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GBP/USD=1.63表示的意思是1英镑可以兑换1.63美元,这个等式你可以理解为GBP除以USD。那假如你要算GBP/JPY呢,(X/Y)*(Y/Z)=X/Z,所以有:
(GBP/USD)*(USD/JPY)=GBP/JPY,如果GBP/USD=1.63,USD/JPY=100,那么GBP/USD=163这个就是交叉相乘。
同理交叉相除就是这个式子的逆运算了。
2、计算交叉汇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交叉相除和同边相乘(分不同情况)1,交叉相除(必须同为直接报价或同为间接报价)。
1)同为直接报价货币
已知:USD/JPY=120.00--120.10,DEM/JPY = 66.33--66.43,求USD/DEM,则交叉相除。
USD/DEM=120.00/66.43--120.10/66.33=1.8064--1.8106
2)同为间接报价货币
已知:EUR/GBP = 0.6873--0.6883,EUR/USD=1.1010--1.1020,求GBP/USD,则交叉相除: GBP/USD=1.1010/0.6883--1.1020/0.6873=1.5995--1.60332。
3)同边相乘(必须是直接报价与间接报价同存)
已知:EUR/USD=1.1005--1.1015,USD/JPY=120.10--120.20,求EUR/JPY。则同边相乘: EUR/JPY=1.1005*120.10--1.1015*120.20=132.17--132.40。
(1)汇率调整后货款怎么算扩展阅读:
1、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2、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货币兑美元都有一个兑换率。一种非美元货币对另外一种非美元货币的汇率,往往就需要通过这两种对美元的汇率进行套算,这种套算出来的汇率就称为交叉汇率。交叉汇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个汇率所涉及的是两种非美元货币间的兑换率。是用交叉汇率的货币对在外汇交易中又成为交叉盘,例如英镑兑人民币。
B. 汇率变动引起存货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
1,汇率变动时,存货入账的价值也必须跟着改变。计入“ 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存货价值大了,可以借记存货,贷记营业外收入?通常我们会以额外收入的方式入账,但如果不想把利润变大,可以再结转冲销营业外收入。存货价值增大时:
借:存货 3.57贷:营业外收入 3.57
存货价值增大原因消除时:
借: 营业外收入3.57
贷: 本年利润 3.57修改你营业外收入减少的会计凭证,将营业外收入减少记在贷方红书,不要记在借方。如果已经记账的话就用红字更正法,先将借方减少的凭证冲销,然后在体制一张贷方红书减少的凭证,就行结转。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这样你结转后本期“营业外收入”才平衡。2,按照你的条件,兑换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港币 28.57(台币 100)
贷:银行存款-港币 25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57外汇兑换差额,看你原来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在月末进行调整,其差异记入财务费用。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初始确认时折算汇率的选择。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A、即期汇率: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中间价,或称市场汇率。
B、即期汇率近似汇率:通常指当期平均汇率。
2、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处理
A、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与初始确认时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外币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等)和外币货币性负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B、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非货币性项目指除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C、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应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D、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C. 汇率的问题
如果你也同意客户以此汇率换算成美元结算货款,那就不用管什么汇率,直接以此汇率冲减应收账款,银行存款也以此汇率入账,年底调整汇兑损益
D. 预收货款时的汇率比之后确认收入时的汇率高,请问汇兑损益怎么做
收款时,由于记账汇率是6.17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6.17
贷:预收账款(美元户)1000*6.17
结汇时,如果在同一月份,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记)614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1000*6.17
开票确认收入,如果也在同一月份,那么没有差额
借:预收账款(美元户)1000*6.17
贷:主营业务收入6170
如果开票时汇率是6.14,那么说明“预收账款”科目要进行调汇处理
借:预收账款30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或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30)
确认收入按6.14确认
借:预收账款(美元户)1000*6.14
贷:主营业务收入6140
这样预收账款科目和主营业务收入就是平的。
结汇的时候,按实际收到的人民币数字计入人民币帐户,按实际支付的美元乘以帐面记帐汇率贷记外币帐户,记帐汇率为当月月初汇率。按其差额,计入当期汇兑损失或者汇兑收益。
预收、预付款项不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所定义的货币性项目。相应地,对于支付/收取外币的预收、预付款项,在期末无需像货币性项目一样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当预付款项转为存货时,或者预收款项结转收入时,应按照当初支付预付款项或者收取预收款项时的汇率结转,而不能按照存货或者收入确认之日的汇率进行结转。
(4)汇率调整后货款怎么算扩展阅读:
企业未按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收,主要指企业未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应计的销售收入采取拖后或记入往来账户不及时转销售收入。我们进行征税筹划时,应注意:
⑴审查企业的销售是否合理,通过确认企业的销售方式进行稽查。对一般销售业务,如交款提货、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其销售成立的标志有两个,
一是商品、产品已经发出;
二是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已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对其他销售方式,按财务惯例规定,分别确定收入的实现时间。
