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汇率低杆杆

汇率低杆杆

发布时间:2021-04-18 20:04:04

① 怎样可以了解汇率水平决定的杠杆属性和比价属性

对于汇率比价属性而言,就是指汇率的水平由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国外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产出等等。所谓汇率的杠杆属性,就是指汇率水平变动会带来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汇率比价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被动属性,汇率的杠杆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主动属性,置于更详细的可以自己再去了解一下。

② 如何认识汇率水平决定的杠杆属性和比价属性

所谓的汇率的比价属性,就是指汇率的水平由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产出等等。所谓汇率的杠杆属性,就是指汇率水平变动会带来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汇率的比价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被动属性,汇率的杠杆属性可以称为汇率决定的主动属性。

③ 急急急 什么是货币杠杆 什么是对冲基金汇率

杠杆交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小额的资金来进行数倍于原始金额的投资,以期望获取相对投资标的物波动的数倍收益率,抑或亏损。由于保证金(该笔小额资金)的增减不以标的资产的波动比例来运动,风险很高。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属于免责市场产品。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

④ “杆杠”是什么意思

常见的是“杠杆”:初中物理学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硬棒。

介绍: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另外,金融里的“杠杆”指的是放大资金,比如5倍杠杆,就是1元钱可以订5元钱的货,收益和风险同时翻五倍。

⑤ 通俗的给我解释下汇率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汇率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都是按本国货币来计算成本的,要拿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其商品成本一定会与汇率相关。汇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一件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商品,如果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25,则这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12美元。如果美元汇率涨到8.50,也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1.76美元。商品的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肯定好卖,从而刺激该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汇率跌到8.00,也就是说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则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是12.50美元。高价商品肯定不好销,必将打击该商品的出口。同样,美元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就会制约商品对中国的进口,反过来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却会大大刺激进口。

你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日本和美国佬总爱叫嚷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就会大大增加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打击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并反过来刺激中国大量进口他们的商品。同时你也应该明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为什么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了?如果人民币贬值,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将更糟糕!

正是由于汇率的波动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如此大范围的波动,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实行相对稳定的货币汇率政策。中国大陆的进出口额高速稳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⑥ 结合中国实际,如何认识人民币汇率水平决定的比价属性和杠杆属性

比价属性是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决定汇率的过程,杠杆属性针对的是汇率反过来影响其他经济变量的过程,比如央行为了刺激需求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会降低,在外汇市场上本币贬值,汇率降低。有可能会导致国际流动资本逃离本国,此时为了吸引外资又要提高利率。只是一个相互作的过程。杠杆属性和比价属性就是之间作用的机制渠道。

⑦ 什么是汇率杠杆

汇率杠杆成央行重要政策选择

汇率和利率都是价格型的政策工具,1998年央行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变之后,央行更多的是倚重利率杠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汇率杠杆基本上保持平静微调之中。但现实的市场环境之下,利率杠杆的运用空间己经在缩小:一则我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构筑起"贷款利率管住下限,存款利率管住上限"的模式,利率政策的制度性和体制性改革己经基本构建完成;二则我国宏观调控己经初见成效,CPI增幅己经由5.3%的峰值逐步回落至1.80%,资金价格失衡问题己经得到相当程度的修正。在利率杠杆陷入"两难"选择境地时,央行启动了搁置己久的汇率杠杆,这意味着汇率这一重要的宏观经济杠杆在未来将承担起更多的宏观调控职责。市场主体对汇率政策的研究必须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⑧ 汇率是什么意思尽量解释的通俗一点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货币都有价值度量的功能,汇率就是解决不同货币关于价值度量的问题。 通过汇率实现统一的价值度量。好比现在1美元兑换6.8人民币
这就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说明美元比人民币更具购买力。
汇率的本质是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战争中最关键的分母,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的命门所在。如果说制造和出口能力是分子,一个国家你想多出口,减少进口,可能也能实现,比如像我们之前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出口,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汇率,那就很危险了。
因为国际上现在都是使用的信用货币,也就是纸币,但纸币都是以国家信用发行的。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央行的利率以及外汇储备多少和黄金等硬通货的多少是信用货币的根基,该国经济在国际决定了该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经济实力及其进出口的能力决定了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汇率的频率,而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是否有漏洞才决定了其汇率是否被操控。
在金本位条件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是“相对公平”的,因为有同一个价值度量的标准——黄金存在。但是,在没有了黄金这个价值标准之后,进入了单纯的法定纸币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的汇率,就变成了一个可以用来制造阴谋、施行阴谋的工具了。
谁会从这个阴谋中得利呢?自然是能够控制的了汇率的一方。而吃亏的一方,必然是驾驭不了汇率的一方。比如,当年美欧联手逼着日本签定了广场协定迫使日元升值。谁赚谁赔?自然是施压的欧美赚了,被迫升值的日本亏了。
在法定纸币时代,汇率实际上是一个杠杆——一根撬动对方国家财富的杠杆。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举例子说明吧:现在人民币兑美元1:6.8,1美元可以买6.8元的东西。如果人民币贬值到了1:10000(贬值1470倍),则美国人用20亿美元就可以“交换”到中国人民一年创造的财富。

