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的北部新区规划是什么样子的呢
北部新区,对天津人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北部新区最早由天津市十次党代会中首次提出,在为天津市中心城区拓展发展空间的发展思路下应运而生。借由外环线外扩补园的契机,有着“天津第七区”之称的北部新区备受瞩目,而由“环外”部分跻身于“环内”的北辰在北部新区的建设规划中又可谓重中之重。
去年北辰楼市涨声一片 今年天津城北或将高攀不起
在天津楼市全面回暖的2016年里,表现最抢眼的要数北辰区:一年之内房价涨幅为15.12%,位居天津各区之首,也是全市各区涨幅**上双的区域。而此前,北辰楼市一直不温不火,少有人问津。论区位条件,不如南边的红桥;论价格优势,不如北边的武清。因此,这一区域近几年的楼市表现并不抢眼。
然而,在环城四区当中,北辰的房价虽然一直不算高,但十年来的上涨趋势一直是最快的,从2005年均价3007元/平米到2016年均价10142元/平米,房价是十年前的3.37倍。
2005-2015环城四区成交均价走势图
② 股票混改 是什么意思
在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并对2017年的国企改革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会议指出,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受此影响,昨日国企改革概念股表现活跃,板块内铁龙物流 、沙隆达A、中房地产 、宁夏建材 等4只个股纷纷冲至涨停,而广深铁路 、一拖股份 、*ST黑豹 、农发种业 、天山股份 、一汽夏利 、大庆华科 、山东海化 、*ST中特 、中储股份 和北方国际 等个股涨幅均超3%。
投资机会方面,海通证券 表示,9月底发改委混改试点专题会,标志着国改进入深化的新阶段,12月份国资委媒体通气会总结国改进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促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定调混改是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关注央企与地方国企两类组合,央企如中国联通 、国电南瑞 、中国核建、中煤能源 等,地方国企重点关注上海,如隧道股份 、海立股份 、申达股份 、城市传媒 、晨鸣纸业 等。
③ 中储股份的投资亮点
1. 公司是国内综合物流仓储的龙头,地处津滨地区,从事物流产业经营,且控股股东为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实力雄厚。公司主营业务物流、贸易成长较快。物流收入占主营收入的10%左右,贸易占90%左右。
2. 公司所属上海沪南分公司拥有的位于中山南二路717号部分房地产被收购储备,同时获取7666.7万元的补偿。本次收储面积为2837平方米,建筑面积6697平方米。
3.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2462(元),每股净资产4.4091(元),净资产收益率5.5846%,营业收入10092292378.2700(元),同比增减-20.233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467501.33(元),同比增减2.4866%。
4. 2009年3月27日,钢材期货上市,上海期货交易所批准公司等9家机构为线材和螺纹钢期货首批交割仓库。公司一共有无锡和天津2个存放地址。
5. 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0.40元(含税)。股权登记日:2009年6月5日;除息日:2009年6月8日;现金红利发放日:2009年6月12日。
6. 公司非公开发行不低于7,000万股,不超过16,000万股普通股的申请于2009年9月7日提交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获得有条件审核通过。
④ 中化岩土会不会成为ST股
股票交易
当前位置: 主页 > 股市资讯 > > 正文
st中华股吧_中化岩土股吧
发布时间 : 2020-10-13 17:43:40 阅读 : 5 来源 : www.xiawennews.com 未收录
st中华股吧_雄安建设投资集团股票
合作协议确定,北京将通过交钥匙工程方式为雄安新区建设一批优质学校医院。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将在雄安新区布局落地。雄安将委托北京一流的教育集团、医疗集团帮助其提高办学办医水平。增强雄安对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的吸引力。北京还将支持在雄安新区设立中关村(000931。股吧)科技园,雄安新区再获利好昨日,雄安新区概念股频频异动,同济科技(600846,股吧)、建科院、中化岩土(002542。股吧)涨停博深工具(002282,股吧)、中储股份(600787,股吧)、南国置业(002305,股吧)、韩建河山(603616,股吧)、首创股份(600008,股吧)等多股也涨幅居前。
中化岩土股吧_中华岩土股票行情
建议:低于30元买入,31~32元增持,32~33元观望,33~34元减持,34元以上卖出主要结论:2011年2月。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26只,融中化岩土股票资规模为259亿元。收入周期性波动:公司下游消费电子的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直接影响公司的需求变化。因而20本期网上发中化岩土股票行分别为:好想你。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公司拥有已查明保有萤石中化岩土股票资源储量2000多万吨。合矿物量近1000万吨。公司从事创新药研发和销售,产品包括已上市的抗癌药西达本胺(商品名“爱谱沙”)中化岩土股票。以及在研的胰岛素增敏剂西格列他钠、抗癌药西奥罗尼等。其中西达本胺为我国首款也是唯一一款专门治疗外周T淋巴细胞瘤的药物。
公司依托多年累积的行业经验与中化岩土股票技术基础。正积极拓展网络优化、数据通信、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等业务市场。致力于成为国内卓越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此次改革的切入点将可能是询价及定中化岩土股票价环节。对于股价表现,四种情形均有超额收益的机会,但机会类(1)公司主要从事输送计量、混合反应、灌装包装等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双螺杆全自动连续生产线和自动化单体设备。可广中化岩土股票泛应用于有机硅、锂电池、胶粘剂等多个领域。
中化岩土股吧
st中华股吧_路博润股票
