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历年旅游人数和收入
2002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00万人次 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06.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2003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
旅游业发展受到非典疫情影响,旅游人数出现下降。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835.2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6.6%;接待境外旅游人数7.7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6.2%,其中外国人2.4万人次,下降71.6%,港、澳、台同胞5.3万人次,下降63.1%。
2004年旅游人数为2480.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2%;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
2005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55%。
2006年,全省接待人数4747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51.8%,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4.1%。
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626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实现旅游总收入5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
2. 国家旅游局在统计中,国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有什么分别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指来华旅游的海外游客(包括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胞)在大陆(省、区、市)旅游过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交由宾馆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旅游支出包括海外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在宾馆(酒店、饭店)居住期间,由宾馆组织的游程中行、游、住、吃、购、娱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但不包括以商业为目的的购物、购买房、地、车、船等资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资、馈赠亲友的现金以及为公共机构的捐赠。国际旅游收入分为商品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两种。商品性收入:是指以实物形式为国际旅游者服务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和“饮食销售”的收入。①商品销售收入:是指销售给国际旅游者的商品,如工艺品、文物、字画、文房四宝、书报杂志、烟酒、花、化妆品、药品、服装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的收入。②饮食销售收入: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膳食、饮料等的收入。劳务费收入:是指宾馆(酒店、饭店)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收入,包括长途交通费、住宿费、市内交通费、邮政电讯费、文化娱乐费以及其它服务费的收入。①住宿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住宿宾馆(酒店、饭店)的客房住宿服务的收入。②交通费:是指为国际旅游者提供在市内交通服务及景点浏览往返的收入。③康娱费:指用于健身、文化娱乐的费用。④其它:指在劳务费收入中扣除住宿费、交通费和康娱费以外的其它费用。如邮政费等。国际旅游统计调查工作由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目前使用的国际旅游收入统计数据由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对海外旅游者的抽样和问卷调查取得。统计频率: 年度数据来源: 旅游局
3. 有谁知道贵州梵净山历年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有急用,在线等,有准确答案的来拿分。
2011年5.1 10.8万人次
2010年全年 177万人次
09年的,现在记不清了。
梵净山游客量的上升是从09年,江口方向的索道开通后才开始的。
要做调查的话,数据拿09年到现在的就可以了。
顺便说下楼上的答复,政府非常是愿意公布游客数据的,因为这样的硬数据,才对他们的招商引资工作有益。
此数据可在江口县门户网站上查到。
4. 国内旅游收入数据
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
二、旅游收入1000亿元以上省份
1、江苏:201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3亿人次,达到3.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287.9亿元。
2、广东: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04.1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4,同比增长23.9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3.83亿美元,增长约23.48%。
3、上海:2010年旅游总收入超340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50%;接待入境旅游者7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同比增长45%。
4、浙江:2009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44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2643.7亿元,同比增长17.5%。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
5、山东:2010年山东实现全省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接待入境游客3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2915.9亿元,同比增长25.1%,接待国内游客3.49亿人次,同比增长21.2%。
6、北京:2010年力争实现境内外旅游总人数达到1.76亿人次,同比增长5.3%,旅游总收入2615亿元,同比增长7.1%。
7、辽宁:2010年全省旅游收入目标锁定2500亿元。力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2.9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2400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3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
8、河南: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82亿元,较上一年相比,两项数据分别增长了13%和15%。
9、四川:2010年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09亿元,同比增长28.1%;2010年四川省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71亿人次,同比增长23.8%。
10、湖南: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1425.8亿元,同比增长29.68%,喜进全国10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02亿人次。
11、福建:计划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预期超过130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预期目标是1.12亿人次。2010年1-10月福建旅游总收入约925.59亿元比增6.3%。
12、天津: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2011年计划接待海外旅游者力争达到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06亿人次,同比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380亿元,同比增长20%。
13、湖北:2010年,湖北将全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名牌,计划实现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82亿人次,总收入1,200亿元,分别增长20%。
14、山西: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达108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9%。其中,海外旅游接待1302856人次,同比增长22.01%;海外旅游创汇46459.91万美元,同比增长22.93%;国内旅游接待1249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7.8%。
15、贵州:2010年我省旅游总收入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了30%左右,旅游接待人数达1亿人次。
16、安徽:2010年目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75万人次,国内游客1.4亿人次。
三、旅游收入500-1000亿元省份
17、陕西: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9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7.6%;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1.4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1%。
18、云南:2010年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旅游总收入达900亿元,力争增幅比2009年提高15%以上。2010年1-7月,旅游总收入达498.4亿元;全省累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45.7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达178.8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2%;接待国内游客79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5%。
