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属于机构数据,一般用户是看不到的。
也不可能看得到,因为如果能看得到市场就乱了。
参考性的可以看看筹码分布相关的指标;
② 大小非的持股成本是多少,这个成本又是如何得来的
我简单说说大小非的由来吧:
1、中国股市从90年设置的第一天起,就是个怪胎,当时政府怕国有企业的控股权被私人控制,专门设置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一般都占到总股本的60%以上,由国家控制住。这样一来,就算你某个人把流通股都买完了,你也别想控制这个公司,因为公司还有60%以上的非流通股控制在国家手上。这在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可谓中国一大特色!
2、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这种股权结构的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
--很多非重要的公司,比如百货、商业、家电等。国家觉得这些公司对国家安全没有影响,业绩又不好,国家还得投入大量精力去管理,很不划算,就蒙生了把国家控制的非流通股卖出的想法,但当时由于法规规定这部分股票不能流通,因此国家一直在为此想办法,每想一次,股市就大跌一次。
--由于国家控制的股票不能流通,代表国家的大股东对股票价格的涨跌一点不关心,因为这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因此这些大股东就经常做出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导致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比如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恶意增发新股等。如此下去,显然不利于公司的治理及经营。
3、从1998年开始,国家一直在想方设法企图让这部分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但因为国家最初设置非流通股时,所谓的国有资产评估纯是拍脑袋定的,这些非流通股的成本低得吓人,很多就是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跟二级市场上股民花几十元真金白银买来的成本相差太大,因此让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的方案老被否决,每试点一次,股市就大跌一次。
4、从2001年到2005年的五年熊市就是因为所谓的全流通引起的,股市从2245点跌到了998点,这个问题再不解决不行了,因此2005年就推出了股权分置。让非流通股的大股东无偿送给流通股股东一定比例的股票,然后获得上市流通权,这个方案每家公司不一样,但都须得到流通股股东的66%以上同意才行。为了缓冲这些非流通股的冲击,在股权分置时就设置了一个分批上市的时间表,这些股票分别在2007-2010年获得流通权。
因此你说的大小非的流通时间,在2005-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这个时间正是牛市开始的时间,当时是利空出尽变利好,因为非流通股迟早是有流通的,一天不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象一把剑悬在中国股民的头上,股市永远起不来,2005年下半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出来了,虽然对股民还是不公平,但没办法,只能让国家占你的便宜,股民是不可能占国家便宜的。大小非几毛的成本跟普通股民比,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但这是中国特色,谁让咱生在中国呢?而且当时都是投票通过了的。唉!只能一声叹息了!
③ 新三板即将上市需要需要会计事务所进行鉴证报告持股成本,对持股人有什么好处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
现在新三板的都是些高科技,新能源类的公司多,如果员工持有股份,一上市的话,自然获利更多,公司也能融更多资金来发展。
如果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后,持股员工就是该公司的股东,在能够享有公司的分红!
假如公司的股份能够实现流通,并且产生价格后,那么员工也能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目前新三板的交易只能是公司内部股东之间进行,二级市场暂时还不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机构投资者除外)!
④ 十大流通股东持仓成本高于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可以买么还是要买股东成本低于市场平均成本的呢
高于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比较好,因为至少大股东亏损减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大股东是盈利的,他要减持起来就有恃无恐了
⑤ 怎么看股东的持股成本
持股成本是指股东为取得手中的投票所付出的代价。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持股成本就是股票的现行市价,因为股东通常是从市场上买人股票。
1.向下摊平的“金字塔操作”
当整体投资环境并未变坏,只因大盘出现—时性回挡,丽使手持股票套牢时。股民在不扩大信用,不借钱买股票的原则下,可利用手中的闲散资金,向下摊平:也就是说,随股价下挫幅度扩增而等晕加码买进,从而降低持股成本,以待股价回升时解套或获利。但采用此项做法,必须确认整体投资环境尚未变坏,暇市仍无“由多头市场转入空头市场”的可能,否则极易陷于全线套牢、且愈套愈多的窘境。
2.拔档子法
拔档子法又称轮换拔档,是指先停损了结,然后在较低的价位时,再予以补进,以减轻或轧平上档停损的损失。如某人以每股30元买进,当市价跌至每股25元时,预测市价还会下跌即以每股25元赔钱了结。当股价跌至20元时又予以补进,并待曰后股价上升时予以沽出:如此操作几次,不仅能避免套牢损失,有时还能获得盈利。由于投资者对被套股票较为熟悉,故同其周旋到底,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但是必须对短线买卖点准确判断,否则极易加重损失。
