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期货市场怎样
石油期货市场是在石油现货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贸易量不断扩大。当时一直沿用的即期石油现货交易,虽然价格是现实的、明确的,但用户所需的量没有保障。中远期现货交易合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可以进行有限转让,从而具有一定的避险功能。但由于其转手仍不方便,不能进行现金结算,并不能完全解决价格风险问题,于是石油期货交易应运而生。
石油期货自1978年产生以来,至今已有28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时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跌宕起伏,石油期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期货市场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与其他商品相比,石油期货交易的历史虽然较短,但由于石油工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及其特征,石油期货价格已经同黄金价格、利率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起,成为衡量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早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美国纽约棉花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就推出了一个原油合约、C级船用燃料油合约和一个粗柴油合约,但由于交割地选在远离美国本土的阿姆斯特丹,再加上当时油价比较平稳,这些合约上市失败。后又经精心策划,在1978年11月,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2号取暖油、6号重质燃料油合约,把交割地选在美国本土——纽约港,一举成功,开创了石油期货的先河。1983年3月3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又推出了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期货交易合约,也获得很大成功。自此以后,石油期货贸易迅速发展。
石油期货市场的优势在于:一是期货克服了即期现货和远期合约量不稳、价格不准的弊端;二是期货的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转移风险和优化配置的功能广受欢迎;三是期货市场管理严格,“游戏规则”透明,市场流动性大,给参与者留有很大的经营运作空间。
目前,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新加坡交易所(SGX)、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等都是石油期货运作比较成功的期货交易所。市场功能发挥充分,得到各国现货商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同,在国际现货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纽约商品交易所 纽约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827年,是世界上经营金融商品、白金系列金属产品和石油产品期货交易的最大的交易所。197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首次成功地上市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份能源期货合约——加热油期货合约,此后它成为世界能源期货期权交易的最主要场所。
20世纪70年代,油价的剧烈波动给西方国家经济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急需相关衍生工具予以避险。1978年11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了加热油期货交易,该合约在上市两年后交易量迅速上升,取得了巨大成功。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和1980年的两伊战争使世界石油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大量现货企业认识到期货市场的保值作用,纷纷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而NYMEX的加热油期货无论在合约设计还是规则制订方面都较为科学,吸引了大量套期保值者的参与。同时,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为市场投机者提供了较好的获利空间。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NYMEX的石油期货取得了巨大成功,交易量逐年递增,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期货品种。
NYMEX的加热油期货历年交易量1982年,NYMEX又推出了世界第一个原油期货合约——轻原油期货合约,由于它是以美国著名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为主要交易标的,因此又被广泛地称为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与英国布伦特原油、中东原油并称为全球三大基准原油,在美国已经形成比较发达的现货市场体系,中远期贸易十分活跃。因此,NYMEX的轻原油期货(WTI)的推出立即吸引了广大石油现货商的参与,交易规模迅速上升,其价格也成为全球原油现货贸易的重要定价依据。2004年,NYMEX的WTI原油交易量为5288万张,
NYMEX的轻原油(WTI)期货历年交易量是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
1986年,NYMEX在能源期货方面继续拓展,又推出了无铅汽油期货合约。无铅汽油在经历上市初期的沉寂之后,于近几年开始活跃,交易规模迅速上升。2004年,该合约的年成交量分别为1278万手,日均成交量为51315张左右,与加热油期货合约交易量比较相近。1990年,NYMEX又推出天然气期货交易,也获得了较大成功,2004年成交量为1744万张,成为NYMEX中仅次于WTI原油期货的重要能源品种。近年来,NYMEX又推出了以英国布伦特原油为交易标的期货合约,采用现金交割方式,进一步丰富了NYMEX的能源品种结构。
国际石油交易所 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成立于1980年,是继美国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伦敦是欧洲石油贸易的中心之一,以及伦敦的期货交易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等原因,使得国际石油交易所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能源交易所。1981年4月,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推出重柴油期货交易,合约规格为每手100吨,最小变动价位为25美分/吨。重柴油在质量标准上与美国取暖油十分相似。该合约是欧洲第一个能源期货合约,上市后比较成功,交易量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走势,2004年交易量达到936万手。1988年6月23日,IPE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上市后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超过轻柴油期货成为该交易所最活跃的合约。2004年,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达到2546万手,位居全球能源期货品种的第二位,布伦特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石油现货贸易价格的重要参考。