19、河北:预计2010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9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1.5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以上。
20、重庆:2010年全市旅游收入918亿元,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1.62亿人次。
21、江西:2010年旅游总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1.08%,相当于全省GDP的9.2%;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08亿人次,同比增长15.06%。
22、广西:2009年广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9.9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4%和6.9%;接待国内游客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3.6%;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1.2016亿人次,同比增长21.5%;旅游总收入达701亿元,增长31.3%,
23、吉林: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725亿元,预计2011年将提升25%。
24、内蒙古: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目标锁定720亿元,同比增长17.77%。
25、黑龙江:2010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6311.67万人次,同比增长39.2%;国内旅游收入为357.49亿元,同比增长33.6%。
四、旅游收入100-500亿元省份
26、新疆:2010年旅游收入281亿元;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6万人次,创汇3.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038万人次。
27、海南:2010年1至9月份,旅游总收入191.84亿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和20.02%;全省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1915.36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8.6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03%和19.05%。
28、甘肃:预计2010年旅游收入可达到235亿元以上。
五、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下省份
29、青海: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71.02亿元;接待国内游客达122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入境游客达46740人次,同比增长29.4%。
30、宁夏:2010年目标是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58亿元。
31、西藏:2010年,全区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2011年,西藏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7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
5. 贵州近几年出境旅游人数统计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教授做主题演讲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今天下午来参加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2007\2008》新闻发布会.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2007\2008》,有请戴斌教授上台致辞.
戴斌:各位下午好!我把我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跟大家做个介绍.两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我们对中国出境旅游这个市场给予高度关注,一方面是中国的出境旅游增长的速度比较快,第二,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中间占的份额也是越来越大.到去年我们已经有4584万的出境旅游人次,居亚洲最大的客源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出境旅游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中国旅游经济的运行态势,对全球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影响.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应该说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在2002年就开始关注了,从2003年开始我们每年出一本报告,就是关于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当时还是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名义来做,以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名义,是国家旅游局旅游司的委托以研究院的形式来做是第一次.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把它做成把握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和产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我们希望能够在我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消费模式和产业运行的特征,来预测出境旅游市场和产业走势,并重点分析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这样一些重点城市的旅游发展态势,从而为中国旅游产业运行\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和中国公民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宣传推广,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撑.
这一次我们这个报告是对过去2007和2008两年的出境旅游发展的成果,这个成果是基于大规模的出境旅游者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工作,我们和我们的合作单位清华大学的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合作,同时我们组织了4个调研小组,分别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进行大规模的调研.下面我简单的把我们这次报告的主要观点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在出境旅游市场的环境方面,总体上来看,我们认为是有利于出境旅游市场的,在2008年,尽管有雨雪冰冻灾害,有512的汶川地震,也有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见底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旅游业,特别是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依然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从政府主管部门的产业政策和微观规则方面,依然延续着规范发展\有序推进的基调,特别是2009年1月份开始,国家旅游局正式把三大市场政策中的出境旅游市场政策逐渐逐渐从十五期间的适度发展,调整到十一五期间的规范发展,一直到2009年的有序发展,应该说我们整个宏观政策是对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是有第的.
第二,出境旅游市场规模,200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是4095.4万人次,2008年达到创纪录的4584.44万人次,比往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8.6%和11.94%,就是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市场保持了接近12%的增长速度,是中国三大旅游板块增长中最大的市场,也为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1992年开始到2008年我们国家的出境旅游人次,年均增长幅度是18.6%,而百万人口为基数计算出境旅游,这是国际上计算出境旅游常用的数据,我们2008您的数是3.8万人次,就是说我们的出境率是百分分之三点八.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主要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越南\俄罗斯\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在2008年上升最快的比较大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为越南\美国和中国台湾.
这个是市场的最体规模情况,从市场结构和市场特征来看,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在稳定增长的同时,我们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从结构方面来看,因私出境数量逐渐上升,200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中因私出境的比例从2007年的85%上升到2008年的87.5%,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从出境旅游目的地集中度上来看,前十大旅游目的地的人数的比例,占整个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90%.
从市场特征上看,出境旅游已经成为中国的旅游企业,特别是大型旅行社的主要支撑业务.同时从消费结构上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水平依然保持一个比较旺盛的格局,其中购物为主要消费项目.
