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priceline最大股东

priceline最大股东

发布时间:2021-06-20 04:32:04

① 亚洲首富是谁~~是做什么职业的~~·有多少钱啊

亚洲首富---李嘉诚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一年学费24万 李嘉诚将在北京开办商学院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李嘉诚基金会”将在北京黄金地段王府井大街开设一家可能是全亚洲学费最昂贵的商学院,一年学费估计为24万元人民币,今年9月正式开学。

该所名为长江商学院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两部分,今年9月将招收首批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共150名学生,在北京开学;另一项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将于明年3月招生,在深圳上课。“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昨天表示,稍后将公布创校的详情。他表示,多年来李嘉诚在内地捐助无数不同的教育团体以及医疗项目,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这些捐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长江商学院是内地首家民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学院,该学院的首任院长、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培训中心主任项兵表示,该学院属于个人捐赠,所以不受外资的控股比例及不能赚取盈利的条款限制。至于学历是否获得内地承认,项兵表示,工商管理课程重视水准与实力,毋须纠缠于学位是否获承认的问题。

李嘉诚资产又增一成稳居亚洲首富

亚洲地区第一大富翁今年由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击败日本软件银行总裁孙正义夺回第一名,总资产达一百二十六亿美元,较去年增加十三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十八,名次较去年上升三名。

李嘉诚,1928年生於广东潮州。11岁那年,家乡遭到日本人的侵?。父亲只好携带家小,背井离乡,流落到香港。李嘉诚在香港只念了两年书,父亲就病逝了,家庭陷入困境,为了供养母亲、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3岁的他毅然挑起小当家的重担,辍学就业,踏进了五花八门的社会。

开始时,李嘉诚为一间玩具?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但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馀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於勤奋好学,精明能?,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说起创业时的艰辛,李嘉诚感慨良多,充满激情:‘当年的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的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进行自修,加上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可说是每天最难过的时刻.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六人给李嘉诚打工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2000年度的年薪总和高达4亿6000万港元(下同),平均年薪超过2000万元。当中,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部下就占了六位,而且位居冠亚的霍建宁及袁天凡,收入更超过1亿元,在经济如斯不景下,仍能坐享富贵,不愧为打工皇帝。

李嘉诚旗下企业负责人被列入打工皇帝的还有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长江实业副主席、香港电灯主席和长江基建副主席麦理思;长江实业副董事总经理、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长江基建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董事的甘庆林;和记黄埔副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董事、长江基建执行董事周胡慕芳,以及和记黄埔财务董事、长江基建执行董事、香港电灯执行董事、长实非执行董事、Tom.com主席陆法兰。

另外的四位打工皇帝是去年12月中突然辞去移动电话商Sunday董事总经理职的何力勤,年入2900万元;业务主要在印尼及菲律宾的第一太平执行主席彭泽伦,年薪2400万元;恒基地产副主席、恒基发展副主席、恒基中国执行董事、中华煤气非执行董事林高演,年入2250万元;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年入1803万。

高居打工皇帝榜首的霍建宁一人兼任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副主席、长江基建副主席、长江实业执行董事,总收入为1亿3500万港元。

1999年和黄“卖橙”(Orange)劲赚千亿,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期内获2亿1000万元酬金,无人异议。2000年电信股泡沫爆破,霍建宁成功善后,再获董事酬金1亿2000万元,蝉联香港打工皇帝首位,更见大班功力。

和黄继1999年出售电信业务Orange赚1180亿元后,2000年出售Mannesmann再赚500亿元,同年出售Voicestream又赚300亿元,接着以500亿元夺得英国第三代手机(3G)执照,触发环球电讯公司争逐第三代手机(3G)执照的热潮,进而在德国第三代手机(3G)执照竞投中,和黄毅然退出,一手捏碎泡沫。

和黄被指“大炒卖家”

连串神奇交易中,和黄获利近2000亿元,却惹外国传媒指为big trader(大炒卖家)。霍建宁强烈否认:“我们买下资产,派人去做,当资本价值成熟时卖出,根据税务法例,这是realization of capital assets(资本资产的变现),不是trading(买卖)。”

虽然2000年暂保亿万打工皇帝美誉,但2001年全球经济恶化,霍建宁会否被减薪要待和黄来年年报揭晓,但和黄期内两次收购“落难伙伴”Priceline及环球电讯,又将业务扩至前景秀丽的北京房地产,霍大班的表现仍然神勇。

电讯盈科虽然是万千股民的恶梦,但对管理层来说,却是实现多年宏愿的梦工场。位居亚军的电讯盈科副主席袁天凡年入1亿元,在盈动与香港电讯正式合并隔日,形式认股权以每股14元左右沽售800万股盈科股份,获利超过1亿元。不足一个月后,袁天凡即以约1.8亿元购入前比利时领事官邸。

但在袁天凡个人圆梦之际,电盈的市值较高峰期蒸发逾4000亿元,管理层倍受压力。盈科拓展最近宣布董事袁天凡也将所持股权由0.9%下降至0.83%,套现500万元,令人猜测地位有变?

