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交建董事长行政级别
2000年 建设部决定撤并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组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行政级别是司局级
② 请问中交集团的"固基修道,履方致远"是何意
中交企业精神:“固基修道,履方致远”,《说文解字》解释:“基,墙始也。从土,其声。”亦指基础。“履方”,出自《汉书冯奉世传》“鞠躬履方”一语。“履”即践行。只有打好根基,才能走的更远。这样的道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受益无穷。
公司以此使命为动力,累计建设的公路里程达 5.2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占全国总里程的 15%,是中国公路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参与建设京沪、哈大、沪昆等 50
余项国家重点铁路工程;建设北上广深等 20
多个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中国城市不断提速;特色小镇、产业园区、新城建设、老城改造等业务遍布全国以及欧亚非等
40 多个国家。
(2)中交集团董事长周纪昌扩展阅读
企业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释义:《说文解字》解释:“基,墙始也。从土,其声。”亦指基础。“履方”,出自《汉书?冯奉世传》“鞠躬履方”一语。“履”即践行。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企业标识取材于中国甲骨文中的“行”字。公司致力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构筑坚固基础,为人类往来修畅行大道;坚守法规,厉行理念,追求和谐发展。
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为主业,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及设计企业;是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建设及设计企业;是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疏浚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在铁路、航空、物流等领域也有骄人的业绩。
③ 中交集团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海怀
1991年,23岁的王海怀迈出我校校门,到二航局二公司报到时,心中只有一个愿望,从基层干起,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可以说,王海怀前进的每一步,都和“项目”密切相关。负责上海污水处理、汉阳码头、江阴大桥、肇庆大桥、鄂黄大桥等项目,他一直都在工地上起早贪黑,从一般的技术员成长为现在的“一把手”。
“和工人在一起,几天几夜不睡觉,就技术问题和同事激烈辩论,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日子。”王海怀觉得在工地上自己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提高了协调处理日常问题的能力。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主跨超1000米的特大型悬索桥,工程获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是二航局大跨步进入路桥施工领域的标志,当时,我作为常务副经理负责该工程。”王海怀自豪地对记者介绍说。
王海怀自2002年起担任二航局局长,时年34岁,是二航局和中港集团历史上最年轻的局长。这个来自四川的山娃子,由一个技术员到成为有1.1万名职工的大型国企领导,只用了11年。1991年,王海怀从我校毕业后来到二航局,到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地当了一名技术员。他和工人师傅们一块干活,有时连续三天三夜不睡觉,大伙很快就喜欢上这个身体单薄、干活拼命的年轻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二航局由港口建设领域进军路桥市场。
江阴长江大桥是该局承建的第一个世界级桥梁工程,这座特大型悬索桥主跨1385米,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四。1995年,27岁的王海怀受命到其中一个标段当项目常务副经理,他组织人员相继攻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爬模施工及横梁支撑等重大技术难关。江阴大桥建成后获国际桥梁协会颁发的“尤金菲戈”大奖,“二航”品牌也从此一炮打响。1999年,已是二航局局长助理的王海怀,出任鄂黄长江大桥项目部经理。
鄂黄大桥位于黄冈、鄂州之间,江面水深流急,水下地质有断层、裂缝,还有溶洞。专家评价:这里集中了长江建桥中的所有难点。
在长江上建特大桥,主桥墩通常要两个枯水期才能出水。但此次业主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主桥墩出水。
王海怀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使用高桩钻孔平台加有底钢吊箱,取代传统钢围堰平台;超常规使用“三向定位船稳桩施工工艺”,近两个足球场大的施工钢平台一周后就在江面耸立起来;用“护筒二次复打施工工艺”对付裂缝、溶洞,19根直径3米的嵌岩钻孔桩99天完成。
王海怀带领二航人攻克了19道技术难关,同时完成了19项科研课题,创造出一个个令人称奇的“鄂黄速度”:
一个枯水期实现1个主塔、4个深水墩同时出水,开长江建桥史先河;7个半月时间实现172米高主索塔封顶,创高塔施工新纪录;提前一年大桥合龙,创同类桥梁建设速度之最。
交通部总工程师赞叹:“地质环境如此恶劣,优良品率达100%,合龙段标高误差仅2毫米,实在是一大奇迹!”
