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交易所”自身也是香港上市公司
你说对了,港交所本身也是上市的
港交所经营证券和衍生产品市场,还有相关的结算所,为香港上市公司的前线监管机构,旗下成员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属市场──英国的London Metal Exchange(伦敦金属交易所)
港交所全资的附属公司包括香港联合交易所和香港期货交易所。
2. 香港是哪年有股市的刚开始有哪几家上市公司
香港股市发展历史
1866年 非正式证券交易市场成立。
1891年 香港经纪协会成立,证券交易市场正式开始。
1914年 香港经纪协会易名为香港经纪商会。
1921年 香港第二间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会成立。
1947年 两所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合力重建二次大战后的香港股市。
60年代银行风潮令不少公司被迫减少向银行借贷,转向股市集资,从此活跃了香港股市。
1969年 远东交易所成立。
70年代 港股於73年创1774.69点新高后74年暴跌至150.11点。同期两间证券交易所成立。
1970年 金银证券交易所成立。
1971年九龙证券交易所
1973年 大市於3月9日创出1774.69点新高后,因假股票及石油危机而大跌至1974年的150.11点。
1976年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让投资者可透过逾130家交易所参与者买卖期货及期权合约。
80年代 港股经历三次大起大落,分别於81年、87年及89年。同期四间证券交易所合并成为香港联合交易所。
1980年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
1981年 物业市道强劲带动港股见1810.20点的高位,但由高通胀带来的高息潮使香港地产陷入低潮,加上97回归问题使港股大跌至1982年12月的676.3点。
1984年 中英草签了中英协议,物业市道复苏,出口转旺及中国大陆开放,带动香港经济,港股重拾升轨。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九龙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合并,并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同年港股冲破73年及81年高位。
1986年 10月1日港股见3968.7点高位后因美国股灾及香港停市,港股大挫至12月的1973.96点。
1987年至89年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年中港股升至3329.05点,其后因突发事故而下挫至2022.15点。
90年代 港股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分别於93年及97年。98年港府更因抗衡炒家操控本港金融市场而入市购买逾千亿蓝筹股票,令恒指由6454点反弹。
1990年 港股7月见3559.89点后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而下跌。
1991年 11月后中英达成新机场备忘录,港股因海外资金相继入市而逐步上升至92年8月的9239.67点。
1992年 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投入服务。
1993年 外资大量涌入,恒指急升12599点。
1994年 17间上市公司股份可沽空买卖。同年因美国突然加息,外围债券市场下跌及部份资金撤离香港,令恒指挫40%至接近6900点。
1995年 期权交易市场成立。同年美息见顶及香港公司盈利回升,港股亦回升。
1997年 恒指见16820点新高后,因国际炒家狙击港股汇而急挫五成,港息更一度抽高至300厘。
1998年8月 港府入市干预,买逾千亿蓝筹以抗衡炒家操控港股、汇市及息口,令港股反弹至00年初的18000点。
1999年 创业板股票市场於年底成立。
千禧年 港股升至18000点后回落至现时的12000点水平;创业板指数更跌至7月份的239点新低。
2000年中 香港联合交易与香港期货交易所实行股份化后,与香港中央结算合并成为香港交易所,并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上市编号:0388)。同年由於加息、原油价升及科网股泡沫爆破,港股由18000点下跌至14000点水平后於14000点至16000点之间徘徊,创业板则由3月份的逾千点高位下降至年底的300点水平。
2001年 美国经济放缓拖累本港经济,加上 “911事件”发生,令港股由年初的16000点水平持续下跌,最低跌至8894点。
2002年 美经济自谷底大幅反弹,於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按季录得6.5%的增长,带动港股一度升至12000点水平。惟其后受美经济增长减慢甚至有机会陷入双衰退的危机,加上美会计丑闻不断,美股道指於7月跌至7533点低位,港股亦回落8772点低位。
2003年首8月 恒指因SARS疫症肆虐本港而跌至8332点低位,其后大陆放宽国内人士到港旅游的限制及推出CEPA等多项利好政策,令恒指大幅反弹至万点以上。
3. 香港上市公司一共多少家
500多家上市公司吧
准确的数字不好说,因为公司不断上市,但有的也能下市。
4. 为什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公司有的是股份公司,而有的是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是不能上市的,估计是你看错了
5. 有人知道香港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截止2007年10月31日香制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数量总数为1220家(包含主板和创业板)(5562个证券品种),请见香港联交所的统计数据页面:
http://www.hkex.com.hk/data/markstat/mkthl200710.htm
其中,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截止10月31日是193家(196个证券品种),请见GEM板的统计数字页面:http://www.hkgem.com/statistics/ms1/e_MktHighlights.html
6. 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资料
香港上市公司,关於信息披露方面,并没有分红筹,蓝筹的分别,都是统一要求的。
港股消息,可以到下列地方看:
http://www.aastocks.com
http://www.hkex.com.hk
7.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你可以登录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官方网站上查询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信息。
以下是网站上市公司查询页链接: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advancedsearch/search_active_main_c.aspx
该页面公告称:
上市公司公告进阶搜寻可供搜寻自1999年4月1日起由主板及创业板上市发行人根据上市条例披露
要求而发出的公司公告、股东通函及其他公司信息(如年报及上市招股书)。请注意,由於在2002年2月15日前部份公司信息并未强制要求提交电子档案,所
以阁下的进阶搜寻结果也许未能包括该等公司信息在内。为简化搜寻参数的输入,请到上市公司公告简易搜寻以搜寻最新或过去七天的上市公司文件。
8. 香港交易所是什么机构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英文简称HKEx)HKEx: 0388,是香港的证券交易所。港交所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资拥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属公司。主要业务是拥有及经营本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以及其有关的结算所。主席为夏佳理,行政总裁为周文耀。