整个公民出境旅游从目的地比例上来看以港澳台地区为主要目的地,另外,整个出国旅游,不含港澳台地区,出国旅游的比例逐渐上升.与此同时我们调查显示,对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中文环境\中文导游和住宿问题,消费者反映比较多.我们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的出境旅游发展,在大众旅游的背景下,我们应当逐步逐步选择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平衡发展,出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们预计,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众化旅游时代的来临,出境旅游市场的市场规模和支出总额,一定会赶上甚至会超出入境旅游,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
向大家报告第四个方面内容的主要要点是,我们的产业运行和产业创新方面.总体来说我国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主体是逐步扩大的,服务的空间逐步全球化.出境旅游的业务在旅行社业务当中起到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强,在出境旅游的市场方面竞争呈加剧化的趋势,逐渐逐渐形成了一批区域性的寡头企业.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已经成为出境旅游市场的常态.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数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有组织中国公民出境的旅行社的数量从2000年的67家,已经增加到2008年的984家,增长了15倍.
出境旅游组团数的数量占国际社的比例也上升了43%,但是区域分布是不平衡的,比如北京有138家,后六位的省区,包括贵州\甘肃\宁夏\新疆兵团\青海\西藏一共只有36家.从效益上来看,从2002年到2007年,出境旅游的收入总额,就是旅行社的收入总额,从104亿增加到311.99亿,年均增长率达到39.7%.旅行社出境旅游的业务毛利润,也从2.62亿有所增长.出境旅游营业总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15%到20%,这个方面就逐渐看出来出境旅游对旅游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从全国的区域格局来看,全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基本分三个板块,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和以广东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市场的集中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感觉到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出境旅游连锁化的品牌,基本上是区域性的.
总体上我们判断,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结构是一个区域性的寡头垄断市场,当然在我们研究过程中也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出境旅游的发展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纯粹的做第三方零售的或者第三方代理的市场还没有成熟,现在我们感觉到中青旅\国旅\港中旅,包括像广州地区的南湖\广之旅,往往建自己的代理体系,一般自己的体系不做别人产品的销售,所以出境旅游批发商逐步逐步建立自己的门市店\在线销售网站和呼叫中心这样的直客销售系统.
另外我们也感到,出境旅游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间,出境旅游旅行社的控制力开始有所强化,越来越多的出境旅游批发商和经营商在境外的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间和标准的制定方面控制力和话语权逐渐增强,但是我们也感觉到,面对国际上实力强大的大型旅行社集团,中国的出境旅游运营商依然势力比较单薄,这个方面我们希望发挥更多的行业协会的作用.
中国出境旅游的市场规模已经逐步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前景不明,在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在国际旅游经济发布的全国出境旅游晴雨表中间,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出境组织越来越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的期望,也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在产业运行和政策在国际旅游市场体系的有序化发展方面提供了继续发挥的空间.
同时我们也感到,在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创新方面,各个旅游企业都逐渐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产品创新模式,据我们调查,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境的旅行社都成立了自己的产品研发部门,或者专门的产品事业部门,甚至像中青旅这样的企业专门成立了自己的事业部,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出境旅游产品.
最后一个要点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我们预计2009年中国的出境旅游将继续稳步增长,我们预计全年的出境旅游市场依然会保持两位数的增幅,跟2008年相比.从现在的数据来看,2009年1月份,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430万人次,比2008年的1月份高出13%,比2008年的12月份也同样高出13%,由此我们感到出境旅游可能仍然是增长最快的,全年我们认为会有两位数的增长.预计全年的中国国民出境旅游发展的总数会达到5千万人次.
我们同时建议,对中国的旅游企业民营企业家要高度关注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并相应的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我们也建议中国的旅游主管部门,要更加关注出境旅游的新业态,给当前出境旅游的主要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从目前来看,我们并不主张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旅游新政主管部门去调整我们逐渐逐渐放松的出境旅游市场政策体系,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迹象表明政府主管部门在抑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的政策取向.我们预计,整个的市场发展,从政策设计上讲,依然会往放松管制\促织发展这个方向去,但同时也需要对更多的中国公民在国门之外的权益保护,包括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保护.同时,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服务品质方面,在标准化的制定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空间.我们相信,随着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达,只要政府在出境旅游市场没有采取抑制性的产业规制政策,只要我们的旅游企业家创新精神,为我们广大的旅游者提供高品质服务的能力在逐渐增强,我们相信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为中国的旅游经济运行,乃至为全球旅游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题论坛一:中国出境旅游政策的演变及其未来取向
主持人:感谢戴斌教授的精彩发言.现在我们进入新闻发布会的下一个环节,主题论坛.本次新闻发布会分为三个主题论坛,分别是中国出境旅游政策的演变及其政策取向,第二个是出境旅游与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第三个主题论坛是出境旅游的服务品质育安全保障,每个主题论坛为时20分钟,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主题论坛,中国出境旅游政策的演变及其未来取向.下面请对话嘉宾上台,戴斌先生\田欣先生\李仲广先生\钟晖先生.
