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
(1)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左边=3G×2L=6GL;
右边=2G×3L=6GL;
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取下一个相同的钩码后:左边=2G×2L=4GL;
右边=G×3L=3GL;
杠杆不再水平平衡,左边会下沉.
(5)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左边=G×2L=2GL;则右边=2G×L,即向左移动2格;
故答案为:
(1)右;(2)便于测量力臂;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左侧下降;(5)向左移动2格
B.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照图示的方法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
(1)在A点沿不同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象是力的方向改变,力的大小也发生改变。 (2)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或填F 1 L 1 =F 2 L 2 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
C.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
(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第2组中1N×0.02m≠0.5N×0.01m;所以本组数据错误;综合分析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3个×4格=n个×3格,n=4;
(3)La>Lb,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Fa<Fb
故答案:(1)2;F1×L1=F2×L2;(2)4;(3)小于
D. 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
(1)过程: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 1 ·L 1 )分别计算出阻力×阻力臂(或F 2 ·L 2 ) 第一组 1N×15cm =15N·cm 15N × 10cm=15N·cm 第二组 2N×25cm=50N·cm 25N × 20cm=50N·cm 第三组 3N×20cm=60N·cm 4N × 15cm=60N·cm 经过比较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乘积都相等 验证的结果: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 L 1 =F 2 L 2 ) (2)做法: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或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 (或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 条件: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 1 L 1 ≠F 2 L 2 ) |
E. 小红和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给他们提供的实验器材
(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均可)向右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杠杆平衡后,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可知:
2N×15cm=1.5N×L 2
解得L 2 =20cm.
(3)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故选项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右;(2)20;(3)④.
F.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数据 急急急急急急!
自己做吧
G. 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了3次试验,得到了如下的数据记录,试验
(1)由上数据知,杠杠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
(2)第3实验中:F1L1=F2L2=0.3N×10cm=3N?cm;
F2=
F1L1 |
L2 |
20N.cm |
5cm |
H.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
__2___,由正确的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_____。
(2)如下图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__4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__小于__Fb
(填“大于、小于、等于”)
I. 在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小红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
(1)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只研究了力臂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距离相等的特殊情况 (3)用弹簧测力计斜拉,使力不在竖直方向完成实验 (4)右边下降 |
J. 小红同学在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每
(1)杠杆左端偏高,右端偏低.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2)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5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4N.
(3)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4)实验表格中应包括动力、动力臂、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阻力、阻力臂、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几项,且要多测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动力/N | 动力臂/cm | 动力×动力臂/N?cm | 阻力/N | 阻力臂/cm | 阻力×阻力臂/N?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