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史以来巴菲特至股东的所以的信,中文版,谁有,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全集(1977年-2008年)(中、英文版)
http://www.buyfit.cn/html/99/n-2099.html
B. 请推荐翻译得最好的201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建议你去巴菲特思想网上看看,这里有1965年以来各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英文都有。我觉得最好看中英文对照的,能确保准确理解原文内容。
http://www.buffettism.com/portal-list-catid-1.html
201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文中英文对照)
为便于读者准确理解把握巴菲特致股东信的内容,本站将信的全文逐段进行中英文对照编排,并制成精美的PDF文件,便于读者下载收藏。请点击这里下载201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文中英对照,PDF版)! 阅读纯中文版的请点 ...
2010-3-2 23:22
201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文,中文版)
2010-3-2 18:18
巴菲特10年致股东的信:重申6大投资信条
2010-3-2 09:14
历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更新至2010年)
2010-2-28 13:33
1995年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一封短信(不是年报上的)
2009-12-7 17:29
关于债券投资巴菲特给合伙人的信
2009-12-5 11:45
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7
2006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7
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6
2004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6
2003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6
2002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5
2001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5
200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5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2009-12-2 12:45
C. 什么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译者序:巴菲特当然没有写过什么书,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从挑选经理、选择投资目标、评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这些信涵盖面甚广。但是,在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人坎宁安将这些信援特定的主题加以组织整理著成本书以前,、这些信中蕴含的思想并没有引起本应获得的广泛关注。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这本。巴菲特是第一位靠证券投资成为拥有几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富豪。在过去的35年中,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上升至37987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00%(见下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伯克希尔已经是一家资产总额高达1300多亿美元的巨型企业。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读者看完本书之后,想必会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也就不难想像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惊人的业绩。巴菲特的许多观点与传统的管理与投资教条相抵触。例如,巴菲特认为用股票期权酬报经理会对股东产生毒害作用,他更倾向于直接用现金奖励经理。因为这些经理若是真的看好自己公司的股票,只要...
D.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後感 撰文:廖汇恒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後感 撰文:廖汇恒]
2009年4月6日
【明报专讯】我读过不少专讲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资书,这类书离不开两大重点:一是对巴氏的战绩歌功颂德,买入可口可乐(KO)在10年内升了X倍、长期持有中石油(0857)又升了Y倍等等;二是不停重复引用他的投资金句警语,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後感 撰文:廖汇恒。沉闷之馀,我认为多数评论和著作都有曲解巴氏金句的通病,兼且不能捕捉他的投资精髓。
