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电集团效益比较好的研究所
最好的当然是14所,38所,29所,54所啦,被称为中电四小肥羊,也是最大的四个所,还有其他几个也不错,例如成都的10所,南京的28所,嘉兴的36所。如果是博士的话,选择大的所进去平台更大,如14,38都不错;如果是硕士的话,应该考虑一下发展前景,因为大所里牛人太多了,都是博士,所以可以选择29所,10所,28所这类的,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
㈡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待遇怎么样
合肥十六所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月薪大概在3000元左右,如果你有较大的项目,年底提成最高的7、8万也正常,硕士、尤其是博士待遇另说,年薪20万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这是合肥啊,这个收入还可以吧。
其他的保险和事业单位相同,有医疗保险,没有养老保险,因为该所从本质上还是一个事业单位,当然以后国家改革后就不知道了。
新所长从38所调来。该所低温电子的产品和方向是现代科技的重点发展领域,这个你可以去了解。现在进该所应该会有个非常好的事业发展机会。
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究所的研究生好考么前景怎样
分数与中科院的研究生分数差不多。基本上工科340以上。或略低点
㈣ 中电集团第十六研究所待遇怎么样和38所比呢,我说的是职能部门,比如市场部,宣传策划部,信息中心这些
我是四十三所的员工,怎么说呢,我是打死不会去十六所的,效益太差了,就相当于三十八所的一个部门,市场不好做,宣传策划跟着市场走的,肯定也不咋地,信息中心不清楚,反正十六所进了职能部门也就三万的样子,你要是硕士或者博士来我们四十三所呗
㈤ 求中电集团第七研究所详细待遇,有知道的前辈麻烦告诉我,不方便的话请私信我,万分感谢
本科税前2500,硕士4000,到手的钱在广州刚够吃饭租房,福利就不要想了,年终有双粮(有时会打折)。年轻人不建议进去,挣不到钱不说,还浪费时间!你去了估计不到三个月就会后悔,到时进退两难!!
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有多少研究所分别在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现有二级成员单位48家,上市公司8家,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区。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拥有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10个。
研究所具体地点如下: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北京市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安徽省淮南市
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
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
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北京市
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北京市
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省石家庄市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北京市
1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市
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
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市
1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河南省新乡市
1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上海市宝山区
1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河南省郑州市
1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
1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成都市
1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上海市
2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
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2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市
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
2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市
2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辽宁省锦州市
2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英文简称CETC)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电子工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务院授权的投资机构,2002年3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现有二级成员单位48家,上市公司8家,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区。在职职工16万余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10个。
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1.8亿元,实现利润203亿元,净资产总额1619.8亿元,连续13年获得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和4个任期经营业绩优秀企业,连续两次荣获任期“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优秀企业”。2013-2015年任期荣获中组部和国资委中管企业“优秀”领导班子。2016年位列世界500强第400位。
经历十六年的奋斗,中国电科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国内唯一在国家海洋、空间、网络三大战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军工集团;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各军兵种全方位提供信息化装备的军工集团;国内唯一能够为我军各种型号的卫星、导弹、飞机、舰船、车辆提供各类关键元器件的企业集团;国内在公共安全和电子信息装备、仪器仪表的研制、生产和服务方面最具实力的国有中央企业。
㈦ 投诉中电集团
我不赞同
㈧ 大家好,请大家帮我拿拿主意,本人硕士,今天接到中电集团45所offer,去还是不去
同问,不过跟我说的是“去年是硕士的北京户口都解决了,今年名额没下来,不敢做保证”。。。
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下属47个研究所的规模排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有46家研究所,电子通信方面的,其实各所都是拿国家项目,薪资水平差不多,看地方了。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当然是南京14所了,里面好几位院士,现在进去至少都得硕士研究生了,他们自己也培养研究生,所以对个人而言,去个很大很强知名度很高的单位确实很满足,但研究生进去实际上是很底层的员工了,很难有出头之日,给的薪在南京来说很没有购买力。
成都的29所搞电子对抗,两千多人吧,薪水在成都那悠闲低消费的城市,是很诱人的。合肥的电子38所和石家庄54所,浙江嘉兴的电子36所在电子通信这块,国内都不错,主要是薪水在当地很可观的,作的东西也还能拿得出去。中电集团中搞材料、接插件、微电子这几个行业的,好象不是很突出,可能是半导体、微电子这些行业,国内的跟外资企业都难竞争吧。
听很多网友说,中点效益最好的几个研究所就那么几个,南京的14所当然是老大,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上,其次就是29,38,54了!
中电集团搞电子通信的几个所都还不错吧,网上传得多的几个所,也正是人数很多的那几个,人多的所要养活那么多人,项目经费当然得多些了,项目也作得大些。单位内部薪资再分配时,个人能分配多少,得看自己在整个单位中处在什么岗位扮演个什么角色了,若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好些都在这个所,虽然这个所整体上很厉害,实力财力口碑都很好,但单位牛人太多新人难于突出,总是在专家们的光辉指引下作很底层的工作,拿钱多的可能就不是自己了。本人小硕毕业去了南京的某个所,硕士在那儿是最底层的员工了,我们都说自己是作具体工作的人员,奖金高了实际是加班辛苦换来的,工作很没成就感,另一同学去了个规模才一千多人、发展才二十几年的所,正是发展用人的地方,硕士也算是人才,他的干劲也足得多,所以对个人,还是应该选择是否能发展自己的地方,单位是否很需要你,你在那儿能作出多大成绩,不一定说去了某个很牛的所就万事大吉了。
或许好不好,都是相对于单位所在地的吧,中电在北京的所,在单位的技术实力和个人的薪资收益上可能相对于其他单位没有太突出的特点吧,北京的各类研究院所真的是太多了,但中电在地方上的所大都还是不错的,尤其搞电子通信这块,在学术研究上不咋的,但在工程应用上属于是国家队了,重庆的两个所偏向光器件吧,作系统的不多,器件行业可能受国外竞争冲击大些。
简单的聊一聊我知道的较大的研究所。
中电集团的研究所大概有40多家,但是最大号已经排到了58所,其中原因很多,像54所就是原16所和19所合并而成。
如果按照规模划分,自然以南京14所第一,人员大概6000人左右,2005年产值过30亿,14所是整机所,整机能力国内无出右着,但是部件能力也很强,近年甚至在IC方向也有所发展。但自罗所长上台以来,14所似乎有些天下第一的气势有所收敛,但是14所傲气在业内众所周知。因为是整机所,所以效益差不多,似乎5部、6部的薪酬稍高。
石家庄54所虽然也属整机所,但是主要偏向通信方面,在职人员4000多人,2005年产值20多亿,本来54所和14所一时瑜亮,虽说稍逊,但也可一争长短,但自从03年那次出事以后,54所大伤元气,这两年有所缓和。以效益来说,电子战专业部多年来一直未列前茅,但从去年开始,遥感遥控专业部有赶超趋势。
合肥38所,雷达整机所,成都29所,以电子对抗,干扰机闻名。规模差不多,都是2000多人,2005年产值17亿-20亿之间,规模和效益应该同属第一集团,29所人均产值更高些,就我个人感觉,29所有些四川盆地文化影响,有些固步自封,而38所的风格更是踏实实干一些。整机所薪酬区别都不大,但29所收入显然在38所之上。具体情况不清,感觉29所西科公司薪酬水平不低,而38所各个部门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