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腾讯集团股份比例

腾讯集团股份比例

发布时间:2021-08-01 06:30:35

A. 腾讯和百度的股权分布

腾讯年报显示,Naspers持有该公司31.1%股份,马化腾持股8.61%。网络年报显示网络最新股权结构,李彦宏持股16.1%,第二大股东Baillie Gifford & Co(Scottish partnership)持股降至5.2%。

腾讯股权分布:

5月14日消息,腾讯最近发布了2018年报,披露了该公司最新股权结构。腾讯年报显示,Naspers持有该公司31.1%股份,马化腾持股8.61%。

根据年报显示,腾讯执行董事为腾讯CEO马化腾、腾讯总裁刘炽平;非执行董事为Jacobus Petrus (Koos)Bekker 、Charles St Leger Searle;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东生、Iain Ferguson Bruce、Ian Charles Stone、杨绍信、柯杨。

腾讯最大股东为MIH TC(母公司为南非报业Naspers),持有31%股权;腾讯CEO马化腾持股为8.58%,刘炽平持股为0.55%。

腾讯年报附注解释称:MIH TC乃由Naspers Limited透过其全资拥有的中间公司MIH Holdings Proprietary Limited、MIH Ming He Holdings Limited及MIH Services FZ LLC间接全资拥有。

Naspers Limited、MIH Holdings Proprietary Limited、MIH Ming He Holdings Limited及MIH Services FZ LLC被视为拥有同一批2961223600股股份。

总部位于南非开普敦的Naspers创立于1915年,起初只是一间出版商,1997年在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上市,现时业务包括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收费电视以及印刷媒体等,在非洲、印度、巴西有很大影响力。Naspers在2001年斥资3300万美元入股腾讯,成为其控股股东。

Naspers去年3月按总代价76941211,500港元(约合人民币621亿元)出售合共189978300股腾讯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计算可得,Naspers出售价为每股405港元。这也是Naspers在2001年投资腾讯以来,首次出售后者股份。

腾讯当时表示,Naspers表示至少未来三年将不会进一步出售股份,有关安排符合其对本公司业务的长期信心。

截至2018年12月31日,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持有腾讯8.61%股份。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直接持有723507500股腾讯股份及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马化腾环球基金会间接持有96000000股股份。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为马化腾全资拥有。

和腾讯2017年年报对比,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不再是腾讯主要股东。

另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腾讯总裁刘炽平持有公司4918万股股票,持股比例约0.52%。

截至今年1月31日,网络第二大股东Baillie Gifford & Co(Scottish partnership)持股降至5.2%,上年同期Baillie Gifford & Co持股为6.6%。

李彦宏此前曾表示,网络在2018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年营收达1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

网络预计在2019年第一季度,网络的净收入总额将会介于235亿元人民币(约合34.2亿美元)到247亿元人民币(约合36.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到18%,移除网络国际业务与度小满拆分影响,同比增长18%至24%。

(1)腾讯集团股份比例扩展阅读:

股权结构有不同的分类。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

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

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

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

规范的股权结构包括三层含义:降低股权集中度,改变一股独大局面;流通股股权适度集中,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发挥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股权的流通性。

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

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中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

从理论上讲,股权结构可以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从这个角度,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

在控制权可竞争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相互匹配的,股东能够并且愿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是锁定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将被削弱。

B. 腾讯董事会成员,各占多少股份

腾讯创业初期(约1999年),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各自分享腾讯20%的股份,做为交换条件,二者共向创业初期的腾讯投资220万美金。
2001年6月,香港盈科数码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手中腾讯20%的股权,接手方为南非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此后,MIH米拉德集团公司又从IDG手中收购12.8%的腾讯股份。此时,腾讯的股权架构处于腾讯团队占60%、MIH集团33%、IDG占7.2%。
一年后的2002年6月,MIH集团再度从腾讯控股马化腾之外创始人手中购得13.5%的股权,此时腾讯股权结构变为腾讯及其合作创业者占据46.3%、MIH占据46.5%、IDG占7.2%。
2003年8月,出于上市方面的原因,腾讯进行股权结构调整,在将IDG手中7.2%股权悉数回收的同时,同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此时控股结构变成腾讯与MIH各持50%的局面。
2004年,腾讯IPO发行4.2亿股公众股,此次IPO采取增加股本方式稀释原有股东比例。12位自然人与MIH所占腾讯控股比例各从50%减到37.5%。同年8月31日,ABSA Bank宣布持有1.85亿腾讯股票,占已发行股份的10.43%。
至此,腾讯股权结构变为,腾讯及其创使人37.5%、MIH集团37.5%、ABSA Bank10.43%。其中马化腾个人持股约14.43%。如果在2004年套现,马化腾可净赚1.8亿。

