所以上面的第二种情况实际上难以操作的。
9. 股指期货套利持有成本怎么计算
一、定义
套利(Arbitrage)是金融市场中极为常见的名词,它是一种同时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场中进行不具任何风险、而且可以预见确定报酬的交易行为,为一种无风险且获利在交易之初便确知的交易行为。
最简单的一种套利,便是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场中,与不同的交易对手查询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如果出现不同的报价,且此一价格差异足够弥补交易成本,便可以买进价格被低估的商品,并且卖出价格被高估的商品,毫无风险地进场赚取一笔已知的利润。
指数期货套利:同样的套利机会,也存在期货与其标的股票之间。简单来说,指数期货套利就是利用期货指数低于(高于)合理水准,一面买进(卖出)指数期货,一面卖出(买进)可以代表指数现货的个股组合,并利用在合约到期时,期货和现货指数将合而为一的原理,买进(卖出)持股且卖出(回补)期货部位,获得无风险的利润。
二、持有成本理论
欲了解期货的交易策略及掌握市场的动态,期货的定价原理基本且必要的基础。在推算期货合理的价格的众多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持有成本理论(costofcarrymodel),只是一种利用期货与现货的套利关系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定价模式,借由期货与现货间的持有的持有成本概念,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间的关系可被明确界定,并可用决定期货的合理价位。
本文将以持有成本合理为出发点,推导期货价格的订定,再以此为基础,了解股价指数期货的定价方式,推演出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策略。
(一)持有成本定价模式
持有成本定价模式解释了现货与期货市场价格间的关系。为了降低此一模型的复杂性,先建立以下假设:
1.无任何交易成本
2.无任何交易策略限制
3.市场为一强势效率市场
持有成本模式显示一个以借贷的资金,在现货市场上买进与期货合约中数量
相同的自此或商品,并持有该资产至期货契约的到期日,再将该资产与期货的买方进行交割,这一连串动作中的成本及所有发生费用的加总,等于期货合约的合理价格。
持有成本公式:
合理期货价格=标的物现货价格×(1+持有成本)
=标的物现货价格×(1+i)t/360+C
其中,i:资金成本
t:距期货契约到期日所余天数
C:资金成本以外项目,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等。
在正常的状况下,期货的价格应该等于(或近乎于)由该模型推导出的合理价位,若此,则市场上无套利机会:反之,则意味着期货契约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脱离了期货本身原有价格,若此价差能够涵盖交易成本,则套利机会空间出现!换言之,当持有成本不等于基差(为现货减去期货的值),则持有成本与基差间的价差既有套利空间。
(二)持有成本理论在股价指数上的应用
1.指数期货的合理价格
股价指数期货之标的物事根据特定股票投资组合计算出来的股价指数。根据持有成本模式,可推导出指数投资组合与指数期货价格间的关系如下:
股价指数期货合理价格=现货指数×(1+i)t/360-D
其中,i:资金成本
t:距期货契约到期日所余天数
D:指持有与该指数相同的投资组合所预期应得高的股利收益。
这个公式与最基本的持有成本模式并无太大不同,唯一不同之处为股利的计算,原因在于股价指数期货的定价必须考虑不到股利这项因素,因为持有现货指数的投资组合是可以享有股利收入,而股价指数期货契约的持有人则否,古于期货定价时必须将股利排除在真实价值之外,予以扣除。
2.套利空间:
依据前述之持有成本理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的价差,应维持在理论的合理区间之内,在加计所有交易成本后,若期货价格偏离此区间,便将出现套利机会。
当期货指数低于(高于)理论价格并足以涵盖所有交易成本及预期报酬率,即可进行套利,当期货指数回到(高过)理论价格,即可反向冲销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