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在企业的管理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经营杠杆系数
1、含义:息税前利润(EBIT)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原始基本(跨期)计算公式:
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业务量变动百分比
=(△EBIT/EBIT)/(△X/X)
变形简化(基期)计算公式:
DOL=基期贡献边际/(基期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1+FC/M3、经营杠杆系数计算与说明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减少)所引起利润增长(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4、当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当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此时,企业只能保本。若销售额稍有增加便可能出现盈利,若销售额稍有减少,便会发生亏损。
5、结论: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就会存在并发挥作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或等于1的;经营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系数成正比。
二、财务杠杆系数
1、含义:普通股每股收益(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税息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2、计算:基本公式 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
=(△EPS/EPS)/(△M/M)
变形公式 DFL=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
3、作用:它可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财务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财务风险的高低。
4、财务杠杆计算与说明
①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EBIT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②在资本总额、EBIT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越高。
5、结论:负债是财务杠杆作用的前提,无负债则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收益或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用越强,财务风险越大。
⑵ 如何用税收杠杆撬动经济的绿色发展
据报道,自从12月1日起,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扩大至9省份,专家表示,这既是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促进节约利用水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中,实行对资源赋存条件好、价格高的资源多征税,对条件差、价格低的资源少征税,并对开采难度大及综合利用的资源给予税收优惠,也能够有效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早日实现绿色发展!
⑶ 税收杠杆的作用
税收杠杆在整个经济杠杆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的税种,由于它的征税对象不同,其杠杆作用也不一样对于以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以在价格固定的条件下,用来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用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以及配合价格,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对于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用来促进生产向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向发展。对于以资源和资产占用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以用来调节企业间因客观条件不同所获得的级差地租或收益,促使在大体平等的条件下开展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对于以消费品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以用来调节消费对于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则可以用来调节收入和社会总需求等等。由于不同税种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国家要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就不能指望通过单一或少数几个税种来实现,而必须根据每个税种的征税对象及其特有的调节作用,统筹设计,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税收体系。
⑷ 税收杠杆的具体运用
起征点可以照顾那些低收入的纳税者;免征额可以对所有纳税人都给予一定程度的照顾。
当然,每个税种发挥的杠杆作用是不等和不同的。具体地分析和准确地把握它们的不同作用,对于建立合理的税制体系有重大意义。 运用税收杠杆对企业利润的形成、分配和使用所进行的引导和调整。税收调节作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商品经济中,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动机,是决定企业行为的主要因素,也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主要根据。它在企业目标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国家利用税收调节企业利润,促使其提高微观效益、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缩小留利水平差距,引导企业基金使用方向。
对利润形成的调节
可分为对一般利润水平调节和对利润结构的调节两部分。①对一般利润水平调节,是指通过税收分配,使一组企业都只能获得适度的利润。对企业来说,这样的利润水平既不太高,以致使它失去加强经营管理的压力;也不太低,使它失去加强经营管理的动力,从而可以发挥税收促进提高微观效益的作用。②对利润结构的调节,指通过差别税负政策,使不同产业和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企业获得的利润水平不同,从而可以发挥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调整的作用。以上对利润形成的调节,一般属于流转税的作用领域。
对利润分配和使用进行的调节
可分为对留利水平的调节和对留利使用的调节两部分。①对留利水平的调节,一般属于所得税的作用领域。合理的所得税率,要求在促使企业能够获得符合其各自主观努力所应得的不同经营成果,以及相互之间的留利水平不致过分悬殊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②对留利使用的调节,属于目的税的作用领域。通过目的税税种和税率的合理设计,要求能够对企业从留利中形成的各项基金在使用的方向和规模方面起到引导或抑制的作用,以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
税收调节只有在企业具有支配自己的税后利润和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等,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所应有的权利的条件下,同价格、信贷、财政补贴和汇率等经济杠杆协调配合,并使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各得其所,才能有助于预期调节目标的实现。
⑸ 什么是税收杠杆,怎么样的呢
税收杠杆是指是指国家依据税法,通过调整税收征纳关系及纳税人之间利益分配,来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功能。国家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设计,实行减税、免税、退税、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等鼓励或限制性措施,诱导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决策和消费选择同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相一致。运用税收杠杆可以弥补和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⑹ 如何看待税收的杠杆作用
税收杠杆是运用税收形式,利用物质利益原则间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手段。经济杠杆的重要形式之一。国家利用税收给予纳税人以有利或不利条件,引导其经济行为服从于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
税收杠杆在整个经济杠杆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的税种,由于它的征税对象不同,其杠杆作用也不一样对于以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以在价格固定的条件下,用来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用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以及配合价格,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对于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用来促进生产向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向发展。
对于以资源和资产占用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以用来调节企业间因客观条件不同所获得的级差地租或收益,促使在大体平等的条件下开展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对于以消费品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可以用来调节消费对于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则可以用来调节收入和社会总需求等等。由于不同税种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国家要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就不能指望通过单一或少数几个税种来实现,而必须根据每个税种的征税对象及其特有的调节作用,统筹设计,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税收体系。
⑺ 如何看待税收的杠杆作用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一种,税收,起不到杠杆的作用,税收,只不过是将社会流动资金归入国家和部门,由他们操作,再投入市场,只是一个缓解流通的作用,最终,还是会流入市场的。要说杠杆,只有通过存款准备金和利率的调整来起作用,最终由央行吸收。
满意请采纳
⑻ 税收杠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不同的情况收取不同的税收,调节经济平衡。
⑼ 什么是财务杠杆,它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财务杠杆效应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表明在资金总额及负债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利润率或每股盈余额将以息税前利润率变的倍数增长。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 /(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
作用:财务杠杆使企业拥有大于其产权的资产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借款和其他方式增加资本。只要债务成本低于这些资本投入的收益,财务杠杆就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但是,财务杠杆也提高了企业的风险。
⑽ 我国的税收怎么杠杆起作用
精华答案沕溡汨茬脣笾4级2008-04-23税收充当经济杠杆所发挥的作用。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时,即成为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杠杆在实现国家宏观决策和调节经济运行方面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调整、诱导以至实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达到实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目的。税收杠杆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调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2.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3.调节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协调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4.调节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收入,使社会分配公平、合理。5.调节企业额外收益,促使商品生产者公平竞争。此外,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还表现在对外经济交往的调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