麦理思是李嘉诚的左右手之一,身为长实副主席,主要负责集团内的管理及房地产管理,甚少公开露面,年入7850万元。

年收入3800万元,现年54岁的甘庆林是李泽楷的姨丈,去年他在长实的董事酬金,较前年的1350万元,增加约30%,可能是因为他担任总裁的长江生命科技发展理想。

周胡慕芳出身法律世家,父亲胡兆炽是新鸿基地产成立初期的法律谋臣,兄长胡宝星则是胡关李罗的律师行创办人。她获得执业律师资格后,在胡关李罗律师事务所工作至1984年加入和黄发展,年收入为3500万元。她是和黄多项复杂交易得一顺利完成的幕后大功臣之一。

陆法兰年收入2200万元,他是Tom.com从虚拟的网络业务转变为实质的两岸三地传媒王国,在幕后协助行政总裁王先先的就是陆法兰。

李嘉诚频频出手 长和系百亿再攻内地

去年业绩下降六成

尽管李嘉诚掌控的香港上市公司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联营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被《亚洲周刊》评为“2001年国际华商500”冠亚军,但受全球经济低潮的影响和香港经济金融风暴的影响,2001年度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其中长实获纯利72·91亿港元,和黄的纯利为120·88亿港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六成多。面对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的冲击,在年报的发布会上,李嘉诚承诺,要利用集团充裕的现金流量及稳健的借贷水平,使其建立坚稳的财务实力,同时获得极高的长期信贷评级,有利于筹措资金,随时掌握投资机遇,为股东争取最大利益。

长和系在全球36个国家都有业务,主业还是长和系的两大支柱产业房地产与电信。全球经济一体化为长和系带来了规模效应,但也使企业受到了经济风暴的影响。主营地产物业的长实集团,去年来自物业的收益为18·9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6·3%,而主营电讯业务的和黄公司,去年的营业额为614·6亿港元,但由于去年投资3G业务,其中312亿港元被作为有关投资的储备。尽管在各种场合李嘉诚一再强调香港经济会复苏,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复苏、前景如何,李嘉诚在内部讨论会中也坦言至今仍不明朗,有很多挑战性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一方面,李嘉诚仍继续采取其逢低跟进的手法,大量吸纳土地,建设物业,促进盈利;另一方面,李嘉诚的目光重点转移到环境良好的市场——欧美及内地,尤其是内地市场。李嘉诚表示,普遍认为欧美经济可以出现三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内地会有7%,增幅最大,就经济增长而言,现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高速成长被李嘉诚看好,中国加入WTO更坚定了李嘉诚的信心,在一个公开场合,李嘉诚明确表示,长江实业多年来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已不少,而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后商机将会更多。有些业务领域过去没有涉及,往后可能会涉足。最重要的是认清方向,把握好机会。

今年百亿投资内地

如果当年tom.com这艘小艇在内地打出的是高科技概念牌,那么今天的“长和航母”打的则是更稳重的李嘉诚概念牌。多年的内地经营经验,让李嘉诚对内地投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愿涉足政治的李嘉诚,利用众多的慈善活动建立起高大的社会形象和卓越的社会地位,在赢得了忠诚的合作伙伴的同时,也使企业的政府公关变得更有力。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长和系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年报通告会上,李嘉诚就曾明确表示,长和系今年在内地的投资额将以百亿港元计。

在房地产业方面,在继2001投资100亿元开发的朝阳区东坝“CBD后花园”之外,长和系又花3·9亿元人民币获得了上海古北新区1区14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据悉,深圳和成都的一些开发项目正在洽谈中。

就港口网络建设方面,李嘉诚把内地港口业务视为未来投资的重中之重,珠江三角洲是“和黄”内地港口业务的根据地,“和黄”通过扩建厦门海沧港,入股宁波北仑港等,明显把战线北移,形成中国沿海的港口网络。日前计划投资青岛,一举打破了其港口投资策略原来“上海以南的(港口)就做,上海以北的不做”的宗旨。

在通信业方面,电讯盈科宣布与中国电信共组合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合营公司初期会集中拓展内地金融业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但不排除日后会进军其他行业。

在传媒业方面,tom.com旗下目前在大中国区拥有多项传媒业务,包括杂志、电台、网站、广告业等,继7月初成功收购亚视股份后,李嘉诚的传媒王国更加庞大。

在生物科技方面,李嘉诚在成立长江生命科技的时候就曾经表示,生化科技会是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新环节。日前,长江生命科技从长江事业中拆分出来上香港创业板,立即在香港股市掀起了生化股的狂潮,据悉长江实业已投入长科的金额达4·2亿港元,目前长科已注册专利的项目达40个。截至年底,该项目投入资金将达近10亿港元,而未来几年将增至数10亿甚至100亿港元,稍后还将以此为平台在内地大行收购、投资之举。

李嘉诚领导的长和系坐拥强大的资金,正在内地从容规划,试图通过收购、合资等形式占领众多产业的制高点。

目标锁定传统产业

对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进入房地产业,收购和黄,进军港口运输业,参与基建项目……长和系总因比别人快一步而抢到头啖汤并获得长远发展。在中国大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长和系这一次对大陆市场的新出击,却显得格外稳重,总的看来,拓展的方向始终没有出离传统产业的基础业务,其目标主要锁定在五个方面,地产、通信、港口网络、媒体和生物科技,与全球的业务拓展相比,少了能源一项。据悉产生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还没有将能源管理经营开放给私营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李嘉诚保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长和系作为主角之一也曾遭遇了2000—2001年间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所带来的灾难。长和系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在内地投资,至今在内地投资额累积已超过600亿港元,其中长江实业集团已成为香港在内地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尽管庞大的投资造就了李嘉诚在内地的知名度,在总体感觉不错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那些超过15%~20%的投资失败项目,这对一向业绩稳健的长和系而言,这么高比例的投资失败率是绝无仅有的。长和系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冒进。早期的tom.com、电信盈科和数码港曾给企业带来了神话般的光环,造就李泽楷这样的传奇人物,但并没有真正给集团带来实际的商业利益。狂热之后,对于李嘉诚领导的长和系而言,tom.com和电讯盈科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壳。介于此,李嘉诚多次在企业内部强调,在一个激进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

