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混动/电动再次“爆发”,德尔福获中国三大车企42亿巨额订单
[汽车之家?行业]??近日,德尔福科技公司(DelphiTechnologies)宣布将在2020年第二季度携手中国三大整车厂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新业务产品计划将于2021-2023年展开。
另外一项涉及的是纯电动汽车业务。纯电动车市场在中国正在快速增长,德尔福科技与科锐共同开发的800伏碳化硅逆变器也将为中国纯电车型的动力系统提供更多前沿方案。
2020年1月,博格华纳宣布以33亿美元(约合229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尔福科技,以继续开拓正在增长中的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业务。双方该收购事项已经获得股东批准。一旦双方整合完毕,就意味着曾经在零部件行业雄霸一时的德尔福,在经历一轮轮业务剥离之后,将被全新的公司形态取代,而一家可以冲击全球20强的新零部件企业集团将诞生。(文/汽车之家彭斐)
『贰』 幕后巨头再整合!博格华纳229亿元全资收购德尔福为哪般
近年来,从佛吉亚收购日本歌乐,到采埃孚收购威伯科,再到日立与本田合并零部件业务等事件,都说明零部件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合作还远没有结束。
在电动化领域,据市场调查机构HIS预测,今年全球新能源(混合动力、插电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新车数量为597万辆,预计到2025年将激增近3.5倍,达到2000万辆,市场前景巨大。
这其中,电动系统的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技术成为众多传统零部件巨头转型的重要发力点。博格华纳并购案成为最鲜明的例子。
分析人士认为,在新兴市场以及新市场的营收潜力驱动下,未来电动车零部件市场的争夺会进一步加剧,并将不亚于车企之间的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博格华纳并购德尔福!零部件巨头抱团过冬
▲博格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Lissalde
博格华纳预计,到2023年,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产生约1.25亿美元的运管成本协同效应。同时该交易预计将在完成后的第二整年实现每股收益显著增长。
另外,博格华纳还于当天宣布了一项股份回购计划,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在未来三年内执行一项高达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票的时间及数量将根据市场情况、股价和其他因素而定。
二、博格华纳收购德尔福科技意图扩展电动汽车业务
2017年,德尔福汽车公司拆分为德尔福科技和安波福两家公司,分家后德尔福科技继续专注于汽车动力总成的业务,提供关于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博格华纳虽然以内燃机、变速箱闻名,但据国外媒体FutureCar报道,一直以来该公司都在通过向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生产配件来扩展自身的产品组合。
通过此次收购德尔福科技,博格华纳将进一步增强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博格华纳表示,这一交易将带来诸多优势,一方面将有助于扩大该公司在电气电子产品方面的产品组合、能力及规模,另一方面有助于巩固其在电气推动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增强其在内燃机、商用车及售后市场业务方面的地位。
未来,双方合并后的公司将推出覆盖内燃机、混合动力和汽车电动系统的更全面的产品组合。
德尔福科技的声明显示,合并后的新公司未来将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集成或独立的电气电子产品(包括高压变频器、转换器、车载充电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及其他的产品。
在博格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Lissalde看来,这项令人激动的交易与博格华纳的平衡推进战略一致,德尔福科技将带来成熟的电气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人才资源,以补充博格华纳的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产品。
同时,FrédéricLissalde还表示,“我们非常尊重德尔福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团队,并欢迎他们来到博格华纳。我们相信,我们将能够一起加快步伐,应对电动化的市场趋势。”
