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大股东占款是怎么回事
指的是它的控股股东,也就是母公司挪用自己的子公司,也就是该上市公司的资金,长期占用。这种事情主要发生在股改前,由于法人股无法流通,所以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无法反映到其价格上,导致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不关注自己子公司的股价,甚至想方设法去掏空上市公司。现在股改全流通了,加之证监会发布了要求相关上市公司限期解决占款的法令,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❷ 由于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上市公司带帽,年报亏损后会带星吗
第一年的话不用戴,连续第二年亏损就要戴了,年报公布前,还要看大股东有没有什么重大资产重组,财政补助,变卖资产之类的举措,不过,亏损股赌重组就是一种赌博,也许压对,也许压错。不适合一般散户。
❸ 冠幅大股东占款干什么去了
大股东占款,一般都是进行投资了。
❹ 如何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
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普遍现象, 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自去年管理层提出重点解决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以来, 上市公司大股东清欠速度明显加快, 大股东资金占款总额也呈逐渐下降趋势据统计, 2005年11月以来, 已有15家公司的占款问题有实质性进展其中氯碱化工天大天财浙大海纳收到共计1.86亿元的现金还款, 金城股份金花股份南方摩托风华高科等提出以资抵债的方式还款, 北大荒拟采用定向回购方式, 凤凰股份拟以股抵债, 中国武夷吉林炭素特发信息长江投资的大股东给出还款计划或时间表, 上海科技鲁北化工也表示将尽快还款如果这些公司大股东还款全部到位, 将解决高达69亿元的占款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1月底, 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总额已从2002年的最高峰967亿元, 下降至365亿元, 占款数额下降一半以上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现象的上市公司从676家下降至234家, 下降幅度明显虽然取得很大改善, 但大股东占款从原来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为主转为经营性占用资金, 呈现越来越隐秘的特点, 这不仅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而且严重侵蚀着公司的资产质量, 给上市公司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不得不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投资还是要到一些正规合法的地方,例如腾讯众创空间 。
❺ 大股东占款的深层次原因
1.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我国上市公司大多选择“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为母公司”的模式。而母公司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一般占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控股大股东可以利用其控股权,通过资产重组、应收账款或其它应收款等方式,将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或利润向大股东转移。这样,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天然缺陷,加上内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就使上市公司逐步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
2.过度“包装”上市导致先天“缺陷”。相当一批上市公司为达到上市所需条件,脱胎于企业集团的一块优质资产或一个分厂,而将非优质资产、剩余劳动力等加以剥离,留在了原企业。其资产在行业的不完整性,使其不具备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或依靠母公司供应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依赖母公司的销售渠道销售产品,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关联交易,客观上为大股东占用资金创造了条件。
3.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由于大股东高管人员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交叉任职现象普遍存在,一些身兼数职的大股东高管人员几乎囊括了上市公司的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权,实际上交叉担当了“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从而使上市公司进一步为少数股东和公司内部人员所控制,导致上市公司的利益屡屡受到损害。
4.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功能不够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多是由国企改制而成,很多公司在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划分上还不清晰,加上国有股股东缺乏监督董事会的意愿和能力,董事会就无法行使其对经营者的监督功能。目前,上市公司虽引进了独立董事制度,但由于某种默契,独立董事多为“花瓶”董事,难以尽职尽责。
5.上市公司“经营”利润的需要。有些上市公司出于再融资或避免sT的考虑,于是便同大股东达成某种协议,如将公司账面价格较低的资产以离奇的高价出售给大股东,创造巨额利润,但大股东并没有以现金支付给上市公司,而是以其它应收账款挂账,从而一方面上市公司实现了利润,另一方面形成了大股东欠款;还有的上市公司直接将款项借给大股东,然后向大股东收取资金占用费,这样,在公司“产出”利润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巨额的应收账款。
6.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不严,监管制度存在漏洞。一些上市公司巨大的占款黑洞,直到“纸包不住火”,才不得已“实话实说”,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有关制度虽然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款作了处罚规定,但处罚条款是粗线条的,具体实施时难以把握尺度,给违规者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也是大股东违规占款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❻ 大股东占款的占款的对策
1.实施以股抵债。对已经侵占的资金,大股东要积极采取现金清偿、红利抵债、以资抵债等方式,加快偿还速度。对不能实行现金资产抵债的,要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股抵债,改善公司财务状况,释放公司经营风险,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如电广传媒在证券市场首推“以股抵债”,其控股股东以7 542万股偿还5.39亿元债务。
2.实行定向回购。郑州煤电公告,股东大会同意股改后公司定向回购郑煤集团所持部分股份,然后注销,以解决大股东长期占款问题;凤凰股份也表示,拟回购大股东的国家股。
3.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要采取积极措施,督促上市公司加大清欠力度。抽调专人成立“清欠”工作小组,集中处理共性问题和有关难题,并负责与各相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工作,提高“清欠”工作的效率;结合年报披露和事后审核工作,逐一核对每家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数额,并与相关机构密切合作,联合追讨,确保清欠工作的准确性。
4.加强舆论监督,实施定期曝光制度。交易所应在主要证券媒体上以专栏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市场通报有关上市公司清欠方案的执行情况、清欠进度和力度,公开各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清欠方案、时间安排和有关股东承诺等信息,真正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5.市场各方共同参与,形成连续的、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上市公司在上市伊始应和交易所签署《上市协议》,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在上任伊始须向交易所递交《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声明与承诺书》,分别承诺遵守有关法律和《上市规则》。如果公司或者个人违背承诺,违反《上市规则》的规定,交易所可将有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其处以公开谴责,并把公开谴责列入诚信记录,公之于众,并抄报当地政府和金融部门。
6.改革与完善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建立一种使上市公司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上市公司要真正发展还是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能力才是公司生存的长久之计。同时要改革与完善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货币性收入与企业的效益高低挂起钩来,采取基本年薪、年度奖金、股权、期权等形式,把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营状况结合起来,使经营者能对企业做出长期投入,使其财务决策更趋理性,努力建立一种使上市公司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
❼ 什么是大股东占款,大股东占款的危害是什么
就是大股东把属于公司的钱款占用了,影响公司的发展,侵害了公司的利益。
❽ 请分析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这一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人为原因。
我个人觉得用会计知识回答过于简单化,也回答不清楚。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制度决定的。由于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价无法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上市公司也失去了把企业股价做上去的一个重要动力,从而导致许多优秀企业刻意把利润做低以逃避分红,甚至是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因为上市公司做的再好,其法人股无法流通,其价值根本无法体现,严重削弱了大股东做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动力。
股改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法人股全流通后,上市公司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股市对于企业价值有相当大的溢价性,大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获得的利益远远逊于它把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得到的利益,这一曾经的普遍现象得到了极大的遏制。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任何不合理甚至违法的现象简单的打击是很难收到效果的,必须要从制度上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