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期货单边行情怎么加仓
一加仓的本质。首先要明确的是,加仓是一种投资的技巧。是工具,不是目的,投资的目的是获得风险含量最小的收益,因此只有当加仓可以帮助投资者达到上述目的时,它才是有利用价值的,否则就要舍弃不用,这一点就如同金刚经所说的,所有法皆是筏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二加仓适用对象。从分析能力上说,至少要对未来一周的方向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投资者,才能使用加仓(这就要求投资者不单要看图表,还要关心基本面和天气、政策等),从操作节奏上说,加仓适合于短中结合的投资者,从资金量上说,加仓适合于较大的资金,当80%的仓位能就不要考虑加仓了,或者后备资金与当前的资金比例达到或者超过1:1时,适合于加仓的操作技巧。
三为什么要加仓投入而不是一次开仓到位。通常有这样几种情况,要进行加仓操作:
1,资金太大,一次进场很可能被发现,以强麦为例,如果一次开150以上,连续几天都这样,就很容易被机构盯上、吃掉,这时,就要采取化整为零的加仓技巧。
2,当发现基本面的变化,但技术面还没有体现时——众所周知,投机市场并不总是理性的,常常有它情绪化的一面,比如当基本面向好时,图形常常要再震一下,可能还要跌一下,反之亦然。这时,既想占据有利的位置,又不愿冒更多的震荡风险,就要采取分次投入的技巧。
四加仓的使用。加仓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仓法,以做多为例,在底部买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买入60手,随着再上涨,再买入40手,依此类推。这样,因为低位买入的数量总是多于高位的,所以总能保证自己的持仓成本低于市场平均价。当认为市场将要转势时,一次平出或分两次平出即可——注意平的时候尽可能快的平出。
㈡ 经书:金刚经, 忏书:劬劳忏
首先,没有一部忏悔仪轨叫做“劬劳忏”的。
常见/常用的忏悔仪轨有:大悲忏、地藏忏、药师忏、八十八佛忏、梁皇宝忏等。
【劬劳】
读音:qú láo
意思:劳苦、苦累,特指父母抚养儿女的劳累。
例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诗经·小雅·蓼莪》
【忏悔】
“忏悔”的“忏”,是梵语音译“忏摩”的简称,“悔”就是中文后悔,这是一个“中西结合”的词汇。
忏悔,在佛教中就是调整因果,调整我们自己果报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从前的恶业,将来定有恶报,谈不到消除定业。谈不到调整因果。只有先从忏悔做起,定业才可能消除,从前的恶报才可能消失。也就是说,除非你能首先对从前的恶业忏悔,认为从前的恶业做错了,是不对的,是不应该做的,否则业力一定会按照原来的路线运行下去,最终看到果报是迟早的事情。
而由于我们许多人虽然想忏悔,却不晓得该怎么做,所以古时候的法师、大德们就给我们编了种种的仪轨,我们照着做就行了。
(具体的解释请参考这个帖子12楼中间位置:http://www.bskk.com/thread-2731070-1-1.html)
【金刚经】
一般指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此经有六个不同版本,包括唐三藏法师玄奘翻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第九会)。
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禅宗六祖惠能法师及其后所重。
如果不明白,可以参考德清法师(明朝)或者圆瑛法师(民国)讲解的,非常好。
如果实在看不懂也没事。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多读读佛经原文就行啦。
印光法师也有开示,“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
如果您是初学,推荐先看看这个帖子,了解一下正信的佛法是怎样的:http://www.bskk.com/thread-2731070-1-1.html
欢迎追问,希望对您有帮助,南无地藏菩萨!
㈢ 金刚经在说什么
楼主您好!
