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上汽集团宏观经济分析

上汽集团宏观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4 04:30:42

Ⅰ 半数车企2019年业绩预悲 长安预亏超24亿上汽预减百亿

眼下,A股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预告披露逐渐步入尾声。截至2月5日,我们统计的14家A股上市车企中,已有10家发布业绩预告。

其中,业绩预悲的整车企业达7家(4家预亏、3家预减),业绩预喜的仅3家。

具体来看,除江铃汽车(000550.SZ)、江淮汽车(600418.SH)和*ST海马(000572.SZ)净利预喜外,去年被传出破产谣言的众泰汽车(000980.SZ)和力帆股份(601777.SH)飞出“黑天鹅”,分别预亏超60亿元和49亿元。

此外,长安汽车(000625.SZ)预计巨额亏损超24亿元,一汽夏利预亏超12亿元。而昔日“赚钱大户”上汽集团(600104.SH)2019年净利亦预减百亿。

1、2月车市降幅或在两成以上

事实上,销量下滑、净利“降”字当头……上市车企当前遭遇,只是整体车市的缩影。

2019年,中国车市在28年高速增长后连续第二年现负增长,同比下滑幅度甚至超过2018年。

不过,去年的触底让业内对今年抱以反弹回暖的期望。中汽协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2531万辆,同比下滑2%;全国乘联会则预计,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增长1%。

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上月20日亦曾称,今年汽车产销形势应该好于去年。估计今明两年将是汽车企稳筑底的关键时期,今年的产销规模总体上大概能够维持在2500万辆左右。

与此同时,多家券商机构纷纷看好今年的车市表现。

万和证券上月指出,汽车行业政策稳定预期加强,预计2020年产销稳中向好。“政策企稳有助于修复产业链盈利能力;特斯拉、Aions等存量爆款有望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传统车厂(大众、ABB等)大量纯电车型在2020年推出,有望带动忠诚客户的购买欲望。”

然而,期待的回暖还未至,车市在2020年开头前两个月,便遭遇了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重击”。据我们采访各大车企获悉,目前包括广汽、江淮、海马、力帆等绝大多数厂家和经销商都延迟复工或开张。

“这次疫情的冲击对车市属于雪上加霜,导致刚刚回暖的车市又受到一定影响。预计今年1、2月车市下滑的幅度可能在20%以上。”崔东树对我们表示。

不过,在崔东树看来,危中有机,中国家庭私车消费基数低,潜力大。“虽然前两月车市销量会较差,但行业会克服困难,更多的挖掘车市机遇,推动首购群体购车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推动车市2020年前低中高后强的走势还是有机会的。”崔东树说道。

事实上,疫情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或只是暂时,而来自新四化转型升级压力、存量市场困局等因素仍是车企亟需应对的。

“2019年包括国六实施等一些列政策等因素客观上拉升了汽车销量,是厂家和经销商牺牲了利润换取的。“郎学红对我们表示,终端让利和厂家的价格补贴是不可持续的,2020年已经很难再有大力度的促销和以价换量,这些因素都决定了2020年汽车市场下行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预计约256亿 同比减少28.9%

财经网讯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256亿,同比减少28.9%。

1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256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减少104亿元,下降了28.9%左右;归属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归约为214亿元,同比下滑34%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19年整体销量为623.8万辆,同比下降11.54%。

由于销量下滑,上汽集团还下调了2019年销量目标。根据彭博社报道,上汽集团年销量目标下调至654万辆,原定目标是710万辆。目前来看,上汽集团仍未完成下调后的销量目标。

自主和合资两大乘用车板块销量同时下滑是主要原因。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为200.2万辆,同比微降3.07%,占总销量的32.1%。而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下滑幅度超双位数。

对于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下滑,任万付表示五菱旗下车型以低端车为主,这些车型大部分都是用作生产工具(如来拉建材或者送货),但随着消费升级,这部分需求减少,使得五菱销量大幅下滑。

上汽乘用车板块得益于2019年下半年销量回暖,降幅有所收窄。上汽乘用车去年全年销量为67.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70.2万辆,下滑幅度为4.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上汽集团:4月销量跌幅收窄 四大子公司回暖