在我们每场主题论坛开始之前我们请四位嘉宾在开场之前做为时2分钟的主题阐述.
戴斌: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出席今天这样一个活动,首先我对中国旅游研究院关于《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7\2008》新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旅游研究院做了大量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对2007\2008两个年度的中国出境旅游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出境旅游的概况\市场的特征\消费的特征\运营的特征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业务开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保证和促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健康发展,对于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游客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都是很有保证的,所以在这儿要感谢中国旅游研究院做的这么一件非常好的工作.
主持人:谢谢田欣先生的发言,下面有请戴斌先生做为时2分钟的主题阐述.
田欣:三个观点吧,第一个,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旅游经济和全球旅游市场部可忽视的而且越来越重要的一股力量.第二个,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在高速成长的过程当中,也必然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我们政府主管部门\需要我们企业的决策者,以及需要我们行业协会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新现象\新话题,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比如出境旅游品质提升问题.第三个,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来看,还是企业发展意愿来看,我想都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会采取抑制性的产业政策,我想这个也是当前国际旅游业界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度关注的问题,我想会逐步向着有序推进\有序开放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下面有请钟晖先生做2分钟的主题阐述.
钟晖:很高兴今天参加2009年我们也积极的参与了年度报告和准备工作,刚刚两位嘉宾说的非常好,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更多的是除了政府的引导等等,需要我们旅游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包括它的股东,以及所有的从业人员,用自己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方法以及努力,去把它引导到一个更健康\更有序的轨道上来.
李仲广:《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07\2008》我也参与到其中的写作当中,也到广州市和在北京的一些企业也做了一些调研,出境旅游报告写作当中我们确实发现,今天这场讨论会的主题政策这方面需要特别的加强.因为现在出境旅游是企业这块比较红火的,但是政府这方面,特别是旅游主管部门对出境旅游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政策来引导.现在主要我们做政策建议的时候有几个方面的建议,一个,在政策还有战略方面做加强,再一个,在国际社会上面加强我们中国的影响力,再一个,这个产业的载体往外走的时候也需要我们政策方面加以鼓励,另外一方面,出境旅游还涉及到旅游者,旅游者怎么去鼓舞呢,可能需要公共服务方面加强.所以这四方面要加强一些.
但是这四方面加强也是当前的政策,未来还要考虑到国家的大政方针,比如说08年胡主席在对外活动当中签署的国际合作当中有13项是跟旅游有关的,就是说在国际合作当中在国家这个层面我们出境旅游已经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了,这是在国家层面的.在我们旅游局层面,现在我们在报告里面课题组有刚刚我提到的四个方面的建议,未来出境旅游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还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不像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那样,能够给我们这个行业\这个国家创造财富,能够增加收入,因为出境旅游毕竟是花费的,怎么能够使我们有更好的抓手,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要不然这方面的政策还是不好去把握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自从1983年港澳游市场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境游市场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这25个年头我国的出境旅游政策也是不断的变化,不知道几位嘉宾能不能给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出境旅游政策的演变过程?
田欣: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发展过程,政策的演变也经历了从探亲旅游,到适度开展,和到有序开展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很多中国居民因为海外有签署,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很多中国公民提出要到海外探亲的要求,为了满足中国公民出境探亲的旅游需求,经国务院批准,从90年代的初期开展了中国公民出境探亲旅游,授权的有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旅行社总社和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三家旅行社组织公民以旅游团的形式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去探亲旅游,从此拉开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序幕.
