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持有公司10%股份,离职后。要怎么主动退出呢
要公司办理股权转让,你没办法单方退出
需要你和受让股东签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做一个股东会决议
然后修改章程
最后公司去工商局办理变更备案
你至少要签股权转让协议,其他的可以公司办理
❷ 关于离职后的公司股份问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甲在认购B公司股份时与A公司和B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协议,如有协议则需按协议进行。如没有协议,则AB公司无权要求甲退还持有的全部股份,甲不愿退股的话可以继续持有,享受B公司分红权;甲如愿意退股,且与AB公司达成退股价格协议(或许就按公平价格25元退股),还是退掉好,内部股份难受法律保护。
❸ 离职了股份能直接丢了吗
今年25岁的冯某持有青岛某银行29000股股份,离职后被银行回购。冯某称,银行以不解除劳动合同为由强行回购股权,因此诉至法院。由于冯某离职时,银行回购股份未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不具有法律效力。近日,市南法院一审判决,29000股股份仍应归冯某持有。 冯某称,她于2007年6月14日以每股1元的价格取得了青岛某银行29000股股份,因她后来申请与银行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不交回股权证银行就不给出具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她也就无法找到新工作单位,因此被迫交回了股权证。冯某表示,她拿回股权证后发现上面的29000股股份已经被注明收回。冯某认为,银行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财产权益,所以诉至法院。青岛某银行对此表示,银行出售的股份针对员工,富含大量优惠政策,该股份明确了附带义务和条件,如果购买人在购买股份后三年离开银行,银行将有权按相应价格收回股份。冯某在购买股份的过程中,是明确知道附带条件和义务的。因此,冯某离职时,双方按约定办理相关股份收回手续,符合双方最初的约定。市南法院经审理查明,2007年5月 15日,青岛某银行董事会表决通过《员工认购待处股份实施方案》和《员工认购待处置股份管理办法》。2007年5月 24日,青岛某银行公布了这两份文件,7天后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文件中规定,具有认购资格的是该行2007年3月 31日在岗职工,认购价格为每股1元。本次认购股份设定3年锁定期;员工申请调离或被解除合同的,锁定期内的股份由银行进行回购。2007年6月 1 日,冯某申请认购股份29000股,并填写《认购申请书》,上面载明自愿遵守银行公布的两份文件。同年10月29日,冯某申请辞职。两个月后,冯某与银行签订协议书,同意以29000元的股份及利息支付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银行将冯某股权证中关于持股29000股的记录画掉。2008年4月 17日,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份锁定期内辞职、辞退的员工所认购的待处置股份应当由银行回购。市南法院认为,银行回购股份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2007年12月 13日,双方签订协议书的内容是债务抵消,即银行回购股份,但由于双方签订协议时相关回购方案未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回购股份的法定决议程序没有履行完毕,尚未发生法律效力。虽然银行在2008年4月 17日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有关决议,但该股东大会决议并不具有追溯力。因此,双方签订的协议中有关银行收回冯某股份的约定没有法律约束力,29000股股份仍应归冯某持有。
❹ 离职了 但有公司的股份怎么办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要明确你是否有股权证,而且送你的股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是岗位股或者激励股(没有等级在股东名册中,属于公司的激励政策,只参与分红,没有股东其他权利),那么,你离职后就没有了。 2、不是退回,只能是转让。要看你的公司的子公司的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性质不同,股权(股份)转让的方式和要求都不同的。
❺ 公司股份离职后能否保留
《股权管理办法》规定:原始股股东如果辞职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则丧失持股资格,所持股份应当在离职后一个月内转让给公司;原始股股东拒绝按规定转让股权的,公司将强制要求股东转让,强制转让价格为该部分股份所对应的公司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值。
建议:在采取员工股权激励时,请创始团队成员务必注意,对于不同情况下的股权处置的约定宜早不宜迟,宜细不宜粗。越早约定,约定得越细,则覆盖的人员越多,执行性越强。最好的办法是在律师的指导下,在约定中穷尽所有面临股权变动的情况,区分员工被动离职、主动离职、意外身故等各种情况,设定好详细的执行方案,这才能确保你们激励目的能得以正确的实现。
❻ 员工离职后持有的公司股份如何处理
看职工和公司持股合同的约定
允许继续持股的,可以按合同约定持股、分红
合同要求离职股份单位回购的,可以按离职时股权价值由公司回购
职工持股要求是职工和单位双方协商约定,没有统一要求。如果有纠纷直接法院起诉,不属于劳动纠纷,不用先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