面对近期外资内地投资热,长和系的动作看似保守,实际上霸气十足,所选的投资行业要么涉及中国内地的基本建设,例如房地产、港口;要么涉及重要的产业,例如通信、媒体和生物科学。无论从市场影响还是从营销收益来说,都可以获得稳定而高额的市场回报。

觊觎国内证券市场

早在2001年,李嘉诚在北京出席某会议时就表示过,有兴趣在内地资本市场上融资

尽管国家对外企在内地证券市场上市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政策出台,但像长和系这样的企业,却是一直在等待和努力。作为国际企业,长和系必然会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但如果能在国内上市,至少可以减缓国外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也可以增强企业与内地的经济融合。

在那次会议上,李嘉诚还表示,在中国内地股市上市,不仅可以将使内地投资者获益,而且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长和系一直在为此准备和等待着。李嘉诚日前宣布长和系将大量持股中银(香港)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分析认为,李嘉诚希望长和系能将更多的资本与以内地公司为母公司的企业资本融合,方便今后在内地尽快上市。来自长和系的消息则称,今后也不排除子公司会借壳内地上市。本报记者卢轶男

李嘉诚频出手

中国入世后给国内外的实业家带来了新的机会。长袖善舞的李嘉诚,凭着对市场起伏异常敏锐的触觉,再度出击,近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优势,频频出手,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继5月出资7000万美金在青岛“插足”轮胎制造业后,7月10日,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两者以下简称“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在股东特别大会上称,两家公司将通过中银(香港)公开招股,而持有中银(香港)较多的股份。紧接着,7月12日,电讯盈科宣布与中国电信共组合营公司,为内地金融业提供信息技术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据悉,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电盈则取得公司的管理权,及可将合营公司的收益列入电盈账目。中国电信将占合营公司51·5%股权,电盈则占48·5%。在今年下半年中,长和系类似的消息还会不断传出。

长和系这一系列的投资涉及领域之广,地域之宽,时间段之密集,前所未有,为李嘉诚图谋已久的内地霸业埋下了伏笔。日前,记者走访了长和系参与内地业务发展的部分员工,从中了解到一些长和系近期在内地迅猛“增兵”的内情所在。

雄鹰再出击 李嘉诚寻市场最佳切入点

李嘉诚是不会被人低估的,就算从另个角度看,他的纪录有“污点”,也只是少有人记得罢了。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于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而他在英国的首笔投资项目Rabbit公司就以失败告终。

难道李嘉诚真如亚洲所说是投资界的超人吗?

事实上,大多数的亚洲企业大亨,无论他在本国是多么叱咤风云,他也逃离不了一个命运:不过是家族企业的再延续。但是李嘉诚却是个例外。这倒不是因为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享有着来自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以及拥有着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而是因为,唯有他能够在他的领域中频繁地被世界所感知,甚至进而影响全球这一行业的未来。

电信业中有一时刻也许最可以说明什么。今年的8月9日,李嘉诚两个控股公司之一和记黄埔,与新加坡的一家合伙公司———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公司一道以2.5亿美元挖走了全球电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正等待破产的美国光纤通讯公司,61.5%的股份。有趣的是,这位亚洲著名投资者的所作所为引来了不少人拿他与美国的巴菲特进行比较,难道是英雄所见略同?两个人都想在深不可测的电信业中大捞一笔,可惜这种“底钓”是要有风险的。

更重大的影响,李嘉诚也许会在今年秋季实施,一旦和黄开始将它的3G手机服务全面推广到英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以色列、奥地利以及中国香港,世界都要为之一震。要知道传统的欧洲电信公司面对萎靡的市场环境,只有止步不前,一再拖延发放3G牌照;而投资者也开始担心这项技术会不会在还未投产之前就先夭折;然而这一切在李嘉诚看来,却没有那么糟糕,失败论还为时尚早。

李嘉诚在3G手机上的豪赌遭致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反应。市场中大部分非亚洲的基金经理们指责李的赌注未免太大,同时他们强调目前和黄的股票几乎降至2000年初最高点的一半。而标准普尔干脆在8月8日宣布,他们对和黄以及它的姊妹公司长江实业的前景表示担忧。

尽管如此,这也丝毫不会影响亚洲中小投资者对李抱持的积极态度。在他们的意识里,李嘉诚是不会出错的。如果李开了什么公司,就算没有公布业绩计划或是股东构成名单,他们也会趋之若鹜———在刚过去的7月,李嘉诚旗下的生命科学公司上市,其超额认购倍数竟有120倍。显然如果现在李超人“遐想”3G的美好未来,难道还会有人表示怀疑?

灵敏的嗅觉

1928年龙年出生的李嘉诚,在他22岁时从内地来到香港开始了他的第一份生意,制作和销售塑料花。艰难地挣到第一笔钱之后,李果断地转向房地产开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李嘉诚的发家秘笈却充满了争议,尤其是对西方投资者,李除了正确地预见到香港政府会对楼市采取的政策之外,就是把握住人们对风水的心理导向,从而成功地占领了香港地产界的重要一席。

幸运,也许是对李嘉诚成功的最好解释: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了恰当的事。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香港谁拥有实有资产,谁就有了通往财富的门票,因为当时的政策是限制新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李同许多地产商一样,所做的事情就是继续抬高房地产价格。而当他发现做集装箱港口生意更合时宜时,他就用“肩背着货物”跟着香港经济腾飞。到了1997年许多其他亚洲巨擘由于他们手中持有的货币不断贬值,而纷纷“倒下去”的时候,李却因为港元保持着相对坚挺而依然“屹立”着。