上汽集团公布的4月产销快报显示,集团4月份整车销量为41.76万台,同比下降8.59%,跌幅明显收窄。
上汽集团4月销量跌幅收窄的同时,旗下四大子公司也出现迅速回暖态势。其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4月销量均突破了10万台,且上汽通用五菱出现了罕见的正增长状态。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4月销量为4.15万台,同比跌幅收窄至26.67%。接下来,我们就这四大子公司的销量表现做具体分析。
上汽大众:主力车型依旧强势,斯柯达亟待发力
上汽大众4月完成销量12.01万台,同比下滑16.14%。其中,大众品牌单月销量超过11万台,斯柯达仅售8000多台。
在上汽大众的大众品牌体系内,朗逸、帕萨特、途观依旧是销量主力。其中,朗逸4月销量突破3万台达3.55万台,位居4月轿车销量排行榜第二位。不过,在上汽大众轿车阵营中,凌渡、新桑塔纳和全新POLO单月销量下滑明显,其中,全新POLO销量仅有2千多台。自换代之后,全新POLO销量一直较为疲软。
大众品牌SUV阵营中,除了小型SUV途铠外,其它车型如途观、途岳、途昂现阶段的表现在细分市场中依旧坚挺。这也为上汽大众4月销量的稳健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上汽大众官网
斯柯达品牌4月销量依旧低迷,旗下车型仅明锐、昕锐和柯米克三款车型单月销量突破千台,其余车型单月销量均在三位数徘徊。
斯柯达销量持续不振,使得上汽大众不得不拿出“降价”的杀手锏。4月下旬,斯柯达宣布全系车型“官降”,最高降幅为2.45万元,但“官降”后的效果要在5月份才能显现出来。乘联会分析认为,随着疫情对车市的影响逐步减弱,首购群体刚需释放,5月份车市将进一步回暖。“官降”后的斯柯达,性价比增强,覆盖更多的首购群体,销量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上汽通用:别克回归正增长,但压制了雪佛兰的潜能
上汽通用4月销量11万台,同比下降12.35%。其中,别克品牌4月销量为6.95万台,同比增长8.02%;雪佛兰2.55万台,同比下滑42.31%;凯迪拉克1.5万台,同比下滑11.65%。
由此来看,上汽通用4月销量同比跌幅收窄,主要受益于别克和凯迪拉克销量回归“常态化”。
图片来源:别克品牌官网
别克4月销量之所以实现正增长,与全新英朗的暴涨有密切关系。根据乘联会统计的数据,全新英朗4月销量达3.06万台,同比激增143.24%。盖世汽车研究研究分析认为,全新英朗4月销量暴涨,与上汽通用在3月底新增了两款搭载国六b排放标准的1.5L四缸新车型有关。四缸新车型的加入,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使得部分对三缸发动机有抵触情结的用户不会因为“全系三缸”而放弃购买英朗;另一方面,新车型一经入市终端市场就有大幅优惠,以上海地区为例,现阶段英朗1.5L自动进取型终端优惠达3万元以上。
别克其它产品4月销量回升明显的是昂科威和君威,不过,GL8显然还没有回归到正常水平。5月初,别克旗下多个车系均有新增车型加入,如君威GS、威朗GS、别克GL8 ES等。这些车型的加入,将助力别克5月销量再度升温。
雪佛兰4月销量依然没有明显改善,旗下车型仅科鲁兹4月销量破万,探界者表现不温不火,4月上市的开拓者亟待发力。
随着市场回暖,凯迪拉克销量也回归稳健状态。主力车型XT5、XT4销量逐步回到正常轨道上来;最近上市的CT4在豪华B级车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开年至今,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均有新车型推出,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在车市低迷期希望用新产品赢回之前丢失的市场。不过,上汽通用的短板也很明显,即别克品牌终端售价的下探挤压了原本属于雪佛兰的市场,如果别克和雪佛兰在定位和产品售价上不能进一步拉开距离,那么这种品牌内部倾轧现象还将持续上演。
上汽乘用车:主力产品回升缓慢
上汽乘用车4月销量4.15万台,同比下滑两成,其中荣威品牌4月销量2.3万台,同比下滑34.85%;MG品牌销量1.8万台,同比下滑18%。
上汽乘用车现有产品中,4月份仅一款荣威RX5单月销量冲进万台大关,其它主力车型销量回升均不太明显。另外,荣威品牌SUV产品阵营凝聚力不强,荣威RX3和荣威RX8近几个月销量持续低迷,这反映出在RX5之外,荣威缺少一款更具竞争力的SUV产品。
图片来源:上汽乘用车官网
MG品牌现阶段销量表现最好的依旧是SUV车型,小型SUV MG ZS迅速回温,HS还有待提升。轿车领域MG6最有发展潜力,但4月份销量仅有正常月份的三分之二。
今年以来,上汽乘用车在营销上动用了不少创新举措。比如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在疫情期间担起了“主播”,在线与粉丝互动,收获了不小的关注度。
除了管理层加入直播大军外,品牌向上也是上汽乘用车今年的主旋律。前不久,上汽乘用车正式对外发布中高端新能源汽车R品牌以及新狮标。“双标战略”的发布,意味着上汽乘用车向年轻化和科技化方向进军。
上汽荣威接下来的表现更多的取决于“双标战略”后的产品更新。
上汽通用五菱:低端车市场“王者”回归
上汽通用五菱4月销量为12万台,同比增长13.5%,率先回归正增长。其中,乘用车品牌宝骏基本回归正常状态,五菱在低端微面市场优势显著。
自去年开始,伴随乘用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宝骏旗下多个“爆款车型”失去了昔日“王者”之势。此种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适时推出了新宝骏。从目前上市的几款车型来看,新宝骏很难延续此前宝骏“爆款车型”制造者的形象,但新宝骏在产品调性和售价上均有提升,长远来看,非常符合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五菱官网
五菱品牌在低端MPV和微面市场再度突显强大竞争力。业内分析指出,疫情之后,伴随经济复苏,物流通畅,“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微面”市场也逐步恢复活力。五菱凭借多年来在微面市场上的口碑积累和强大的性价比优势,理所当然地再度受到用户青睐。
二季度“主抓”销量
除了以上四大子公司外,上汽集团旗下包括上汽大通在内的其它商用车公司,4月销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回暖。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通采用商乘并举的发展策略,并依托C2B定制化营销模式,4月取得了1.22万台的销量成绩,同比微跌1.94%。
上汽集团4月销量复苏,不仅预示着国内车市整体向好,也表明自第二季度起,上汽集团开始撸起袖子主抓销量,以期弥补一季度丢失的市场份额。
进入5月份,上汽集团依托上海市政府牵头举办的“五五购物节”,拿出数百台“五五折”新车回馈上海地区消费者。据上汽集团公布的数据,5月1-12日,上汽集团在“五五购车节”期间共收获近万个订单;与1月上旬相比,上汽在上海地区的销量增长超过90%。这一消息也意味着,上汽集团5月份将有望迎来正增长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牛人给分析一下,上汽集团作为汽车行业龙头,为什么不涨呢

