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盛集团的政治脉络
高盛的一把手被提名美国政府的财政部长,美国国务院的二把手再度加盟高盛,这两条白宫的人事变动新闻最近被世界各大媒体频频报道,人们都在咀嚼新闻背后的含义,而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是有关“高盛帮”的传言,鲍尔森和佐利克的官场沉浮再次向世人掀开了美国政商互动的神秘一角。
高盛集团很早就有向政界输送高级管理人才的传统。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的高盛集团董事长西德尼·温伯格就开创了向政府输送高官的先例。温伯格本人是从为合伙人擦鞋开始其职业生涯的,他以身作则从华尔街迈入白宫,先后为罗斯福总统和杜鲁门总统当过高级经济政策顾问。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又有多位高盛人踏入政途。1985年,时任高盛联合董事长的约翰·怀特黑德加入里根政府,官居副国务卿,时隔不久时任高盛副总裁的罗伯特·霍尔迈茨又踏入白宫,成为里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1992年,时任高盛联合董事长的罗伯特·鲁宾离开高盛,出任克林顿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两年后调任财政部长,以其卓越的表现被媒体称为“自汉密尔顿之后美国最成功的财政部长”,与格林斯潘并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的两大设计师”;1999年,时任高盛董事长的琼·科赞离职,成为新泽西州民主党参议员,2006年1月更以高票当选新泽西州州长;
2002年12月,高盛前任联合董事长斯蒂芬·弗里德曼来到白宫,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现任白宫外国情报咨询委员会主席;2003年12月,高盛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约翰·塞恩出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长;就在鲍尔森获提名前不久,前高盛公司欧洲分部主管乔舒亚·博尔滕刚刚荣升白宫办公厅主任。除此以外,高盛前合伙人肯尼思·普罗迪曾经担任美国政府下属的美国进出口银行总裁兼董事长,还有不少高盛“毕业生”走入国会山,成为举足轻重的国会议员。
正因为高盛培养了数不胜数的政界要人,高盛才得了一个美称——美国政界经济高官的“黄埔军校”。独立思想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史蒂芬·赫斯日前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记者采访时就不无感慨地说,“在美国,我还不知道有哪个公司能向政府输送这么多高官”。
2006年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玫瑰园宣布,正式提名著名投资银行家、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鲍尔森接替斯诺出任美国下一任财政部部长。据悉美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将于7月11日开始对鲍尔森出任财长举行听证会。
2006年6月19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突然宣布辞职,预计将于7月正式离开国务院。佐利克说自己将投身高盛集团,但没有透露具体职务。据此间媒体最新报道,佐利克将担任高盛集团副董事长兼高级国际顾问团主席,负责制定高盛的全球战略。高盛对佐利克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佐利克也曾在该公司担任高级国际顾问。
② 投资银行的ECM, ED, CMD, 和IBD分别指的是什么部门或职务 大概职责是什么
1、ECM=Equity Capital Market 资本市场部门
为投资银行部及其客户提供市场分析,为客户融资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多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专业建议
2、CMD=Capital Market Department 资本市场部门,叫法不同
协助IBD的证券承销业务,评估和控制承销风险,设计股票或者债券的发行结构,组织承销团,协调市场推介路演,主导定价和配售,以及管理项目收入。
3、IBD=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投资银行部门
投资银行部主要从事投资理财,也就是皮包银行。是银行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食物链的顶层。这个业务主要在谱银行业务基础上进行包装整合,以效率或者效益的形式整合银行传统产品。因此很多成为金融衍生产品。
4、ED=Executive Director,执行董事
指规模较小的有限公司在不设立董事会的情况下设立的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职务,它本身作为一个董事是参与企业的经营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人担任执行董事,负有积极地履行董事会职能责任或指定的职能责任。
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s)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主要的服务提供者。
投资银行是指传统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服务机构,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征是风险不隔离;
在美国,投资银行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由综合性银行分拆而来,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证券经纪人发展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证券。
投资银行的类型:
1、商人银行
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对现存的投资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形式从事商人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
2、全能型银行
这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主要在欧洲大陆,他们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
3、跨国财务公司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林、雷曼倒台,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③ 美国高盛集团是干什么的
美国高盛集团的核心业务
投资银行
为各种各样的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提供广泛的投资银行服务。
投资控股
高盛集团入股了中国石化、中粮集团、金龙鱼等多家大型企业,并占有中国移动的股份。
交易投资
一方面协助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进行交易,另一方面通过做市、交易和投资固定收益和股票产品、外汇、大宗商品及衍生产品,用自营资金进行交易。此外,高盛还参与股票及期权交易所的特许交易商及做市活动,并在全球主要的股票、期权和期货交易所为客户交易进行结算。对于商业银行及其它投资活动,高盛既进行直接投资,也通过公司募集和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
资产管理
向全球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投资顾问及理财规划服务,并提供所有主要资产类别的投资产品(主要通过分开管理的账户和符合工具,如互惠基金和私人投资基金)。高盛还向全球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基金会和高净值个人提供大宗经纪服务、融资及融券服务。
④ 高盛集团是干什么的
名 称: 高盛集团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体育西路109号高盛大厦楼16楼
电 话: 38791888 传 真: 38791102
联系人: 罗汉明 邮 编: 510620
区 号: 020
主要产品: 房地产
电子邮件:
单位网址:
⑤ 高盛集团简介
高盛是集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投资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它为全球成千上万个重要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有的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高盛1869年创立于纽约,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之一。 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一百三十年之后,高盛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高盛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分部,并以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及东京等地作为地区总部。