曾军:本项目保荐代表人。曾军先生具有十年的承销保荐经验,海通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助理,具有境内律师资格,为保荐代表人,主要参与天永智能IPO项目、密封科技IPO项目、中化岩土IPO项目、兰宝传感IPO项目、中原特钢IPO项目、合肥百货再融资项目、庞大集团再融资项目、中化岩土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烟台冰轮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中化岩土再融资项目。
曾担任天永智能IPO项目保荐代表人、密封科技IPO项目保荐代表人、中原特钢再融资项目协办人、中化岩土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主办人、烟台冰轮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主办人、中化岩土非公开发行项目保荐代表人。杜娟:本项目保荐代表人。杜娟女士具有十一年证券行业从业经验,海通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为保荐代表人,曾担任大东方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浦发银行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上海农商行IPO项目保荐代表人。曾负责或参与农业银行IPO及优先股、炬华科技IPO、建设银行2010年配股、交通银行2010年配股、民生银行可转债及优先股、大通燃气2013年非公开发行等项目。
中化岩土股吧_中国岩土股票
2020年6月9日,上证指数开盘报2939.54,涨幅0.06%深证成指开盘报11238.44。涨幅0.20%创业板指数开盘报2160.34。涨幅0.31%中化岩土股票(股票代码:002542)开盘价为3.54。开盘涨幅0.28%,昨日收盘价3.53。截止发稿时间总市值63.92亿,流通值47.54亿,成交量2.00万手,成交金额7.08万元,附公司最新公告:中化岩土:关于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公告证券代码:002542证券简称:中化岩土公告编号: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三次临时会议于2020年6月8日审议通过了关于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的议案。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需要,公司拟向以下银行申请授信额度:1、向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升科技园支行申请集团授信不超过48。000万元授信提款期为1年,具体授信方案以银行实际审批通过结果为准。
中化岩土股吧
st中华股吧_陈国豪股票
利佳先生:海通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保荐代表人2011年加入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从事境内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曾主要参与朝歌数码IPO项目、上海兰宝IPO项目、中化岩土2015年非公开项目、中化岩土2016年资产重组项目、中化岩土2017年可转债项目、乐普医疗非公开发行项目、乐普医疗可转债项目、云内动力要约收购项目、中电远达非公开发行项目等。
岑平一先生:海通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2007年加入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从事境内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工作。曾主要负责或参与中原特钢非公开发行项目、中国重工非公开发行项目、乐普医疗非公开发行项目、中化岩土非公开发行项目、光明乳业非公开发行项目、焦作万方非公开发行项目、上海兰宝IPO项目、积成电子IPO项目、中化岩土IPO项目、中国西电IPO项目等。
中化岩土股吧_吴延炜股票
(上接D9版)上述人员简要经历如下:姓名简要经历吴延炜曾任中国化学工程重型机械化公司工程处技术员、副主任、主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岩土公司经理。2001年12月起历任原中化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富华曾任中国化学工程重型机械化公司工程处技术员、工程师、经营部副主任、工程处副经理。2002年1月起历任原中化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兼市场部经理、副总经理、董事兼副总经理。
王亚凌曾任中国化学工程重型机械化公司技术员、工程处主任工程师、副主任、技术部副主任、副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兼岩土公司总工程师。2002年8月起历任原中化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事兼总工程师。柴世忠曾任中国化学工程重型机械化公司工程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处副主任工程师、岩土公司技术部副经理。2002年8月起历任原中化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经理、公司副总工程师、监事兼副总工程师。
st中华股吧_中华岩土股票行情
拟发行新股拟发行新股拟发行新股拟发行新股介绍[换行中化岩土股票]1、长白山公司是吉林省旅游产业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旅游服务业,业务包括旅游客运、旅行社及温泉水开发、利用业务。旅游客运是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
倍加洁:双轮驱动发展公司主要从事口腔清洁护理用品以及一次性中化岩土股票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组蛋白中化岩土股票类药物的研发需要攻克蛋白修饰和蛋白生产两个难关。目前公司投资要点:发起人之一是量子通信明星科学家潘建伟院士。多名核心技术人员持股。2019年前11批次单批新股募资额整体较低。平均中化岩土股票仅17.2亿元,同比下降52.9%。
一级市场方面:我们认为本次改革措施对发行人和承销商定价偏高的行为进行了较为有效的限制。但存量发行的规定还有待细化,同中化岩土股票时对引导询价对象合理报价方面还需二级市场的配合。继中化岩土股票续精选绩优成长股,机会依旧较多,二级市场方面:我们认为通过增加供给来抑制新股炒作是根本。而严厉监管新股炒作行中化岩土股票为则是短期手段。
中化岩土股吧_股票002542属什么版块