因为盘子太大了 拉不动

Ⅳ 上汽集团2019年累计销量约624万辆

日前,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的快报显示,公司2019年12月整体销量约为69.8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20%。2019?年全年销量约为624万辆,同比下滑11.5%。

具体来看,上汽大众2019年12月的销量约为23.4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13%。其中,轿车板块,朗逸销量约为6.7?万辆,同比增长68%;SUV?板块,途岳销量约为1.9?万辆。整体来看,上汽大众2019年实现销量约为200.2万辆,同比下降3.1%。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称:“未来,上汽大众将新增高端MPV等车型,奥迪项目顺利推进,发展持续看好。”据了解,上汽大众奥迪除Q4e-tron外,预计还将量产A7L,豪华车项目未来将给其带来相对更高的盈利能力以及增量。

此外,上汽通用2019年12月销量约为12.4万辆,同比下滑28%,环比增长4%,其中主力车型英朗销量约为2.6万辆,同比增长41%。2019年,上汽通用实现销量约为160万辆,同比下滑18.8%。华西证券在研报分析称:“目前上汽通用仍处于底部蓄力阶段,在市场对三缸机认可度比较低的影响下,上汽通用中高端合资品牌别克和雪佛兰被高性价比的日系品牌抢占部分市场。展望2020年,上汽通用产品切换四缸机计划落地,将在产品定位方面重塑品牌形象,驱动销量修复。”

自主板块,上汽乘用车2019年12月销量约为7.7万辆,同比增长11%,连续6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但全年实现销量67.32万辆,同比下滑4.1%。上汽通用五菱12月销量约为22.3?万辆,同比下滑1%。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销量约为166万辆,同比下滑19.4%。通用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明年宝骏及五菱车型逐步更新换代,有望实现产品升级,会推动销量回升。”

