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汇率差挂哪能个科目,是要增加收入的
汇率差异通过“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进行核算。
减少时: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或外币户)
增加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或外币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 进出口收入和成本依据什么汇率记账,期末要不要调整汇差
进出口收入和成本以销售的日期当天汇率,需要确认是的销售是以系统出库日期或者提单装船日期或者对方收到货物的销售确认日期。期末要调整汇率差异,需要对本期的外币进行评价,确认本期外币是盈余还是亏损。
3. 存货中汇率变动的影响应计入什么科目
只有以外币购买的半成品或原材料,才会考虑汇率变动产生的资产价值变化。若在报告日,应计为汇兑损益。
4. 信用证给原料供应商,信用证到期结汇产生的汇率差异做什么科目
财务上应该有一个科目叫做“汇兑损益”。汇兑损益是属于财务费用下的二级科目
企业需调汇的科目:银行存款 、应收帐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
借方登记损失;贷方登记收益 。
举例:
汇率下降时,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况损益
贷:银行存款
应收帐款/应付账款
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
汇率上升时,汇兑收益,做相反分录
5. 进口货物入账汇率按什么确定
进口货物入账汇率按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确定:
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5)进口原材料的汇率差入什么科目扩展阅读: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记账汇率可以是外币业务发生当日的汇率,也可以是当月1日的汇率。记账汇率一经选用,在登记入账时不得随意变更。具体应用时,对于取得以外币结算的资产、负债及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当日的汇率或当月1日的汇率记账。
对于以外币投入的资本:
1、合同或章程有约定汇率的,就按约定的汇率入账。
2、合同或章程未约定汇率的,如果注册货币与记账本币一致的,可采用当日汇率记账;如果注册
货币与记账本币不一致,应当按第一期第一次收到出资额时的汇率记账。对于投入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按投入当日或当月1日的汇率入账。
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为了方便或者已有的习惯,往往各行其是,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内部如果采用不同的记账汇率,在购货或销货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同的购货成本、不同的销售收入等。
6. 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应该按他发票日期的汇率入帐还是实际货到工厂的那天的汇率入帐还是报关单的
应该按他发票日期的汇率入帐,月末再进行调整。
7. 结汇所得的汇率差记入哪个科目
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追问: 不管超出部分还是少的部分都记入汇兑损益吗 回答: 是的。
8. 会计处理中本月要冲减上月的进口原材料入库,汇率是不是按上月汇率冲减当月的汇率是不是必须一致
1、暂估入账的原材料,下月初红字冲回,即冲回凭证与上月末估价入账金额一致只是用负数
2、进口原料的汇率核算日期应该是按照进口报关单上的进口日期那天的汇率折算人民币,月末原料到货票未到时,最好问货代进口报关单上的进口日期及关税金额然后按照此天的汇率折算人民币估价入账,下月初红字冲回
3、如果估价入账的金额与下月发票到后实际计算的金额有差异,正数或负数调整原入账凭证即可
4、你公司按照进口报关单上的进口日期及关税金额核算的入账金额如果与实际付款时的金额不一致,差额计入汇兑损益科目核算
5、还有:一个月的账务处理中,汇率是不是必须保持一致,不能有变化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进口原材料只要不是一个日期就需要一单一个汇率折算人民币
9. 进口原材料采购成本确认所涉及的汇率问题
其实,这就是记账的历史成本原则,你购入成本时按照规定可以选择月初汇率,也可以选择即期汇率,但是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10. 进口原材料入账汇率怎确定
进口原料是需要对外付汇的,当然选择银行卖出价记帐合适 (也就是企业从银行买汇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