结语:供应商巨头抱团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
全球的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正在结成联盟,以开发电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车市寒冬下,汽车产业链玩家正面临技术和财务负担,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在施压,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
如今,博格华纳与德尔福科技这两家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交易,不只意味着车市寒冬下供应商同样会抱团取暖,也直接印证了汽车行业电动化变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日本爱信精机的最大股东是谁
是小日本丰田汽车控股
『伍』 沈晖为什么要选择创业
他想做的,是自己作为掌控者,创业做「新能源+智能汽车」。「45岁搞到65岁还有20年,如果这辈子不自己搞点(事业),太可惜」 " 沈晖终于成为自己的老板,不再是职业经理人,就像过去他一直梦想的那样,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2015年12月,他在上海创立了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开始真正创业。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一直在打工,先后出任博格华纳、菲亚特、沃尔沃等国际名企高管。 “这是我一直想做的。”坐在宽敞的新办公室里,这个看上去温文儒雅、说话总是不紧不慢的上海男人,突然表露出一脸的兴奋。他说,他一直想做一名企业家,但过了45岁才彻底下定决心,希望没有迟到。 再不想做职业经理人 7月15日,沈晖重返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这是他的母校。22年前,他拿到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之后,放弃了硕博连读的机会,选择去堪萨斯电力照明集团旗下的KLT 能源公司工作,担任项目经理。他的职业生涯很顺利,几乎没有波折。 从1994年开始,沈晖先后在多家跨国企业任职。30岁时,他已经是汽车零部件厂商博格华纳集团合资公司总经理。在这之后,他先后成为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中国区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以及吉利集团副总裁。 然而,这并不是他最喜欢的工作。职业经理人生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也让他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在2007年离开博格华纳时,手中的股票期权涨了8倍。有些时候,他又会感到苦恼和不安。 2003年,33岁的沈晖开始担任博格华纳集团能排放系统亚洲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总裁。那个时候,随着国内经济崛起,“海归”潮渐起,大量在海外工作的国人开始回到中国工作、创业。沈晖看到了这种趋势,决定回国。“我后来想想在美国待着也挺无聊的。”他说。 自此,他先后担任多家外企中国负责人,开始周旋于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公司之间。职业经理人做得越久,他觉得受到的束缚越明显。“尽管在中国市场你可以说了算,但是很多东西你还是有限制。”他认为,相比于那些坐在美国或者欧洲总部办公室的老板,自己更了解中国市场,所以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管理公司。他会与老板产生分歧,需要他不断地与总部抗争。然而,老板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来制止他。“CEO 有时候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螺丝钉,不是一个牵头人。”他说。 他想做的,是自己作为掌控者,创业做“新能源+智能汽车。“45岁搞到65岁还有20年,如果这辈子不自己搞点,太可惜。” 早在2009年的时候,他有过出来创业的念头。那时候,涡轮增压器、自动变速箱在汽车零配件领域非常火热,产品稀缺,利润率高。后来,李书福找到了他,请他帮助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他依然把这个创业念头作为退路。“(收购沃尔沃)不成功就自己搞点东西去做也挺好。”他说。 收购沃尔沃 2009年,沈晖已经担任菲亚特中国副总裁两年。他为菲亚特在中国寻找到了新的合资伙伴,与广汽集团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 这一年,李书福邀请他加入吉利集团,一起组建谈判团队,收购豪车品牌沃尔沃。