第二个阶段,经历了一个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适度开展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公民武装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境旅游愿望,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制定了一个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管理的暂行办法,这个办法经国务院批准,以1997年的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由此翻开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新的一页.在中国出境旅游开展的第一阶段,当时正处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外汇,为了节省外汇,同时也是因为出境旅游刚刚开始,经验还不足,所以我们提出了适度开展的管理政策.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第三个发展阶段,我们的政策是有序开展出境旅游.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过程当中,国家旅游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的开展出境旅游.有序开展出境旅游方针,是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旅游业发展的未来提出来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经过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已经有900多家,经过批准开放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现在已经有了13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正式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正式实施起来的已经也有97个.
200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总人数达到了4584万多人次,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4.9%.预计2009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人数将达到5千万人次,所以说发展的速度应该说还是非常快的.随着出境旅游组团社的数量增多和出境旅游目的地大幅度的增加,以及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普遍形成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为了保护广大出境旅游消费者和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的权益,国家旅游局适时提出了对出境绿油油续发展的政策.
我讲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好像大致可以划分这么三个阶段.
主持人:非常感谢田欣先生从最开始的港澳探亲游到最后的有序发展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25年来我国出境游政策的变化过程.刚刚田欣先生其实是在政府的角度上为我们解读了政策的变化,我现在很想问一下钟晖先生作为企业的代表,我想您的感受是更实在的,您怎么中国出境旅游政策的变化?
钟晖:实际上我从事出境游业务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是从不长的从业经历中,应该说感受到祖国政府和政策上的关怀,原来出境游应该叫特许经营,当然现在也是特许经营,属于跟目前的台湾游一样,是属于政治因素更强一点的,因为涉及到涉外的无小事.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更多的包括签证的政策,包括护照政策的一些改变,有更多的人能够走出国门,需要有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出境游的组织过程当中,甚至有更多的公有制的企业参与到公平的竞争当中.所以我们从从业者的角度来讲,感觉到政策应该是越来越透明\政策越来越宽松\政策越来越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既然我们的出境旅游已经走过25年了,我想在将来的日子里肯定出境旅游政策会越来越放宽的,我想请戴斌教授为我们讲一下,在您心中您觉得未来的出境旅游政策还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戴斌:整个政策田处长应该是很详细的,他说话应该是很权威得了,从学者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我们反思一下,我们最早从适度到规范\到有序,我们整个感觉到实际上是在逐步逐步开放的,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国家早期发展旅游业有点出国外贸出口让外国的货币流入中国.
佐藤先生在这里,我们也考察过日本旅游产业政策的变化情况,在60年代的时候东京奥运会之后也做了大的调整,之前也是做入境旅游为导向,后来把入境旅游调整到非常高的高度看问题,这是前段时间在韩国釜山开会的时候跟日方的先生也谈过,在官方立国的产业政策中也含有出境旅游的政策方向.
我想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政策的演变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中国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一个国家越来越强盛了\越来越赋予了,就不怕这个钱花出去了,因为钱花出去的同时让老百姓开了更多的眼界,提高国民素质,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一些旅游企业可以有更多的市场基础,我也看过日本的GDB这样一个企业它的发展,它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很大的一块是靠出境旅游发展成长起来的,我们的企业只要有这个需求就会逐渐的开放.
第二个因素,国际的影响因素,我想国际的旅游经济运行对中国的出境旅游市场也是有越来越多的要求.我们看在中国设立旅游办事处的出差机构也好\大型的企业也好越来越多,包括中国的旅交会,去年金融危机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也创下历史纪录,看到中国庞大的客源市场.只要这两个方向不变化,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越来越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是欢迎的,我看这个市场是值得期待的.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引发了一场全球的经济危机,我们想问一下,这场全球的经济危机是否会对我国的出境游政策有所影响,请李仲广先生为我们回答一下.
李仲广:金融危机对出境旅游的影响我们在调研的时候跟企业家交流过,主要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个市场环境改变了会怎样样.在广州的时候我们发现旅游企业基本上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没有什么感觉,金融他们业务还是基本上能够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这是我们08年调研的.09年他们对这个财务上的目标还是很乐观的,这个让我非常吃惊,这个确实显示我们中国人现在在金融危机下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所以说金融危机对恩出境旅游的影响会有一些,但是在一些大的主要的企业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可能一些小一点的专业性不那么强的企业会影响大一些,对在金融危机下面的出境旅游国外就更加注重吸引我们中国客流了,所以这是一个影响.
