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什么是汇率目标区制

什么是汇率目标区制

发布时间:2021-04-23 09:05:56

A. 汇率目标区的汇率目标区的涵义

汇率目标区的涵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汇率目标区是泛指将汇率的波动界定在一定区域的汇率制度安排(例如将汇率的波动限制在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0%)。狭义的汇率目标区是特指美国学者威廉姆森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包括中心汇率的确定方法、维持目标区的国内政策搭配、实施汇率目标区的国际政策协调等一整套内容在内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汇率目标区”是一种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一国允许其汇率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波动,一旦汇率的波动超出这个区间,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就要进行干预。
最早提出“汇率目标区”这一汇制改革举措的是荷兰财政大臣杜森贝里(Duilsenbery)。他在1976年曾提出过建立欧洲共同体六国货币汇价变动的目标区计划。1985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威廉姆森(John·Williamson)和伯格斯坦(Bergsen)共同又提出了详细的汇率目标区设想及行动计划。1987年2月,七国集团中的六国财长在巴黎会议上将汇率目标区思想写入会后发表的《卢浮宫协议》。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于1985年威廉姆森始倡的汇率目标区方案,创立了汇率目标区的第一个规范理论模型一克鲁格曼的基本目标区理论及模型(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并引起了学术界对汇率目标区问题的浓厚兴趣。
汇率目标区的种类很多,但主要可分为“硬目标区”和“软目标区”。“硬目标区”的汇率变动幅度很窄,不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也对外公开,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将汇率维持在目标区。“软目标区”的汇率变动幅度较宽,而且经常修订,目标区的内容不对外公开,不要求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加以维持。
设立汇率目标区的建议问世以来,各方面的褒贬不一。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实行汇率目标区来实现汇率的稳定,而发达国家认为汇率目标区不现实。汇率目标区的特点是综合了浮动汇率制的灵活性和固定汇率制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但实施起来也却是有许多困难,如均衡参考汇率的确定,维持目标的有效方法等等。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制度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以浮动汇率制为主要特征的包括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以及中间汇率制度在内的混合汇率制度时期。汇率波动的频繁和剧烈,给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困难。为促进国际经济的交往和发展,同时也为寻求一种更合理的汇率制度,世界上许多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了许多汇率制度改革举措,汇率目标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汇率制度。
按照十国集团的观点,汇率目标区是有关当局设计的一套可调整的汇率,这种汇率要与国际收支长期形态的基本平衡相适应,并且围绕着这一整套可调整的汇率设立较宽的波动幅度。弗伦克尔和戈尔德斯坦(1986)认为汇率目标区是一种混合体系,它兼有固定汇率制的稳定性和浮动汇率制的灵活性。它不同于完全浮动汇率制,因为在汇率目标区制度下货币当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在目标区内浮动,而不是没有限制的浮动。它又不同于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其区别有两点:(1)目标区中当局在一定时期内对汇率的过度波动制定出比较确定的区域限制;(2)目标区中当局更为关注汇率波动,必要时要利用货币政策等措施将汇率的波动尽可能地限制在目标区内。它也不同于可调整的钉住制,因为货币当局没有一个在任何情况下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汇率在目标区内波动的义务。它还不同于完全钉住制,因为在必要的时候,目标区也可以调整。

B. 汇率协调机制的目标

汇率协调机制
从字面解释 有效调节协配汇率波动的组织和制度.

其目的是通过汇率协调机制,来实现汇率稳定的目标.以达到内外经济均衡稳定发展,抵抗金融危机这样的作用.

