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拉木伦河在哪里的
西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西辽河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北麓白槽沟。古称潢水、饶乐水、吐护真水等。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32171平方公里,全河总落差1134米,通行舟楫河道800余里。局外流河,河水夹带黄沙。有查干木伦河和少郎河等主要支流。
② 一首内蒙歌曲 其中歌词有 西拉木伦河边几个字
是 天下最美的草原 哈桑唱的。
歌词:
天下最美的草原
是我故乡的贡格尔草原
天下最美的湖畔
是我故乡的达里湖边
天下最纯的泉水
来自故乡的热水神泉
天下最美的风景
就是站在大青山巅
西拉沐沦河边
牧歌响彻在白云蓝天
茫茫黄岗梁林海
一望无边
乌兰布统古战场
历史浮现在你我眼前
阿斯哈图的岩石描绘着
克什克腾美名 天下流传
(MUSIC)
天下最美的草原
是我故乡的贡格尔草原
天下最美的湖畔
是我故乡的达里湖边
天下最纯的泉水
来自故乡的热水神泉
天下最美的风景
就是站在大青山巅
西拉沐沦河边
牧歌响彻在白云蓝天
茫茫黄岗梁林海
一望无边
乌兰布统古战场
历史浮现在你我眼前
阿斯哈图的岩石描绘着
克什克腾美名 天下流传
(MUSIC)
西拉沐沦河边
牧歌响彻在白云蓝天
茫茫黄岗梁林海
一望无边
乌兰布统古战场
历史浮现在你我眼前
阿斯哈图的岩石描绘着
克什克腾美名 天下流传
③ 西拉木伦河发源地
西拉木伦河在蒙古语中,意为黄色的河。为西辽河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北麓海拔1420米的白槽沟河,流经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老哈河汇合成为西辽河。古称潢水、饶乐水、吐护真水等。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32171平方公里,全河总落差1134米,通行舟楫河道800余里。局外流河,河水夹带黄沙。主要支流有百岔河、碧流河、莎冷河、苇塘河、查干木伦河、少冷河等。其中少冷河全长约204公里,发源于翁牛特旗西部三岔裆山东麓。蒙古语原名为“纯都布高勒”,意思是“水流深陷处之河”,汉语原名为响水河,皆因其一处河床沉陷,形成飞瀑,响声如雷而得名。
④ 西拉木伦河的流域概况
西拉木伦河流域属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这里生态环境失调,沙化严重,人地关系处于十分紧张的状况。但是,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在8000~3000年前期间的全新世大暖期,该流域曾是我国史前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 西拉木伦河流域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北是大兴安岭南麓,西南被七老图山脉环绕,东南由努鲁尔虎山脉形成天然屏障,东北紧靠辽河平原,腹地多丘陵台地。赤峰地跨华北地台与天山--兴蒙地槽,处于阴山东西向构造带和大兴安岭构造带交汇处。大约7000万年以前发生的剧烈地壳运动--燕山造山运动后,近代山系雏形基本形成。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复杂的发展演化过程及气候变迁造就了赤峰雄奇俊美、千姿百态的地理奇观。
西拉木伦河流域地处中纬度,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在温暖湿润的华北平原的北端,又在干燥草原地带的南端,形成了有过渡性质的中间地带。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390毫米。
流域内的草原是内蒙古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87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和翁牛特旗境内。著名的草原有乌兰布统草原、贡格尔草原、巴林草原等,其中克什克腾旗境内的乌兰布统草原是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
流域沙地面积较大。兼有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总面积2850万亩,分布在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翁牛特旗、松山区、元宝山区8个旗县区境内,其中翁牛特旗东部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塞外古代文明的滥觞圣土,沿岸分别有红山文化遗存、白岔河岩画、砧子山岩画、乌兰布统古战场、普渡桥、潢水石桥等胜迹,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人文上都举足轻重。据科考成果显示,以玉龙为标志的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巅峰,它使中华文明史向前提了近千年,从而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而非仅有“黄河一篮”。
赫赫有名的契丹族就发祥于这一流域,他们建立的大辽国的国都临潢府就在西拉木伦河河畔,临潢府就是因为城市临近当时的“潢河”而得名。 契丹祖庭,位于翁牛特旗的海拉苏镇一带海金山。《赤峰市地名志》记载:哈拉金山,此山顶不长植物,故名哈拉金山,系蒙古语,意为秃顶山,别称海金山。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木叶山应该在永州城附近,距两河交汇处不远,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海金山南坡曾采集到许多典型的辽代文物,证明契丹人确实曾在这一代活动过。地理位置史料记载再加上考古的搜集到的辽代文物,可以确定,这里就是契丹祖庭所在木叶山。