2002年,年轻的他走上局长岗位,提出打造“百年二航”,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仅仅一年时间,二航局就通过了国际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二航局10多个分公司分布在重庆、武汉、芜湖、镇江等地,每年有100多个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王海怀坐镇武汉,调动千军万马,运筹帷幄。
与王海怀交流时,你能透过他文弱的外表、平静的语气,发现他心中的惊涛骇浪和大智谋。他并非学管理出身,但对现代管理烂熟于胸,运用得出神入化。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竞标中,面对国内外强手,王海怀演绎出一曲“合作竞争”的经典案例:
杭州湾大桥是目前在建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一场既拼技术又拼设备的较量。王海怀果断拍板:建一条世界上最先进的起重打桩船,所需的1.6亿元资金通过与日本中西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投入。这一招,使二航局成功中标两个标段,合同额达10多亿元。
不限于此,王海怀有更多的考量:“最直接的是分散投资风险,最主要的是与具有世界水平的同行加强合作,最深的用意是探索二航局改制的路径。”
运用战略上的不断变招、出新,去年底以来,二航局新签合同额70亿元,同时在长江上建设5座世界级的大桥,跻身中国建桥第一军团。
④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什么级别
中国中铁是什么级别单位,该公司董事长是什么行政级别?
是副部级.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科研咨询、工程监理、资本经营、金融信托和外经外贸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属国务院。
中铁的前身是副部级单位。二级公司以前都是厅局级。中铁老总一般都是会见副省部以上领导的。所以待遇一般参考副部以上。国资委名录只是参考,官方没有明文确定级别。央企行政级别早就取消了。现代央企都市场化了,要比就比市场规模和影响力。这两年中铁在世界500强都在50名左右。是建筑业里面的龙头企业。
⑤ 中交集团总裁宋海良是山东菏泽哪里人
是山东菏泽成武县金乡人,你可以实地考察性出访,到金乡县政府机关幼儿园到访,我安排人员去迎接你,介绍你俩认识。看看怎样样。
⑥ 中交集团2011年有多少个在建项目
没有办法统计,估计问集团总裁也不清楚
⑦ 中交集团四大一把手是哪四个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股份)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整体重组改制并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截至2010年末,中交股份员工人数108779人,资产总额达到3111亿元,在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120家中央企业中营业收入位列第16位,利润总额位列第18位。[1] 2008年7月,中交股份成功入选世界500强,名列426位。中国大陆建筑企业第1位,成为中国建筑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⑧ 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的项目简介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交建主营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业务结构、市场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11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11位;位居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第11位,连续5年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1名,中国大陆建筑企业第1位,成为中国建筑行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但在当前国内及国际经济环境下,面临增长乏力、市场空间不足的困境,提出打造“五商中交”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交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问题 。中交集团在重组、上市、挺进世界500强的跨越式发展中,积累了房地产业务发展基础,也一直在努力谋求发展结合传统主营业务优势的特色房地产业务。201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经批准,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以行政划拨方式整体并入中交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由于中房集团属于国资委确定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因此中交建将自动获得房地产开发牌照,进入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队列 。中房集团并入后,房地产业务成为中交集团主营业务之一,必将有效提升中交集团整体实力,有利于中交加快资源整合和业务结构调整,拓展经营业务空间。