中化岩土上市时间,中化岩土什么时候上市的?中化岩土上市时间中化岩土上市时间是:中化岩土股票什么板块上市的?中化岩土上市板块为:深交所中小板A股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002542成立时间:中化岩土基本资料公司全称:中化岩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苑路13号院1号楼中化岩土董事长、总经理、董秘董事长:吴延炜总经理:梁富华董秘:赵鹏法人代表:梁富华更多工程建设上市公司绿茵生态股票代码:002887。上市时间: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北方地区第四家A股上市的园林绿化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生态修复、市政园林、地产景观、旅游景区建设等诸多领域。目前已形成集“规划设计—生态技术研发—园林工程施工抗性苗木繁育—园林植物养护”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生态景观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st中华股吧_002542中化岩土
成交价格均为3.55元,相对今日收盘价折价2.47%。进一步统计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8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1.97亿元。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中化岩土今日收盘价为3.64元,下跌2.41%,日换手率为1.33%,成交额为6578.08万元,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248.69万元,近5日该股累计下跌0.55%,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1256.51万元。
北向资金动态上,深股通最新持有该股……[查看详细>>>]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贵公司正在参与的重大基建项目有那些?问董秘2020/7/1517:27:00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贵公司正在参与的重大基建项目有那些?
董秘回答(SZ002542):您好!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查看详细>>>]中化岩土(07月15日)现大宗交易同花顺2020/7/1517:00:41据同花顺数据中心统计。中化岩土收盘价为3.64元,出现5笔大宗交易,第1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3.5500元。溢价率为-2.47%。
中化岩土股吧_中化岩土股票千股千评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563817146.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999792.45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73%;本期营业成本为2。757447242.82元。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563.19万元。董事长吴延炜薪酬为42.22万元,董事、总经理梁富华薪酬为74.81万元。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赵鹏薪酬为60.14万元。挖贝网资料显示,中化岩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工程服务和通用航空两个主要业务板块。在保障主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布局文化旅游业务,2019年一季度归母净利4115万元同比减5.82%4月29日。中化岩土(002542.SZ)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69亿元,同比增长3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5万元。同比减少5.82%。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2019年7月18日中化岩土002542股吧、收盘价、资金流向。2019年7月18日中化岩土收盘是多少钱。中化岩土002542千股千评,中化岩土个股表现、资金流向。
⑤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飞集成(002190)中航飞机(000768)中航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电子(600372)中航机电(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纺投资( 600061 )。
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马A(000050)飞亚达A(000026)中航地产(000043)。
(5)中储股份一季度扩展阅读:
分析预计: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低成本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冲撞欧美本土产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冲突将日趋升级激化。
面对美国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以及即将开始的下届总统大选,布什政府表示,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财长斯诺、商务部长埃文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贸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经济官员也纷纷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美国正逐渐失去对中国的耐心。一些亚洲专家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迁离欧美;而今,随着通讯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同样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⑥ 谁能帮我写一份物流专业的实习报告不要给网址!!!