但是,幸运还不是李嘉诚的全部。在香港的实业大亨中,李嘉诚是最知道何时出击海外、何时转向新领域的一个。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和聘用全球最好的职业经理人。同时他的投资纪录也是其他很多亚洲实业巨头难以企及的。而每一个与他共过事的人更是会为他具有的灵敏投资嗅觉而竖起大拇指。

与“奥马哈圣人”之称的巴菲特相比,李嘉诚虽然同样在寻找价值,但是他的寻找价值走得更远。

巴菲特首先将他寻找到的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碾碎(重组),之后无限期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

而李嘉诚则不同,典型的亚洲资产交易商,他所做的就是寻找市场最佳切入点,像一只猎鹰耐心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当猎物真的出现的时候,它会迅雷不及掩耳地出击将其捕获。收购环球电讯就是如此,李嘉诚甚至没有动用他的其他电信资产,2002年1月提出第一个开价,随即收回,之后卷土重来,以新的低于前次2/3的价格成交。

出击未果?

尽管顶着“资产交易商”的帽子,同时这顶帽子也适合大多数亚洲商人,但是戴在李嘉诚头上还是太小了,因为他所做的不仅于此。的确,他的一项著名的交易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1999年9月,和黄瞅准时机成功地卖掉Orange,一家英国手机运营商,从而净赚147亿美元。然而,成功的背后是,他知道如何建设一项事业。Orange的案例中,他用了数年的心血来整合这家公司。也许这就是那些支持李的人乐观的所在:李嘉诚会在3G上扭转乾坤。

看来,李嘉诚是不会被人低估的,就算从另个角度看,他的纪录有“污点”,也少有人记得罢了。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于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而他在英国的首笔投资项目Rabbit公司就以失败告终。

总之,评价李嘉诚倒是该借鉴一下一贯评价“明星”基金管理人的那种“苛刻”口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有了一段时间的出色表现,之后利用他们的名声开始折腾更大的投资,直到有一天,他的业绩如其他所有人一样陷入低谷。”

那么,李嘉诚的3G手机业务的命运会是怎样,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② 艺龙对标Booking,换帅有用吗

携程系江浩出任艺龙CEO:艺龙对标Booking,换帅有用吗?
今年5月,携程以4亿美元的价格闪电并购了艺龙37.6%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彼时携程CEO梁建章在内部邮件描绘了艺龙未来的发展目标:

“艺龙将继续专注于做中国人的全球酒店预订专家,酒店专家的定位,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些非常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比如Booking.com。在中国,这个酒店专家的定位未来也一定前途无量。艺龙继续保持独立上市,独立运营。”

在内部邮件中,梁建章提出了艺龙对标Booking的发展规划。在艺龙CEO崔广福发布的内部邮件中同样表达了延续对标Booking的目标:

“我们既有的住宿专家定位,既有的移动住宿预定战略不会改变。酒店专家的定位,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Booking、Agoda、Hotels.com。”

一如所有的并购一样,被并购方难逃裁员及管理层出局的境地,之前的91、土豆都是一样,艺龙也免不了同样的命运。7月8日,艺龙CEO崔广福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携程高管的进入,携程原副总裁及无线事业部总经理江浩出任艺龙CEO(对,你没看错,就是被八卦的携程四君子之一季琦的亲妹夫,携程1999年成立之初即加盟的骨灰级高管),携程副总裁兼天海邮轮执行副总裁周荣任CSO(首席战略官)。

携程的战略是:一站式旅行服务提供商。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携程已有14个一级频道,在旅游市场也通过并购,合纵连横,几乎所有的大型旅游公司都和携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携程的股价也翻了3倍增长到70美元,市值突破100亿美元。这说明一站式的战略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国内去哪儿、同程、途牛等大型OTA也都是沿用的这个战略。

那为什么携程对艺龙的定位不是一站式的旅游服务,为什么携程期望将艺龙对标Booking?

1、携程对标Priceline,期望类Booking业务对市值的提升

携程CEO梁建章在多个场合表达了携程对标Priceline的想法,同时对标Priceline的估值认为携程仍有有较大的潜力,其表示:全球前四大互联网公司,Google市值排第一,亚马逊和Facebook不相上下,Priceline第四,简单地代入中国互联网公司,网络相当于Google,阿里巴巴相当于亚马逊,腾讯相当于Facebook,那么携程就相当于Priceline。

Priceline的产品布局和市值支撑体系中,Booking是最重要的部分。2015年Q1,Priceline集团总预订量达到138亿美元,毛利达到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酒店间夜量超过1亿,其中超过78%是Booking带来的,Booking也是Priceline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而且Booking增长超过40%。Booking已经占据全球酒店业买卖近1/10的市场份额,欧洲更是有超过50%的酒店是通过Booking预订。自从2005年以1.33亿美元收购Booking以来,Priceline年度营收已增长了两倍,股价也已增长了20倍,达到630亿美元,成为美国市值第五大互联网公司。

而艺龙2015年Q1总营收为2.258亿元,亏损1.807亿元,酒店间夜量为930万,酒店覆盖量28万,市值仅4.6亿美金,占携程市值的4.55%。若艺龙能成为携程的Booking,那对携程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2、酒店行业盈利能力强,增长空间大

纵观旅游行业,酒店仍然是目前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其次是度假、机票等。而机票由于上游供应商集中,议价能力强,所以机票的代理佣金从2007年前的11%降为2015年的0佣金,这意味着代理机票产品本身几乎无利可图。