2009年8月3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广州市政府签订《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在海珠区建设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项目分两期开发建设,首期规划总用地面积16.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分A、B、C三区)进行建设,建设期约6-8年。其中A区10.4万平方米,B区12.98万平方米,C区11.0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3.5亿元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教育部副部长陈希,铁道部原副部长王兆成,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徐少华,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出席了签约活动 。 项目建设前用地为二类工业用地,是中交集团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属的企业预制厂、机电公司和航通船业所在地,基地内建筑物为陈旧的造船车间和修理车间,设备老化,码头使用率低,造船、修船对珠江的水质环境有不利影响。项目周围沥滘村是典型的“城中村”,环境脏乱,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生活配套不完善,道路狭窄。
随着广州市“南拓、中调”战略的推进,新城市中轴线由南而北贯穿而过,海珠区未来将由昔日的老工业区转型为宜商宜居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十分突出。而且广州市CBD区域已扩大至整个琶洲岛,发展中的琶洲会展商务区和规划中的琶洲中央商务区将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带动以会展商贸经济位于龙头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为实现上述的发展战略,广州市在几年前就提出了“退二进三”战略,即把原来的第一、第二产业搬离城区,引进第三产业。海珠区是广州市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的重点区域,一大批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将撤离海珠区。为贯彻广州市政府和海珠区政府的战略发展规划,中交四航局有限公司已将原预制厂、船舶公司逐渐迁至广州的周边城市,腾出的用地将作为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的发展用地 。 中交南方总部基地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洛溪大桥与新光大桥中间的江边地块,具体在广州市海珠区新城市中轴线南段端点西侧,沥滘村南部,南临珠江后航道,东侧为规划中的南海心沙岛。项目为广州市重点工程,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项目规划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6.7万平方米,可建设用地9.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项目分A、B、C三区建设,建筑群包括3栋高度分别为150米、187米、200米的塔楼。其中A建筑呈“1”字型,B,C建筑呈两个“0”字型,三栋建筑由西往东排列成“001”组合,由东往西看则呈“100”状态,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市富有特色的新地标性建筑 。
建筑设计方案以“城市启航、中交启航”为设计理念,营造出积极开放的城市空间和锐意进取的企业文化精神。设计以稳健的群体建筑形态,理性的建筑布局,升腾向上的天际轮廓线,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建筑形象,从而塑造了城市南端的新地标,打造出飘逸的城市滨水建筑风景线。
2013年7月,广州新中轴线南端将建起一组“广州之窗”地标建筑,建筑方案已经获市规委会审议通过。项目分A、B、C三区建设,A建筑呈“1”字型,B、C建筑则像两个门框,三栋建筑由西往东排列成“001”的组合,富有特色。其中A区是高200米的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大厦,2010年10月A区项目开工建设。B区用地面积51656平方米,建筑面积129497平方米,容积率4.53,设计高度为187米,建筑功能为办公。C区用地面积36773平方米,建筑面积110286平方米,容积率3.0,设计高度为150米,建筑功能为科研 。从效果图可以看到,这栋43层的楼就是被称为“001”大厦中的“1”,也是5栋楼中最高的一栋。有趣的是,三幢身高塔楼中的一幢呈“1”字型,另两幢则像两个门框呈“0”字型,“从正面看、南面看是001,从电视塔(小蛮腰)上看是100”。可谓是珠江两岸都是景。
其中中交南方总部基地A区为总部大厦(CCCC South Headquarter),位于珠江江畔的洛溪,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07.7米,其中地下3层,地上43层。总部大厦设计为二星绿色建筑,同时采用了结构叠合柱、水源热泵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等多项先进技术。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南端的新地标,珠江江畔的新形象。 2013年8月28日,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项目A区主体结构封顶 ;截至2014年4月,项目已基本完成幕墙安装工程,预计2014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B区为建筑主体是1栋40层超高层SOHO办公楼,包括东塔和西塔。项目整个建设周期约为43个月,项目开工时间为2014年1月,完成时间约2017年8月。
2014年4月26日,中交南方总部收到《广东省水利厅关于中交南方基地游艇码头工程建设方案的批复》,标志着中交南方总部配套项目游艇码头防洪评审顺利获得通过,为中交南方总部打造成具有城央游艇配套的高端商务园区奠定了基础。环评公示资料显示,该游艇码头在洛溪大桥以东约800米处,未来将提供136个游艇泊位。而根据相关规划,广州在未来十年内,将新建超过1万个游艇泊位 。
2014年4月30日,中交南方总部“广州之窗”修建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获得广州市规划局批复,标志着该方案正式落地。新方案在原修建性规划基础上,对总平面规划、建筑型态、地下室连通、历史建筑保留等做出大量调整,将大大提升南方总部项目和广州市中轴线南端区域价值。