3月初,巴菲特的投资旗舰Berkshire
Hathaway(下称巴郡)公布业绩,年报的重点当然是《主席致股东的信》。20页纸、洋洋万字,我花了一个周六下午来精读以供自娱(可见笔者的生活是何等枯燥)。这是我第一次读巴氏的文字,感觉可用两个字来形容:折服。
提起巴菲特的投资,对他略有认识的人,第一时间会联想起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和宝洁(Procter
and
Gamble)等。没错,这些都是他为人津津乐道的战绩:从巴郡买入至今,可乐升值697%,宝洁升了884%,华邮更夸张,是6127%。港人应该没有忘记,巴氏在03年以平均价1.67元买入中石油的10%股权,其後在07年中以12元左右沽清。
生活化投资 人人皆可为
上述几项投资的回报固然惊人,最令人惊奇的,是巴氏的策略原来与生活那麼贴近。人们天天喝可乐、每日用P&G炉液、美国人每天看《Washington
Post》,如此生活化的投资,居然可以成就世界第2首富。另一惊奇之处,是人人都可以执行巴菲特的策略,他买中石油,你一样可以,唯一分别是他早买早卖,你却是迟买、更迟卖。
停!我再吹捧巴氏的战绩,与一般财经书有何分别?投资的成败,须以组合的整体表现来衡量。即使经过多年升值,可乐、宝洁与华邮股票占巴郡的总资产,其实分别只有3%、2%和0.3%。巴菲特的追随者、崇拜者、吹捧者来来去去只覑眼这几只股票,是见树不见林。
巴郡一篮多蛋 非集中投资
巴菲特有一句金句,被人不断引录:「我宁愿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裏,然後金睛火眼盯紧这个篮子。(I prefer to keep
all my eggs in one basket and watch that basket
closely.)(注1)」很多人都以为,巴菲特反对分散投资,建议人们买股票时重槌出击。这是曲解。没错,巴菲特有99%的个人财产都是巴郡的股票
(注2),是「所有鸡蛋、一个篮子」的表现,但原因不是巴氏鼓吹集中投资,而是巴郡本身的业务已经是高度分散,再另外分散是多馀。
现在让我解释巴郡的业务。巴郡是一家「综合企业」,经营6大生意,括号内是盈利贡献,单位为美元:保险(28亿)、公用事业(19亿)、「制造、服务和零售」(23亿)、楼宇按揭(8亿)、股票投资和衍生工具。可乐、P&G和中石油,属於「股票投资」一类。股票投资和衍生工具没有列出盈利数字,因为盈利的界线模糊,在不同会计准则下会得出不同结果,盈利数字意义不大。
巴郡的投资有多分散?以下只包括最重要的业务:
.2家再保公司、1家汽车保险公司;
.1家公用事业控股集团,旗下持有5家电力公司、2家燃气
公司和1家地产经纪商;
.96家非上市公司的权益,遍布各行各业;
.持股总值超过5亿元的上市公司,有至少14家;
.可乐作为「股票投资」的最大项目,只占总资产3%。
从此可见,「所有鸡蛋在同一篮子」之说,纯粹是断章取义。
保险浮资 巴郡弹药来源
读毕《致股东的信》,我才明白巴氏投资大法裏最精妙、却又常被人忽略的地方:组合结构。一般散户建立所谓的投资组合,其实与在药房「执药」无异,各种资产都「执」一些,「砌」成一个看似均衡兼分散的组合,不过个别投资项目之间其实没有关系。
保险生意看来与其他业务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是巴郡整个组合的骨架,读后感《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後感 撰文:廖汇恒》。除了本身的承保利润(underwriting
profit)之外,保险业务更为集团带来巨额浮动资金(float)。「保险」的意思,就是投保人预先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日後遇到意外时公司再赔偿。在「预付保费」和「遇到意外」之间,保费就是巴郡可以自由运\用的「浮资」,成为其他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浮资并不属於巴郡,是欠下投保人的债务。讲得明白一点,巴菲特是向投保人借钱,透过槓杆投资以小博大。
08年报显示,巴郡手上1220亿美元的现金、股票和债券中,有585亿美元(即接近一半)是来自「保险浮资」。精妙之处是,保险业务本身已经有28亿美元承保利润。同样是「以小博大」,散户借孖展买股要支付高昂利息,而巴郡靠保险生意借得585亿美元浮资来买股,不但利息成本是零,还倒赚了28亿美元「利息」,利率是「负」4.9厘,我不得不服。保险业务原来是巴郡的融资引擎,支撑起整个组合结构。
价值投资 适用所有资产
巴菲特另一名言:「衍生工具是金融界的大杀伤力武器。(Derivatives are financial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注3)」,不少人曲解成:买卖衍生工具,随时「赢粒糖、输间厂」,不宜沾手。再者,雷曼事主输身家、中信泰富(0267)蚀大钱都与此有关,衍生工具成为投机和赌博的代名词,与「正路」的投资扯不上关系,不过这是谬误。
你没有看错,衍生工具是巴郡的6大业务之一。即使撇除公用事业因日常营运\需要所订下的合约(例如发电厂用期货对畄燃料成本上升),现时巴郡手上仍有251张衍生工具合约作投资用途。对,是「投资」。
巴菲特奉行「价值投资」(value
investing),意思是用低价格(price)买入高价值(value)的东西,然後等候市场自行纠正错价(mispricing),即是用市价
0.2元买入本应值1元的资产,然後等市价升至1元。巴氏从来没有说过,价值投资只适用於股票。
所有资产——衍生工具、债券、楼下的街铺、唐司长的红酒、街市的菜心——都有本身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只要有价有市,就会有机会出现错价。巴郡做衍生工具合约的原则,与入股可乐的准则没有分别:买入错价、被低估(undervalued)的合约,然後等升值又或赚取超额现金流(注4)。原来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不会歧视衍生工具,衍生工具一样可以是正路的投资,open