同时酒店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行业远远未饱和。根据劲旅智库监测数据,我国酒店在线渗透率为27.3%,无论从现有存量还是未来市场增量来看,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得感叹崔广福的远见,早早的将业务聚焦于佣金较高的酒店行业。

mp22874923_1436949203710_2.png

3、应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和吸引低端、价格敏感型用户

中国市场太大了,用户太多了,直接导致了价格战屡试不爽!根据易观国际2015年4月App月活数据,排名前10位的App月活都超过9000万,最高的微信突破4亿,要知道布局全球市场,市值2600亿美金的Facebook才8亿月活,对标Facebookd的用户来计算,日活排名前10位的App市值都应超过290亿美元。

市场大导致竞争激烈,竞争激励导致用户选择多,用户选择多加之企业不断的习惯,导致产品不能有非常明显的区隔,产品区隔不强就导致价格战成了唯一的利器,所以才有了打车软件的补贴、外卖的补贴。OTA也一样,一元门票,一元海外游,补贴返现等。携程作为服务商旅等高端用户的OTA,本身价格不具优势,导致对价格敏感型用户及三四线市场吸引度和竞争力不及竞争对手。

艺龙作为与携程PK了10余年的竞争对手,一直秉承的是比携程便宜的价格战打法,所以在低端酒店市场可以是携程的补充,携程完全可以用控股的艺龙发起酒店的价格战来抢占去哪儿、同程、美团的市场和价格敏感型客户,而价格敏感型客户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升自己的消费品质,之后从子品牌转移至大的母品牌相对更容易,这个很容易理解,小米为什么要做高端Note系列?就是希望用小米的用户收入增长后仍然投入到自己的怀抱,而不是三星或者苹果。

尽管崔广福从2007年入主艺龙,定位酒店对标Booking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较大差距,原因何在?

有哪些Booking具有的优势,是中国市场或者崔广福时代的艺龙所不具备的?

1、Booking是一家技术公司,艺龙是一家零售公司

Booking本质是一家技术性搜索平台,领先的算法技术是其迅速成长的基础,Booking结合多种因素算法对结果排序进行展示,Booking的算法会不断演变,比如2013年整合了点对点交通方式的搜索技术等,最终会使那些没有对酒店服务提供全面信息的酒店处于“不利”地位,某种意义上说,Booking就是旅行行业的网络、谷歌。

Booking大中国区总经理赖军在采访中也曾提到,Booking所有的功能和设计,都是以数据作为支撑的,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出现,不是凭个人判断的,完全是根据用户行为来决策的,非常科学。即使是CEO的主意,如果得不到数据上的支持,一样也办不了。

Booking前全球CEO,现任Priceline CEO Darren Huston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我是一个亲力亲为的人,我有软件方面的背景。他们就在我门外做网站,我们网站上任何一个部分都做过A/B测试。”

唯数据论、唯技术论带来的结果是Booking的转化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而且它在竞争中凭借“结构性优势”胜过了其他OTA对手。

国内技术性公司,做的最好的就是携程和去哪儿,去哪儿成立之初就是一家技术型公司,携程自技术出身的梁建章回归后,也转变成了一家技术性公司,外在表现是晋升的VP大多都有较强的技术背景。

而艺龙一直以来技术都是薄弱环节,从528携程系统崩溃后为艺龙导流居然导致艺龙网站快速崩溃可见一斑,艺龙的网站此前在2011年7月、2012年9月、2012年12月、2013年2月、2014年12月等时段也曾多次出现崩溃,技术薄弱不仅带来用户体验差,新业务发展受制,更会导致用户流失。崔广福在2012年9月宕机26小时后曾微博发起了投票,“艺龙网服务器宕机时间长达26小时,你还会用艺龙吗?“结果明确表示不会再使用的占11%,持观望态度的也占40%。.

艺龙的技术薄弱的致命缺陷一直未得到解决,崔广福营销和零售的工作经历,也导致其对价格战过分的的推崇,对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艺龙一步步走向势微的现状。

2、Booking是一家创新公司,而艺龙创新能力匮乏

Booking成立之时,不是采用Expedia等OTA现有的预付模式,而是创造性的主要采用现付模式。这直接成就了Booking和Priceline,要知道现付模式之初也存在客户入住后OTA得不到返佣的问题,但相较预付而言,可具有节省2-3%信用卡手续费,分销成本更加低廉,再加上其灵活的订房取消政策等优势,销售优势极为显著。

2012年Booking还创新性的推出了Last-minute预订模式,对当晚尾单酒店进行低价打折处理,2015年Booking创新性的推出了类Uner的Booking Now服务,利用用户的GPS位置为其联系附近提供最后一分钟交易的酒店。

反观艺龙,我们很难看到其在产品或模式上的创新,即使2012年模仿Priceline推出酒店杀价频道,也很快无疾而终。

3、Booking全球布局,分销强大,艺龙布局低端酒店

Booking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区域性公司,而是一家布局全球的住宿公司。目前Booking已在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69万个酒店住宿,要知道现在全球才224个国家和地区,意味着Booking已经布局了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Booking的产品也从早餐旅馆到五星酒店,从沙发客到树屋。

在2005年Priceline收购Booking时56.3%的资产是商誉,另外收购的核心资产是供应商关系,由此可见Booking分销的强大。正因为Booking的产品布局之广,导致了成为其供应商除了常规拓展酒店业务的OTA外,更重要的是要要拓展国际酒店业务的公司。目前Booking已拥有了9000家网站合作伙伴,分销商越多,Booking的业务发展就越迅速,所以才有了2015年Q1业绩增长40%的良好表现,国内就有携程、艺龙、去哪儿、马蜂窝、天涯、穷游等多家旅行相关公司是Booking分销商。

