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业上市好还是不上市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的不同来定。
公司上市的利弊
公司上市是不少企业家的梦想和目标,但是,任何事都是利弊共存,只有充分认识它,才能正确把握权衡,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一 公司上市的积极作用
1.实现原始投资人的价值提升:
从世界上的富翁排行榜,到中国的富翁排行榜,那些跻身排行榜中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企业一旦实现上市,就可以给原始投资人带来双重收益。
第一收益是账面收益。
第二是原始投资人转让股票等方式带来的收益。
2.低成本融资
企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本,因此,如何获得资本就成为企业家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二是向债权人借贷,三是向投资人募集资本。
向投资人募集股本是成为最低成本的融资方式,首先,从时间成本上来讲,股权融资比利润积累要节约时间,其次,从财务成本上来说,股权融资不减少公司税前利润,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财务成本比债权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上市可以使得公司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3.获得资本市场上的强大收购能力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靠企业中间的兼并收购其中有不同的动机。
换股收购,定向增发,要约收购等规范的资本市场操作方式,大大的增强了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吸引力。
4.提高企业的信用
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外交易的基础,信用较强的企业,对外借贷,供货以及开展合作都可以更加容易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治理规范、管理科学、融资要容易,所以容易获得较高的信用评价。
5.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得到提升,对企业的信心也大为增加。
即稳定了现有的员工,同时也有利吸引人才的流入,因此,企业上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
6.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增加企业的形象品牌竞争力,有利于获得消费大众的好感,改善公共关系。
无论是中国石油,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大企业的上市,还是网络,苏宁这样的民营企业上市,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些都成为公司宝贵的财富。
二 公司上市的风险
1、公司控制权的消弱
公司上市,其实质是通过出让公司股权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投入,因此,公司上市,多少会使得原有的股东对公司持股的比例下降,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原有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消弱。
原有的股东从单纯控制公司或对告诉的绝对控制,转化为相对控股。
另一方面来于资本市场上并购的压力,向公众发行的股份,有可能被收购方收购,从而发生与原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的争夺,甚至使得收购方取得公司的控制权。
控制权的消弱,是每一个步入资本市场的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2、公司上市需要付出成本
公司上市不仅是一个融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付出成本的过程。这样的成本主要来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公司为了满足上市的条件而花费的成本,主要有资产债务重组的成本,雇佣职业经理人的成本,为满足企业业绩要求而增加的前期财务成本,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成本等。
第二方面,公司为上市而花费的直接成本,包括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费用,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的保荐费用,律师事务的法律顾问费用,会记事务的审计费用,资产评估事务的评估费用,财务公关公司的公关费用,证券监督部门缴纳的审核费用,向交易所缴纳的上市费用,印刷公司的印刷费用,媒体公告费用等。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是在公司获得成功融资之前需要由企业支付的。
第三方面,企业为了维系上市而花费的费用,包括每年需要向交易所缴纳的上市费用,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和审计师的费用,定期召开会议的费用,发布公告的费用,为了满足上市要求的变化而花费的费用,这些费用的付出,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也是每一个上市的公司应当合理测算的。
3、公司上市引起的监管增加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国立法机构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对公司上市行为进行监管,并建立了包括证券监督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诉讼在内的一系列监管体制。
上市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经历来应付监管,建立复杂的公司治理机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披露,建立内部和外部的监察体系,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聘请律师和专家进行解释和应对。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调查和诉讼,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总之,公司上市引起的监督管理增加,也是企业上市的重要风险。
4、商业信息可能被竞争者知悉
每一个上市公司需要披露大量的信息,处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的重大信息进行披露,包括重要的财务数据、重大交易、股本变化、盈利和预算等进行公开披露,这样以来,一些不便公布的商业信息也被公开,一旦被竞争者知道,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贰』 现在的环境,一家上市公司持有另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15%的股份,假如后者上市了,那前者能涨吗
兰生属小盘股,前面这位仁兄说得好,原则上你说的信息属于利好,但大家都知道的利好就不是利好了。现在的行情属于低谷,最主要还是看市盈率,此股市盈率在较合理区间,中价股。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业绩还算可以,但是机构认可度较低,你看他的日k线波动不大,说明这股股东流动很小,资金进出未形成趋势,整体走势相对强于大盘。短期不具投资机会,可持币观望。
因此我建议你坚持持有,等大盘恢复元气,此股还是很有反弹力的。具体内容随时可以聊!
