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瑞龙期货是什么级别
瑞龙期货没有刻意的去了解过,不过楼主可以自己去了解下,毕竟我们怎么说都是白的,自己了解的才是最好的!!
B. 从华能金融看产融结合在中国怎么走
GE的传奇在中国能否被复制?杰克·韦尔奇语录对于中国企业是否也是灵丹妙药?产融结合是否适合中国企业?GE在中国该如何改良?当中国众多的大型企业纷纷涉足金融之时,似乎到了该探究其中的原因和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了。走近华能,我们试图从华能金融的布局和思路来找到这些答案。GE模式的华能探索在华能,金融板块的发展似乎在受到GE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2000年华能重组后对于金融板块也进行了重新定义。而这种定义似乎与GE有关。2002年,重组后的华能管理层与时任GE总裁的杰克.韦尔奇进行了一次会晤。在这次会晤上,杰克·韦尔奇说了这样一段话:“GE资本服务公司的成绩证明,产业办金融有利于产业加速发展。”2003年底,华能设立了华能资本服务公司,对系统内金融资产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与运作。2011年,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专程赴GE考察调研,同年再次会见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对于GE为华能带来哪些借鉴,曹培玺的观点是,GE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依据某个产业的盈利情况进行调整,而是依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风险控制进行科学论证。而他的这种思路,也在影响着华能资本。事实上,华能也一直保持着对GE金融的跟踪研究,包括其在历次金融动荡中的应对策略以及GE调整收缩金融业务的举措;其成长发展的背景及其与中国的不同等等。产融结合、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独特模式,造就了GE以及GE金融的成功。与GE金融定位相似,华能金融产业一直坚持走依托主业、服务主业的发展之道,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对集团业绩支撑和功能服务两方面的定位。收购和退出一直都是GE的核心业务,和国内许多企业从事金融业务主要关注金融行业不同,GE金融与GE集团一样更加注重运用资本运营手段,关注所有可能的收购机会。这一点,华能也在学。作为集团金融产业的控股公司,华能资本负责统筹金融股权与资产的管理。GE模式突围华能为什么要办金融?这似乎要从两个方面说起。历史上,华能涉足金融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华能金融公司,是中国最早一批产融结合的实践者。成立华能金融公司的目的就在于以金融支持电力主业,做大做强电力主业。多年来华能金融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华能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成为了华能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定位的主要构成产业之一,直到目前,华能仍然走在国内产业集团办金融的前列。产业需求上,华能是一家火电企业,对于发电用煤的价格没有发言权,而发出来的电也只能卖给国家电网,在电的价格上也没有发言权。对于火电企业的亏损,一些人认为是这些企业在煤炭价格处于高位时囤煤过多造成成本上升,也有人认为是经济不景气导致用电量下降造成的原因。但实际上,现行煤电价格机制不能合理引导电力生产与消费,不能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上下游产业成本传导问题,不能有效反映一次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保护的外部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才使火电企业呈持续的行业性亏损态势。这似乎也正是几乎所有中国火电企业之惑。“虽然发电越多亏损越大,但是发电企业必须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这是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曹培玺说。解决火电企业亏损的根本在于电价改革,而这种改革并不是企业能够改变的。因此留给火电企业的选择只有两种:或者在等待中扩大亏损;或者在内部挖潜中实现自我调节。这种内部挖潜是多元的。华能的内部挖潜以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为重点,确定了“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十一五”期间,华能在内部挖潜上做文章——2010年,华能完成供电煤耗322.72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了23.03克/千瓦时,2011年更是降为318.4克/千瓦时,排名五大发电集团第一。近年来煤炭等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更凸显了华能这样一家火电类大型企业办金融的必要性。因此在这个战略定位中,金融被排在了第三位,定位在“支持”,对于华能实业经营的支持。中国式GE金融有电力行业分析师曾经做出过这样一个分析:2012年一季度,电力上市公司有息负债为8080.4751亿元,根据降息25个基点估算,2012年电力上市公司可节约财务费用8.8亿元,相比去年电力行业净利润总额约有261.38亿元而言,可提高行业净利润总额3.37%。由此可见,哪怕仅仅是25个基点,对于财务公司经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电力投资项目资本金普遍按20%的比例设置。这就是说电力项目只要经营资产负债率就要超过80%。因此,内部挖潜、开源节流当中,围绕自身主业,在金融结算、投资融资上要效益,也就成为了这个行业在目前煤电价格机制不太合理情况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华能财务公司总经理龚卫中说。