mind才是最重要。
巴菲特认为衍生工具是大杀伤力武器,是指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威胁。衍生工具复杂得「核数师不懂得核数、监管机构不懂得监管」,大幅增加银行的槓杆和风险(注5),他并非指衍生产品本身是一种高度危险、万万不可沾手的投资工具,复杂和危险是两回事。巴菲特的每一句金句,都有其「语境」(context),如果单从字面凭空解读,无异於将特首一时口误的「斗唞」曲解成「狗唞」也。
巴郡运\用衍生工具之道,与保险的「浮资」有异曲同工之妙。最简单的,就是卖出股票沽空期权(equity
put),合约期往往长达10至20年。合约生效之时,巴郡即时向买家收取期权金(premium);20年後,如果参照股份或指数跌穿某个水平,就要向买家赔大钱,否则期权金袋袋平安。换句话说,卖出期权之际,巴郡马上收到一笔现金「浮资」,可以在10至20年内自由运\用而进行其他投资。
单是在08年,巴郡收取的「衍生浮资」至少高达79亿美元。原来,巴菲特不但透过保险业务向投保人借钱,更加用衍生工具向交易对手(counterparty)融资,我五体投地。衍生工具,原来是巴郡组合裏的第2副骨架。
财技文风 同样出色
作为一个新丁写稿佬,我特别留意巴菲特的文风,从中偷师。巴氏不但投资厉害,写作一样出色,《致股东的信》是我读过最有分量的财经文字之一,娓娓道来,句句掷地有声。向巴菲特学习,《致股东的信》是最佳读物,那些《巴菲特10大赚钱心法》、《巴菲特投资7堂课》、《巴菲特教你做百万富翁》可以不看。
注1:巴菲特是否真的说过这金句?我尝试查证他在何时何地说过这句话但不果。若有读者知道,请告知。
注2:巴菲特在96年撰写的《股东手册》
注3:见02年《致股东的信》
注4及5:见08年《致股东的信》
(Brian Liu)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後感 撰文:廖汇恒〕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E. 哪里可以找到2010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你要编辑干嘛
PDF也能看啊
F.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讲什么的
巴菲特当然没有写过什么书,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年报中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在过去一年中的成败得失。从挑选经理、选择投资目标、评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这些信涵盖面甚广。但是,在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人坎宁安将这些信援特定的主题加以组织整理著成本书以前,、这些信中蕴含的思想并没有引起本应获得的广泛关注。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的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书去读,那必定是这本。巴菲特是第一位靠证券投资成为拥有几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富豪。在过去的35年中,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上升至37 987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00%(见下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伯克希尔已经是一家资产总额高达1300多亿美元的巨型企业。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读者看完本书之后,想必会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深入全...详细内容看http://www.zxhy1.com/post/13.html
G. 谁有《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书的txt!!!跪求了!!
内容预览:
有关出售你的企业的一些想法(1)
尊敬的 :
下面是根据我们那天回所谈的内容提出的几答点想法。
大多数的企业所有者,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花在了打造他们的企业上。按照建立在过去无数次重复的经历上的经验,他们磨砺了自己在销售、采购、人员挑选等方面的技巧。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在某一年中所犯下的错误通常都为接下来的年份中的能力和成功做出了贡献。
相比之下,所有者经理人员只会出售的他们的企业一次——通常都是处于一种令人伤感的氛围之中,充满了来自不同方向的众多压力。通常,主要的压力来自于经纪人,他们的报酬是按照一项出售的完成情况来计算,而与买方和卖方后面的遭遇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决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显得如此重要这样一个事实,不仅是从财务上看,也从个人的角度看,会使这个程序更多地,而不是更少地,倾向于错误的方向。而且,在毕生只有一次这样的企业出售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没有后悔药的。
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
H.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版
内容预览:
大多数写有关沃伦权-巴菲特的书都一直关注于他怎样投资,以及你能够怎样像他一样的投资。当有人问我“我能够怎样像沃伦-巴菲特一样的投资吗?”的时候,我的回答是简单而且直接的:要么买伯克希尔A级股票,要么就买伯克希尔B级股票。在他1987年致伯克希尔股票持有人的信中,巴菲特也这样建议,“如果他们想参与到伯克希尔正在买入的行动中,他们可以买入伯克希尔的股票。但是,这个回答或许简单得有点过头了。”巴菲特还说,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还可以购买股票指数基金,因为这些基金的成本很低,而且它们的表现好于绝大多数专业的投资经理。在2008年1月,为了证明他的这个观点,巴菲特与门徒合伙基金公司(Protege Partners),这是一家对冲基金,对赌(双方各拿出大数为32万美元的资金,最后的收益交给胜出一方所选择的慈善机构),他押注精心选出来的基金在随后的十年之内,跑不赢标准普尔指数。门徒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对我方来说,比较幸运的一点是,我们对赌的是标……
I.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pdf
去pinmuch资源论坛,在那网站搜索“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有电子版全文书
J. 求2009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文版)
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信
2008年,我们的收入净下滑115亿美元,让巴郡公司的账面价值缩水9.6%。在我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兼CEO以后的44年来,公司的每股价值从190美元上升到7.053万美元,累计年增长率为20.3%。
公布的报表显示了过去44年来,巴郡公司和作为重要标准的标准普尔500的收入状况,显见的事实是,2008年是我们表现最糟糕的一年,这对标普指数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都是不可回避的。在这一时期企业债券、政府债券、房地产市场和大宗商品都遭遇了同样的溃败,到(2008年)年底,各类投资者均遭惨重损失,经济前景困惑,犹如被丢进一场羽毛球比赛的小鸟。
形势还在发展,一系列危及大型金融机构的经济问题凸显了出来,这让原本应该允许良好的信贷市场突然失去功效,信心溃败之后,我年轻时候在旅店墙上看到的信条成为整个国家的现实——只信上帝,请付现金。
我当时依旧认为,未来油价远高于当前40至5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很大;但到目前为止,我完全错了。我还犯了其他已经为外界所知的(投资)错误。网球观众会用“非受迫性失误”来形容我的错误。
有房子是件美好的事情。我和家人已经在现在的住所生活了50年,还将生活下去。但购房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居住的)乐趣和实用性,不是盈利和再融资,而且所购房应该与购房者的收入相匹配。
如今的房地产崩盘为购房者、借贷者、经纪人以及(美国)政府上了道理简单的一课,这将促进未来市场的稳定。购房应该包含至少10%的真正首付款以及买房者收入水平能够轻松承受的月供。这一收入水平应该得到仔细审核。让人们住进(新)房,尽管是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却不应该是我们国家的首要目的,让他们待在现住房里才是。
到第四季度,信贷危机加上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暴跌,黑暗的恐慌笼罩了整个国家,经济形势以我所未见的速度恶化。美国,以及整个世界,得到了经济系统最严重的反馈:恐慌导致企业萎缩、企业的困境又进一步加剧恐慌。
恶性循环让政府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动作,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入到危机抗战中来。这里若用扑克牌的术语来说,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把所有都押上”了,原本用以一杯一杯服用的“经济药剂”最近已经用桶来灌服,这种剂量其副作用更是难以想象的。或许,目前我们还在猜测它的副作用到底有哪些,但不得不忧虑的就是,在注入巨大流动性之后,经济可能面临的通货膨胀冲击。
这些还不够,主要行业的依赖性增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求助行列,随之而来的会是抱有同样要求的城市和州。到最后,让这些实体“断奶”将成为政治挑战,它们不会自愿离开。
不管接下来意味着什么,如果想让金融系统避免一场整体崩盘,政府去年强硬而迅捷的行动仍然至关重要。如果崩盘发生,我们经济的每个领域都将面临灾难性后果,包括华尔街、商业街和各类小街都在同一条船上。
面对不好的消息,需要时刻记得的是,我们的国家早就经历过更糟糕的情绪,单单20世纪,我们经历过两次战争、衰退和恐慌。1930年代的大萧条,失业率曾在15%~25%之间持续很多年,美国人民早已历经挑战。
面对灾难,我们成功克服。道琼斯工业指数曾从66点飙至11497点。与过往的历史相比,眼前的形势微不足道。尽管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我们的经济系统将历经考验,并发挥出过人的潜力,美国人民的幸福时光就在前方。
再一次回头看看44年来的报表,我相信未来的44年将会有更加繁荣的表现,尽管如此,我和我的副主席查理·蒙加(Charlie Munger)都无法预知每一年的得失,根据我们个人的判断,也没有人能预知。
我们确定,2009年我们的经济仍将持续低迷,但与上述分析一样,我们依然不能得出股票的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