2004年,港交所资产净值为4,052,143,000港元,纯利为1,056,884,000港元。
早期发展
香港的证券交易历史悠久,早于19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已出现,但到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证券交易市场。1914年,该会易名为香港经纪商会。1921年,香港股份商会注册成立,属香港第二间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所于1947年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四会时代
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国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属英资企业。1960年代末,香港经济起飞,华资公司对上市集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促成更多以华资拥有及管理的交易所开业,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先后创立。
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创立年份:
★香港证券交易所 - 1947年
★远东证券交易所 - 1969年12月17日
★金银证券交易所 - 1971年9月15日
★九龙证券交易所 - 1972年
四会合并
一个城市拥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为罕见,而且也带来行政与监管上的困难。在香港政府的压力下,四家交易所合并势在必行。1980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经过多年筹备,1986年4月2日,四会正式合并,联合交易所开始运作,并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香港中环交易广场,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1986年9月22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
与期交所合并
经历过多次牛市、股灾,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香港证券市场渐趋成熟。1999年,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公布,为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及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建议把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拥有,当时联交所共有570家会员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机构完成合并,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27日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
现况
2005年7月,港交所为使用接近20年,位于交易广场的交易大堂进行翻新,减少交易柜位,并增设多功能场地、展览馆及图书馆等设施。装修完成后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并由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主持启用仪式。交易大堂的展览馆则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主持揭幕仪式。
交易大堂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后,设有294张交易台,交易场地面积为12,200平方呎,设有传媒采访区及新闻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电子显示屏幕则改用全彩色显示屏,以圆筒形设计。另增设交易所展览馆,占地13,800平方呎,对外开放,向公众介绍交易所的历史及发展,成人入场费20港元。
交易系统
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电脑进行,第一代的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于1993年11月启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启用,系统让证券行的终端机连接,令交易不再局限于交易大堂内。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 (AMS/3)于2000年启用,证券经纪可以透过开放式的连接器,将买卖盘直接输入中央处理系统进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处理的交易量。
结构
港交所董事会成员包括不多于6名由财政司司长委任的董事,不多于6名由股东选出的董事、及行政总裁。2006年4月26日,财政司司长委任夏佳理、史美伦、郑慕智、张建东、范鸿龄及方侠出任董事,而港交所股东大会则选出David Webb及陆恭蕙出任董事。
9. 香港联交所与香港交易所的关系
现在香港只有一个交易所就是联交所,以前是有好多个,后来合并成联交所了
10. 港股上市公司的基本标准
港交易所可以分为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两个市场有不同的上市要求。
主板上市的要求
主要为较大型、基础较佳以及具有赢利纪录的公司筹集资金。
(1)上市前三年合计溢利(溢利是指利润总额)5000万港元(最近一年须达2000万港元);
(2)上市时市值须达1亿港元;
(3)最低公众持股量为25%(如发行人市场超过40亿港元,则最低可降低为10%);
(4)三年业务纪录期须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层及拥有权下营运;
(5)上市时最少须有100名股东,而每100万港元的发行额须由不少于3名股东持有;
(6)信息披露:一年两度的财务报告;
(7)包销安排:公开发售以供认购必须全面包销。
(10)香港联交所主要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国外要求
纳斯达克
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可以分为如下3类。
要求一:
(1)股东权益达1500万美元;
(2)近一个财政年度或者近3年中的两年中拥有100万美元的税前收入;
(3)110万的公众持股量;
(4)公众持股的价值达800万美元;
(5)每股买价至少为5美元;
(6)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
(7)3个做市商(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8)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
要求二:
(1)股东权益达3000万美元;
(2)110万股公众持股;
(3)公众持股的市场价值达1800万美元;
(4)每股买价至少为5美元;
(5)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
(6)3个做市商;
(7)两年的营运历史;
(8)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
要求三:
(1)市场总值为7500万美元;或者资产总额、收益总额分别达到7500万美元;
(2)110万的公众持股量;
(3)公众持股的市场价值至少达到2000万美元;
(4)每股买价至少5美元;
(5)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
(6)4个做市商;
(7)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