华能金融采用的是这样一种被称为1+N的模式:华能集团出资并完全控股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华能资本控股和管理华能财务公司、长城证券、长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宝城期货、永诚财险、华能贵诚信托、华能碳资产经营公司和华能景顺罗斯投资顾问公司;同时参股交通银行、杭州银行、华西证券、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和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单从金融产业视角看,华能金融并无优势,但是由于起步早,平台建设比较完善,所以从企业办金融视角看,华能金融的发展是存在整体优势的。对于华能资本的定位,在华能集团“金融支持”的整体战略下,华能资本又将其归结于对电力主业的“业绩支撑和服务支撑”。同时,对于掌控和管理着华能整个金融版块的华能资本,还被赋予了华能资本“金融防火墙”的职能,确保市场波动不对整个实业产生重大影响。学会做减法是作为产业服务角色的金融板块必须谨记的原则。在进行投资选择中,华能资本始终遵循一个叫做“99+1”的原则,即一个方案如果99%符合投资需求,但只要有一点不合规的内容,就必须一票否决。为此,华能资本放弃了不少颇具潜力的投资机会。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稳健,在电力主业周期性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华能金融真正对主业做到了“业绩支撑和服务支撑”。华能金融发展到现在,利润占到了集团总利润的四分之一强,2011年为集团节约融资成本达到了8亿元以上。华能金融在学GE,但又与GE不尽相同。这种不同也是从对于GE的借鉴而来。华能金融产业的发展一直在追求着一种平衡,质量与速度的平衡,效益与规模的平衡。作为华能集团金融板块的管理者,华能资本最大的特色在于两点:其一是必须紧紧围绕主业,无论是金融板块的发展规模还是业务品种的开发,一定是依托主业和在集团公司可承受范围内、对集团发展产生正能量的。其二就是由资本公司在金融与实业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防止金融风险向产业扩散。作为华能金融的战略引导者,华能集团顺应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金融产业的资本投入,并且为了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引用了市场化机制来管理金融企业,其所有目的都是为了金融产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在对GE的学习中进行借鉴和改良,造就了华能资本貌似GE又区别于GE的中国式GE模式。
C. 期货赚钱吗有谁懂一点
宝城期货,不敢包赚,但是能提供一些资产配置的建议,交易模型等
D. 原油期货上市倒计时,对A股有什么影响
石化板块微跌
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当天早盘,原油主力合约1809一度走强,涨逾6%后,盘中快速回落。截至下午收盘,主力合约1809涨3.34%。其它化工品方面,主力合约中沥青涨2.16%,PVC涨1.04%,橡胶依旧延续跌势,大跌5.61%。
作为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首日即迎来境内外知名机构积极竞价交易。
不过,原油期货上市并未对A股石化板块形成明显提振,相关板块及个股反应平淡。截至昨日收盘,中国石油(行情7.71 +0.26%,诊股)报跌1.02%,中国石化(行情6.90 +0.15%,诊股)跌2.78%。中信一级石油石化板块跌0.71%,其中大庆华科(行情18.31 -2.45%,诊股)跌7.96%,岳阳兴长(行情12.23 -1.77%,诊股)跌2.04%。
近日两桶油分别公告2017年成绩单显示,期内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净利润511.2亿元,同比增长10.13%。中国石油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7%;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90.2%。
对于国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海通证券(行情11.65 -0.85%,诊股)期货研究所主管高上认为,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依然是由布伦特和WTI决定的。就目前而言,昨日挂牌价格是在布伦特和WTI之间选择的价格,可以说是比较适当的。从油品来说,国内原油期货定位是中质,比轻质的要低,所以目前基准价给得略高一些,对于价格双向波动是有利的,对于价格上行是有一定压力的。
利好化工产业链
作为化工品之王,原油期货上市无论对于国内资本市场还是化工产业均具有重大意义。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接受证券时报路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原油期货合约的标的是中质原油,与WTI或布伦特原油的品质不同,标的的独特性使得中国原油期货在未来全球贸易定价中具有优势。同时,原油期货是人民币定价,允许海外投资者参与,意味着国内出现第一个国际性的期货品种。此前铁矿石也力求打造国际性期货品种,但受制于境外投资者参与的一些障碍,一直未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原油期货使得中国期货市场走出去实现关键性的一步。
程小勇认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原油期货也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山东地区地炼企业开放原油进口等,意味着未来市场化加快。原油期货上市后将助推国内原油现货市场的市场化,成为转移风险、对冲风险的平台。有了这个避险平台,对于国内原油现货市场乃至国内原油现货储备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乙烯等化工商品都是原油下游行业,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后,对于大型化工企业成本控制将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原油期货上市对国内化工产业链也有完善的作用。目前国内化工品大多数都是石油的下游产品,如塑料、甲醇等,缺乏上游产品。原油期货上市后把产品端补齐了,未来上游弥补后,终端的产品也会陆续上市,化工产品的产品链也会和黑色系一样不断完善。
高上也表示,原油期货上市是在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时而动,及时推出这个商品,从宣布到挂牌时间非常短。原油期货直接对境外投资者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中国有了这个场内价格信号后,对于下游的化工商品影响是巨大的,对国内实体企业形成了风险对冲市场,推进了国内原油的市场化程度。