2008-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中国物流业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0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3.7个百分点。2005年物流收入增长较快,全国物流业总收入为1879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运输领域收入合计15924亿元,同比增长10.5%,占总收入的84.7%,保管收入2867亿元,同比增长26.7%,占总收入的15.3%。
200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8414亿元,同比增长13.5%(按现价计算),增速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2006年,运输费用为21018亿元,同比增长12.8%,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54.7%。比2005年下降0.3%。2006年,保管费用为12331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也是物流费用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32.1%,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2006年的管理费用为506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13.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5%。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07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2007年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13.7万亿元,同比增加2.8万亿元,增长25.2%,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8%,同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14.1%,进口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10.3%,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分别增长13.5%、17.1%和15.8%。
“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第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第二,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物流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第三,随着物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第四,物流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物流服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六,合作互动将成为物流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七,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日趋规范,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物流行业的相关概述
1.1 物流的定义
1.1.1 物流的定义
1.1.2 物流的性质
1.1.3 物流服务的特点
1.1.4 物流产业的基本特征
1.2 物流的分类
1.2.1 从宏观角度对物流的分类
1.2.2 从微观角度对物流的分类
1.2.3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2.4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2.5 按物流的作用分类
1.3 物流系统介绍
1.3.1 物流系统的概念及模式
1.3.2 物流系统的组成
1.3.3 物流系统的特征
1.3.4 物流系统的要素
1.3.5 物流系统的目标
1.4 政府在物流业中的作用
1.4.1 现代物流发展中的政府分级职能分析
1.4.2 物流网络系统的层次性和政府职能的分级性
1.4.3 国际上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经验
1.4.4 中国政府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定位
1.4.5 中国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的角色
第二章 国际物流业的发展
2.1 世界物流业发展总体概述
2.1.1 全球物流业发展的阶段
2.1.2 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回顾
2.1.3 国际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
2.1.4 国外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综述
2.1.5 世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2.2 欧洲
2.2.1 欧洲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2.2.2 欧洲物流行业发展的经验
2.2.3 东欧物流正发展为欧洲物流业竞争的新场所
2.2.4 德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
2.2.5 德国物流业服务市场的发展前景向好
2.3 美国
2.3.1 美国物流业的发展回顾
2.3.2 美国物流发展的综述
2.3.3 美国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2.3.4 美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2.3.5 美国物流业的安全管理分析
2.4 日本
2.4.1 日本物流业的结构分析
2.4.2 日本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2.4.3 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及运营管理
2.4.4 日本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4.5 日本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2.4.6 日本综合物流发展的对策
第三章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3.1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综述
3.1.1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背景
3.1.2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进入资产整合阶段
3.1.3 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征
3.1.4 中国物流产业的政策体系
3.1.5 跨国公司与中国的物流产业
3.2 2003-2004年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3.2.1 2003年物流业的发展回顾
3.2.2 200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值增长27%
3.2.3 2004年中国物流行业的运行