尽管全年销量整体下滑,上汽集团在2019年也有不少亮点。比如,海外销量约为35万辆,同比增长26%。其中,MG名爵海外销量约为13.9万辆,同比增长9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关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与未来策划的研究

由于受全球性金融风暴影响,导致市场预期及消费者信心下降,专家分析2009年国内汽车市场形势依旧严峻。更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扩大内需的措施,但若无法将这些措施转化为“刺激消费”,2009年的汽车市场甚至会出现3%~5%的负增长。

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者信心降低、出口贸易受阻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特别对后者影响深远。目前就汽车行业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出口市场萎缩,消费者消费信心降低,直接导致国内需求疲软。2008年下半年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减缓,8、9月份出现同比负增长,10月份环比下降3.3%。

根据新华信机构对国内汽车市场消费者影响层面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有62.5%的消费者表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推迟购车计划。该调查还表明,车市行情不稳定,降价趋势明显,导致消费者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纷纷延缓购车计划。在具体购车时间方面,有超过85%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在年内购车,其中半数以上消费者表示在半年之内不会购买新车,仅有13.0%的消费者表示会在年底前购车,有51.7%的消费者表示车市行情的不稳定直接导致购车计划的延迟。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日趋谨慎,使得微型、小型车市场份额小幅增长。2008年8月份,我国微型、小型车市场份额为20.2%;9月、10月,微型、小型车市份额小幅增加,分别达到23.9%和23.1%。调查表明,经济危机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车型,微型车、小型车购买比例有所增加。经济危机发生前,仅有10.8%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小型车;经济危机发生之后,这一比例则上升到了21.1%,仅次于紧凑型轿车。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9年,消费者对车市前景并不看好,多数消费者持悲观态度,消费信心仍显不足。在该网络调查中,仅有14.1%的消费者坚定认为2009年我国车市将有所增长,有58.4%的消费者认为2009年中国车市将继续低迷,很难扭转颓势。
扩大内需的措施中汽车占比有限
“严重的消费信心不足,将直接导致未来汽车市场面临更严峻形势。”国泰君安资深行业分析师张欣指出,“尽管国家出台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政策措施,但如果不把这种措施转化为实质性的刺激消费手段,那么按照目前的综合形势分析,2009年我国汽车的总量将在890万~920万辆之间,可能呈现3%~5%的负增长局面。”
张欣分析指出,与美国因金融系统出现危机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受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恰恰是由实体经济开始,并可能逐渐转向金融系统。因为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出口的拉动效应极为显著,一旦欧美等经济体需求放缓并陷于衰退,势必对中国经济产生极大的冲击。由此估计,中国经济在2009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增速放缓的运行态势。
张欣认为,国家已经出台的两年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刺激措施,几乎都是建设性的投入,基本属于扩大公共开支范畴,且投入中大约有1500亿~2500亿元将会转化为与汽车业相关的支出,占汽车业年销售额的5%~8%。由于占比不是很高,且要分两年执行,因此对汽车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比较有限。鉴于建设性投资中土石方、材料运输量巨大,因此商用车获得的机会比较多,而乘用车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汽车金融难有作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2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内容是:“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和“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等。
张欣分析道,回顾2002年汽车行业发生的“井喷”行情,实际上是由银行汽车消费信贷激增所导致的结果,并由此引发汽车业产品结构持续不断调整,乘用车占比逐年提升,直到目前的70%左右。但是由此也导致银行业的相关呆坏账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在国家有关部门对银行业双率指标监管的情况下,最终迫使银行大幅度收缩了对汽车的消费信贷。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积极扩大消费信贷,同时还提出积极发展消费保险,应该是汲取了以往的经验,希望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化解银行业的部分风险。
张欣觉得需要指出的是,以往银行业的汽车消费信贷余额最高也未突破过1800亿元,目前更是不超过600亿元的水平。面对中国汽车产品的高贬值特征,目前国内银行基本上都在收缩汽车消费信贷的“零售业务”,转而扩大对“集团客户”的服务,因此可以寄希望于银行业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资金支持上。但是即便如此,由于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不可能一下子扩大很多,而是要有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因而总额还是有限的,其占汽车年销售额的比重不会超过5%。
未来用车成本增加的预期对消费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分析可知,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其用车的总体支出呈增长的态势,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发生改变,同时由于中国乘用车的消费仍然以首次购车为主(占比在80%左右)的情况下,将会大大制约对乘用车的消费。
谈到即将实施的燃油税对用车成本的影响,张欣指出有几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关注:
第一,此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是在国际油价持续大幅度走低的背景下作出的,未来如果因欧佩克大幅减产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恢复,油价重新走高,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仍将有提高的可能。所以,未来消费者用油成本提升乃是大势所趋。
第二,燃油费用只是汽车使用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停车费用、道路运行状况等汽车使用环节的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也同样直接和明显,今后将会出现“买得起车而用不起车”的尴尬局面。
多重因素影响车市走向
新华信机构的汽车营销解决方案专家郎学红表示,未来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将受制于四大关键因素: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消费需求以及外部约束。
她分析认为,宏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汽车产品在中国的加速普及,使得更多家庭具备购买私人汽车的能力,但宏观经济的起伏波动对汽车需求,尤其是商用车需求会产生直接影响。从汽车产业政策看,曾起到在市场逐步开放过程中的缓冲和保护作用,而在近5年的发展中,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却缺乏政策的系统、科学、有效地支持。从消费需求的结构性波动看,成为影响汽车行业的又一关键因素;另外,能源、交通、环境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汽车行业的发展,并最终淘汰在规模、技术、环保和能源等方面明显落后的市场参与者。