⑵审查企业的销售发票、运费结算等原始凭证,结合“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贷方明细账和企业“产品(商品)出库单”,查明企业销售发票是否已经开出,商品产品是否已经发生。
E. 应收账款的汇兑损益调整
1、没有收到货款(欧元)就不用计算汇率,也不用入账;如果收到了货款,合同没有约定,按收到日实际汇率入账,此时,没有汇兑损益的问题。
2、入账时都按实际汇率计算,没有汇兑损益的问题。汇兑损益只在两种情况下产生:1)结汇或收款、付款时,按实际汇率计算后与账面值的差额;2)报表日,为了反映报表日价值的真实性,做一笔汇兑损益,按报表日外汇中间价。
我觉得你把汇兑损益弄复杂了。
业主确认进度款300万欧,分录正确。
收到200万欧工程款时,按当日汇率(1:8.45)
借:内部往来 1690 (200*8.45)
贷:应收账款 1690
此时,都是外币业务,没有涉及汇兑和月末报表,所以不用按8.5计算入账后再做汇兑损益,直接用当日牌价(8.45)入账。
月末再按当日的欧元汇率计算一遍,差额计入汇兑损益。这样就不会有你说的问题了。
3500万是你们的预收账款,如果不是跨年度的先挂账,完工后一并结转;如果是跨年度的项目,年底可以按完工程度结转一部分收入和成本。
F. 怎么计算汇兑损益
假如某企业采用当月月初的汇率作为记帐汇率,当月1日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5.70元人民币。上月末该企业银行存款美元户余额为2万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5.60元人民币,折合人民币余额11.2万元。本月发生应收帐款2万美元。月份终了,将外币帐户的外币余额按月末国家外汇牌价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汇帐户的期末人民币余额周整后的各外币帐户人民币余额与原帐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作当期财务费用。假设当月末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5.80元。
(6)汇率调整后货款怎么算扩展阅读:
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是汇兑损益的计算根据记帐方法的不同,计算也不同。下面我们就外汇统帐制会计和外汇分帐制会计方法下,如何计算汇兑损益,分别予以说明。采用外汇统帐制会计核算的企业中汇兑损益的计算原会计制度规定,“已实现的汇兑损益才入帐”,即当外币业务发生时,记帐汇率与帐面汇率的差额即为汇兑损益入帐。新会计制度采用了外币帐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国家外汇牌价进行调整,平时业务发生时不再计算汇兑损益,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按编制会计报表日的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外币帐户帐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为汇兑损益,列作当期损益进行处理。
G. 汇率变动问题
企业应对汇率调整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掌握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常用手段。
(1)高度重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跟踪研究。要经常关注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币种的汇价变动情况,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本企业出口产品的影响程度,努力增强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企业特别是生产型出口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扩大质量效益好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综合竞争力。
(3)加速市场多元化步伐。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南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东欧、俄罗斯等新兴出口市场,防范单一市场的不稳定风险。同时要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政策规定,尽量选择多币种进行结算,规避单一货币的升、贬值风险。
(4)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切实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资金运筹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扩大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5)争取与客户共担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损失。
(6)努力保市场、保客户。
(7)加快出口变现,减少应收外汇账款占用。企业出口成交后,要加速单据流转,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回笼有关出口单据,积极采取票据押汇、保理等方式,使在手票据及时结汇变现,力争出口额的一半以上运用这种方式实现货款变现。企业要多开展出口回收快的业务,适当控制出口回收期限长的业务,同时要加大应收外汇账款的催收力度,缩短结汇期限,尽快回笼货款,减少在途资金占用。力争使企业应收外汇账款占出口额的比重低于10%。
(8)增加外汇负债,平衡外汇收支。企业要通过申请外汇贷款、将人民币贷款置换为外汇贷款、延缓进口付汇等方式,适当增加外汇负债,抵消外汇资产的贬值风险。
(9)开展人民币套期保值业务。
(10)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企业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企业通过加大料件进口,外贸公司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进出口规模。
(11)积极扩大进口。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价格,带来了扩大进口的好时机。企业要以此为契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加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提升产品结构,缓解国内资源瓶颈制约。
(12)加大汇率风险管理。企业要将汇率机制视作一个价格机制,增强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在成本核算时预留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成本,掌握控制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不断提高适应浮动汇率机制的能力和水平。
H. 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金蝶K3怎么做账务处理
1、汇率变动发生汇兑损益金蝶K3的账务处理是:
(1)如果产生汇兑损失时: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应收账款
(2)如果产生汇兑收益时:
借:应收账款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