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面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民币外汇牌价 1 对比表中不同时期 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1)美元对人民币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了,因为用同样多的美元和日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增高
(2)该企业出口欧元区或欧洲比较有利,因为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产品在欧元区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增加产品的出口量。
② 人民币外汇牌价是什么意思
“外汇牌价”,即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兑换挂牌价,是各银行(指总行,分支行与总行外汇牌价相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制定的各种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买卖价格。这种价格在同一天中不变,不同日期则价格可有变动。
③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涨是什么意思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走高,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是人民币升值,不是“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美元对人民币贬值。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都是一个值,即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简称汇率中间价)。它是即期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银行挂牌汇价的最重要参考指标,也是衡量一国货币价值的重要指标。汇率中间价=(现汇买入价+现汇/现钞卖出价)/ 2。
一般来说,汇率中间价是一个时时变动的数据,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3)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下列变化意味着扩展阅读: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是: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
将剩余做市商报价经过加权平均等一系列的复杂运算后,得到当日人民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2、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港币、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林吉特、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韩元等汇率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分别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和港币、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林吉特、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韩元等对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④ 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元/100外币,什么意思
指100外币可兑换多少人民币,人民币外汇牌价是指外汇兑换中间价,每天兑换价格上下波动范围是1%,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
⑤ 汇率的上升是引起本国货币升值还是贬值
贬值。
一种货币汇率上浮意味着另一种货币汇率下浮。日元汇率上浮意味着美元汇率下浮。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种特殊商品的汇率则成为买卖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
国与国之间由于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而发生的外汇收付活动。形成了外汇供求数额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影响汇率上下浮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汇率的表示中,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单位外币折合成多少本币来表示,为直接标价法,如中国100美元=637.35人民币,这种方法下汇率上升的含义是单位外币折合成本币数增加了,即本币贬值了;
另一种为单位本币折合多少外币来表示,称为间接标价法,这种表示方法下,外汇汇率上升是指本币升值了。
(5)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下列变化意味着扩展阅读:
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反之,如果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如同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当一国本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有利于促进该国出口增加而抑制进口,这就使得其出口工业和进口替代工业得以大力发展,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内就业机会因此增加,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加。
⑥ 什么是人民币外汇牌价
“外汇牌价”,即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兑换挂牌价,是各银行(指总行,分支行与总行外汇牌价相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制定的各种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买卖价格。这种价格在同一天中不变,不同日期则价格可有变动。
人民币自诞生以后,一直属于非自由兑换货币,其牌价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仅作为调控进出口贸易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手段。人民币牌价大致分为二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汇率和改革开放后的汇率。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币牌价不以黄金为基础,实行管理浮动制,物价为确定汇率的依据;从1955年3月至1971年11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处于稳定时期,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内维持在2.4618元水平(1美元兑换);从1973年到1979年间,人民币汇率只做过几次调整,到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684元(1美元兑换)[1]。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挂牌价和调剂价的双轨制阶段、汇率并轨后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刚性盯住美元制阶段、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制度改革。1979年至1994年汇率双轨制阶段是人民币贬值幅度最大的时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兑换)贬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价),贬值幅度达4.5倍。汇率双轨制期间,还存在表面上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外汇兑换券。这期间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汇黑市,初期以炒卖外汇兑换券为主,之后直接炒卖外币,外汇(外汇兑换券与外币)黑市价大大高于官方规定的汇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之后渐渐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挂牌价;进入1990年以后,场外交易的(黑市价)外汇价格转向弱低于官方挂牌价,与此同时,外汇兑换券渐渐淡出市场。从1994年开始到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币兑美元一直维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兑换)。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渐渐进入升值阶段,人民币从汇率改革前的8.2765元(1美元兑换)升值至2007年年末的7.3046元[2],升值幅度达到11.74%。
⑦ 下面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民币外汇牌价。
(1)美元对人民币,跌了,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了,人民币升值了。
欧元对人民币,升了,即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跌了,人民币贬值了。
日元对人民币,升了,即人民币对日元汇率跌了,人民币贬值了。
(2)欧元,7月份价值100欧元(价值768人民币)的货物卖出去,到了8月份,100欧元(价值778.37人民币),自己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了。
(3)由此可见,当今大势,美元对人民币暴跌,人民币越来越贵,对中国会造成极大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