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当杆杠静止在下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于______(选填“平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左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1.5N×10cm=1N×L,即:L=15cm;
1N×20cm=F×10cm,即:F=2N.
(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弹簧测力计倾斜后,L1不是F1的力臂.
故答案:(1)平衡;右;右;水平;力臂.(2)15;2.(3)L1不是F1的力臂.
⑵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1)实验前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当出现图甲所示情况时,即左端下沉右端上升,说明左端的力大了.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右调.相当于向右端增加了力.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力臂就在杠杆上;(2)便于确定力臂,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即右端的力臂为6格.应向右再移动2格.
故答案:(1)右,可得n=6,不需要再测量力臂.
(4)从实验表格数据中可以得出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5)出现图乙所示情况,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2g×3l═1g×nl
⑶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右端下倾,那么他应该将杠杆左
(1)因为杠杆右端下倾,所以应该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平衡,以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由图可知,杠杆左边钩码个数与格数的乘积为12,由杠杆平衡条件知,杠杆右边钩码个数与格数的乘积为12,但由于钩码总数为8,A点已挂4个,故杠杆右边钩码个数不能超过4,所以应在杠杆右侧3处挂4个钩码或右侧4处挂3个钩码,图形如下

(3)根据杠杆平衡时,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刚好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故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为:(1)左、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2)①应在第3格挂4个钩码;②在第4格处挂3个钩码;(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⑷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在图(a)所示位置,杠杆处于__________(选填“平
(1)不平衡,左,水平(2)4,4,上(3)左,1
⑸ (5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可将杠杆右侧的平衡
1)左左(2)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右
⑹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使杠杆应在______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若
(1)在实验时,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恰好沿着杆的方向,可以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2)由图知,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左L左=F右L右,左端=3×2=6,所以右端满足钩码个数和格数乘积等于6便可,可以在第2个格上挂3个钩码或在第3个格上挂2个钩码; (4)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不同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 (5)该同学只测量了一组数据便得出结论,结论具有片面性,同时力臂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应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水平;可以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2)右;(3)将两个钩码放在3格处(或将三个钩码放在两格处);(4)为了寻找杠杆平衡的普遍规律;(5)不能只评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必须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⑺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当杆杠静止在图1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
(1)图1中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发现杠杆右端上翘,调节时重心应向右移动,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如图2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给学生增加难度. 故答案为:(1)平衡;右;测量力臂;(2)D.
⑻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做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______(填“平
(1)杠杆静止在如图位置,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右端上翘,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翘的右端移动,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据实验1、实验2的数据可得,F1L1=F2L2. 所以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弹簧测力计在B处由竖直向下逐渐向左倾斜拉动杠杆的过程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根据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测量计的示数变大;F2和L2成反比,图象D正确; (4)由图知,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所以拉力的力臂小于OB,因此F1×OB大于F2×OA. 故答案为:(1)平衡;右; (2)F1L1=F2L2; (3)D; (4)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所以拉力的力臂小于OB,因此F1×OB大于F2×OA.
⑼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_____
(1)图甲中,杠杆左端低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使杠杆重心右移,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因此第二组实验设计的好,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杠杆垂直,便于测量力臂. 故答案为:(1)水平;右;(2)二;便于测量力臂.
⑽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发
解(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偏高,则重心应向左移动,故应向左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 (2)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第三个钩码的下方,即左侧的力是三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2个×3格=3个×n格,n=2;即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 (4)不能得出探究结论;因为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 (5)杠杆在水平位置的方案好;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进行实验,力臂不在杠杆上,不方便测量;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故答案为:(1)左;(2)D;(3)2;(4)不能;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偶然性,不能反映普遍规律;(5)水平;便于测量力臂,同时又可以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
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试验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赤峰黄金股东
发布:2025-05-19 17:43:04
浏览:314
九有指标
发布:2025-05-19 13:55:20
浏览:760
伦敦交易所开户
发布:2025-05-18 00:49:00
浏览:448
快鸽按揭融资
发布:2025-05-17 20:33:57
浏览:84
牡丹江国华集团
发布:2025-05-17 18:21:48
浏览:3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