郎学红就2009年短期的形势分析认为,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必会受到冲击。首先,汽车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各国本身受到经济衰退的冲击,消费需求下降;另外,贸易保护主义对本国工业的保护,会使我国其他行业的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企业倒闭和利润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汽车消费。
其次,虽然国家已经并将陆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加大投资,从而间接推动汽车消费,但由于政府采购会受到一定限制,股市和房市下跌,居民财产缩水,企业利润下降,经营困难,居民收入减少,如果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则消费需求将面临更大考验,因此汽车对消费的贡献率不会太高。
专家们一致认为,鉴于未来国际汽车业巨头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普遍出现衰退,他们很有可能借助本国政府的力量,同时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图谋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进而给中国汽车制造业(包括合资汽车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将是未来汽车消费的潮流:

切都将如你所愿:只要把想象中的车型告诉制造商,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拥有全球只此一辆的个性化汽车--

汽车“定制时代”不再遥远

国际汽车分析家认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未来汽车消费的潮流。今后在车市盛行的产品将不再以品牌、车型、价格或是排量区分,而是以功能来加以区别。是妇女车、高龄车、福利车、娱乐车、经理车、休闲车、新生代车,还是极具魅力的怀古车,将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主要甄别项目。上海汽车业也意识到了这种未来倾向。今年以来,个性化的汽车定制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大众率先在生产上引进了可实现定单式生产的FIS系统,该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能让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试行一段时间后,FIS系统今后将与销售商、零部件厂商融合起来,真正让用户在卖车时任意开出菜单,装配自己的“爱驹”。

边喝咖啡边等汽车制造

什么叫作“汽车个性化定制”?具体地讲,就是根据每个人各异的私人要求,为客户提供完全个性化定制的汽车产品,做到人人都能买到自己所独有的汽车。丰田汽车公司就曾提出必须根据每一个的“我”,生产出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汽车,就如同各人的家居设计、服装设计那样。

福特负责全球产品预订和生产的总经理安德瑞纳·卡蕾玻提斯说,要做到这一点,改造生产线,让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共线生产”是个基本前提。目前通用、福特、戴-克、日产等公司已经开始应用“柔性模块化共线生产模式”,他们认为,在今后汽车的生产过程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基本的“共性模块”,就是那些客户难以擅自改动的部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汽车主要技术平台。剩下的则是“选择性模块”,以车辆外观和内饰为主,可以根据用户的意见随时更改,并插入“共性模块”生产之中。部件制造完成之后,车辆的最终装配可根据客户要求,在任何符合条件的装配点,甚至是客户家中完成。

目前上海的技术水平当然还未达到这种境界,但上海大众借助ERP、FMS、CIMS等资源计划和生产线控制软件,正在对传统的“刚性生产线”进行改造,让其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具体需求生产特色产品。上海大众一位负责人称,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国际流行的汽车制造模块将被引进,包括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神经系统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等等。若干年后,客户可以在装配现场试一试自己定制的汽车,而一辆汽车方案的确定,可能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够了———这些都会成为现实。

驶入信息“快车道”

在进入个性化定制年代里,汽车不仅是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而且还要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

