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中国航发成发集团420厂

中国航发成发集团420厂

发布时间:2021-06-12 02:58:05

① 中国有哪些飞机发动机制造厂

中国十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

1、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西航”)建于1958年,是中国大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和国家1000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公司的经营范围有: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烟气透平动力装置,航天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压力容器、仪器、仪表、工具、计测设备、普通机械、电器机械及器材、机械备件、电子产品的制造、销售与维修;机电设备等

2、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黎明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时期建立的第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航空产品有三个重点型号的新机及系列发动机批生产和修理;非航空产品主要有航空转包零部件、燃气轮机、汽车涡轮增压器、铝型材及其制品等

3、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曾用名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南方公司或南方公司,行业代号331厂,隶属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始建于1951年10月,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国家首批建设的六个航空工业企业之一和国家首批试点的57家企业集团之一,是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主要研制生产基地。

4、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于1981年5月30日在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牟欣,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等。

2017年12月,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5、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发集团”)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科研、制造基地。

公司拥有6个分公司、 6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和4个参股公司,建立了规范、高效的集团管控体系。公司现有职工4,700余人,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资产40.7亿元。

6、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60亿元。公司主要从事民用飞机发动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业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今天透露,承载着为大型客机装配“中国心”任务的中航工业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01月18日在上海正式注册成立。这标志着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明珠”的大飞机发动机研制工作,在我国开始实质性起步。

7、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是以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航空发动机及飞机附件传动系统、航空机电产品、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建国初期以来,东安公司累计修理、研制、生产了数十个机种15000多台套航空发动机、9000台套直升机传动系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8、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现代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规模最大、维修设备最全、维修项目最多、客户覆盖面最广的航空维修企业,是我国至今唯一家航空维修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023)。

海特集团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航空机载设备检测、维护、修理;支线飞机、直升机、公务机等中小型发动机维修;航空技术及软件开发;航空机载设备及航空测试设备的研制和销售、航空培训。

业务涉及波音、空客系列及各类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公务机等40多种机型,是我国现代飞机机载设备维修规模最大、用户覆盖面最广、维修设备数量最大、维修项目最多的航空维修企业

9、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

珠海保税区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注册资本6310万美元,投资总额1.89亿美元,投资来源地为中国、德国(中外合资)。2003年1月 22日,第一台发动机进厂维修,标志着珠海摩天宇正式投产营运。

珠海摩天宇当年就先后获得了中国民航总局(CAAC)、欧洲联合航空局(JAA)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三大维修许可证,成为国内及亚太地区最具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之一。目前,珠海摩天宇是亚洲第一家同时具备V2500及CFM56-3/-5/-7四种系列主力发动机大修能力的基地。

10、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

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1日在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柴维玺,公司经营范围包括CFM生产的飞机发动机的维修、修理、检修和其他相关服务等。

② 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航工业成发集团(中央航空工业部420厂)进去上班试用期是多少

你学什麼专业?

③ 成发集团待遇

大专实习生1500基本 但是合同只跟你写1350 单身补贴200 饭补120 但是公司宿舍要收你400 3个平方的宿舍4人住 食堂饭菜=猪食 转正后 基本工资为成都市2007年后定的基本工资650 +奖金+以上福利 还有一点是公司给每个员工定了个收入上限不能超过一定比例 ;反正一句话你的工资不是正无穷 不是干得多 拿得多的企业
忠告:亲爱的毕业生朋友们不管你们签没有签,这不是年轻人呆的地方,来了就一定后悔的单位。 成发是顶着军工单位的头衔 偷税漏税(免税)压榨工人血汗的成都市排名174位的小工厂 里面5到6千人都是吃干饭和混养老的 来了你可以学会成发特产 推诿扯皮。

④ 成都420厂是生产什么的厂,也就是说是干什么的

成都420厂(成发)主要生产发动机

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销售航空发动机,石油化工机械,燃气热水器,结构性金属制品,夹具,模具,量具,磨具,通用工具,轴承,非标设备,公共安全设备、器材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4)中国航发成发集团420厂扩展阅读

420厂是1958年从沈阳迁来,主要产品是生产飞机发动机。420,是他们的代号,这在过去的年代都是保密的。那时通信,都要写“77信箱”420厂迁至四川,这是当时整个中国庞大的三线工厂计划的一部分。

成都发动机集团(国营420厂)曾经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最辉煌时拥有约2万工人,加上家属就有10万人,当时的双桥子基本都是厂子的天下,跨过二环路就是厂子的宿舍。转到四川时,先是叫新都机械厂。其实这厂是在双桥子,这样叫是为了保密。现已搬迁到成都东郊。