这是可能会是中国汽车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尝试。这样挑战,沈晖很兴奋,第一时间便决定辞职,加盟李书福的团队。 收购团队从他加入时的三人,变成了一年后的三十多人。沈晖是整个谈判团队的负责人。他们制定了详尽的受过规划,从并购后的一百天、一年、五年要做什么,每一个细节都列得很清楚。比如,四年内让沃尔沃在中国做两个整车厂,一个发动机厂,一个研发中心等。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他都住在欧洲。谈判前,每个人都没有底。和沈晖一样,很多人都想好了失败之后再找工作。 沈晖依然记得,在瑞典的第一次谈判,十几名沃尔沃工会代表围坐在会议桌前,看着他说出对沃尔沃未来规划时的惊讶。他们有无数个为什么。谈判成功后,他和同事还要前往二十个国家获取各种法律审批手续。2010年6月8日,吉利收购沃尔沃完成交割,8月,收购正式完成。这是他职业生涯最紧张的一段时间,也是他最荣耀的时候。 收购完成后,沈晖出任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在随后几年里,他几乎带领沃尔沃在中国从零开始创业。他主要做了两件事,帮助沃尔沃在国内建立两处整车生产工厂;带领沃尔沃在并购两年后扭亏为盈。 在业内人看来,这是沈晖职业生涯最大的成就。不过,他并不这么认为。 在沃尔沃后期,对于国内市场策略,他开始出现不同看法。在这家公司,他也已经到了职业经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他觉得,收购沃尔沃的成就感,在这个职业中不可能再有。他开始有些厌倦。2013年,他向李书福申请去美国读书,逐步淡出沃尔沃核心岗位。 他读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AMP(高级管理课程)。这是一个充满魔咒的课程。进过这个班的人,结业后总会有所改变,或者换妻子,或者换工作。他笑言,刚开始妻子不让他读这个课程。“难得闲下来,难免有些非分之想。”他说,他也如此,结课之后,便下定决心改变,离开沃尔沃,“出来做事情”。 不安分的心 7月3日,听着手机里播放的《Right Here Waiting》,他忽然想起大学时代,贩卖自己拷贝的音乐磁带。正是在那时开始,他渐渐对商业产生兴趣。 1987年,沈晖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学是工程力学,这并不是他喜欢的专业。课余时间,他常常混迹于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赚点零花钱。那个年代,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音乐风靡校园,音乐磁带总是最畅销的。他买来空磁带,自己拷贝录制盗版音乐磁带,在学校里摆地摊售卖。 有时候,他还与学生会的同学组织舞会,卖门票进场,一张票20元。“我们是理工大学,没什么女生,舞会是男生接近女生的好机会。”舞会大受喜欢,他也大赚了一笔。舞会的成功给了他更多启发,他开始和同学在学校搞健美操大赛、烹饪比赛等,收获颇丰。 “我们学校学生比较有企业家精神,做学术的不多,做生意的一大堆。”沈晖介绍,他的同学后来大多成为企业家。同学中的这种经商风气也影响了他,让他在青年时代便种下了创业的想法。 在这之前,沈晖一直觉得建筑师很酷。他出生于上海,在广州长大。父亲研究建筑学,母亲则是搞土木工程,这种家庭氛围让他从小便立志做一名建筑师。1987年高考,他考了600多分,报考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体检时查出眼睛红绿色弱,读不了建筑学,被调剂到冷门的工程力学专业。1991年,他凭借出众的成绩,申请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全额奖学金,赴美国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沈晖读的是五年制硕博连读。两年后他却选择中断学业。那时,他在堪萨斯电力照明集团旗下的KLT能源公司,找到了一份项目经理的工作。他毫不犹豫,便选择不读博士,甚至因此得罪了导师。24岁时的沈晖觉得,去外面“做点事情”比做学术更有劲。 他说,他一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创业 2014年的最后一天,沈晖从吉利离职。他成了自由身。这让他下定决心赌一把,在45岁的年龄选择创业。在这之前,朋友应宜伦邀请他一起创业,做智能汽车。应宜伦在广告和车联网领域耕耘多年,主流汽车厂商,几乎都曾是他的客户。 几天之后,沈晖跑到上海徐家汇,和应宜伦联合创立博泰汽车。他负责组建整车团队,打造新公司产品设计、生产体系。应宜伦负责车联网领域。 “我希望将博泰集团打造成车联网、智能汽车领域的标杆企业。”沈晖在加入博泰汽车时对媒体说。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四处招揽人才,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团队。 然而,他的第一次创业不到一年便结束了。这个行业很烧钱,搭建全新的整车项目平台需要大量资金。博泰汽车的融资也不如计划中那样顺利。