而艺龙在国内尽管低端和高端酒店都有布局,海外酒店也和Booking合作,但不得不说艺龙的酒店优势在低端酒店,高端和海外酒店远远不是携程、去哪儿的对手,低端酒店也受到美团、大众点评的强势挑战。艺龙佣金较低的低端酒店占比较高也就导致了预定量占携程的60%多,但营收比例只有40%。

4、Booking得到充分授权,艺龙不过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打理的外国生意

Booking在被Priceline收购后迅速成为其最大的业务,也直接引领Priceline的业绩超过竞争对手Expedia,所以Booking一直以来都得到了Priceline的充分授权,2013年11月,时任Booking CEO的Darren Huston晋升为Priceline CEO,薪资创新高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艺龙是Expedia控股的公司,崔广福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和其他跨国企业一样,崔广福从来没有获得总部充分的授权,在新业务拓展上被束缚了手脚,很多工作并不能完全的施展,最终导致Expedia丧失了对其的信心,将股权出售给了携程和铂涛集团。

5、Booking是一家盈利公司,艺龙是一家持续亏损公司

前面我们讲到,2015年Q1,Priceline毛利达到17亿美元,其中超过78%是Booking带来的;2014年,Priceline净利润24亿美金,利润主要来源的Booking全年收入增长32.5%。所以,Booking就是Priceline的“金蛋母鸡”。

艺龙2015年Q1亏损1.807亿,2014年全年亏损2.69亿,亏损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在国内OTA全部负利润的情况下,艺龙更没有扭亏的可能性。

当然,除了以上差异外,Booking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高效的Google广告投放和更大的流量导入、更强大的公关和品牌打造能力等(笔者之前曾2014年9月撰文分析《艺龙坐困“千年老二”,难见转机》,更多细节请参考该文)。

当然,携程和铂涛联合接收了原Expeidia持有的艺龙全部62.4%股份,要知道铂涛的CEO郑南雁和携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曾是携程营销副总裁,7天创立前也获得携程投资,7天退市成立铂涛又获得红杉资本投资,红杉中国合伙人沈南鹏可是携程创始四君子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携程不仅控股37.6%,更获得了对艺龙绝对的话语权。

携程的江浩入主艺龙,在实现艺龙对标Booking的目的上有哪些转变的可能性?

1、零售公司转型为技术公司

团队领导的灵魂决定团队的灵魂,携程的梁建章就是一个技术至上的CEO,无论是在研发部楼层设置办公室、晋升技术背景VP、邀请硅谷技术背景的叶亚明做CTO,重视无线等都是携程重视技术的表现。作为携程成立之初就加盟的江浩本身曾是CTO,并负责无线业务,也见证了携程从营销公司转型技术公司对市值提升的意义和价值,并作为直接相关责任人见证了宕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江浩入主艺龙必然会将艺龙转型为技术公司,通过技术来获取用户,提升艺龙的核心竞争力。

2、获得股东携程的充分授权

携程并购艺龙花了4亿美元,是携程目前最高的并购金额,而第一个派出的CEO是江浩,充分说明了携程董事会对CEO江浩和CSO周荣的认可,而江浩本身是梁建章的肱骨之臣,从1999年进入携程一直工作到现在,是携程最资深的员工,用开八的话就是“这是价值观非常正确的老同志,派这种老同志去接管艺龙,面对那么错综复杂的现状,只有两个字,放心!”所以江浩获得的授权将比自己在携程工作获得的授权更高,这是崔广福时代的艺龙远远不能相比的。

3、提升艺龙的盈利能力

梁建章在并购艺龙后的内部邮件要求“艺龙要迅速提升盈利能力”,所以江浩进入艺龙后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将艺龙带回到盈利的方向上来,艺龙的盈利能力是否有迅速的提升,可能是江浩面临的最大挑战,也将是携程对艺龙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将一个持续亏损的企业拉回到盈利上来谈何容易,要在保证营收不下滑的情况下提升盈利能力,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笔者在之前撰文曾讲到,业务聚焦于酒店会割裂用户的预订需求,因为用户订完机票/车票后订酒店,订完酒店订旅游或周边,用户都很懒,很难想象用户机票一个APP,酒店一个APP,门票一个APP......同时旅行本身是一个低频的应用,获取单个用户成本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国内的OTA都是一站式的服务的原因。所以卖鞋子死掉的乐淘才发出了垂直电商是一个伪命题的无奈,聚焦于酒店本身就是旅行行业中的垂直电商,尽管酒店行业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但在中国市场依靠酒店来保证持续的盈利,恐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③ 沙特王国控股公司的发展史