⑤ 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是由哪些单位组成的

由以下这14个单位组成的:中航光电、中航地产、成飞集成、西飞国际、中航精机、力源液压、贵航股份、飞亚达、深南光A、深天马、ST宇航、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东安动力、昌河股份、成发科技

⑥ 成都发动机公司(420厂)怎么样呀

  1.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1986年11月22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销售航空发动机,石油化工机械,燃气热水器,结构性金属制品,夹具,模具,量具,磨具,通用工具,轴承,非标设备,公共安全设备、器材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2. 420厂现在发展状态比较可以。试用在2K,转正后在3K--8K

⑦ 420厂搬迁到哪里了

在成都东郊,位于双桥子的成都发动机集团(国营420厂)早已融进了成都市民的生活与记忆。11月1日,成发集团办公大楼将实施最后搬迁。届时,走过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成发集团整体搬迁宣告完毕,那座曾经是东郊标志性建筑的俄罗斯风格办公大楼跟其他厂房一样也将被拆除。这标志着为期6年有余的成都“东调”战略工程基本完成。见证了成都工业50年繁华与坎坷、为市民耳熟能详的420老厂区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永远留在老市民的记忆和怀念中……

离别 一草一木都叫人难割舍

10月27日上午,成发集团办公大楼一片忙碌,许多员工早上8点就来到办公室,忙着收拾自己的办公用品与工作资料,为搬家做最后准备。据了解,这栋办公大楼在420厂1958年建厂时修建,面积逾万平方米,当时为苏联专家特别设计,与刃具立交旁的红楼一样,曾是东郊标志性建筑之一。厂区里的消防瞭望塔也曾经是东郊一道扯眼的风景线,高7层、30多米,用红砖砌筑,旋转楼梯通顶,是当时东郊最高的建筑。该厂党委工作部副部长胡益荛说,“由于当时还没有普及电话,消防员在塔顶昼夜值班关注火情,一旦发现就及时吹喇叭通报,它为东郊工业曾立下了赫赫战功,将作为工业文物保留下来!”
党委工作部胡益荛:一草一木都凝着难舍情结

企业文化部的老马在这栋办公楼一坐就是整整17年,他从木柜里意外发现一大叠老厂报和一本厂史,一脸惊喜,“还有几天就要搬到那边去了,资料很多得用几天时间整理,免得弄丢了!”老马脸上的惊喜转瞬变得有些凝重,马上就要告别自己熟悉的办公室了,他颇为依依不舍,把办公桌抽屉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忘记把窗台上一盆陪伴了他6年的兰花带走。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很多员工举家来到这里,纷纷以办公楼为背景合影留念,有的还从朋友处借来了DV机。“搬家后虽然还住在老厂区宿舍,但以后少有时间回来,紧接着就要拆除了!”仰望着古朴的办公大楼,胡益荛满眼尽是不舍,59岁的他从江西某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420厂,一干就是整整37年,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37年的热血与青春。厂区内,成片的香樟、银杏等大树伟岸挺拔,这些树木都是当时的老员工一手栽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成发人难以割舍的情结。

退休职工蒋辅臣:难忘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420厂最辉煌的时候,员工超过两万人,那时能分配到厂里上班简直就是一种荣耀!”67岁的退休老职工蒋辅臣回忆。1960年,蒋老从成都第二航技校毕业分配到厂里时年仅20岁,当专业铣工,厂里很多职工都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直到2002年退休,他与420厂共同走过整整42个春秋。蒋辅臣说,他上学的时候,正值420厂修建,指挥部就设在水碾河,他与同学一有空就参与义务建厂劳动,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至今都历历在目。

蒋辅臣经历了420厂建设、投产、红火、转型、调整等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有辉煌的时候,也有阵痛与挣扎的时候。”他感触良多。

蒋辅臣回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各国有企业正掀起“军转民”高潮,纷纷开始涉足民用领域,420厂也不例外:在生产“双燕”牌洗衣机之后,420厂又与科龙公司合营生产“双燕”牌电冰箱。1990年开始,经营陷入了困境,集团经历了一系列改制、改革等阵痛,开始和员工签用工合同,国有企业“铁饭碗”的概念被打破,接着出现了职工下岗,员工从2万多人降到了5000人左右。

集团党委书记景济南:搬迁让老厂拿到“救命钱”

成发集团党委书记景济南说,由于包袱沉重、设备老化陈旧等历史原因,体制弊端让企业逐渐失去活力,厂里最困难时,员工每月只能发放200元生活费,企业负债率达90%以上,连年亏损濒临破产边缘。成发集团开始探索和实践扭亏脱困之路,直到2000年也无根本性的转机。就是此时,成都市启动了“东调”重大战略决策,给予特殊政策,允许企业通过招拍挂方式处置国有土地获得资金,实施异地搬迁改造。

2005年11月22日,对成发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成发集团将老厂生产片区、被媒体誉为“东调地王”的840亩土地公开挂牌出让,最后被华润以每亩255万元、总价21.4亿元收入囊中。用成发集团党委书记景济南的话说,“这20多亿在当时可以说是我们的救命钱!”