西拉木伦河流域历史上也是沟通中国南北的重要通道,军事意义十分显著。在河源地曾发生过乌兰布通之战。苏军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军时,曾有渡河的坦克陷入西拉沐沦巴林石桥附近的河道。 西拉木伦河流域,绝大部分属于内蒙古赤峰市,在秦、汉时期分属燕、东胡、鲜卑,隋唐时设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明朝时先后属大宁卫、全宁卫、应昌卫和兀良哈三卫,清代赤峰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民国时属热河特别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属于热河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销昭乌达盟设赤峰市。
其中: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克什克腾”系蒙古语,汉译为“亲兵”、“卫队”,这里曾是元朝皇帝遴选护卫之地和蒙古黄金家族弘吉剌部的属地,是中国历史上北方著名的游牧经济文化中心,历史遗存应昌路是元末和北元的首都。克什克腾旗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正式建置,迄今已有363年的历史。克什克腾旗是农牧业资源富集区。全旗耕地总面积135万亩,粮豆总产量连续3年突破5.5亿斤;天然草牧场面积2656万亩,森林面积954万亩,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9.43%和34.18%。是矿产资源富集区。拥有长江以北最大的铁锡多金属共生矿——黄岗铁矿和国内已探明的第二大银多金属矿——拜仁达坝银矿,黄岗矿业、银都矿业被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克什克腾旗能源资源富集。是西辽河、滦河、锡林河的发源地,已建成水电站11座,装机容量2.42万千瓦;可利用风场总面积4425平方公里,可开发装机规模788万千瓦,风电开发规模已达206.2万千瓦,是全国风电装机规模较大的县级地区,其中赛罕坝风场是全国6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年日照2600—2900小时,属光伏发电三类地区,光伏发电规模达到2万千瓦。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是自治区首个世界地质公园,由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等9个园区组成;境内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旗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区自然保护区最多的旗县;是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摄影创作基地、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温泉之乡、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中国飞行大会永久举办地,被誉为“内蒙古缩影”和“北京御花园”。
林西县,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有5000余年,锅撑子山保存有中国古代著名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是草原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形成了以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轻工制造为主的“一园四区”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初步构建了铜、锡、钼采选冶关联配套的工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以肉牛肉羊养殖、甜菜、林果业等农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牧业产业化体系。
翁牛特旗,自然资源丰富。全旗现有在册耕地314万亩,草牧场755万亩,林地522万亩。水资源总量6.8亿立方米。粮食总产达到21.2亿斤,六月末家畜存栏256万头只。境内已发现矿种35个,矿点、矿化点337处,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铅锌铜等金属矿产储量9500多万吨,金银等贵金属矿产储量196万吨,萤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550万吨,泥炭储量1.9亿吨,陶土储量7亿立方米。风电装机总量达到85万千瓦,位居赤峰市首位。是红山文化、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境内出土了 “碧玉龙”和“黄玉龙”,被誉为“玉龙之乡”。全旗现有上窑古人类穴居遗址、辽代永州城遗址、元代蓟国公张英瑞墓地、蒙东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梵宗寺等各类各时期文物遗址413处。境内集草原、沙漠、湖泊、奇山、怪石、松林、响沙于一体,素有“瀚海明珠”、“塞外水乡”之称,是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地区最近的草原、沙湖、响沙观光旅游区。以马铃薯、甜菜、育肥牛、肉羊、生猪为主的农牧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全旗有8万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领域。