C. 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谢谢!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以保持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或政策框架。
但到目前为止,有关通货膨胀目标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认同的定义。

Masson、Savastano和Sharma(1997)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policy framework),该框架包括了四个基本要素:(1)事先为某些时期的通货膨胀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量化目标;(2)明确实现这一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即对其他目标而言,该目标具有优先性;(3)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预测的模型中应包含未来的通货膨胀信息; (4)前瞻性的操作程序。在该操作程序中,货币政策工具的确定取决于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判断,并且,通货膨胀预测被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尤其是工具的独立性;二是货币当局没有对其他名义变量水平如工资、尤其是汇率等的承诺,即稳定价格是央行的主要目标。
Svensson(2002)则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并且是目标规则(targeting rule)。他认为,在定义通货膨胀目标制时需要考虑三个典型特征:(1)有一个明确的数量化通货膨胀目标,这个目标要么采取点目标的形式,要么采取区间目标形式;数量化通货膨胀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价格指数;实现通货膨胀目标是货币政策最主要的目标,尽管还要为其他的次要目标留有空间。没有其他的如汇率目标或货币增长目标那样的名义锚;(2)决策过程可以被描述为“通货膨胀预测目标制”(inflation-forecast targeting),即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条件通货膨胀预期与通货膨胀目标是否相一致决定着货币政策工具的制定;(3)货币政策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责任性。中央银行要对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并提供透明的和清晰的货币政策报告,以说明其通货膨胀预测、政策动机等。在他看来,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是一种目标规则,但货币当局享有受限制的相机抉择权力。
Bemanke Mishkin(1997)和Mishkin(2000,2001,2004)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该框架包括5个基本要素:(1)公开宣布通货膨胀的中期数量目标;(2)对货币政策主要政策目标——价格稳定的一种制度承诺。比较而言,其他货币政策目标均为次要目标;(3)一种信息包容策略,在这个策略中许多变量——不仅仅是货币总量或汇率等,被用于货币政策工具确定决策;(4)通过与公众及市场交流货币当局的计划、目标和决策来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5)增强中央银行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的责任性。
Berg(2005)将通货膨胀目标制看做是一种关于货币政策的制度性框架,该制度性框架有5个组成部分:(1)政府当局将货币政策授权给独立的中央银行;(2)中央银行的目标是实现一个公开的、明晰的价格稳定的数量化目标;(3)中央银行要在不产生实际经济不必要的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通货膨胀目标; (4)中央银行有规律地发布描述实现这一通货膨胀目标的前景的报告;(5)政府规定中央银行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负责任。
我们倾向于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这一框架以价格稳定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目的是实现和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工具独立性;(2)稳定价格的制度性承诺。价格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就业和产出则成为次要目标;(3)通货膨胀名义锚。中央银行明确发布通货膨胀目标,并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测,根据通货膨胀目标确定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该目标;(4)货币政策透明度。中央银行定期公布通货膨胀报告和货币政策报告;(5)责任性。中央银行对实现通货膨胀目标负责。这5个要素既是通货膨胀目标制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D. 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哪些18.什么是汇率目标区

用指标划线做趋势分析,最重要的还是关系实时各个国家经济新闻。

E. 什么是汇率目标区制

汇率目标区制:是一种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一国允许其汇率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波动,一旦汇率的波动超出这个区间,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就要进行干预的制度。

F. 中国现在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中国截止到2018年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中国的汇率制度不同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而是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都是中央银行接受你任何的买卖货币的请求,无论数额大小。而中国是不允许你自由兑换外币的。

(6)什么是汇率目标区制扩展阅读:

汇率制度的内容:

1.确定汇率的原则和依据。例如,以货币本身的价值为依据,还是以法定代表的价值为依据等。

2.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例如,是采用公开法定升值或贬值的办法,还是采取任其浮动或官方有限度干预的办法;

3.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国外汇管制中有关汇率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定。

4.制定、维持与管理汇率的机构,如外汇管理局、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等。

汇率制度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视角:汇率制度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如何选择汇率制度。前者是实证问题,后者属于规范分析。

汇率制度分类是研究汇率制度优劣性和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而对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关系的考察,首先在于对汇率制度如何分类。由于不同的分类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汇率制度的选择成为宏观经济领域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参考链接:网络--中国汇率制度