从今年年初开始,成发集团开始实施大规模搬迁,如今除了办公大楼未搬家外,旗下的科能公司、成发科技、成发铸造等10多个子公司全部实施了搬迁。“东调”让成发集团这个老牌军工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02年集团销售收入5.4亿,亏损800万元,到2005年就彻底扭转了亏损局面,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大关,与2002年相比翻了一番,实现利润3546万元,利税约1亿元。

涅槃老厂而今换新颜

一棋活,全盘皆活。“东调”战略给企业处置土地的特殊政策,解开了企业缺乏资金的“死结”。这一政策不但盘活了存量土地,而且让企业起死回生,摆脱困境。“东调”是一场“及时雨”,是老企业实现“凤凰涅槃”的难得历史机遇。成发集团整体搬迁完毕,标志着历时6年多的成都“东调”战略工程完美谢幕。“政府把这个机会给了企业,我们也抓住了这次机会,所以才有今天政府、企业双赢的局面!”景济南感叹连连。回望与展望“东调”,给成都的企业、环境、商业和就业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与提升。
东郊企业脱胎换骨

初步测算,“东调”全面完成后,160多家搬迁企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50亿元,利税达100亿元。有关人士认为,如此“腾笼换鸟”,不仅成功破解了成都振兴老工业基地难题,而且使这些企业实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成都市经委有关负责人称,东郊曾是成都的老工业区,但随着城市发展,东郊工业区已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集中的企业导致“三废”排放量大,城市热岛效应突出;同时,部分企业受用地和基础设施制约,濒临破产;而由于企业污染防治手段落后,污染了城市环境,还制约了成都向东向南发展战略的实施。由此,2001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将东郊的160多家企业纳入“东调”行列,而成都热电厂搬迁、华能电厂关停都是“东调”大背景下的成功之举。

有关资料显示,在2000年,纳入“东调”的160多家企业的销售收入是141.14亿元,净利润为负5979万元。而“东调”全面完成后,搬迁改造企业的年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350亿元,利税将突破100亿元。

“东调”增加了区县就业

从“东调”中获益的,显然还有成都城区周边的区县。记者了解到,在“东调”过程中,90%涉及搬迁的企业迁往龙泉驿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和金堂等区县。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都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等加工工业,青白江重点发展化工、冶金工业,一个个高技术、低污染的产业结构链正在成都周边区县悄然形成。

同时,“东调”企业增加了所在区县的就业岗位,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棘手的就业问题,比如在青白江区,“东调”的攀成钢等8户企业一下子就解决就业近2000人。除此之外,企业的落户与发展,自然带动了当地餐饮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齐头并进。

城东面貌换新颜

随着“东调”的实施,加之二环路、东大街东延线和沙河整治等工程成功完成,如今的东郊已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烟囱林立,污水四溢”的脏乱面貌,一个集生活居住、物流配送、金融商贸、科技产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全新的城市面貌正在美丽呈现。另外,随着成都市“二次东调”的顺利实施,未来的东郊将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据悉,成华区利用“东调”腾出的土地资源完成商品房开发已近1000万平方米,成功引进龙湖、万科、首创等地产巨头进军东郊玩起高档住宅的“大手笔”,菲律宾SM城市广场、伊藤洋华堂东郊店等商业项目也相继入驻。根据规划,到2008年,预计将有150亿元资金投入到东至一环路、南至新华大道、西至锦江内环线、北到建设北路二段的约1.1平方公里区域,将形成又一个成都RBD的核心区。

名词解释 “东调”战略工程

2001年8月,成都市政府提出实施“东调”战略工程,即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手段,利用城区土地与各区(市)县开发区土地的地价差额获得资金,对东郊企业实施搬迁改造,进行“腾笼换鸟”。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重组、体制创新、技术改造、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搬迁企业的发展壮大,构建成都工业经济新高地;通过对企业搬迁后的土地实施综合开发,改善东郊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引导搬迁企业按产业规划导向向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优化调整成都的工业布局。

阅读全文

与中国航发成发集团420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
铼本股票 浏览:499
pp基金官方理财下载 浏览:514
萨斯病毒股票 浏览:9
高杠杆之殇华为员工落泪事件 浏览:712
房贷金融服务费合不合法 浏览:5
11月钢管价格会回落吗 浏览:18
伊利股东刘春海 浏览:590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