《金刚经》是般若经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禅宗从六祖慧能开始,就用《金刚经》印证参学者所悟是真是假。有这样一种说法:“600余部般若经典,浓缩为《金刚经》;《金刚经》再浓缩,就是《心经》”。
般若经典必须是悟后菩萨才有能力解说,末学是凡夫,仅对经名提供一点个人浅见。不足为凭,仅供参考:
《金刚经》全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解如下:
金刚:
世间最坚固的东西,用来比喻永不坏灭的“金刚心”:一切众生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心。正因为真心永不坏灭,所以才成为轮回三世的主体。
一切万法必然是“成住坏空”:包括一切有情的色身及觉知心,包括山河大地宇宙万有,无一不是无常败坏。故名“虚妄不实”。唯有这个真心,是唯一真实常住之法。十方诸佛合其威神力也不能减损一只小蚂蚁的真心一分一毫。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诸经所说的“心”,一般是指这个真心而不是众生能知能觉的意识心。比如:“一切唯心造”,就是说这个真心能生万法。这个真心,即是禅宗“开悟明心”所明之心,即是“佛法第一义谛”。
般若:
般若,直译为“智慧”,但却不是世间所说的“聪明伶俐”“博学多闻”“思辨敏捷”,而是专指大乘菩萨经由多生多劫修集福德、定力、慧力,直到因缘具足之时,意识心触证真心而发起“般若智慧”。下面这个帖子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http://..com/question/394258726.html?oldq=1
发起般若智慧之后,就能现前观察到真心的体性,就能懂得《金刚经》里面貌似矛盾的表述:其实都是在说这个“金刚心”,并非是很多人的误解:“不过是为了让人破除文字的执着,所以故意摒弃是非人我”。
波罗密:
直译为“到彼岸”:生死轮回即是此岸,解脱生死名为彼岸。修行佛法,可以到达彼岸。有两种不同的道路:
一是“二乘解脱道”:灭尽一切法(“一切法”不包含真心,因为一切法都是由真心出生),断掉再次出生的因,唯余真心独存(真心不可坏灭故)。是为“无余涅盘”。取无余涅盘,则觉知心永断不起,因此不会知道自己已经涅槃,也不可能再做任何事,所以叫“灭度”。功德是:可以永远不受生死。
二是“大乘佛菩提道”:发无上菩提心,努力修行直到开悟明心,发起般若智慧,悟后起修无量数劫,直到究竟圆满的佛地。成佛之后,能够既处于涅槃,又不妨碍分身无量于无量世界度无量众生。是为不可思议解脱。
《金刚经》所说,是上述后一种。经名可以直译为:“触证金刚心,发起般若智慧,直到究竟圆满的彼岸”。
如果未证真心,以觉知心对世间万法的认知来理解《金刚经》,永远不会懂得其中真义。若是开悟明心成为大乘实义菩萨之后,阅读《金刚经》就会觉得很亲切。
作为凡夫,如果建立这个知见:“般若经典都是围绕真心宣说”,可能会有个入手处。
举一例说明:
比如《金刚经》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三段论”:“如来说@@,即非@@,是名@@”。正所谓:“文字颠倒非破执,实有真义在其中”,其含义是:
如来说@@,即非@@(而是一切万法的根本:永不坏灭,能生万法的真实心),只不过由真心出生的,名字叫做@@的东西。
下面这个“偈”是末学对《金刚经》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般若胜义谛,凡愚不能知。
思维如捉月,离念枉费心。
万劫深禅定,不解如来义。
蚊子咬铁牛,无缝隙可入。
金刚体不坏,远离无常过。
本来自在者,名为无所得。
所得皆坏灭,此法无生灭。
犹如虚空无,万法藏其中。
不动亦无为,无量功德生。
夜夜抱佛眠,莫向外驰求。
宣说真如体,金刚般若经。
愿一切见闻者早日触证“金刚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㈣ 《金刚经》是哪个朝代的书法杰作
1.(晋)王羲之,《集王金刚经》.唐人在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之后,又集了《新集金刚经》(和鸠摩罗什的译本不太一样,是个姓杨的人,对六种译本增删之后的版本,号称“七译本”)。所以这字虽然是王羲之的,但并不是王羲之抄写的。因为每个字都是王羲之的,所以,还是把它排在了第一位。
2.北齐,泰山经石峪,泰山上镌刻着北齐时代(约1400年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经文,字径50厘米,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
3.唐,柳公权《金刚经》。是柳公权早期的书法作品,原石于宋代已被毁,现仅见敦煌石窟发现的“唐拓孤本”。有人根据柳公权各个时期的作品对照,怀疑这是仿作。但这作品的确可以反映出柳骨的特点。
