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录入汇率产生的汇差分录
把汇差部分放入财条费用——汇兑损益
如果计算的汇率大于结汇时的汇率时所产生的汇差部分放入借方财务费的做正数
如果计算的汇率小于结汇时的汇率时所产生的汇差部分放入借方财务费的做负数
这样就好了
2. 外购固定资产入账时汇率差异怎么处理。
收货当月
借:固定资产 1000*6.2938
贷:应付账款 -美元 1000*6.2938
下月收到发票,汇兑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汇兑差异科目
借:应付账款-美元 1000*6.2938
财务费用-汇兑差异(即期汇率大于6.2938)
贷 银行存款 1000*即期汇率
记财务费用-汇兑差异(即期汇率小于6.2938)
3. 汇率差价怎么做分录
把汇差部分放入财条费用——汇兑损益
如果计算的汇率大于结汇时的汇率时,所产生的汇差部分放入借方财务费的做正数。
如果计算的汇率小于结汇时的汇率时,所产生的汇差部分放入借方财务费的做负数。
4. 请教高手:存货的进料及领料之间的汇率差如何处理
谢谢newcat。 其实存货在领用时还会产生汇率差。沿用你的例子,发票录入的时的汇率是8,此时存货的原材料 账面价值就是$4000/¥32000,如果下个月全部领用,当期汇率是6,那么就产生该材料账面余额 美金数为零,人民币数为¥32000-$4000*6=¥8000。 公司材料的领用用的是标准成本,不过我觉得这个应该不是由于移动平均价或标准成本而产生 的,而是由于进库和出库时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而且这个汇率差所造成的影响额不知如何才能计 算得出来? Thanks again. 查看原帖>>
5. 汇率是怎样形成的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上升,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下降,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5)使用汇率是产生分差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经济影响:
(一)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上升(直接标价法),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外汇汇率上涨,本币汇率下跌)
(二)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1、对无形贸易收支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外币购买力提高,本国商品和劳务低廉。本币购买力降低,国外商品和劳务变贵,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他劳务收支状况改善。
2、对单方转移收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如果国内价格不变或上涨相对缓慢,对该国单方转移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3、对资本流出入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于资本流入。
4、对官方储备的影响:
①本国货币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②储备货币汇率下跌,使保持储备货币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遭受损失储备国家因货币贬值减少债务负担,从中获利。
6. 收到外币投资如何做账务处理,结汇的汇率差异如何处理!多谢大家了!
按照收到投资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成人民币,不会产生汇兑差额。
借 银行存款 (外币*投资当日即期汇率)
贷 实收资本
7. 汇率差怎么计算
国复际外汇市场上,汇率制的价格共有 5 位数字表示,汇率价格的最后一位数的变动,我们用点表示,如美元兑日元 由117.51 上升到117.52中的 0.01 、欧元兑美元由1.3235下降到1.3234中的 0.0001,都称作为一个点,这是汇率变动的最小基本单位。
在外汇交易中,会看到一个两边的报价,由买价与卖价组成。买价与卖价的差别为点差,银行和交易商通过买卖的点差获利。当我们做外汇买卖时,银行及时报价的买卖间点差直接影响我们汇民的收入。
前不久,晨报曾经刊登过美元直接买入日元,还是买入港币再买入日元。通过我们的计算得证:美元买入港币再买入日元好。
那么从整个银行报价来看不是所有的币种都是这样,比如:美元买入澳元,10000美元÷0.5226=19135.09澳元,美元买入港币再买入澳元,10000美元 × 7.7955÷4.0765=19123.02澳元,前者比后者多12.07个澳元;如果折合成美元买入澳元的价位,即12.07澳元 ×0.5226=6.31美元,这样就多了6.31美元。
注意:用银行的卖出价减买入价再除以买入价,就是交银行的手续费。
8. u8中因为汇率差产生了应收余额怎么处理
进行汇兑损益处理 应收里有 自己找下位置
9. 由于汇率变动导致资本金不等怎么做账务处理
由于汇率变动导致资本金不等,不等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汇兑损益分类
(一)按业务归属划分
企业经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
1、交易损益
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
2、兑换损益
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
3、调整损益
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换算损益
会计期末为了合并会计报表或为了重新修正会计记录和重编会计报表,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 “换算外币汇兑损益”。
企业除了上述四种正常经营期间内发生的一般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以外,还有非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和经营期间特殊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益。包括企业开办期间收到外币性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的汇兑损益;企业筹建期间由于外币收付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清算期间由于企业各项资产及外币性长短期债权、债务的调整和结算处理而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特殊外币业务,如外币性长期投资、外币性长期负债、外币性的风险规避措施等经济业务也都会产生汇兑损益。
一般认为,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应在期末确认其汇兑损益实现,而不管其实实际的业务是否已经发生。也有人认为,本期汇兑损益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准,即以实际的外币买入卖出已经发生,外币性的债权、债务在本期已经结算,以此作为确认汇兑损益的依据,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要递延到以后会计期间,即当实际业务发生或已经结算完成后,才能作为已实现汇兑损益,计入该期的损益表。
(二)按本期实现与否划分
汇兑损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实现,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已实现的汇兑损益
已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产生汇兑损益的外币业务在本期内已经全部完成所产生的汇兑损益。
2、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产生汇兑损益的外币业务尚未完成。
10. 合并报表因为汇率时间导致差异怎么处理
ifrs合并报表实收资本按平均汇率
IFRS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功能货币再衡量的部份,收入科目采 用平均汇率的条款,如果每一笔交易凭证都已经以功能货币 的汇率同步记帐,就不再涉及以功能货币的平均汇率再衡量 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在期末结帐之前,如何设定功能货币的平均汇率?如果不是采用平均汇率,而是采用即时汇率,这和 IFRS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条款内容是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