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上市后,非流通股份转为流通股份的具体规则是什么
通过公开方式转让股份的,如果在此期间不再转让其股份,股份持有人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向证券交易所提出或者自行提出撤回或者终止其通过公开转让股份的申请,但应当将有关情况予以披露;证券交易所在同意其撤回或者终止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受理其公开转让股份的申请。 《规则》还对拟转让的股份数量做出了规定,股份持有人或受让人申请出让或受让的股份数量不得低于一个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持股数量不足1%的股份持有人提出出让申请的,应当将其所持的全部股份转让给单一受让人。但如果上市公司总股本在10亿元以上的,经证券交易所同意,比例可以适当降低。
在股份过户完成后一个月内,证券交易所和结算公司不受理同一股份受让人就其所受让的相同股份再次进行转让的申请,但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的除外。股份转让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缴纳股份转让和过户登记手续费、印花税。
部分市场人士对此《规则》的出台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是全流通的先兆,全流通有可能分两步走,先实现非流通股的自由流通,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价格接轨后再正式全流通。
㈡ 非流通股和限售股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非流通股:
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这类股票除了流通权,与流通股不一样外,其它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但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这样做了,一定要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
限售股: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㈢ 限售股 和 非流通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限售股是指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这样做了,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2、包含内容不同
非流通股票: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限售股是指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中国A股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另一类是新股首次发行上市(IPO)产生的限售股。
3、期限不同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㈣ 非流通股和限售股是一个意思吗
非流通股和限售股不是一个意思。
非流通股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非流通股不是完全不能买卖,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限售股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成本极低。后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限售股包括股改限售股,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新股限售股,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形成的限售股;其他限售股。
(4)改革后公司非流通股份的出售扩展阅读:
限售股的征税原因
1、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限售股都不是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上取得的,成本较低,数量较大,解禁后在二级市场转让,获益很高,却与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买的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一样享受个人所得税免税待遇,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2、解决政策不平衡问题。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所得、企业转让限售股所得都征收所得税,个人转让限售股与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企业转让限售股政策存在不平衡问题。
㈤ 请问非流通股是不是在公开发行后,却没有上市的股票呢 还是压根就没有公开发行的股票呢
不公开发行
㈥ 什么是非流通股禁售
限售流通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来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没有流通权的股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部分股份也具有了流通权,不过,为了防范大量股份入市的风险,对这部分股份采取了限售条款,所以称了限售流通股。限售流通股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出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战略投资者通过定向增发投资某上市公司的时候,由于其战略目的持股时间要超过一般投资者,而且往往定向发行价格要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因此要求锁定该股份于一定的期限。另一种情况,在股权分置改革下,非流通股在支付股改对价后摇身变成流通股需要一个过渡期,一般禁售期为一年,一年后可以按比例流通出售,这个期限内也是限售流通股。
㈦ 股改后的非流通股何时上市
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
(一)试点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应当承诺,其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获得上
市流通权之日起,至少在十二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试点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应当承诺,在前
项承诺期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
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超过百分之十。
(三)试点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份数量,达到该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一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做出公告,公告期间无需停止出售股份。
http://www.cnlist.com/law/law-info.asp?GUID={6D420F4C-41CE-4254-BD89-EC67A9FF1119}
在此基础上,各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分别对非流通股份上市作出了承诺,具体上市时间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份在证监会规定的有效期以后就可以上市交易,国家股也在此列。
㈧ 限售股解禁 想卖出去 应该如何做
1、应纳税所得额=限售股转让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税费)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20%
2、实际卖出收入缴税,个人转让收入指转让限售股股票实际取得的收入。
3、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采取证券机构预扣预缴、纳税人自行申报清算和证券机构直接扣缴相结合的方式征收。
1、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股改限售股);
2、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简称新股限售股);
3、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办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