4.唐代懿宗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刚经》。这是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的十六米长的经卷。卷子前边有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图画。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为二亲敬造普施"题字。
5.宋,苏轼。苏轼深受儒释道三教影响,其中佛学根基很深,与佛印又是朋友。苏轼的书法也是宋四家之首。
6.宋,黄庭坚。同样身为宋四家之一。记得林清玄曾写过一篇黄庭坚梦到回前世的家吃芹菜面的散文,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来看看。
7.宋,张即之。张即之是南宋的书法家,张即之书法深受唐人影响,初学欧阳询、褚遂良和颜真卿,后转师米芾,参以汉隶及晋唐经书,加上受禅宗哲学思想的影响,故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8.元,赵孟頫。这个大家熟悉,楷书四大家之一。姓宋朝的姓,作元朝的官。这好像一向不太为人们所称道,所以有人说赵体的字也没骨气。但说归说,赵体还是继承了王羲之的俊逸,而且启功先生的字越看越觉得和赵体有渊源。
9.元,顾善夫。没听说过这个人,只知道是一位书法家,元朝的,字受赵孟頫影响。其他的,网上不太好搜。
10.明,文征明。这个名气大,江南四大才子。据说他当初因为字不好,没考上举人。索性不再科举了,就专心练字,每天都写一遍《千字文》,后来字大有长进。这本字帖已经到手了,真是蝇头小楷。据说文征明一生多次抄写《金刚经》,可见这对他不算什么。
11.明,董其昌。他抄写的《金刚经》应该是字最大的了,挥笔即舒展有力,又如行云流水。
12.明,傅山。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等小说,里面的傅青主----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
13.清,康熙。清朝皇帝的字,都感觉比较绵软,虽然是马上打天下,但看起来还是挺有文气的。这是康熙临董其昌的,可见,董其昌也多次抄写过《金刚经》。康熙抄《金刚经》是为母亲祈福的。清朝的孝道可见一斑。
14.清,金农。金冬心作为扬州八怪之一,虽然没有郑板桥有名,但也是真材实料。这字看起来虽拙,可功力想当深厚。
15.雍正。雍正抄的《金刚经》好像是最接近草书的。当初有个历代皇帝、领导人的帖子,我记得雍正的字挺大气的,这可能是他早起的作品,比较文气。雍正如果不是被杀死的,大概就是被累死的。编圆明园教材,知道了他是清朝最勤政的一个皇帝。对别人不放心,就是这个后果。所以,当皇帝以后,应该没时间抄了。
16.清,翁方纲。翁方纲的书法主要学习唐楷,初学颜真卿,后专学虞世南和欧阳询,尤其用功于欧阳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书主要学习米芾、董其昌及颜真卿。翁氏学书强调笔笔有来历,有个他与刘庸互相讥评的故事,翁方纲的女婿是刘庸的学生,他让女婿:“你问问你老师,那一笔是古人的?”女婿问了,刘庸说:“你问问你岳父,哪一笔是自己的?”
17.清,林则徐。不多说了,笔笔带着正气。
18.清,印光法师。印祖最著名的是定了净土宗的五经一论。熟悉净空法师的人,对印祖一定不陌生。这里给大家欣赏一下他的书法。从字中即能看出正觉与慈悲。想象不出极乐世界样子的人,可以看看印祖抄的经。
19.民国,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最著名的是那首《送别》,然后是丰子恺配画的《护生画集》。这是我的了解。近年来,弘一法师名气很高,就不赘述了。
20.民国,溥儒。一直以为满族第一书法家是启功先生。溥儒的字也独具风骚。虽然他是清皇族人,但主要生活的时代已是民国。
㈤ 期货丁伟峰是金刚经老师吗
请不要随意相信财金老师,很多财金老师都是冒牌的根本就没有技术只是有张嘴会说。他们一般带单做反单让你亏钱,他就有好处。望采纳
㈥ 除了金刚经,还有什么经
很多啊。比如《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若经》、《大宝积经》,等等等等。此外还有律,如《优婆塞戒经》、《菩萨善戒经》等。此外还有论,如《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
bskk.com/thread-96789-1-1.html
《佛经内容可粗略概括为六类(佛说要先了解才可以修道哦)》
bskk.com/thread-2731070-1-1.html
这个帖子针对不太了解佛教的人,依据各种佛经,简单解释了怎么在生活中运用佛法,从而获得利益,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bskk.net
这里总集了几乎所有现存的佛经。
欢迎追问,希望对您有帮助,南无普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