蒙都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翁牛特牛肉、羊肉、大米地理标识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受理并公示。玉龙沙湖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启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工作。翁旗获得“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阿鲁科尔沁旗,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就有5000余年。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游牧于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贝尔湖一带的阿鲁科尔沁部昆都岱青率部迁居至此,始名阿鲁科尔沁,意为“北方弓箭手”。清代开始设旗,用“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部落名称。全旗境内现存察罕浩特古城等400余处古遗址,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自治区级5处、市级10处,其中耶律羽之家族墓地、宝山壁画墓群,分别于1992年、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境内庙宇众多,根培庙、罕庙、巴拉奇如德庙香火鼎盛。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自治区级10个、市级24个,1984年在阿旗发现的“蒙古族汗廷音乐”被誉为“文化活化石”,成功复原传承,并于2014年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高格斯台罕乌拉、阿鲁科尔沁湿地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巴彦花水库、根培庙、达拉哈湖等多处旅游区,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是全国优质绿豆三大主产区之一,自治区重要的肉牛羊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牧草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紫花苜蓿50万吨以上,是全国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区。
巴林右旗,历史文化悠久。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辽代的故土,契丹族的发祥地,是红山文化和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1634年巴林部落定居于此,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建巴林右翼旗。先后有康熙的姑姑固伦淑慧公主、康熙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下嫁巴林,康熙帝也曾亲自巡猎于此。近几年巴林右旗先后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和“中国好来宝之乡”。巴林右旗资源丰富。现已发现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藏27种,矿点、矿化点110余处。全旗有色金属矿石日采选能力达到3100吨。巴林石已经成为巴林右旗名牌,有“物华天宝”之称。巴林石中以鸡血石最为名贵,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美誉。全旗共有水库13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9座,总库容19417万立方米。大小河流26条,其中主要河流4条,即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古日古勒台河和嘎拉达斯台河。巴林草原是科尔沁草原组成部分。全旗林地面积7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59%。有西拉沐沦河流域百万亩杨树防护用材林基地66万亩,规划建设面积100万亩。旅游资源有巴彦塔拉草原、麻斯塔拉草原旅游景区、海日其格沟(荣生)十八景旅游景区,以辽代庆陵、庆州白塔为中心的人文旅游景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的赛罕罕乌拉为中心的辽代黑山、黑河(今查干沐沦河)自然旅游景区,以荟福寺、康熙行宫和巴林郡王府为代表的清代古建筑景区。以巴林石矿山公园、巴林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主的巴林石文化旅游景区。规划了德日苏宝冷水库旅游度假区。现有国家2A级旅游景点3处,国家3A级旅游景点2处。有文物保护单位21处,其中:国家级4处、自治区级9处、市级4处、旗级4处。
⑤ 通辽市西拉木伦公园暴力事件
你得有图片和证据 懂?我们才会发到报纸上去
⑥ 西拉木伦河有几个景点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塞外古代文明的滥觞圣土,沿岸分别有红山文化遗存、白岔河岩画、砧子山岩画、乌兰布统古战场、普渡桥、潢水石桥等胜迹,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在人文上都举足轻重。西拉木伦河的总落差达1134米,且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加上两岸群山环抱,被誉为“塞外小三峡”.