『叁』 公司为什么要上市
1.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注入的资金可扩大经营规模。
2.提升企业形象,提升公司的公信专力属和影响力。
3.公司上市后需要定期的披露财务报表,把经营状况置身于公众视野下。提高对行业和受众的影响力度,创造财富,使股东、员工的财富增加,提升员工忠诚度。
『肆』 为什么一些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反而不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大规模的上市企业,很多以生产型企业为主,生产污染这种会计信息一经披露,会影响股价。
『伍』 为什么好多公司都不在国内上市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很多企业是在美国上市的,只有少部分企业在国内上市,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让这些大企业到美国上市,而不是在国内上市?事实上,这些中国企业之所以会选择在美国上市而不是国内上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三是因为公司的股份和投票权的对等问题。在中国的股市,上市公司必须严格地遵守同股同权的条例,也就是说,你拥有多少的股权,就拥有多少的投票权。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在国内上市的原因,因为很多企业创始人的股份并不多,他们担心不能很好地控制公司,以至被人直接踢出局。
也正因为这几个方面的原因,这些中国企业才会选择到美国上市,而不是在国内上市。
『陆』 为什么阿里巴巴不在A股上市
问题并不出在企业本身,而在于金融体系发展滞后,特别是上市制度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缺失难以适应新业态发展的需要。从制度层面而言,优质互联网企业集体赴海外上市、“肥水流到外人田”的原因大致存在于如下几各方面:
一、首先是上市之前的股权结构和注册地。由于互联网公司在创业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又难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取融资,所以不少互联网企业经过几轮融资之后股权结构中往往都有海外风险投资机构的身影。同时一般来说像阿里巴巴这类外资融资的互联网企业美股研究社分析其不在A股上市更多的是为了绕过对外资的行业限制要求,不少互联网企业选择采取离岸注册可变利益实体结构(VIE)的形式进行运作。例如,BAT三家巨头就都采取了VIE结构,源头是各自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一家离岸公司。这种公司治理架构到了公开募股阶段则与国内相关上市规则产生了冲突。另外,海外上市也方便于前期外资风投资金退出;而如果在国内上市的话,受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限制,前期外资风投资金的退出程序则要复杂得多。
二、是盈利门槛要求。我国的《证券法》对公司上市设定了明确的盈利门槛,如A股主板上市需要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3000万等。不过,由于互联网行业特殊的业态以及强竞争环境,很多企业在上市融资之时难以满足国内证券法所规定的盈利门槛要求。相比而言,纳斯达克等海外证券交易所对企业的经营门槛要求则要宽松得多,更看重的是互联网企业的高成长性和市场份额,而不拘囿于一时的亏损。例如,推特(Twitter)在2012净亏损7940万美元,但在2013年成功上市。京东、去哪网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时候也是净亏损的。
三、是上市规则的差异。美国资本市场实行注册制,而国内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审核制。前者的在程序上比后者更为便捷,需要花费的时间更少,企业的灵活度更大,不会面临排队、临时叫停、错失时机等不确定性。
四、是证券市场的融资环境。受历史、发行制度、定价能力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美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和制度规则对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更为友好,相对而言,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则更青睐于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传统实体企业。
『柒』 怎么样区别一个公司是否为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与普通公司的区别
:
(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
,也可以是非股份有限公司。
(2)上市公司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股份公司对财务披露要求更为严格。
(4)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自由交易流通,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证交所交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