再一个,我们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当中如何去更好的利用好自己比较强有力的出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力,这个也是我们政府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钟晖:刚刚说没影响,没影响也是一种影响,关于这个影响的事我想多说两句.关于旅游企业,因为属于服务产业嘛,在这个产业链中第三产业传导性,去年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今年,还是会有这种传导性.第二,作为旅游企业我们分析是这么几个影响,一个是人才,因为旅游是劳动密集型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第二个影响比较大的是汇率,不管是出境\入境,现在欧元是8.65了,过去是11,肯定没影响不可能,还有澳币,澳币贬了三分之一世纪上对出境\入境都有影响,我们有一个澳洲团到商店基本上都买空,为什么?就是便宜.
第三个政策影响,不光是黄金周的事,政府部门\专家我建议,是不是能够就黄金周的事将来能有机会讨论讨论,现在广东已经做了,实际上对组团社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等等包括一系列,我们分析七八个方面.
另外一个,金融危机实际上对消费者来讲,我个人认为最突出的表现价格敏感度高,这是金融危机很突出的表现,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现在分析,今天也不怕透露,我们自己要求要逐短\逐低\逐高,凡是旅游的人都是有钱\有闲的,如果没有时间就缩短你的产品,原来7天做6天,原来6天做5天,可能吸引点人.第三个差异化产品,对有些产品来讲是不受价格因素影响的,这个人挣一千万和三千万我觉得差不多,该旅游还旅游,挣一千块可能和挣三千块可能不一样.不能说没有影响,只是我们适应这个影响.
主持人:非常感谢钟晖先生的精彩发言,我们的第一个主题论坛先到这里,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参与.
主题论坛二:出境旅游的服务品质与安全保障
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主题论坛,出境旅游的服务品质育安全保障,下面有请对话嘉宾上台,佐藤先生\田芸女士\安镕辉先生\蒋依依女士.
我们的第二个主题论坛是出境旅游的服务品质育安全保障,现在还是按照第一场的惯例,四位嘉宾分别做为时2分钟的主题阐述.
安镕辉:大家好!我是韩国国家旅游发展局驻北京的首席代表,我叫安镕辉.今天有这样荣幸的机会能够参与旅游研讨会,我想对于旅游的安全跟旅游品质保障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6. 贵州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有哪些 工资收入如何
我就是贵州贵阳人.本土人.
支柱产业有很多,包括电力工业,旅游.
电力工业,西部大开发的契机,“西电东送”使贵州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力强劲拉动经济增长 ,“黔电送粤”协议签订后,贵州当即开工建设“四水四火”共538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2003年进入投产高峰后,由于这批项目不能满足“十五”期间送电广东省4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再增送广东400万千瓦和省内用电的需求,全省又开工(或进入施工准备)11个共1584万千瓦的电源项目,总投资620亿元以上。如果加上总数2340万吨大型煤矿和数百家中小型煤矿建设的投资,全省仅电力和与电力直接相关的煤矿的建设投资就大大超过了1000亿元,预计将达1300亿元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了这么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贵州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旅游业,从2005年,贵州旅游收入以49.85%的速度实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50亿元,充分展示了贵州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不可替代性,昭示了贵州旅游业能够成为黄金产业的灿烂前景。最具闪光点的黄果树瀑布节、“十一”黄金周、春节黄金周、文化精品“多彩贵州风”,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成为贵州旅游的助推器。旅游业必然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实践证明,旅游产业是我省的黄金产业,最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产业,是我省依托特色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是从省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决策,奠定了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贵州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从总体上看,把我省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时机已经成熟。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市场,中国成为旅游大国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我省旅游业有了良好的基础,各级领导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我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之日渐看好的市场前景,决定了旅游业必然会成为贵州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完全有希望成为旅游大省。
旅游业可以成为率先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发展目标的产业。旅游业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一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市场的比较优势、资源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出来。我省旅游业已连续五年持续稳定地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十五”末年更是达到了35%的高增长,圆满完成“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增长25%的总体目标。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1.05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3%,在全国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旅游业确实具有“吹糠见米”之功效。
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深度;工作落实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产业兴,旅游大省立。
这2个行业的工资都比较高的,尤其是电力,工资最低都是2000元以上,在贵州算是比较高的工资了,不加福利的.
旅游的工资也还算可以的,1500+以上.