3.2.4 2004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3.2.5 2004年中国物流业的费用分析
3.3 2005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3.3.1 2005年中国物流经济的整体运行
3.3.2 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5.2%
3.3.3 2005年中国区域物流的发展概况
3.3.4 2005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3.3.5 2005年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 2006-2007年中国物流行业的运行
3.4.1 2006年中国物流行业运行分析
3.4.2 2006年中国物流业取得的新进展
3.4.3 2006年中国物流业发展增长迅速
3.4.4 2007年一季度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3.5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5.1 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5.2 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3 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内忧外患
3.6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3.6.1 中国物流业加速发展的新思路
3.6.2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建议
3.6.3 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3.6.4 跨区域物流服务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第四章 中国物流市场的分析
4.1 中国物流市场的相关概述
4.1.1 物流市场的功能
4.1.2 物流市场结构
4.1.3 物流市场的容量分析
4.1.4 物流市场的交易方式
4.1.5 物流市场的运行效率分析
4.2 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概况
4.2.1 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的整体综述
4.2.2 物流市场需求层次结构及生态结构模型
4.2.3 2005年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空前活跃
4.2.4 2005年中国物流市场的特征
4.2.5 2006年上半年中国物流市场的运行
4.3 中国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4.3.1 物流需求的基本概述
4.3.2 产业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物流需求简析
4.3.3 中国物流需求进入高速增长期
4.3.4 中国物流业务需求平均每年增长两成
4.3.5 物流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4.4 中国物流成本分析
4.4.1 中国物流成本分析
4.4.2 中国物流成本仍居高不下约占GDP的17%
4.4.3 中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
4.4.4 物流成本纵向控制的综述
4.4.5 物流成本层次性分析以及其优化途径
4.4.6 物流成本的管理策略
4.4.7 “十一五”时期降低物流成本的思路及建议
第五章 航空物流
5.1 中国航空运输业概述
5.1.1 航空运输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5.1.2 建立机场物流园区成为航空货运的发展方向
5.1.3 2006年航空运输的发展概况
5.2 航空物流业的发展
5.2.1 航空物流体系及其构成
5.2.2 发达国家航空物流体系的建设
5.2.3 航空物流业成为迅速发展的经济蛋糕
5.2.4 中国航空物流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5.2.5 航空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需大力推进
5.3 航空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
5.3.1 货客兼顾模式
5.3.2 专业化模式
5.3.3 快递网络模式
5.3.4 外包业务模式
5.4 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和设施布局
5.4.1 航空物流园区规划的特征
5.4.2 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合理的原则
5.4.3 航空物流园区实现合理化的途径
5.4.4 航空物流园区规划的注意事项
5.5 中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策略
5.5.1 构建中国航空物流体系的设想
5.5.2 中国机场企业航空物流的发展战略
第六章 港口物流
6.1 国际港口物流发展概述
6.1.1 国际港口物流发展背景
6.1.2 港口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6.1.3 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
6.1.4 外国盛行的配送中心
6.1.5 国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
6.2 中国港口物流业概况
6.2.1 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6.2.2 中国港口成为全球物流的热点
6.2.3 港口物流的博弈论浅析
6.2.4 国内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6.2.5 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的综述
6.3 港口物流业务流程再造与产业链的重构
6.3.1 港口区域延伸及腹地产业集群的藕合度分析
6.3.2 港口物流的业务流程再造
6.3.3 港口物流产业链重构与其途径
6.4 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
6.4.1 现代港口物流形成的综述
6.4.2 现代物流业成为港口运行的主体
6.4.3 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切入点简析
6.4.4 港口企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
6.5 中国港口物流面临的问题
6.5.1 中国急需发展物流港口业
6.5.2 中国港口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6.5.3 中国港口物流需提高信息化水平
6.5.4 港口物流要面向国际化
6.6 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
6.6.1 中国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建议
6.6.2 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对策
6.6.3 港口物流走向现代化的策略
第七章 铁路物流
7.1 铁路物流的相关概述
7.1.1 铁路在物流中的作用及绿色优势
7.1.2 铁路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7.1.3 发展铁路物流的优势与劣势
7.2 中国铁路运输的概况
7.2.1 中国加大铁路运输的发展力度以缩小贫富差距
7.2.2 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的运行分析
7.2.3 2007年一季度中国铁路客货运输创历史新高