G. 下列属于中间汇率制度的是( )。 A. 管理浮动 B. 汇率目标区 C. 爬行钉住 D. BBC规则

a和d是的。

H. 这是什么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
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
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
4、由IMF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5、取消外汇管制。
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种种缺陷:
1.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国内经济政策失去部分主动性。
4.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
结合中国情况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何?
答:分逆差和顺差两种情况:
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的影响: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2、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可能导致货币危机;3、不利于一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4、可能导致债务危机。(3分)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影响:1、破坏国内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2、导致本币升值,不利于出口;3、导致一国丧失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4、导致国际摩擦。(3分)
结合中国情况(2分)。

六.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式体制必将导致经济过热等重重隐患,由此埋下危机的种子。
二、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时出现急功近利思想,此外还导致国内经济过分依赖出口。
三、亚洲国家和地区竞相放宽争夺外资的政策,在这一竞争中盲目地取消吸引外资的限制。
四、亚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造成出口形势恶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不断出现,同时造成该地区汇率波动的联动效应的出现。
五、僵硬的汇率制度所导致的双重效应,也是造成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主要原因。
六.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偏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

八.国际收支均衡的内涵
国际收支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在质与量两方面都能较好地促进本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国际收支均衡从质上要求国际收支的内容能最大限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有助于逐步建立一个适合现代化要求的经济结构。
在量上允许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有一定规模的赤字,承受一定的负债额,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外资的需要。但是这种负债额必须控制在适度的规模,考虑将来是否有偿债能力。 外资流入在时间上也应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吻合,从而保持在一段时期内(3---5年)收支总体上平衡。
从长期的、动态的视角考察国际收支问题时,应当突破国际收支年度平衡的约束,做出战略性安排。
还有布置了5道习题,强调要看看。
1.弹性分析法的假定前提、基本内容和本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
2.表述国际平衡表的帐户构成
3.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价值基础和汇率波动的特殊规律
4.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汇率中的地位
5.从利率平价理论的角度理解利率和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
七.目标区域制度:
广义的汇率目标区制: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例如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0%)的汇率制度。
特征:
第一,在目标区制度下,货币当局在一定时期内对汇率波动制定出比较确定的区间限制; 第二,在目标区制度下,货币当局要更为关注汇率变动幅度,必要时要利用货币策等措施将汇率变动尽可能地限制在目标区内。 第三,目标区制下,政府并不严格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只有当汇率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政府才会干预。 第四 ,在目标区制度下,汇率变动的范围较大。我们假定目标区是完全可信的,也就是交易者确信汇率永远将在目标区之内变动,政府仅在汇率变动至目标区的上下限时才进行干预,经济基本面的变动完全是随机的。 当汇率的变动逐渐接近目标区边缘时,交易者将会预期汇率很快将作反向调整,重新趋近于中心汇率。这一预期将会产生稳定性作用,汇率的变动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也不会超过目标区范围,而是保持在目标区边缘并且常常会自动向中心汇率调整。目标区制度下的汇率围绕着中心汇率而上下变动,当离开中心汇率至一定程度后便会自发向之趋近,这一情形所以称之为“蜜月效应”。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汇率目标区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保利股票 浏览:539
炒外汇找别人借身份证 浏览:432
期货老人交易心得 浏览:845
期货的结算制度有 浏览:137
威廉指标东方财富手机 浏览:362
洛阳银行理财推荐码 浏览:66
2019中国金融服务发展 浏览:281
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 浏览:882
期货近远月价差 浏览:754
天津杠杆汽车租赁 浏览:842
理发剪刀费力杠杆 浏览:74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公司排名名单 浏览:349
广永期货客服电话 浏览:96
网易贵金属账户怎么注销 浏览:269
2016中国外汇交易额 浏览:406
深圳丰连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14
摩托车头盔概念股票 浏览:983
豪门集团集资最新消息 浏览:353
原糖期货交易时间 浏览:247
nio股票价格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