2014年6月6日,广州日报报道:有“广州之窗”之称的中交南方总部基地项目,因其外形独特和所在地段重要,被视为未来广州的新地标之一。其修建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在市规划局官网公示,目前尚未动工的两栋构成“双零”的建筑确定不等高:B建筑40层,C建筑33层,整组建筑将由西到东逐次变高,两栋建筑将分别作为商业金融用途和科研用途 。 1.建筑地下可直通沥滘地铁站。
“广州之窗”建筑特色突出的同时,项目单位对地块内外部的交通提出了忧虑。据了解,该地块现状进出地块通道单一,广州大道西侧支路是建设地块出入的主要通道,但交通通行能力差。振海路为沥滘村内部支路,路边停车现象严重,通行能力得不到保障。根据地块周边现有的交通规划,2017年项目周边的交通设施建设计划包括续建环岛路、拓宽洛溪桥、建设环岛有轨电车等,但这些交通设施并不能根本改善本项目的出行条件。
为此,项目单位建议在项目建设期间推进实施工业大道南、东晓南延长线、洛溪桥东侧支路、南北向规划主干道、沥滘公交总站等项目,建成后,相对现状将增加四条进出口通道,公共交通条件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内部交通方面,采取优化地块车行出入口、实现地下车库连通、延伸景观人行步道、优化各种机动车交通组织流线等措施,实现人车分流,另外,A区地下空间开放可预留与沥滘地铁站衔接的条件。上述建议均得到市规委会审议支持 。 中交南方总部基地项目建成后,中交股份在广州的三家全资子公司将全部入驻,项目预计可吸纳就业人口达2万多人,经营期内整体项目园区的企业年营业额有望达500多亿元,并带动沥滘村近7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形成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极具商业活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南端的新地标,珠江江畔的新形象。中交集团董事长周纪昌介绍,广州南方总部是中交集团北京总部外的第一个地区总部,其建设将集中原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放大发展效应,同时也旨在扩展东盟业务。广州市长陈建华表示,这组建筑应打造成珠江航道的标志性建筑 。
⑨ 中交集团董事长周纪昌是哪里人
中国建筑500强之中交集团
关键字:中国建筑500强 中国建筑 500强 中交集团
这是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连续第六次对中国建筑业进行全面,科学、独立的企业实力发展调查研究宣传发布工作。今年我们对超过12,000家利润总额在3000万元至90亿元之间的中国大陆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工程监理等中国建筑企业进行了数据采集研究,根据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资信等级、社会贡献、业主满意度等指标对候选企业进行排名,并对部分候选企业进行实地拜访,从中遴选出500家中国建筑500强企业。
中交集团高居2010年中国建筑500强榜首。
在江苏泰州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员工们正挥汗如雨地加紧施工。这是一座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的连续双主跨超千米悬索桥工程。装水泥等施工材料的编织袋被收集起来整齐堆放着。以往工地上塑料编织袋随风到处飘舞、污染环境的景况,如今看不到了。
“泰州长江大桥只是中交人承担的国家重点交通建设工程之一。”在位于北京德胜门外的办公大楼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纪昌说。他办公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条幅——“让世界更畅通”。作为中国公路、桥梁、港口建设的主力军,中交集团正朝着世界交通建设市场上的“王牌军”迈进。
修路架桥筑港通航
“对于一家中央企业来讲,我们首先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交通基础设施产品,在国家‘高、新、特、难’工程中发挥骨干作用,推动交通行业进步;其次,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确保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后,通过企业的强大推动国家的强大。这就是我们基本的央企责任观。”周纪昌坦言。
2010年中国建筑500强中交集团旗下的中交一公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一师转制而来,是我国公路建设中名副其实的“国家队”。截至2008年底,中交集团旗下力量共完成我国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超过3万公里。特别是在“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中,中交集团旗下力量完成高速公路超过2万公里。许多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艺结构复杂的特、难、精、尖的工程,其勘察、设计、施工都由中交人承担。中交人占据了目前中国公路建设40%的市场份额。
在港口建设方面,中国所有大中型港口均由中交集团旗下力量设计和建造,中交占据了近100%的市场份额;在港口外的航道上,则活跃着中交集团旗下的航道建设队伍。中交旗下的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广州航道局,是我国航道疏浚业的主力军,占据了航道疏浚市场60%的份额。
16年前,我国大型港口机械只能依赖进口。中交旗下的上海振华重工生产的集装箱起重机等港口机械作业设备,如今占领了世界75%以上的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商。
在激烈竞争中壮大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振华港机厂2009年上半年的订单只有生产能力的六分之一。周纪昌感慨地说:“像这样为拿不到订单、拿不到项目而着急,我们经历的太多了。中交集团称雄交通建设市场,不是依靠央企的垄断地位、不是靠国家保护获得的,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了发展壮大之路。”