与此同时,两名合伙人开也产生了分歧。 沈晖透露,创业之初,两人在战略上、思路上,沟通不够彻底,随着项目推进,分歧也逐渐显现。“我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B2C上,更注重消费者体验。但博泰则选择继续做B2B业务。这也让大家决定分手。” 最终,他与应宜伦和平分手,各自发展。2015年底,他多次前往德国,收购了一个电动车制造团队。不久,他在上海组建了威马汽车,继承博泰时期创立的整车项目团队,重新创业。 这一次,沈晖自己做大股东,邀请了更熟悉的前同事杜立刚一起创业,担任首席财务官。杜是吉利集团前海外财务部部长,与沈晖一起都曾是吉利收购沃尔谈判团队一员,精通国内外企业财务管理及资本运作。 为了确保创业顺利,他请了数十名业内高手相助。“阿里巴巴有十八罗汉,我们这里五十八个罗汉。”沈晖介绍,这些人都是他过去在汽车领域的的前同事。与此同时,他还从多家互联网企业挖了不少人。目前,威马汽车团队成员超过200名。 沈晖组建威马汽车,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身家。他不想再重蹈覆辙,很早便开始寻求融资,四处寻找合作伙伴,也有很多投资人来找他。他曾想说服雷军投资,但两人的想法有些差异,那时候融资也已陆续到位,最终作罢。到今年夏天,他的创业项目最终完成了首轮融资。不过,他暂时并不想透露更多的信息。 过去一年,沈晖还频繁拜访IT业人士,比如前UC创始人何小鹏、美团CEO王兴等。他自信在整车制造领域的专业,但要生产智能、互联的汽车,他需要改变自己。现在,沈晖的手机里,装了100多个APP,从国内到国外,从生活到工作。他说,自己已经彻底融入到互联网生活之中。
『陆』 博格华纳将收购德尔福科技
1月28日,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先供应商博格华纳宣布,已与德尔福科技达成最终交易协议,打造全球领先的动力公司,为轻型车和商用车制造商及售后市场提供服务。博格华纳将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购德尔福科技,后者的企业价值约为33亿美元(包括债务),此次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
根据协议,德尔福科技股东持有的股份每股可以兑换0.4534股博格华纳股份。交易完成后,博格华纳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84%的股份,德尔福科技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约16%的股份。新公司的总部将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奥本山,博格华纳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rédéricLissalde以及博格华纳首席财务官KevinNowlan将担任新公司的负责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柒』 前沃尔沃中国区总裁沈晖创办的威马汽车,现在怎么样了
说到威马汽车。这是沈晖倾注了所有身家建立起来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他是大股东,也是个人梦想的践行者。他的思路很明确,要想做面向未来的新能源车,必须要把传统汽车制造的经验和互联网、新能源的新思维结合在一起。
最后再回答题主的问题。造车当然要先砸钱,没个几十上百亿根本别想做出来。比如那些传统的汽车制造商,研发一个新的平台一套新的动力总成,也是动辄几十亿的投入,更不要说从零开始做的新能源车。而同样有钱,拼的也不只是想法,互联网那么热,想到跟车结合的远不止沈晖贾跃亭们。最最关键的还是硬实力,就是那些经验、技术和对每个环节的把控能力。从这点来讲,沈晖的威马汽车的成功率总是要比其他人要高一些的吧。
而且注意到没有,威马汽车成立一年多,很低调,也没有开过发布会拿出过概念车来显示能力。其实这就是传统汽车人的严谨之处,没有像样的成品空有噱头,赚到的只是个眼球。
『捌』 想入手2011速腾1.4T,这款发动机到底怎么样,选择手动还是DSG,请高手指点迷津!
楼主您好:1.4的在迈腾里是最省钱的了,从油耗到保养,如果你选1.8手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保养方面手动变速箱还是会比DSG省不少钱,1.4处了动力弱点,其他方面还是比较强的,省油维修还是比1.8,2.0便宜不少,如果你不追求速度和爆发力,1。4是不错的选择,综合8个油,一年省的油钱也够你修车的了,再评论下涡轮发动机的保养吧,你要是平时是个爱惜车的人跑15w公里也不用换,不爱惜车5w都有可能坏,迈腾的涡轮大概1w之内,至于你这车你开不到10w你就要换新车,不用担心这点钱,1.4的油钱也能给你省出来了,这么说,你要是不最求动力1.4真的可以的,要不就1.8手动也是比较经济的选择,这价位你还可以考虑下新帕萨特,动力单元这迈腾是一样的而却空间更大更有面子价格也一样。迈腾1.4配dsg省油,1.8配手动省油,你就从1.4高配和1.8手动下手吧或者1.8低配的新帕萨特。 20w的车都买了也不在乎比自然吸气的多花个几千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