3.T+O对冲法(抢帽子)
该法是超级短线技巧,它指的是在同一天低价买进预计价格要上涨的股票,待股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时,就迅速全部抛出原买进之被套股票;或者是先高价卖出预汁价格将要下跌的股票,待股价果然下跌到某一价位时,就在当天买进先前卖出的同种类同数量的股票。该方法是以赚取股票的当天价差为目的的,因此一般在股市处于大幅震荡阶段,或个股在利多利空出尽之时股价波幅较大时,最适用此法,但是,抢帽子确实是高风险的股票操作方式。
⑥ 原始股东,企业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如何计算
哥们,你计算这个有意思不。股市玩的是博傻,看谁能卖的更高价,和成本有个屁关系啊。如果原始股东知道后市会跌,或者发生了巨大变故,就是亏本也照样卖
⑦ 股票怎么样计算股东成本
成交价格乘以股数+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以下部分:
1、印花税(国家收取):0.3%,也就是内千分之三。
2、佣容金(证券交易所收取):0.3%,也就是千分之三,当然有的是千分之二点五或千分之一点八等,这取决于证券交易所了。不足五元的按5元收取。
3、过户费:沪每手收0.1元的过户费,不足一元的按一元收取。深不收。
4、成交费,每笔5元(请注意这是每笔,不是每手)。
如果是电话委托,就比我说的要稍微多一点,前两项一般就各为千分之三点五了。
这样算起来投入的资金越多,成本就越低。
⑧ 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持股成本
这个很难说的,什么一块钱、几毛钱的说法都是在故意做噱头,现在中国很多专家简直就是骗子,开口就胡说八道,以各种光鲜的名义去骗那些不懂的人。
PE的成本:
公司上市前会寻求PE公司帮助上市,那么PE公司会对该公司的价值做出评估,
比如一家企业净资产2000w,年利润为1000w,那么PE买这家公司的股份,常见粗略算法是1000*10倍作为公司的估算价值,然后付出3000w买30%的股份。这里估值就决定了该PE的股票成本了。如果企业按2000w净资产折算2000w股,那么PE就是花了3000w买了2000w*30%的股票,即每股成本为5元。
假定这家公司从PE进入到上市,发展停滞,上市时年利润依然是1000w,那么该公司发行股票的时候,按市盈率30倍发行,则是1000w*30倍总市值=3亿,其中PE占了30%,就是说他如果能立刻卖出所有股票,就能得到9000w的回报,则他的回报率就是300%。
风投或战略投资者成本:
这个完全看他们是什么时期进的,如果和PE时间差不多,他们的成本差别也不会太大,但如果是天使类投资,在创业早期进入的,那么他们的成本应该相当的低。
公司创业者成本:
这个就更不好说了,有可能这家公司创业时仅投入了100w,那么实际上他们增值是非常可观的,因为按前面值算,相当于每股投入资金仅100/(2000*60%)=8分多。但是,别忘记创业者要付出的风险成本和时间成本,大部分创业者都失败了,留存并发展壮大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因此他们的表面成本可能很低,但他们的实际成本是相当昂贵的,当然这些,就被专家们给直接忽视了。
高管激励股的成本:
这个也一样难说,有时候激励股是需要花钱的(比如按每股1元面值或实际价值--如上就是2元),有时候是公司董事会白送的,但是这些人一样为了这个公司的发展付出很多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
不过,在中国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很多上市公司依然在上市前造假,夸大他们的价值。在这种前提下,就难说了。。。。所以,建议绝对别去碰那些新上市的公司,他们有非常强烈的造假动机,尤其是限售股比例很高的公司更是这样。
⑨ 请问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为什么会有差异
呵呵,楼上的回答是不是搜索来的啊有点偏题哦呵呵
其实楼主的问题可以用比较浅显的话来解答。
首先是弄清什么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我们国家原来的上市公司如果是国有股或者是法人股是属于非流通股,所以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也就是我们是不能像平时这样买卖的,只有通过申请审核进行协议转让。
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也就是股票的票面价格,也就是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所以是非常低的,要知道股票一旦发行,股价很快就会大大的超过发行价,而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成本就是股民购买股票时候的价格,因为股价大大高于发行价,所以造成了两者持股成本的差异。不好说具体有多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非流通股的持股成本大大低于流通股,所以原先刚要开始股改,要全流通的时候会造成那么大的恐慌,因为数额巨大的低成本股票可以进行交易会对原先的股市造成非常巨大的冲击。
非流通股不可以流通,所以非流通股股东没有办法通过卖股票来赚钱,所以他们不在乎股票价格的多少,因为这对他们没有影响。而他们拥有一个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可以对上市公司的行为进行操纵,他们不在乎公司亏损会使股价下跌影响他们的资产,因为他们的股票不是拿来卖的,所以他们变着法的让公司进行违背小股民利益的交易,从中牟取暴利,但是伤害了小股民的利益。
⑩ 同花顺如何查看大股东持仓成本
不是你自己的账户,谁也无法直接查看,可以用你自己的经验,跟据成交量回,历史走势等市场数据进行判答断主力的控盘情况和综合成本,如果是公司的大股东一般是公司的所有人或者重要投资人,是不容许操作自家公司股票的,只能根据市场的涨跌和自己对资金的需求量到二级市场去套现,进而获得现金,套现之前还要在市场披露减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