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历年交易量新加坡交易所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前身为新加坡黄金交易所,成立于1978年。1989年,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第一份能源期货合约——高硫燃料油期货合约上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加坡是世界主要的石油转运和炼油中心,其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庞大的炼油能力,使它成为世界石油交易的一个热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迅速成为亚洲地区和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交易中心之一。
东京商品交易所 日本的石油期货起步较晚,迟至1999年才推出第一张石油期货合约。1999年,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推出了汽油、煤油期货,当年成交量分别达到1065万手和362万手。2001年又推出了中东石油期货合约。该合约以中东石油为交易标的,合约规格为1000桶/手,采用现金交割方式,交割结算价为国际权威机构P1atts报出的当月迪拜和阿曼的日原油贸易价格的平均价。
中东作为世界石油的主产区,中东原油也是与北海布伦特、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齐名的全球三大基准原油之一,亚太地区使用的原油约70%来自中东。在良好的现货背景下,TOCOM的中东石油期货取得了初步成功,2004年,TOCOM的汽油期货交易量为2365万手,煤油期货交易量为1304万手,中东原油期货交易量为228万手。石油期货上市前,日本的石油现货市场已基本放开,各石油公司都可以进口和经营石油,为石油期货的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② 建行帐户原油到期会被强制平仓吗
如果您投资的是原油期货,到了交割日会被强制平仓。
如果您投资的是现货原油,只要您的交易账户可用资金足以承担风险便不会被强制平仓,直到可用资金不可承担风险便会被强制平仓。
原油投资与建行账户内的资金无关联,投资过程中产生的盈亏与交易账户中的资金有关联。
现国内所有现货投资市场都缺乏规范、有效管理,建议慎重选择交易中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2)取暖油期货暴跌扩展阅读
除了原油期货,其他石油期货品种还有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轻柴油等。NYMEX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规格为每手1000桶,报价单位为美元/桶,该合约推出后交易活跃,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品期货合约,它的成交价格成为国际石油市场关注的焦点。
下面是世界主要石油交易所交易品种:
纽约商品交易所:轻油,天然气,无铅汽油,热油,布兰特原油
新加坡交易所: 中东原油
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汽油,煤油,柴油,原油
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柴油
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
③ 为什么国际油价迟迟不跌
暖冬降低消费需求 国际油价盘中跌破50美元
日期:2007-01-20 作者:陈其珏 来源:东方早报
在欧佩克减产不力、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18日跌至2005年5月以来新低,盘中一度失守50美元大关。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至此,国际油价今年以来已跌去约20%。
曾经一度被视为“不可能被攻破”的50美元阵地这次真的要“失守”了。
1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76美元,收于50.48美元,为20个月来最低点。盘中油价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下探至49.90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03美分,收于51.75美元。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
据美国能源部当天发表的报告,在截至1月12日的一周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680万桶,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汽油库存增加350万桶;取暖油和柴油等其他成品油库存上升90万桶。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降低了美国的取暖油消费需求,导致了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这是当天油价下跌的主因。
南都期货研发部分析师刘月来此前向早报记者表示,油价暴跌主要由六大因素促动:首先是天气因素,暖冬气候造成美国的取暖油需求下降;其次是美元大幅反弹,总体上,美元与油价呈负相关关系;其三,欧佩克减产目标没有完成,原定要减产120万桶,结果只减产了50万桶;其四,美国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其五,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最后,国际基金大举看空原油市场,近两周以来增加了3万多手空单。
颇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油价“跳水”格局已定,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近日却表示,在经过当前的“调整”后,油价会继续上攻100美元的高位。
罗杰斯曾成功预言了1999年以来的商品超级牛市,他一直力挺石油、金属和谷物的长期牛市。
④ 世界最早原油期货成立多少年了
NYMEX于1983年推出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
IPE于1988年6月23日推出国际三种基准原油之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期货的产生。石油期货诞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已经超过金属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纽约商业交易所 [5]
1. 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货合约
2. 1982年上市含铅汽油期货合约,1986年被无铅汽油期货合约取代
3. 1986年上市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
4. 1990年上市天然气期货合约
⑤ 石油期货是什么意思
期货抄是现在进行买卖,袭在将来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标的物,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还可以是金融指标。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
⑥ 国内原油期货交易时间是几点
原油期货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09:00-10:15、10:30-11:30和13:30-15:00,连续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1:00-次日02:30。法定节假日前第一个工作日(不包含周六和周日)的连续交易时间段不进行交易。