C. 马化腾有多少腾讯股份

截止2020年6月24日,马化腾有54.29%的腾讯股份。

作为一家没有风险资金介入就成立的软件公司,初期的每一笔支出都让马化腾和同伴心惊。截止2020年6月24日,其中许晨晔股份有11.43%,陈一丹股份有11.43%,张志东股份有22.86%。

1998年马化腾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合资”注册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吸纳了三位股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

马化腾也因此成为2019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排名第4位。2019年10月19日,入选2019福布斯年度商业人物之跨国经营商业领袖名单。



(3)腾讯集团股份比例扩展阅读:

马化腾和腾讯的其它相关介绍:

马化腾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寻呼台、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外,因为当时飞华、中华网等许多公司有意向做即时通讯项目,市场很有发展前景。

腾讯拥有《穿越火线》2012年至2021年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运营权。2019年12月,法院确认《全民枪战》因侵害《穿越火线》游戏6幅游戏地图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赔偿金额为4524万元。

D. 腾讯的最大股东为谁

腾讯最大股东是南非的传媒集团Naspers全资子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团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团公司占腾讯回答50%股权 作为腾讯最主要的创办人。目前的股权结构为5位腾讯主要创办人全资拥有,而腾讯借以发家的QQ即时通讯软件即为该公司开发。

E. 马化腾持股比例是多少

马化腾 年龄:42岁/ 籍贯:广东省汕头市/ 职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公司总部:深圳市/ 所属行业:互联网软件与服务/ 持股比例:持有腾讯控股10.25%股权/ 股东地位:第二大股东

当年马化腾创业突见成效的时候,急需资金购买服务器和为员工开支,当时准备寻找国外风险投资,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础。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以110万美元的投资,在不到一年中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已经堪称奇迹,但事实证明盈科还是低估了腾讯的成长潜力。

F. 马化腾竟然只占腾讯10%的股份 背后的大股东是谁

马化腾只占腾讯10%的股份,背后的大股东是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

2001年6月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以3200万美元代价从李泽楷、IDG资本和腾讯创始人团队手中收购了46%股权,经过上市摊薄和唯一一次减持,持有腾讯31.1%股权,实现价值近1400亿美元。

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的实际控制人是公司两名非执行董事,其中一名是公司董事长。在2018年3月抛售过一次腾讯股票,当时按每股40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189978300股腾讯股份,约战腾讯的2%,共获得769.4亿港元。

(6)腾讯集团股份比例扩展阅读

腾讯的股权结构

腾讯第一大股东是Naspers,持股31.1%,第二大股东是马化腾,持股8.63%,剩下的都是美国先锋集团 (Vanguard, 持股2.07%)、贝莱德(Blackrock, 持股1.39%) 、T. Rowe Price (持股1.23%)、挪威主权基金(持股0.84%) 等海外指数基金、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腾讯的五个创始股东: CEO马化腾、CIO许晨晔、CTO张志东、COO曾李青和 CAO陈一丹。腾讯五虎的原始股份都在腾讯的关联公司腾讯计算机,而腾讯2004年在香港上市时,腾讯主要股东只有Naspers、马化腾和张志东。

G. 腾讯的的股份都有谁持有各占百分之多少

1.当年马化腾创业突见成效的时候,急需资金购买服务器和为员工开支,当时准备寻找国外风险投资,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础。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以110万美元的投资,在不到一年中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已经堪称奇迹,但事实证明盈科还是低估了腾讯的成长潜力。
3.起源于南非的MIH绝非等闲之辈,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主营业务是互动电视和收费电视,年营业额约2.5亿美元,市值40多亿美元,是个实实在在的传媒巨头。其对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关注与理解,更加彰显了来者的不凡。
4.MIH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但是显然,一旦看清了腾讯的成长潜力,MIH不甘仅仅成为一个参股投资的角色。
5.此后的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
6.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管理的界定上,MIH与腾讯创业团队显然经过一番良好的协商,在MIH短暂控股时期,腾讯控股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马化腾等主要创办人负责,MIH方面派出的两名非执行董事并不负责腾讯控股的具体事务。
7.直到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才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