⑦ 西拉木伦在哪个地区
通辽市科尔沁区西拉木伦大街上有这座公园。
⑧ 西拉沐沦跟西拉木伦有何区别到底应该用哪个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西北天官里的女娲,每隔三天总要带上最心爱的小女儿??西拉沐沦到南海瑶池去沐浴。西拉沐沦非常美丽,脸像十五的月亮,眼睛像清澈的达里湖水,头发像泼墨似的乌云,身材像出水的芙蓉。一天,西拉沐沦随母亲去瑶池返回的途中,在克什克腾旗草原上空,听到悠扬悦耳的琴声。西拉沐沦向下观看,只见辽阔的草原宛如一副镶着绚丽多彩图案的大绿毯,一个英俊的年轻牧人,正在达里湖畔放牧。牧人坐在青石板上拉着马头琴,琴声悠扬,那洁白的羊群好似珍珠一般在绿草上滚动,吉祥的百灵鸟伴着马头琴声翩翩起舞,鸣声欢快如歌。西拉沐沦被草原上的美景迷住了,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返回天宫。 此后,西拉沐沦念念不忘草原美景和草原上的牧人,经常辗转反侧,寝食不安,总想到克什克腾草原一游,可又怕天条禁令,整天紧锁眉头。大姐看出了西埤沐沦的心事,答应帮她到人间一看。女娲去了瑶池,西拉沐沦推说有病,在姐姐们的帮助下,扯下一片白云,化作雪西拉沐沦篇白的“羊群”,西拉沐沦赶着“羊群”,飘飘忽忽离开了天宫,降落到克什克腾草原上。年轻的牧人敖特根见西拉沐沦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便用奶酒、肉干、清泉水招待西拉沐沦。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西拉沐沦面对辽阔的草原给敖特根唱了一支支迷人的情歌。敖特根听了像喝了醇香的马奶酒,顿觉心清目爽,心里甜滋滋的,连草原上的绿草红花也翻着波浪喝彩,达里湖水也欢乐地打着节拍。 西拉沐沦唱完歌,赶着羊群漫过草原,草原上的草长得格外高,格外鲜嫩,羊吃了,毛色洁白,膘肥体壮。一连三天,西拉沐沦在草原上一边放牧、一边和敖特根谈情说爱,结下了金玉良缘。第四天中午,西北天空三声鼓响。西拉沐沦霍地站起来说:“阿妈从瑶池回来了,大姐要我立刻回去。”牧人敖特根拉住西拉沐沦的手深情地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西拉沐沦想了想说;“三天以后,你在这等我,我回去想办法把你接到天宫里藏起来,等阿爸阿妈想通了,答应了我们的婚事,我们一同回到克什克腾草原牧羊’’说罢,西拉沐沦驾起白云向西北天空飞去。 回到天宫,女娲见小女儿神色异样,以为病重,忙从袖里掏出观音菩萨给的鲜桃,让小女儿吃。西拉沐沦谢过阿妈,回到寝室,便邀来大姐商量。大姐燃着五柱香,不一会儿,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都来了,商量出一个办法:三天后,趁母亲去瑶池,姐妹七人解下绫罗带,把敖特根拉上天堂。 三天后,女娲又去了瑶池。姐妹七人来到南天门,大姐揭开圣水瓶布云播雨作掩护,西拉沐沦抖开七彩绫罗带抛下去。敖特根正等在那里。西拉沐沦又把仙桃顺飘带传下,让敖特根吃完,嘱敖特根把绫罗带系到腰上,双手抓牢。七姐妹便拼命往上拉敖特根。就在这时,被巡视天官的卫士发现了,禀报天宫神主,神主一听勃然大怒,手持青龙宝剑赶来:大叫:“气煞我也,你们胆敢败坏天宫门风,冒犯天条。哇??呀??呀??一声怪叫,手起一剑把绫罗带砍断。大姐喊声“不好”,失手把圣水瓶碰翻,绫罗带裹着圣水瓶飘落到克什克腾草原上,自西向东滚滚流去。敖特根被河水卷去,西拉沐沦心如刀绞,大喊一声“等等我??”随后,跃出天庭,追寻年轻的牧人去了。从此,草原上便有了这条常呈七彩的大河。为了纪念这对恋人,人们就把这条河叫作??“西拉沐沦河”。 西拉木伦河 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西辽河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北麓白槽沟。古称潢水、饶乐水、吐护真水等。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32171平方公里,全河总落差1134米,通行舟楫河道800余里。局外流河,河水夹带黄沙。有查干木伦河和少郎河等主要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