7.2.4 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综述
7.2.5 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7.3 中国铁路物流的发展
7.3.1 中国铁路物流的发展蓄势待发
7.3.2 中国铁路物流多元化整合的分析
7.3.3 中国铁路物流机构设置及其业务开展的综述
7.3.4 铁路物流以保证货物送达时间为目标的发展
7.4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
7.4.1 铁路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作用
7.4.2 国际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概述
7.4.3 中国铁路货场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分析
7.4.4 中国铁路多经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探讨
7.4.5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切入方向的综述
7.5 中心辐射式铁路物流的管理体制分析
7.5.1 铁路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
7.5.2 铁路物流管理中心的建立
7.5.3 中心辐射式管理体制的优势
第八章 公路物流
8.1 中国公路交通业的发展
8.1.1 2003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
8.1.2 2004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
8.1.3 2005年中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
8.1.4 2006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48万公里
8.2 中国公路运输业向物流的发展
8.2.1 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业务的优势
8.2.2 对公路运输业开展物流服务的分析
8.2.3 运输企业开展物流服务的建议
8.2.4 中国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8.3 公路物流运输中汽车利用效率存在问题及对策
8.3.1 汽车运输过程中空驶现象及车辆利用效率
8.3.2 公路物流运输中车辆空驶率高的原因
8.3.3 调整运力结构且保持运力与运量的协调与平衡
8.3.4 以现代物流产业为动力并加强公路运输市场科学组织与管理
8.4 中国公路物流业发展对策及趋势
8.4.1 中国公路物流的发展措施
8.4.2 公路物流的发展应从七方面着手
8.4.3 未来公路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8.4.4 中国公路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邮政物流
9.1 中国邮政发展的概况
9.1.1 中国邮政产业的发展现状
9.1.2 中国邮政事业保持着良性发展
9.1.3 中国邮政业发展的对策
9.1.4 加强营业网点建设提升邮政行业的竞争能力
9.1.5 运用供应链理论提高邮政速递的核心竞争力
9.2 中国邮政物流的发展
9.2.1 邮政物流创建的必要条件
9.2.2 中国邮政物流发展的市场定位及业务系统
9.2.3 邮政物流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9.2.4 邮政物流同城配送业务经营的分析
9.2.5 中国邮政发展物流的SWOT分析
9.2.6 邮政物流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
9.3 中国物流业务及邮政物品类业务的定位浅析
9.3.1 物流与邮政物品类业务冲突及引发的问题
9.3.2 物流业务与邮政物品类业务冲突的原因
9.3.3 邮政企业对物流业务的实际运作与冲突解决思路
9.3.4 邮政物流与物品类业务的定位分析
9.4 邮政物流业务的拓展战略
9.4.1 邮政物流业应对跨国物流企业竞争的对策
9.4.2 中国邮政物流业务发展的策略
9.4.3 中国邮政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9.4.4 邮政物流企业的发展对策
第十章 其他
10.1 绿色物流
10.1.1 绿色物流的涵义
10.1.2 绿色物流的特征
10.1.3 绿色物流系统的层次
10.1.4 实施绿色物流的因素分析
10.1.5 绿色物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10.1.6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10.1.7 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物流投资体系
10.2 逆向物流
10.2.1 逆向物流的概念
10.2.2 逆向物流的管理模式
10.2.2 逆向物流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10.2.3 逆向物流园区建立的可行性分析
10.2.4 发展逆向物流需注意的事项
10.2.5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逆向物流推进的策略
10.2.6 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
10.3 物流设备
10.3.1 物流设备的界定与类型
10.3.2 中国物流设备发展现状
10.3.3 中国物流设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3.4 加快中国物流设备发展的措施
10.3.5 中国物流设备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中国区域物流发展
11.1 北京
11.1.1 北京物流布局的正式确立
11.1.2 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11.1.3 奥运会给北京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11.1.4 北京发展物流存在的问题
11.1.5 北京发展物流的策略
11.1.6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将造就临空产业经济核心区
11.2 天津
11.2.1 天津现代商贸物流快速发展配送已逐渐形成体系
11.2.2 阻碍天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六大因素
11.2.3 天津建立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11.2.4 物流业将发展成为天津的支柱产业
11.3 上海
11.3.1 “十五”时期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11.3.2 上海物流园区与专业物流基地成为发展亮点
11.3.3 上海物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1.3.4 “十一五”时期现代物流业将发展为上海的支柱产业
11.3.5 “十一五”期间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3.6 “十一五”时期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及措施
11.4 珠三角地区
11.4.1 珠江三角洲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及条件
11.4.2 粤港珠三角地区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综述
11.4.3 珠江三角洲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11.4.4 珠三角社会物流体系的构建
11.4.5 泛珠三角物流信息平台已经启用
11.4.6 未来仓储物流设施将转向珠三角
11.5 西部地区