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高盛在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中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占据领导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10月进行了后续股票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及可转换债券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6.7亿美元;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18.4亿美元;以及中兴通讯4亿美元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2005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交通银行22亿美元的海外上市项目以及中国石油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近40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
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案;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案;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交通银行20%股权案以及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合资公司的成立令高盛从此可以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⑥ 高盛集团的老板是谁
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 董事会主席巴菲特和董事会副主席查理·芒格 1976年,在高盛的高版级合伙人莱文去世权后,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文伯格和怀特黑特两人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巴菲特 也是高盛的股东之一 拥有50亿股原始股
⑦ 高盛集团是干什么的
高盛是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也可以说是投资银行。专门提供投资咨询业务,通俗说就是提供理财信息。当然是高级的。跟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一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⑧ 高盛集团的业务有哪些
高盛集团公司(高盛)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证券和投资管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包括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和富裕人群在内的各类客户提供一系列服务。高盛的经营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投资银行、交易和资本投资、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
⑨ 请问谁知道美国高盛或者中国高盛的组织构架,谢谢!
管理软件在中国发展的20年,从财务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到ERP普及,市场从零发展的几十亿,应用企业和软件提供商都得到了相应的支持和长足的发展,但接下来的10年,管理软件领域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从全球来看,美国高盛在2008年发布的《企业软件回顾》研究报告中,将ERP市场细分为财务软件、人力资本管理软件、制造和供应链软件、企业资产管理等四类,其中,财务软件比重为43%、HR软件占26%、制造和供应链软件为25%。这意味着在全球的ERP市场中HR软件占了1/4。但在中国,HR软件的市场规模还不到5%。这就意味着中国距全球还有20%多的差距,全球现状最起码是未来10年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
就中国而言,根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十一五”规划,至少在未来4年,中国软件业产值年均增速将超过30%,管理软件作为重点领域将实现飞速发展。至于HR软件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国内权威的ICT研究机构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发布的《2008中国HR软件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07年中国HR软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52亿元,比2006年增长30.4%。其中,通用型HR软件为3.28亿元,定制型为3.24亿元。计世资讯研究表明,在所有管理软件中,HR软件是目前增长率最高的市场,预计到2012年人力资源信息化市场应该会达到15亿的规模。
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日渐重视,信息化价值的不断得到企业认同,企业成功应用效应的带动,e-HR市场无疑是未来3~5年中管理软件最大的增量市场。
在洞察管理运营作为企业未来关键竞争要素的同时,我们发现在过去30年中,作为企业竞争力要素及可得性资源的人、财、物以及市场等方面的管理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IT)实现企业管理变革方面,中国企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企业对“财”、“物”的管理分别借助财务软件和供应链管理软件得到飞速提升,这两种管理软件也得到快速发展并为管理软件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十年”。
ERP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信息化是最恰当的管理帮手。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巨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推进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而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则使更多的中国企业感受到经济环境骤变带来的冲击。2009年春节刚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机构即联合发出号召,希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主动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尽最大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
即将在2009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也要求广大国有企业加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在内的机制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加强绩效考核,控制运营风险。而刚刚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4月下旬刚刚落幕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了“四个必须”的观点:公司治理必须要有新的进展;企业的组织构架必须做出重大的改革;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进行新的升级;员工队伍的素质必须得到新的提高。
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必然带来企业间的重组、并购等组织调整和转型升级。在经济转型和组织调整期,企业的重要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其重点在于加强集团管控,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和组织绩效管控。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便自然从“财”、“物”过渡到“人”。
需求的变化决定了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HR软件成了那些管理思想先进、防范风险意识强的集团企业的热门话题,人力资源管理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信息化阶段,用友eHR软件近三年每年138%的复合增长率也能直接体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精细化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绩效都离不开e-HR软件的强劲支持, e-HR信息化的需求便在企业内部竞争力、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刺激下得到空前激发,正在带动管理软件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