德国奥迪公司和美国科尼尔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高层人士认为,汽车工业将是未来因特网的最大客户。事实上,通用、福特、戴-克等汽车公司,已于2年前联合成立了汽车电子商务网,利用微软和萨伯软件系统公司的网络能力,邀请丰田、日产、雷诺、三菱公司加盟,组成了世界汽车第一网,成为优秀的购物和供货平台。

“定制时代”离不开客户信息传送网络和强大的物流支持。在上海,一个地域性信息反馈网也正在构建中———按照上汽集团打造“全国信息采集和反馈系统”的思路,上汽大众、上海通用将把单一的销售店,全部改造成“销售、维修、配件、信息反馈”为一体的4S店,完善产品客户和潜在用户信息收集渠道,并推行网上订购,为将来的“定制生产”铺设“菜单传送渠道”。有关专家认为,这种信息模式不仅可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还能通过减少在零部件和汽车开发上的大笔费用,使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还能除去不得不举办各种优惠促销或是让利活动去刺激销售之烦恼。

速度是第一位的

伴随着“汽车定制”而来的,还有制造速度新课题。在当前千车一面的汽车市场,早提车晚提车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在“定制式”年代,则代表着对客户要求的完成程度。由此而引起的制造商生产模式的变革,是对企业管理体系和理念的全面提升。从过去的“何时造好何时卖”,逐步走向“顾客何时需要,就何时供应”,客户不再是经营链的终端,而成为起点。上海大众正开始按照“有限时间定制”的流程,对信息、物流、生产、销售、财务及技术等模块重新组合,简单地说,就是加快汽车制造、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速度,以控制产品质量和缩短交货时间为目标构筑新的经营管理体系。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国外先进管理经验。

国际上,至少北美地区9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定制式生产模式”方面可谓领先一步。他们认为,制造商应该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其供应链、运输及制造环节上。在走过类似上海大众正在摸索的路之后,福特汽车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已将生产和运输一辆福克斯轿车的时间缩减到37天,而且达到了相当的“柔性”程度。

使用同样的方法,通用汽车公司也把新车从装配车间运送到经销商的时间缩短了一周。而三菱公司则缩短了非畅销车在港口的滞留时间,从而可以每年节省1亿美元的成本。克莱斯勒集团也把新车从工厂到消费者的运输时间减少到30到35天,比过去提高了20%。这些巨大的进步都得益于汽车制造和供应链从“订单处理化模式”向“信息征求化模式”的转变。

随着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的发展,汽车制造商将把主动权移交到客户手中。据调查,到2010年,有21%的美国新车购买将通过“定制式”方式完成。而在上海,到那个时候,个性化汽车或许也将在街头出现。

希望解决LZ问题~

Ⅶ 2019年业绩预告出炉:上汽集团狂赚256亿,众泰汽车预亏60-90亿

2019年业绩预告出炉:盈利狂魔上汽集团狂赚256亿,亏损大王众泰汽车预亏60-90亿

导读

2020年1月末,部分汽车类上市公司先后发布了2019年度的业绩预告。截止发稿前,《汽车纵横》杂志跟踪到13家整车类上市公司,其中乘用车8家,商用车5家。

?要·点·速·览

乘用车企业

?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256亿元,下降28.9%

?江淮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1亿元,扭亏为盈

?海马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9000万元-1.3亿元,扭亏为盈

?一汽轿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3600-5400万元,下降73.45%-82.30%

?一汽夏利: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12.5-13.9亿元,下降3450.31%-3825.54%

?长安集团: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下降452.56%-526.01%

?力帆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49.81亿元,下降2068.77%

?众泰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60-90亿元,下降850%-1225%

商用车企业

?北汽福田: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3.6亿元,扭亏为盈

?江铃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1.48亿元,增长60.96%

?曙光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5000万元,扭亏为盈

?安凯客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3200-4500万元,扭亏为盈

?恒天凯马:2019年净利润预计盈利3000-3400万元,扭亏为盈

去年车市的不景气也充分体现在了各家上市车企的业绩上,尤其是扣非后的净利润更是暴露了车市寒冬。

从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上汽集团以256亿元的净利高居国内车企盈利之首,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却下滑近三成。

长安汽车集团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下降幅度高达452.56%-526.01%。

众泰汽车则成了亏损大王,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将高达60-90亿元,大幅下降850%-1225%。