11.5.1 西部物流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及政策选择
11.5.2 西部地区成品油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设想
11.5.3 重庆铸造西部地区一流的物流基地
11.5.4 青藏铁路为西藏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5.5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
第十二章 重点行业物流的发展
12.1 钢铁物流
12.1.1 世界钢铁物流发展的四大特征
12.1.2 2006年中国钢铁行业物流的发展概况
12.1.3 中国钢铁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与任务
12.1.4 现代物流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1.5 落实“十一五”规划促进钢铁物流业的发展
12.2 医药物流
12.2.1 医药物流五大功能的介绍
12.2.2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12.2.3 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概况
12.2.4 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特点
12.2.5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12.2.6 中国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走向
12.3 汽车物流
12.3.1 汽车物流的定义及特点
12.3.2 中国汽车物流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12.3.3 流程重构达到汽车物流一体化的综述
12.3.4 中国汽车物流发展要解决的五大软肋
12.3.5 中国汽车物流业发展存在新的商机
12.4 冷链物流
12.4.1 冷链物流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12.4.2 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概况
12.4.3 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四大问题
12.4.4 冷链物流发展的措施
12.4.5 冷链物流发展所需要的规划
12.4.6 食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12.5 粮食物流
12.5.1 粮食物流的发展历程
12.5.2 2005年中国粮食物流的发展回顾
12.5.3 粮食物流迎来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12.5.4 中国粮食物流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12.6 家电物流
12.6.1 物流成为家电产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
12.6.2 家电物流的发展概况
12.6.3 中国家电企业物流供应链变革的综述
12.7 化工物流
12.7.1 中国化工物流发展的总体概况
12.7.2 2006年中国化工物流业的发展
12.7.3 中国石油化工物流的发展前景
第十三章 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13.1 中国物流企业的总体概况
13.1.1 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综述
13.1.2 中国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
13.1.3 2006年中国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特征
13.1.4 传统物流企业转向现代物流企业的综述
13.1.5 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的简析
13.1.6 物流企业营销理念创新发展的分析
13.2 物流企业的品牌分析
13.2.1 中国本地物流企业品牌的分析
13.2.2 中国物流企业品牌创建的道路
13.2.3 第三方物流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品牌价值
13.2.4 特快专递的品牌战略分析
13.3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
13.3.1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遇到八大难题
13.3.2 民营物流企业突破融资困局的对策
13.3.3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13.3.4 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
13.4 中国物流企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13.4.1 中国大型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13.4.2 物流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13.4.3 中国物流企业应直面竞争做大做强
第十四章 国外重点物流企业
14.1 UPS
14.1.1 2007年一季度UPS的盈利分析
14.1.2 UPS业务整合发展进入收官阶段
14.1.3 UPS的发展策略综述
14.1.4 联合包裹(UPS)将在上海建立国际航空转运中心
14.2 联邦快递
14.2.1 联邦快递“一地清关服务”覆盖整个欧盟成员国
14.2.2 2007年5月联邦快递在中国推出快递服务
14.2.3 联邦快递正式进入南京
14.2.4 联邦快递在中国最大的地面操作站投入运营
14.2.5 未来联邦快递将加大在中国内地市场中的投入
14.3 DHL
14.3.1 中外运敦豪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增长三成以上
14.3.2 DHL进入中国内地货物空运市场
14.3.3 未来DHL将在中国再投资1.1亿美元
14.4 TNT
14.4.1 TNT抢占中国医疗物流市场的高地
14.4.2 TNT为抢中国快递市场打出RFID技术牌
14.4.3 TNT在中国“直邮”业务发展将剧增
第十五章 中国物流重点上市公司
15.1 中储股份
15.1.1 公司简介
15.1.2 2005年1-12月中储发展经营状况分析
15.1.3 2006-2007年一季度中储发展的经营状况
15.2 外运发展
15.2.1 公司简介
15.2.2 2005-2007年一季度外运发展的经营状况
15.2.3 外运发展在行业竞争加剧下业务增长仍持续
15.2.4 外运发展向一流快速物流供应商转变
15.3 中海发展
15.3.1 公司简介
15.3.2 2005年中海发展的经营状况
15.3.3 2006-2007年一季度中海发展经营状况分析
15.4 铁龙物流
15.4.1 公司简介
15.4.2 2005年铁龙物流的经营状况
15.4.3 2006-2007年一季度铁龙物流经营状况分析
附录,图表目录::
略----
联系人:李江
电话 :0755-81255060
Q Q : 849388299
MSN:[email protected]
⑦ 股权收购属不属于股改
不是,不一样
⑧ 一季度M2余额已经到了180多万亿啦,怎么保证自己的财富不缩水
今日晚间,央行发布2018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预期8.4%,前值8.3%。
M2即广义货币8%的增速与今年6月份创出的历史最低水平持平,比8月末的次低水平(8.2%)低0.2个百分点。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去年同期少增4716亿元,仅人民币贷款表现强劲,无论与去年同期还是与上月相比,增量均有明显回升。
有人认为,这样看来,“钱荒”的问题似乎仍存在。8%的M2增速究竟算低吗?这一增速下降背后又有何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