此外,对于券商资管、期货公司,包含结算银行,未来也可以在原油市场进行融资。所以未来一般的保险公司、银行,包含养老、社保,都可能成为原油期货市场的交易者,这也给这些机构大类资产配置,包含现金、债券、股票和商品四大类资产配置,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投资标的和风险对冲工具。
大宗商品整体承压
虽然原油期货上市对化工商品形成一定利好,但在高库存及贸易摩擦背景下,市场当前对于大宗商品后期走势难言乐观。
关于原油价格走势,程小勇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将使美元走软,有利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强。从原油供需结构来看,未来市场也趋于稳定。但是从更长时间来看,由于对于贸易摩擦的规模和持续时间不能明确判断,原油价格也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性。
高上称,从全球来看,过去30年四轮加息过程中,原油平均涨幅53%,所以经济复苏背景下,原油上涨偏强的走势可以期待。但考虑到美国已经从原油的净进口变成净出口,页岩油价格就在60美元-65美元之间,原油价格一旦上升到这个区域,就面临着页岩油的打压,所以预计原油价格在60美元-70美元之间波动是常态。
对于整体大宗商品市场,高上表示,当前市场情绪偏悲观。近期大宗商品整体的价格已经反应了目前基本面、政策面、海外形势的悲观预期。未来市场还要看3月及4月份的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春季旺季确立,那么今年周期商品将依然受支撑,如果证伪,那么2017年9月可能将形成大宗商品的高点。
E. 生猪期货交易已于1月5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对于猪肉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1月8日,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作为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上市后备受市场关注。
决定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生猪期货上市并不会直接影响生猪供需基本面。目前,我国猪肉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受新冠肺炎疫情、养殖利润、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国内猪肉供需基本面,最终决定猪肉价格走向。
那么,当前国内猪肉供给和价格情况怎样呢?目前我国生猪生产明显恢复,但总体仍处于供给偏紧的状态。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国生猪出栏环比、同比均有所增长。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点屠宰企业累计屠宰生猪14198万头,同比下降了19.6%。虽然供给尚未完全恢复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储备肉投放力度显著加大。2020年仅10月份和11月份没有投放冻猪肉,全年累计投放冻猪肉38次,合计67万吨。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吨,成交11241吨。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万吨冻猪肉。(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期受消费季节性回升、冻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从周价看,生猪和猪肉集贸市场价格分别从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开始回升,已经分别连续上涨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后一周,全国生猪每公斤均价为34.8元,累计上涨17.8%,同比上涨3%;猪肉价格为每公斤51.65元,累计上涨12.8%,同比微涨0.8%。
对1月8日生猪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以后全国猪价的走势,可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消费看,春节是传统消费旺季,但2020年12月份以来猪价上涨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从供给看,截至2020年1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已连续6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已连续5个月增长。春节是出栏高峰,预计随着前期补栏生猪的陆续出栏,供给将有明显改善。综合判断,预计2021年春节猪价接近上年春节水平,上涨空间有限。
生猪期货上市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生猪供需基本面,但期货套期保值为养殖、屠宰、贸易等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保值增值的渠道。所谓期货套期保值,就是经营者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提前进行买卖操作,预先锁定价格,以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因此生猪现货企业为了防止现货价格下跌带来风险,所以会在期货市场做空生猪期货锁定利润,这也是连续几天生猪期货下跌的一个因素。有消息称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温氏、正邦科技、新希望、正大都将进场参与生猪期货交割业务
生猪养殖周期比较长,从母猪受孕到仔猪长大出栏,一般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在漫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诸多方面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导致未来生猪出栏时价格可能大幅偏离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