H. 腾讯的股权组成

正确来说腾讯还是咱自己的品牌。
当年马化腾创业突见成效的专时候,急需资金属购买服务器和为员工开支,当时准备寻找国外风险投资,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础。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I. 腾讯的总资产有多少,,

TOM集团 总资产80.24亿元,净资产40.24亿元,营业收入32.08亿元,利润12.22亿元。 “2005年是TOM集团进行整合的一年。”TOM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汤美娟如是说。在谈到集团的全年业绩时,汤美娟认为“很兴奋”。 TOM集团2005年收入增长20%,达到31亿零500万港币。在TOM集团的互联网、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及电视娱乐五大支柱产业中,除体育事业集团外,旗下各事业集团的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互联网在集团收入组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4%,而TOM在线占互联网总收入的98%。2005年,TOM集团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是电视娱乐业,增长幅度为146%,达港币7900万元,2004年这一部分收入为3200万元港币。 虽然2005年上半年TOM集团旗下的体育事业集团因故受到影响,2005年全年收入下跌了29%,但TOM集团多元化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势此时凸显出来,不仅依然实现了全年盈利目标,而且利润大幅上升。TOM集团的这种跨媒体经营优势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TOM集团发布的公告称,集团的互联网事业将进一步与来自电视媒体、广播电台及印刷媒体组成跨媒体联盟,以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借着推广“玩乐吧”网络音乐品牌,利用其门户及移动内容分销服务增加收入。 3.星美联合 总资产25.2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亏损。 2005年,星美传媒在影视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其投资的影片 《青红》先是在法国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继而在全国院线票房飘红。不仅如此,该片还成为星美传媒集团试水手机影视业的第一部作品。而由星美传媒投资的首部国产歌舞大片《如果爱》在放映1个月后,票房即达到3000万元。在电视剧方面,由星美传媒投资的20集亲情电视剧《搭错车》,掀起全国收视高潮;而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联合制作的西藏自治区40周年献礼剧《格达活佛》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5年,星美的一个大手笔是大幅度整合其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8月30日,星美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更名为“星美联合”。就此,原上市公司长丰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由过去单一的网络接入及增值电信运营商,重组为集电信和传媒为一体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运营商。星美传媒宣称还将会把其控股公司星美传媒和星美数字(原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星美联合。由此,星美联合将有望能够在网络覆盖与内容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星美传媒利用自己在影视内容行业中快速成长所取得的龙头地位以及带来的现金流,重组长丰通信,可以有效地支持长丰通信,进而改变其单一宽带接入业务的现状,转向增值服务等新兴盈利模式。 4.财讯传媒 总资产3.14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3500万元。 财讯传媒近日宣布,与美国出版巨企Ziff Davis Media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计算机杂志《PC Magazine》。《PC Magazine》是美国头号信息科技杂志之一。 财讯传媒将充分利用其项目管理能力来设立“试验所”,让编辑和分析员试用和评论信息科技产品。最值得高兴的,是合营公司打算制造相关网上产品,意味公司有可能进军急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对财讯传媒意义重大,这是公司首次取得外国杂志的中国出版权。 2005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纯利劲升58%,达到1500万元,远超过平面广告行业8%的增长。其中,《财经》占财讯传媒广告收入的33.7%,同比增长15.4%,平均广告价格增长达双位数字。财讯传媒公司主席王波明指出,国内1年1,300亿元的广告市场,杂志仅占3%,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财讯传媒公司要走出财经,进入消费领域,但仍然坚持只做杂志,据悉,财讯公司还将在2006年推出其它外国杂志。 财讯旗下和讯网的人事变动颇为引人关注。2005年11月16日,已经担任和讯网CEO一职2年的谢文正式辞职。立足财经、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公司定位使和讯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2005年,随着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和博客服务的兴起,和讯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个人门户”被提上了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博客服务引入Web 2.0模式,期待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突破。
