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学下没有砝码.六年级杠杆的科学实验这么做,用什么代替.杠杆尺也没有!1
要自己做的话,那就得费点时间了
杠杆尺:在粗细均匀的木条上刻上间隔均匀的刻线,间隔为一两厘米,然后在木条的中点处钻一孔,用于穿绳吊起来.
砝码:用一个个小沙袋代替就行了.每个沙袋的质量要相同(可用天平测相等后,才系好)
Ⅱ 用杠杆尺做实验时,要多收集一些数据,才容易
是的最好是在实际引用才可靠
Ⅲ 通过“寻找杠杆的秘密”实验,我们发现()x()=()x()
如下:
Ⅳ 急急急、学下没有砝码。六年级杠杆的科学实验这么做,用什么代替.杠杆尺也没有!!1
要自己做的话,那就得费点时间了
杠杆尺:在粗细均匀的木条上刻上间隔均匀的刻线,间隔为一两厘米,然后在木条的中点处钻一孔,用于穿绳吊起来。
砝码:用一个个小沙袋代替就行了。每个沙袋的质量要相同(可用天平测相等后,才系好)
Ⅳ 科学中的杠杆原理和数学有什么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3、杠杆原理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省力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
1、科学小游戏:提供一根金属撬棍和金属支点,由学生上台分别用食指按压撬棍两端,激发全体学生的探究热情。
2、学生用自己的文具摆一摆杠杆,揭示杠杆的三个基本点,引出杠杆尺的研究。 3、杠杆尺的探究实验:教师说明和演示杠杆尺的实验探究方法,学生进行杠杆尺实验探究并填写实验记录,最后进行杠杆尺实验的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原理。 4、换位实验:数字化撬棍原理器的实验探究,分析数据,进一步理清杠杆原理。 5、找一找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杠杆原理。包括:井水抽水机、羊角榔头拔钉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有效体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3、体会科技提升生活质量,热爱科技创新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体会和理解杠杆原理,找出生活中的杠杆原理。 教学难点: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理解杠杆原理。 【教学准备】 △ 学生实验:
1、游戏实验材料:一根金属棒、一个金属支点。
2、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准备杠杆尺(机械实验盒)、两盒砝码。 3、学生实验材料:数字化撬棍原理器(教师自制教具)
Ⅵ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研究杠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2、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3、记下两边的钩码的重,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
4、改变力和力臂数值,做三次实验.
5、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
Ⅶ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省力的实验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也就是说当力臂的长度(以支点O为分界线)大于阻力臂的长度时,这便是省力杠杆。(这是易于理解的定义)>设动力臂为L1,阻力臂为L2。当L1大于L2时为省力杠杆。
F1*L1=F2*L2 L1>L2。
F1<F2。
生活中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杆动力点一定比重力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如: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铁皮剪刀、钢丝钳、指甲剪、汽车方向盘等
(7)科学实验研究杠杆尺的秘密扩展阅读: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Ⅷ 在我们的实验中,发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是什么
发现的规律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吧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Ⅸ 科学实验杠杆尺平衡作文400字
最佳答案
岁月的巨浪拍打着记忆的礁石,破碎了,散作一团白沫,潮起潮落,遗弃了躺在沙滩上的贝壳。大海就在眼前,可再也回不去了,只好独自品味其中的孤独。一如岁月之流把20岁的小舟搁浅,美妙韶华,定格成年龄深处那淡蓝的风景。乘着这艘小船我驶向一个叫大学的彼岸……
平静有序的大学生活在我的生命中已展开两个多月了,每月奔忙于课堂,食堂和图书馆之间,当自己完全地浸淫于知识的海洋中时,心底涌起的是一份满足和恬然;当自己漫步于校园的林阴小径时,呼吸着属于校园的空气,满足于校园的一草一木,我常常会忘穷情于其中,也是就在其中存在着另一些“不平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