力帆汽车与众泰汽车是难兄难弟,同期亏损预计也将高达49.81亿元,下降2068.77%。

还有一些车企在扣非后惨不忍睹,如北汽福田扣非后亏损14.3亿元,江淮汽车扣非后亏损9.8亿元,曙光汽车扣非后亏损1.6亿元。其中北汽福田靠出售宝沃汽车股权、曙光汽车靠卖地才实现扭亏。

总体来看,乘用车企业亏损较多,商用车企业预盈者多,但利润额均不高。

(一)主营业务影响

1、公司应对市场变化,聚焦细分市场,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和差异化营销政策,促进销量提升;深化内部管理,实施瘦身健体,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有较大提升。

2、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上年同期贸易业务发生债权损失风险,计提减值损失2.52亿元。

(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1、报告期内收到的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0.4亿元,较上年减少2亿元。

2、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0.93亿元,主要系子公司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实施搬迁改造取得的土地、房产处置收益。

名词解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即可以单纯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把资本溢价等因素剔除,只看经营利润的高低,这样才能正确判断经营业绩的好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为256.03亿元 同比下降28.9%

财经网汽车讯?上汽集团发布2019年年报,归母净利润下滑28.9%,为10年来首次下降。

4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8433.24亿元,同比下降6.53%;总资产达到8493.33亿元,同比增加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03亿元,同比下降28.90%。这是上汽集团自整体上市后十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

上汽表示,公司本年整车销量同比减少,同时叠加国五与国六车型切换加剧供需矛盾,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

分业务来看,汽车制造业务的营收为8265.30亿元,同比降低6.88%,毛利率为12.15%;金融业务营收为167.94亿元,同比增长15.28%,毛利率为73.28%。

现金流方面,2019年上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5.53%,主要原因为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放的客户贷款同比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同比下降498.83%,主要原因为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本期根据流动性需要,调整了金融资产的配置,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2019年,上汽集团全年整车销量为623.8万辆,同比下降11.5%,降幅超过国内车市大盘(8.0%)。其中,乘用车销售537.8万辆,同比下降12.7%;新能源汽车销售18.5万辆,同比增长30.4%;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5%。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汽乘用车及其合资品牌陆续发布了荣威RX5MAX、荣威Ei5、上汽大众途铠、途昂X等新品。

此外,帕萨特在中高级轿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一,上汽通用五菱则连续推出4款新宝骏车型。

2019年,上汽集团的研发投入为147.7亿元,推进“新四化”技术的各项业务开展。

在新能源方面,上汽实现了第二代EDU电驱变速箱的批产上市,继续推进EDUG2Plus、电轴、HairPin电机、专属电动车架构、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开发工作,并启动了400型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开发。

此外,上汽大众MEB新能源工厂落成,上汽大众MEB、上汽通用BEV3等电动车平台开发项目也在推进过程中。

上汽集团表示,公司面向未来的电子电器架构、新一代智能座舱等自主开发工作正在推进,并围绕智能驾驶产业链,加快产品开发和能力布局。

在共享化方面,上汽旗下出行服务品牌享道出行注册用户数超过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以上。

上汽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将面临阶段性的严峻考验。但随着疫情的消退,阶段性被抑制的汽车消费需求将出现回补。

业绩预期方面,上汽集团表示,2020年公司将力争实现整车销售600万辆,预计营业总收入为7800亿元,营业成本6786亿元。

受疫情影响,上汽集团在2020年初的销售情况出现大幅下跌。官方数据显示,该公司1-3月的累计销量为67.9万辆,同比下滑55.7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阅读全文

与上汽集团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金黄金价格走势图东方 浏览:371
类金融上市公司 浏览:501
赫美集团会倒闭吗 浏览:905
淘宝优惠券最高佣金 浏览:344
晋能集团与格盟合并 浏览:713
股票商誉网站 浏览:657
私人金矿的黄金卖给谁 浏览:794
湖北省国企上市公司 浏览:62
办金融行业公司起名 浏览:283
四川非银金融机构名单 浏览:202
上海银行理财产品下载 浏览:462
人民币理财产品属于基金吗 浏览:133
理财基金提现要多久到账 浏览:994
重庆电改交易 浏览:7
我国债券期货推出 浏览:392
95金融贷款是什么公司 浏览:710
太保车险返佣金 浏览:586
抚顺银行抚盈系列是不是理财 浏览:988
聚氯乙烯君正集团 浏览:79
东北证券席位号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