除了原油期货,其他石油期货品种还有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轻柴油等。NYMEX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合约规格为每手1000桶,报价单位为美元/桶,该合约推出后交易活跃,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品期货合约,它的成交价格成为国际石油市场关注的焦点。
(6)取暖油期货暴跌扩展阅读:
期货市场上聚集着众多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投机者,他们以生产成本加预期利润作为定价基础,相互交易,相互影响。
各方交易者对商品未来价格进行行情分析、预测,通过有组织的公开竞价,形成预期的石油基准价格,这种相对的基准价格,还会因市场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在公开竞争和竞价过程中形成的期货价格,往往被视为国际石油现货市场的参考价格,具有重要的价格导向功能,能够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市场化,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⑦ 为什么原油价格持续下跌
美国原油期货周一在电子盘中下滑3%至45美元下方,因上周末欧佩克成员在维也纳会议上决定维持产量目标不变,纽约原油4月份合约下滑1.73美元至44.52美元/桶,稍早一度下滑至43.85美元的低点。欧佩克上周末达成协议,维持现有产量目标不变,但表示将更严格执行减产限制,并称5月底将再次集会评估油市进展。市场预计该组织之前做出的减产计划大概有80%已经出现。 期金融动荡加剧,美元大幅波动,美国、中国、韩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这些因素在支撑着油价,欧佩克减产会议近期将落下帷幕,市场波动将有所平息;近期美元出现回落,油价探底反弹;截至3月6日,纽约商业原油库存增加74.9万桶至3.513亿桶,汽油库存减少299.3万桶至2.125亿桶,馏分油库存增加210.8万桶至1.454亿桶,取暖油库存增加168.1万桶至3813.2万桶,炼油厂开工率回落0.43%至82.71%,目前来看原油库存仍偏高,汽油库存处于消化之中;截至3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总持仓为1210253手,基金持仓多单为197055手,空单为203070手,净空单为6015手,基金净持仓再次转为净空单,显示油价处于低位运行;国内调和燃料油近期回落50-100元/吨,现货出现疲态,目前上海期交所的交割库存盘大,沪油宽幅震荡格局仍未改变,后市仍应以短线为主。
⑧ 为什么最近国际油价涨的这么厉害
在欧佩克减产不力、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18日跌至2005年5月以来新低,盘中一度失守50美元大关。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至此,国际油价今年以来已跌去约20%。
曾经一度被视为“不可能被攻破”的50美元阵地这次真的要“失守”了。
1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76美元,收于50.48美元,为20个月来最低点。盘中油价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下探至49.90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03美分,收于51.75美元。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
据美国能源部当天发表的报告,在截至1月12日的一周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680万桶,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汽油库存增加350万桶;取暖油和柴油等其他成品油库存上升90万桶。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降低了美国的取暖油消费需求,导致了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这是当天油价下跌的主因。
南都期货研发部分析师刘月来此前向早报记者表示,油价暴跌主要由六大因素促动:首先是天气因素,暖冬气候造成美国的取暖油需求下降;其次是美元大幅反弹,总体上,美元与油价呈负相关关系;其三,欧佩克减产目标没有完成,原定要减产120万桶,结果只减产了50万桶;其四,美国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其五,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最后,国际基金大举看空原油市场,近两周以来增加了3万多手空单。
颇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油价“跳水”格局已定,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近日却表示,在经过当前的“调整”后,油价会继续上攻100美元的高位。
罗杰斯曾成功预言了1999年以来的商品超级牛市,他一直力挺石油、金属和谷物的长期牛市
排除各种“阴谋论”,在较为严肃的讨论中,关于最近油价猛涨的最常见的两种解释是:1、“金砖四国”经济崛起,打破了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所以价格上涨;2、OPEC控制产量垄断价格。
这两种解释有一些道理,但并不尽然。1、金砖四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加了石油需求,但并没有打破国际市场目前的供需平衡态势;2、OPEC存在已经几十年,为什么2005年以来,在没有局部战争而石油市场供需大致平衡的情况下,油价一下子就上去了呢?而且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OPEC操纵了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而期货价格通常是决定现价的先行指标。
那么,油价一路上升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M K Hubbert博士就提出了一个石油产量曲线大致呈正态分布的假设。该假设认为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以及油田的生命周期,在探明储量达到高峰以后的一段时间,石油产量也会出现顶峰,而后,石油产量逐渐下降。1956年,他发表了197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顶峰的惊人预测。而后,美国的石油产量果真在1971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世界石油产量会在什么时候也像美国那样达到Hubbert Peak 呢?
一些学者估计就在2008-12年期间,乐观的认为在2020年。
至于石油可用年限,英国石油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世界石油还可开采40年,而最乐观的美国能源署,预计还有90年。可是就是这个美国能源署,前几年还预测油价会在60美元/桶稳定下来。
如果Hubbert Peak的假设成立,而且在最近几年出现峰顶,石油价格一路高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由于石油等矿物资源不可再生,石油价格就不再取决于“成本+利润边际”的定价原则,它可以脱离当前短期市场供求基本面的制约,提前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同时受潜在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价格的影响,由替代成本定价。譬如,如果以太阳能作为替代,那么现在的电价就应该5元/每度。
这样,只要石油难以替代,特别是在供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使用的新能源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取得根本突破以前,油价可能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石油价格在最近3-5年涨到300美元/每桶,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