1988年,购买沙特联合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股份,而当时这家银行在沙特是困难重重的金融企业,现在成为海湾最盈利的银行之一。股东的权益上升了800%,其股票的市场价值增长了20倍。同时亲王还拥有沙特开罗银行的股份,1997年9月14日(回历1418年5月13日),亲王将两家银行合并成沙特联合商业银行;1999年1月6日星期三,沙特联合商业银行和沙美银行宣布合并计划,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银行,1999年7月4日完成合并。
1993年,瓦立德亲王控制了当时每年亏损的班达(Panda)连锁超市的大部分股份,将其合并到阿其兹亚公司,使班达-阿其兹亚联合公司的资产达到10亿里亚尔(3.5亿美元),自合并后公司一直盈利;到1998年10月5日,班达-阿其兹亚联合公司董事会同意与萨夫拉公司合并,以萨夫拉的名义组成大型的投资集团,包括最大的零售贸易、食品加工公司,以此来应对激烈市场竞争尤其是在国际上的竞争。
1995年,亲王购买了鲁塔纳(Rotana)视听公司25%的股份,该公司是沙特最大的音响设备生产商。
1995年6月,亲王和一批沙特的大投资家拥有了全国加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这是一家大型的沙特股份公司,下属45家分公司,亲王重新改组公司框架、成立新的董事会。
1995年12月,亲王购买了专业从事通信联络的沙特有线、无线公司的50%股份;1999年6月将有线、无线公司与国家集团公司和亲王在“阿尔比亚在线”的股份合并,组建全国有线、无线通信联络有限公司。
1996年3月,亲王与沙特投资者联合创建阿其兹亚商业投资公司,资产5亿里亚尔,该公司主要致力于沙特不动产和股票市场的投资。
1995-2000年,亲王批准了四个项目、总投资30亿里亚尔:
(1)王国中心楼:17亿里亚尔,高300米,附设豪华高档商场及多用途厅; (2)王国医院:4亿里亚尔,120张床,先进的医疗项目; (3)王国城:4亿里亚尔,333套完整的现成住宅; (4)王国学校:3.3亿里亚尔,男子、女子的教育学院,容纳4000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各阶段。 公司发展史
1991年,瓦立德亲王在花旗银行(Citibank)属下的花旗公司(Citicorp)投资5亿9千万美元,由此使他成为美国最大银行的最大私人股东;1998年4月,与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合并成立花旗集团(Citi Group))-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
1993年,亲王以1亿美元进行战略投资、购买了纽约豪华服装公司“SAKSFIFTHAVENUE”10%的股份;
1993年,亲王以2亿4千万美元购买了阿拉伯传播公司(拥有ART卫星电视)30%股份,购买黎巴嫩卫星电视台(LBC)50%股份;
1993年,亲王殿下以4千万美元购买了荷兰(Ballast Nedam)公司3%的股份,这是一家专门从事水坝、桥梁、体育场等大项目的公司;
1994年7月,亲王投资购买了总部位于洛衫机的Fairmont饭店系列的50%股份,并与其原始主人商定扩大方案;
1994年10月,亲王以3亿4千5百万美元购得巴黎Disneyland 25%股份;
1994年,亲王殿下与“四季饭店”创始人及最大股东商定,以1亿2千万美元拥有其25%股份;
1995年6月,以3亿美元购买了纽约普拉扎饭店(New York Plaza Hotel)42%的股份;
1995年7月,以1亿美元取得意大利Finivest集团公司下属S.P.A .Mediaset公司3%的资本;
1995年10月,亲王与国际投资家合作,取得对欧洲最大不动产项目Canary Wharf的控制权;
1996年7月,参与约旦阿拉伯投资银行联合项目,投资7千万美元在安曼建立四季饭店,该饭店位于市中心高地、有175套客房及餐厅、宴会厅等服务设施;
1996年9月,购买了拥有379套客房的波士顿Copley Plaza饭店40%的股份,1999年拥有全部产权;
1996年10月,以3亿多美元拥有了尼罗河普拉扎中心的50%股权,包括四季饭店、豪华公寓;同时就在沙姆?沙伊赫投资1亿2千万美元建设四季别墅及避暑地事项签订了合同;
1996年12月,亲王以1亿8千5百万美元购买了巴黎的乔治五世 (GeorgeⅤ)饭店,该饭店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饭店之一,在经过全面整修恢复原来面貌后于1999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1997年3月,亲王进入技术投资,以1亿1千5百万美元购买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s)5%的股份;
1997年4月,亲王与Planet Hollywood公司建立战略同盟,对中东和欧洲地区24个国家的44家餐厅进行开发;亲王拥有了该公司20%股份,至今为止已经和准备投资的资金已达5千万美元;
1997年7月,亲王以1千万美元购买巴勒斯坦发展和投资公司(PADICO)股份,该公司负责承担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建设和重建;
1997年7月,亲王宣布以5百万美元参与成立耶路撒冷建设和发展公司(JEDICO),以通过在住房和饭店领域投资来加强对巴勒斯坦存在的支持水平;
1997年10月6日,购买了瑞士连锁饭店集团Movenpick 30%股份,一周后,亲王将贝鲁特的子午线更名为中东地区第一家Movenpick饭店;
1997年11月,在The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投资4亿美元,这是一家最大的新闻宣传帝王公司,拥有800家宣传、摄影、电视广播、电影电视片生产、印刷发行等行业的公司,包括两家报社:NYPost和The Time UK、一家电视台FoxTelevision。1999年4月亲王将投资增加到6亿美元;
1997年11月,亲王以1亿4千6百万美元购买了Net scape 5%的股份,1998年11月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以160亿里亚尔(合43亿美元)购买了Net scape公司;2001年1月,该公司与Time/Warner合并成立新命名的AOLTime/Warner公司;
1997年11月,亲王以3亿美元购买了摩托罗拉(Motorola)1%的股份;
1998年4月,亲王签署金额为2亿美元合同购买Teledesic公司的16%股份;
1998年6月,购买了EcoBank的10%股份,该银行掌管西部非洲如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加纳、尼尔利亚、多哥等地的许多银行及分支机构;
1998年11月,购买尼尔利亚联合银行13.7%的股份,使之成为该银行最大的投资者;
1999年3月,购买非洲加纳的Cal Merchant Bank的14%股份;
1999年3月,亲王与意大利Fininvest公司签订协议投资购买KirchMedia广告公司的股份,亲王投资3亿7千5百万德国马克约合8亿里亚尔(合2.13亿美元),购买了该公司3.2%的股权;
2000年4月6日,投资4亿美元购买Compaq公司股份,该公司为世界上第二大电脑公司、第一大电脑系统公司;
2000年4月6日,投资1亿美元购买Kodak公司的股份,科达公司为世界上最大的影像公司;
2000年5月16日,在eBay网上交易公司投资5千万美元;
2000年5月16日,在Priceline公司投资5千万美元,后来提高到1亿美元;
2000年5月16日,在Amazon公司投资5千万美元,该公司以零售为主,拥有3百万个网址用于书籍、音乐、录像磁带、录音带及其它产品的销售;
2000年5月16日,在Procter@Gamble公司投资5千万美元用于制造部分消费品如清洁用品、纸张、化妆品、食品、饮料及卫生保健;
2000年5月16日,在Pepsi公司投资5千万美元;
2000年5月16日,在Walt Disney公司投资5千万美元,该公司经营娱乐的广告、电影、游乐场、避暑地、出版电影、书籍、杂志,同时还掌管ABC电台、电视台等。
2011年12月向Twitter注入3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2013年2月,沙特亿万富翁阿尔瓦利德王子(Prince Alwaleed)控股的王国控股集团(Kingdom Holding Co.)于16日宣布,王国控股已出资15亿里亚尔(约合25亿元人民币)购买中国网络零售商京东商城5%的股权。