7. 贵州旅游业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以2009~2015年贵州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了贵州省在近今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结论。进一步分析了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且预测了未来贵州省旅游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
一、引言
自2009年贵州省提出大力发展“多彩贵州”,贵州省旅游业的迎来了蓬勃发展。贵州旅游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旅游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业态加快创新,旅游综合功能进一步凸显,发展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成绩令人瞩目。走出了一条“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发展“贵州经验”。2015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3512.82亿元,排全国第15位,旅游接待总人次为3.76亿人次,排全国第17位,贵州旅游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二方阵,为贵州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总收入分析
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3512.82亿元,同比增长21.30%;全省旅游业实现增加值962.4亿元,占GDP比重为9.2%;旅游业生产税净额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10.5%。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二)旅游人数
8. 年份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发展指数(1978年为100)
3321.7/100=33.217(1995年外汇收入与1978年的比值)
87.33/33.217=2.3(1978年的外汇收入)
9. 2006年到2011年贵州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
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
二、旅游收入1000亿元以上省份
1、江苏:201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3亿人次,达到3.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287.9亿元。
2、广东: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04.1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4,同比增长23.9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23.83亿美元,增长约23.48%。
3、上海:2010年旅游总收入超340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50%;接待入境旅游者7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同比增长45%。
4、浙江:2009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4410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2643.7亿元,同比增长17.5%。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
5、山东:2010年山东实现全省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1%,接待入境游客3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2915.9亿元,同比增长25.1%,接待国内游客3.49亿人次,同比增长21.2%。
6、北京:2010年力争实现境内外旅游总人数达到1.76亿人次,同比增长5.3%,旅游总收入2615亿元,同比增长7.1%。
7、辽宁:2010年全省旅游收入目标锁定2500亿元。力争全年接待国内游客突破2.9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2400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3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
8、河南: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82亿元,较上一年相比,两项数据分别增长了13%和15%。
9、四川:2010年全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886.09亿元,同比增长28.1%;2010年四川省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71亿人次,同比增长23.8%。
10、湖南: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1425.8亿元,同比增长29.68%,喜进全国10强,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02亿人次。
11、福建:计划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预期超过1300亿元,接待国内旅游者预期目标是1.12亿人次。2010年1-10月福建旅游总收入约925.59亿元比增6.3%。
12、天津: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2011年计划接待海外旅游者力争达到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外汇收入达到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06亿人次,同比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380亿元,同比增长20%。
13、湖北:2010年,湖北将全力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名牌,计划实现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82亿人次,总收入1,200亿元,分别增长20%。
14、山西:山西省旅游总收入达108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9%。其中,海外旅游接待1302856人次,同比增长22.01%;海外旅游创汇46459.91万美元,同比增长22.93%;国内旅游接待12496.84万人次,同比增长17.8%。
15、贵州:2010年我省旅游总收入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了30%左右,旅游接待人数达1亿人次。
16、安徽:2010年目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75万人次,国内游客1.4亿人次。
三、旅游收入500-1000亿元省份
17、陕西: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9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7.6%;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达到1.4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1%。
18、云南:2010年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旅游总收入达900亿元,力争增幅比2009年提高15%以上。2010年1-7月,旅游总收入达498.4亿元;全省累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345.7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达178.8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6.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2%;接待国内游客7961.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5%。
19、河北:预计2010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9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1.5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以上。
20、重庆:2010年全市旅游收入918亿元,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1.62亿人次。
21、江西:2010年旅游总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1.08%,相当于全省GDP的9.2%;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08亿人次,同比增长15.06%。
22、广西:2009年广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9.9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4%和6.9%;接待国内游客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3.6%;旅游总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1.2016亿人次,同比增长21.5%;旅游总收入达701亿元,增长31.3%,
23、吉林:2010年旅游收入达到725亿元,预计2011年将提升25%。
24、内蒙古: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目标锁定720亿元,同比增长17.77%。
25、黑龙江:2010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6311.67万人次,同比增长39.2%;国内旅游收入为357.49亿元,同比增长33.6%。
四、旅游收入100-500亿元省份
26、新疆:2010年旅游收入281亿元;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6万人次,创汇3.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038万人次。
27、海南:2010年1至9月份,旅游总收入191.84亿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71%和20.02%;全省接待过夜国内外游客1915.36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8.6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5.03%和19.05%。
28、甘肃:预计2010年旅游收入可达到235亿元以上。
五、旅游收入100亿元以下省份
29、青海: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71.02亿元;接待国内游客达122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入境游客达46740人次,同比增长29.4%。
30、宁夏:2010年目标是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58亿元。
31、西藏:2010年,全区旅游收入突破60亿元,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2011年,西藏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7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