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MCU单片机主流芯片公司有哪些
公司用的比较多的是ST/ATMEL/TI这几个。
Ⅱ 单片机有几个知名度企业制造
根据iSuppli公司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市场中的10大MCU供应商排名如下:
2007年排名 供应商
1 瑞萨科技
2 飞思卡尔半导体
3 Microchip Technology
4 NEC电子
5 英飞凌
6 东芝
7 Atmel
8 三星
9 恩智浦半导体(NXP)
10 意法半导体
iSuppli公司把全球MCU市场划分为三个地理区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企业拥有系统设计与制造专门技术,因此在消费电子领域非常强大。美国和欧洲厂商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方面比较成功。台湾和中国大陆厂商专注于低端消费电子产品。瑞萨科技2007年是中国市场中的最大MCU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和Microchip Technology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与PC外设制造中心,2007年已成为相关产品的微控制器单元(MCU)的最大单一买家。 中国2007年占全球MCU市场的14.5%。2007年用于数据处理、汽车与工业电子的MCU营业额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数据处理一个领域的营业额就比2006年增长了31%。
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全球MCU市场将从2007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
1,数据处理设备目前在中国MCU市场中占最大份额,这是因为中国是平板显示器、智能卡和PC外设的全球制造中心。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中国与数据处理相关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6.99亿美元增长到12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为12%。
2,中国第二大MCU应用是消费电子产品,预计2012年该领域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6.9亿美元增长到9.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
3,iSuppli公司预测,汽车与工业电子市场将推动中国MCU市场的持续增长。国际汽车电子制造商正在中国积极扩大自己的产能,国内制造商也在进入这个市场。2012年汽车电子领域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2.74亿美元上升到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012年工业电子领域中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5.79亿美元增长到7.43亿美元。
iSuppli对中国MCU市场趋势进行了透彻分析。MCU供应商在产品中集成更多的功能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这些特点包括支持USB、LCD驱动器、A/D转换器,以及用于提供MCU与互联网连接能力的TCP/IP等通讯协议。另外,越来越多的MCU具有板上非易失性内存,主要是闪存。MCU的非易失性内存也可以采用MRAM和FRAM。最后,由于应用工程师在现有及下一代系统设计中日益采用更加复杂的器件,MCU市场继续向16位和32位过渡。这要求半导体供应商提供覆盖8、16和32位MCU的全线产品。
随着发展,MCU市场将会更加精彩,供应商将更多的功能呈现给消费者,中国作为最大的MCU买家,业者有理由相信,将汇同下一代更精良的设计,将MCU市场推向另一高度。
Ⅲ 嵌入式cpu,mcu,soc,dsp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DSP、MCU、FPGA、ARM、CPU简介
?
DSP:用于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微处理器芯片。
?
MCU:微控制器,又称单片机。
?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ARM:采用ARM架构的微处理器。
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的缩写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
总之一句话CPU无处不在。
嵌入式系统定义:根据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定
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设备、机器和车间运行的
装置”。
p
应用领域:单片机偏于一般的控制和事务型处理,而DSP适合数
字信号处理的各种运算,FPGA由于其极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一
般用于产品的原型开发,在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
ARM一般嵌入
一些微操作系统,如WindowsCE、Linux等,实时性强,提供简
单友好的形界面,便于扩展,有很好的移植性,主要用于复杂
控制。
Ⅳ 明佳达电子的MCU微控制器芯片怎么样ST牌子的MCU微控制器芯片有
你好,有的,明佳达电子有MCU微控制器芯片,都是全新原装的,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的。
Ⅳ 国内有哪些单片机,国内常见的单片机厂商有哪些
“单片机”这个概念太宽泛,结构较简单的“单片机”在国内生产毫无问题。事实上国内的晶圆厂做点中高规模的微处理器也不在话下,国内的月亮也很圆润饱满的。
Ⅵ 国内常见的单片机厂商有哪些求答案
国内比较常见的单片机厂商 (可能不全)1 瑞萨科技2 飞思卡尔半导体
3 Microchip Technology4 NEC电子5 英飞凌6 东芝7 Atmel8 三星9 恩智浦半导体(NXP)
10 意法半导体
iSuppli公司把全球MCU市场划分为三个地理区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企业拥有系统设计与制造专门技术,因此在消费电子领域非常强大。美国和欧洲厂商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方面比较成功。台湾和中国大陆厂商专注于低端消费电子产品。瑞萨科技2007年是中国市场中的最大MCU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和Microchip Technology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与PC外设制造中心,2007年已成为相关产品的微控制器单元(MCU)的最大单一买家。 中国2007年占全球MCU市场的14.5%。2007年用于数据处理、汽车与工业电子的MCU营业额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数据处理一个领域的营业额就比2006年增长了31%。
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全球MCU市场将从2007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
1,数据处理设备目前在中国MCU市场中占最大份额,这是因为中国是平板显示器、智能卡和PC外设的全球制造中心。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中国与数据处理相关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6.99亿美元增长到12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为12%。
2,中国第二大MCU应用是消费电子产品,预计2012年该领域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6.9亿美元增长到9.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
3,iSuppli公司预测,汽车与工业电子市场将推动中国MCU市场的持续增长。国际汽车电子制造商正在中国积极扩大自己的产能,国内制造商也在进入这个市场。2012年汽车电子领域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2.74亿美元上升到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012年工业电子领域中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5.79亿美元增长到7.43亿美元。
iSuppli对中国MCU市场趋势进行了透彻分析。MCU供应商在产品中集成更多的功能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这些特点包括支持USB、LCD驱动器、A/D转换器,以及用于提供MCU与互联网连接能力的TCP/IP等通讯协议。另外,越来越多的MCU具有板上非易失性内存,主要是闪存。MCU的非易失性内存也可以采用MRAM和FRAM。最后,由于应用工程师在现有及下一代系统设计中日益采用更加复杂的器件,MCU市场继续向16位和32位过渡。这要求半导体供应商提供覆盖8、16和32位MCU的全线产品。
随着发展,MCU市场将会更加精彩,供应商将更多的功能呈现给消费者,中国作为最大的MCU买家,业者有理由相信,将汇同下一代更精良的设计,将MCU市场推向另一高度。希望能够帮到你
Ⅶ 主流MCU市场
追求低成本会选择STC单片机,这个跟51基本一样。
追求低功耗会选择430单片机,这是TI的16位单片机。
高端单片机用stm32,这款单片机是arm cortex-m3的内核。
普通应用工业级用c8051f,这个属于51的加强。
AVR这款性价比还凑合。PIC也有较多应用。
凌阳单片机学校里练手用。
还有NXP的ARM7 ,高端单片机
Ⅷ 传统通用微处理器与嵌入式MCU在应用领域,性能,功耗,领导企业诸方面的不同
阿斯丰富的
Ⅸ 目前单片机的品牌排名如何(详细点的)
根据Gartner针对全球8位元MCU排名调查数据,前三大MCU厂商排名分别为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MicroChip Technology及触控厂商Atmel,市场占率分别为17%、14%及11%。
意法半导体(ST)维持第四名位置,而恩智浦(NXP)则从第八名晋升至第五名,两家厂商市占率分别为9%和8%。
至于第六到十名则依序为飞思卡尔(Freescale)、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Cypress、Silicon Labs和Panasonic,市场占有率分别是7%、6%、5%、2%、2%。
值得注意的是,台系厂商盛群半导体8位元MCU产品线营收年成长19%,排名也从18名上升至14名,是台系业者中唯一入围前15名的业者。
如有帮助请采纳,手机则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