④ 提前两个月订机票,priceline合适吗大概出价后多久可以确定自己标到了机票

额,建议还是找机票代理咨询票价

⑤ 携程和去哪儿最近的流量怎么了同程网雄起了

对于旅游搜索引擎来说,不可能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我们12年前就开始了,如果他们现在这样做,如果不这样。至少落后我们10年。


针对这个问题

度假旅游、度假区发展缓慢,需要很强的地面服务网络,目前正在东京、巴厘岛、三亚、汉城、夏威夷等地铺设地面服务站,要到假期完成后才能实现爆炸式增长。

同时高举低佣金旗帜,第一旅酒店和世纪资讯推出“未来酒店”等措施,赢取酒店资源。也在许多领域,如机票、在线签证、定制旅游等领域。

在线旅游的核心仍然是争议的流动,世界的流量

业内专家说,美国的“自然是切入旅游的一个场景。美国的用户有现场预订的习惯,这在Ctrip是不可能得到的。同时,在线旅游平台模式给出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也是携程的主要威胁。

今年,三大公司之间的流量预计会变得更加激烈。

⑥ 雅高达与李嘉诚的关系

继支付宝集团的马云之后,李嘉诚先生也慧眼识宝于2015年开年正式与WV合作了!Agoda是一家亚洲领先的在线酒店别墅预订服务公司,目前也属李嘉诚控股的旅游巨头Priceline的子公司,37种语言包括中文,亲自与酒店直接谈判,敢于承诺最低价格。
雅高达(Agoda)雅高达(Agoda),48年历史!欧洲第一大酒店集团。全世界拥有4000家酒店17万员工,在五大洲90个国家有500,000个房间,总部在巴黎。强强联手,只为做的更大更好。

继马云的支付宝集团合作WV之后,今年李嘉诚的Agoda又正式与worldventures达成合作!!你也会抓住与WV合作的机会吗? 新年伊始,WV和雅高达集团(Agoda)成功对接。

雅高达,全球最大在线订房平台,李嘉诚为 股东之一,WV与Agoda合作,什么情况?你能看懂吗?
2001年2月,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斥资7,352万美元获得Priceline的17.54%权益,此後逐步增持超过30%成为最大股东。不过李嘉诚已在2006年9月累计出脱24.56%股份。

⑦ 美团团购网是哪几家公司合作的啊有没有什么巨头入股

1.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

2.美团此前的融资过程是在2010年获得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1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3.在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alibaba)和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 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4.2014年5月,获得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3亿美元C轮融资,对美团C轮估值约40亿美元。

(7)priceline最大股东扩展阅读:

美团赴港上市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腾讯为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20.14%的B类股;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持有5.73亿股A类股,投票权为48.41%,是公司的控制者。提及竞争对手,美团表示,在餐饮外卖及到店服务方面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其投资的公司进行竞争,在酒店、旅游及票务交通服务方面与携程国际有限公司进行竞争。

在香港联交所开放“同股不同权”后,美团6月22日正式递交上市申请,将设不同投票权架构。昨天招股书在联交所网站被披露,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为美团IPO的联席保荐人。美团点评表示,本次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升级技术并提升研发能力、开发新服务及产品、有选择地进行收购或投资于与公司业务互补并符合公司策略的资产及业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不过具体募集资金和美团估值并未披露。招股书还对美团点评的一些业务情况进行了披露。

阅读全文

与priceline最大股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青岛银行理财到期后几天到账 浏览:635
银行汇率有关的实证论文 浏览:645
建华科技股票 浏览:922
光大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怎么样 浏览:152
未来金融服务行业 浏览:509
ndf与即期汇率之差 浏览:261
贵金属icp检测机 浏览:240
6月23日英镑汇率 浏览:487
销售贵金属经验分享 浏览:343
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 浏览:871
佣金和技术服务 浏览:96
湖北融资租赁管理办吧 浏览:208
信托银监会证监会 浏览:752
微店分销佣金 浏览:970
美国期货指数杠杆率 浏览:801
报一淘设置多少佣金 浏览:553
广东贵金属交易是期货吗 浏览:40
贵金属延期保证金账户明细 浏览:697
期货连续涨跌停 浏览:209
境外汇款到国内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