TOM集团 总资产80.24亿元,净资产40.24亿元,营业收入32.08亿元,利润12.22亿元。 “2005年是TOM集团进行整合的一年。”TOM 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汤美娟如是说。在谈到集团的全年业绩时,汤美娟认为“很兴奋”。 TOM集团2005年收入增长20%,达到31亿零500万港币。在TOM集团的互联网、出版、户外传媒、体育及电视娱乐五大支柱产业中,除体育事业集团外,旗下各事业集团的收入与2004年相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其中,互联网在集团收入组合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4%,而TOM在线占互联网总收入的98%。2005年,TOM集团中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是电视娱乐业,增长幅度为146%,达港币7900万元,2004年这一部分收入为3200万元港币。 虽然2005年上半年TOM集团旗下的体育事业集团因故受到影响,2005年全年收入下跌了29%,但TOM集团多元化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势此时凸显出来,不仅依然实现了全年盈利目标,而且利润大幅上升。TOM集团的这种跨媒体经营优势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彰显。TOM集团发布的公告称,集团的互联网事业将进一步与来自电视媒体、广播电台及印刷媒体组成跨媒体联盟,以继续维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借着推广“玩乐吧”网络音乐品牌,利用其门户及移动内容分销服务增加收入。 3.星美联合 总资产25.27亿元,净资产5.88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亏损。 2005年,星美传媒在影视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其投资的影片 《青红》先是在法国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获评委会大奖,继而在全国院线票房飘红。不仅如此,该片还成为星美传媒集团试水手机影视业的第一部作品。而由星美传媒投资的首部国产歌舞大片《如果爱》在放映1个月后,票房即达到3000万元。在电视剧方面,由星美传媒投资的20集亲情电视剧《搭错车》,掀起全国收视高潮;而由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星美传媒联合制作的西藏自治区40周年献礼剧《格达活佛》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2005年,星美的一个大手笔是大幅度整合其控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8月30日,星美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长丰通信更名为“星美联合”。就此,原上市公司长丰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由过去单一的网络接入及增值电信运营商,重组为集电信和传媒为一体的数字媒体综合业务运营商。星美传媒宣称还将会把其控股公司星美传媒和星美数字(原友通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星美联合。由此,星美联合将有望能够在网络覆盖与内容方面进行有机整合。业内人士认为,这次星美传媒利用自己在影视内容行业中快速成长所取得的龙头地位以及带来的现金流,重组长丰通信,可以有效地支持长丰通信,进而改变其单一宽带接入业务的现状,转向增值服务等新兴盈利模式。 4.财讯传媒 总资产3.14亿元,净资产2.81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利润3500万元。 财讯传媒近日宣布,与美国出版巨企Ziff Davis Media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计算机杂志《PC Magazine》。《PC Magazine》是美国头号信息科技杂志之一。 财讯传媒将充分利用其项目管理能力来设立“试验所”,让编辑和分析员试用和评论信息科技产品。最值得高兴的,是合营公司打算制造相关网上产品,意味公司有可能进军急速增长的互联网广告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这项交易对财讯传媒意义重大,这是公司首次取得外国杂志的中国出版权。 2005年上半年,财讯传媒纯利劲升58%,达到1500万元,远超过平面广告行业8%的增长。其中,《财经》占财讯传媒广告收入的33.7%,同比增长15.4%,平均广告价格增长达双位数字。财讯传媒公司主席王波明指出,国内1年1,300亿元的广告市场,杂志仅占3%,发展空间很大,未来财讯传媒公司要走出财经,进入消费领域,但仍然坚持只做杂志,据悉,财讯公司还将在2006年推出其它外国杂志。 财讯旗下和讯网的人事变动颇为引人关注。2005年11月16日,已经担任和讯网CEO一职2年的谢文正式辞职。立足财经、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公司定位使和讯成为互联网界的一匹黑马。2005年,随着个人门户时代的到来和博客服务的兴起,和讯的定位发生了转变。“个人门户”被提上了战略高度,通过实施博客服务引入Web 2.0模式,期待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突破。

阅读全文

与腾讯集团股份比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法规 浏览:168
县级如何代理证券营业部 浏览:649
非银行金融机构归谁管理 浏览:985
金轮股份招聘南通 浏览:252
以下不属于金融机构基本功能的是 浏览:475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浏览:567
取外汇叫取现炒吗 浏览:552
桂城海八东路金融公司 浏览:167
现在投资顾问理财顾问好做吗 浏览:526
2018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浏览:514
马云和孙正义在洗手间融资 浏览:541
宜信金融机构 浏览:285
民生证券财富管理部 浏览:602
好未来学而思的融资状况 浏览:362
在银行买的定期理财产品怎么取出来 浏览:415
长期投资理财基金 浏览:550
首汽215亿融资估值 浏览:685
平安车险佣金高的日子 浏览:547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云赛 浏览:507
初入职场理财是期货好还是基金定投好 浏览: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