1995年,周纪昌被任命为中交的前身原中国路桥集团总经理的当天,公司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他回顾说:“银行贷款第二天必须还,但资金还没着落,我不得不到处借钱还债。”
今天的中交集团不可同日而语。到去年底,中交集团资产规模达2724亿元,净赚了98亿元真金白银的利润。9万多名职工人均年收入8万多元。
“中交集团职工最困难的时候,为了糊口,曾组织起来承包上街扫马路。”周纪昌说。
我国交通行业是开放最早的行业。以公路建设市场为例,我国有资质的公路建设企业有400多家,一个公路建设标段,有上百家企业竞标。
回首发展历程,周纪昌感慨地说:“作为央企,我们经历了非常痛苦的过程。”他举例说,仅激励机制的改革就经历了降低成本中提取奖金、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制、岗位技能工资制、成本核算控制、战略激励等多个阶段。国企经历从“等饭吃”到“抢饭吃”脱胎换骨的转变后,依靠科技创新,勇打硬仗,建别人做不了的工程,中交逐步崛起为我国交通建设市场中的“王牌军”。
2005年,中国路桥集团和中国港湾集团两家重组为中交集团。重组给中交集团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平台。中交集团2006年在香港整体上市,把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结合了起来。2007年,中交集团昂首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榜。
重组后的5年,是中交集团发展最快的5年。集团总资产从重组时的660亿元提高到去年的2724亿元,利润由21亿多提高到去年的98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三个中交集团。
“我们之所以能占领世界同行制高点,靠的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创新。”周纪昌剖析企业胜出奥妙。他举例说,上海振华重工有一支1000多人的科技创新队伍,每年开发出至少一个世界第一的港机产品。振华重工对重大创新功臣的奖励可以达到100万元。
在发展壮大中,中交集团还成为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周纪昌介绍,从2005年以来,中交集团每年吸纳5000名大学生、提供50万个农民工就业岗位。上海振华重工的4.5万名农民工,已成为港机生产中熟练的产业工人。
“赚外国人的钱才是最牛的”
周纪昌心中的梦想是把企业做成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他说:“中国的企业别老是关起门来称大王,要到国际上去赚外国人的钱,才是最牛的。”
这位来自于江苏的农家子弟,同济大学桥梁专业毕业后,1977年跨入交通建设行业,曾在英国学习过桥梁技术。1983年回国后,由于没有计算机,所学竟没有用武之地。
“如今,中国交通建设人不再生活在外国人的阴影下了,中交企业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周纪昌认为,作为央企,要从本行业的高端入手,在装备、技术、管理、产品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带动行业在国际市场中领先。而把行业中的低端市场让给中小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一起发展。目前,由中交经过筛选的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有1万多家。
为做成国际一流企业,中交集团近年来一直对标世界交通建设领域排名第一的法国万喜集团。中交集团成立了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专职参与境外市场的竞争。2010年中交名列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第18名,在中国公司中名列第一,并高居2010年中国建筑500强榜首。
尽管遭遇严重的国际危机,中交海外业务去年仍逆势上扬,海外业务板块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0.4亿元,完成营业额31.9亿元,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0%。乌克兰等中亚国家、古巴、巴西等南美国家的港口、公路、航道疏浚行业,都活跃着中交人的身影。
打造可持续发展平台
“要实现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目标,中交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构造能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架构。”周纪昌认为。
中交集团过去的业务一头沉,都集中在交通建设上。周纪昌说:“今后,要通过调整,使基建施工、疏浚、装备制造、投资等业务板块均衡发展。”
中交集团目前投资了38个交通基础项目,获得19亿元利润,初见成效;公司加大铁路市场开发力度,承担的铁路基建合同超过1000亿元。
“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国际市场。”周纪昌指出。中交集团2006年提出海外业务要占总业务40%比例的目标,目前已经接近30%。
“更重要的转变是,追求环境和交通建设和谐发展已成今后交通建设领域新的主流,适应不了新形势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周纪昌认为。“科技创新是节能减排第一推动力。”周纪昌说,中交2009年节能减排共投入技改资金4300万元,设立123项技改项目。
“2008年,中交集团的规模只有世界同行第一法国万喜集团的一半,利润是万喜的37%。中交全球同行中排名只是第六位。”周纪昌对记者念出一组数字。
企业的竞争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无法称雄,就谈不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周纪昌展望未来10年说:“我们将通过打造可持续发展平台,推动中交集团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崛起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