⑨ 评论:去杠杆对汇率仍有信心 人民币贬值不值

6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即期汇价连续两日双双调升,其中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涨59个基点,连续三日上涨,摆脱了上周人民币连续下跌的趋势。一时间市场意见摆脱上周灰色论调,又开始集中认为人民币有望继续延续稳定,甚至有意见提出人民币应该成为避险货币。
近两年来,人民币币值变动一直是市场的关注点。相对来说,海外投机者看法摇摆比较快,从2014到2017年上半年看空到2017年下半年看多,再到现在相对中性。总结下来,主要有三个角度,金融体系崩溃论,货币超发论与海外分散投资论。崩溃论主要发自于对中国杠杆水平的担忧,超发论拿M2说事儿,而海外投资论基于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自发性全球配置叙述。
短期来看,因为巨大的外汇储备与并未全面开放的资本账户,人民币币值依然处于可控水平,但这显然不是大家最关心的。笔者试图从三个角度分析下,中长期来看人民币的走势可能也并不似上面三种论点所预期的弱势,相对每个论点都可以找到反例。笔者将这三个角度归纳为人民币(RMB)的利率(Rates)货币(Money)与信仰(Belief)。对应上述三个论点,可以理解为利率对应配置,货币对应超发,信仰对应崩溃。
中国利率配置的优势
首先谈利率(Rate)。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但不管业界还是学界,利率一直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可比利率水平上,近两年中国比美国高很多。这里面不仅有美国QE遗留下来的因素,也有中国为了去杠杆所执行的中性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
银行层面,中国三个月SHIBOR为4.35%而美国三个月LIBOR比中国要足足低两个百分点,只有2.31%。市场另外一个担心是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按现在的dot plot,联储利率会在3.375%见顶然后会下降,加上常态的libor-ois价差25bp,三个月LIBOR利率的顶点也不过3.625%,依然远远低于中国的SHIBOR或者AAA级NCD的利率水平。零售端,美国货币基金利率在1.8%左右,而中国的货币基金利率持续维持在4%附近。另外一个可比利率是美国10年联邦机构债的3.2%与国开债的4.45%(因税收差异国债不直接可比),利率相差1.25个百分点,中国债券依然具有明显优势。
人民币的利率优势不仅反映在名义利率差,同时也反映在实际利率差上。截至4月,美国CPI与核心CPI分别为2.5%与2.1%,而中国的对应数字仅为1.8%与2.0%。因此,人民币的实际利率优势比名义利率还要高上0.1到0.7个百分点。
利率吸引力之外,中国债券与其他国家的债券相关性也非常低,利率变化13周滚动相关性过去5年的时间里基本在-0.5到0.5之间震荡。而其他国家的债券相关性如此之高,有些机构去年甚至放弃了分散投资而专注于少数几个发达市场。同样的,中国股票与其他国家的股票相关性也非常低。金融学原理告诉我们,金融唯一的免费午餐就是风险分散。因为中国债券股票与其他国家相关性低,因为外资在中国债券股票市场占比低,随着中国资产规模的壮大(中国债券市场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规模),随着中国资产逐步进入各种指数,外资对中国的资产配置会有相当大的增长。放眼望去,外资在开放的债券市场,如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占比都在25%以上,最高甚至到70%。即使是日本欧元区这种零利率负利率的国家,外资占比也接近总市场的10%到20%,抛去日欧央行所持,外资占比更高。所以,中期的视角来观测,外资流入中国光是债券市场至少是万亿美元规模之上。此类配置型流入会对冲中国的配置型流出,对人民币形成支撑。
高M2并未导致通胀
第二个角度,货币(Money)。市场上流行的观点是,中国的M2如此巨大,按现汇价格,中国可以买下全世界,所以人民币必须贬值才行。这种说法虽然貌似有理,但更多是情绪化宣泄。同样的论述曾经应用到日本,但日本经济停止增长近30年,日元虽然大幅波动,但并没有趋势性贬值。
从中国台湾的角度来看,特别关注M2也没有道理。事实上,很多热衷于炒作中国M2/GDP比例2以上的人并不了解中国台湾的M2/GDP比例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2,现在已经上升到2.4。中国台湾的M2存量规模接近世界第十大经济体的加拿大的GDP规模,介于俄罗斯与澳大利亚之间。同期美元对新台币基本在29到33之间波动,一个多月前还曾回到了29。
货币贬值与否,相当程度上决定于新创货币是否带来足够的产出。一个简单的货币超发度量可以定义为M2增速——名义GDP增速。中国货币超发通常在正的2%,但去年是负数,年底8.1%的M2增速对应11%的名义GDP。按此指标,去年中国的货币超发速度远远低于美国,于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许并不完全出人预料。今年以来,美国的M2增速在下滑,名义GDP在回升,而中国的M2增速稳定,但名义GDP增速略有下滑,所以美元的回升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中国,货币发行带来的另一个担忧是很多人认为中国实际物价很高,出国对比觉得比发达国家都高。具体到某个特定产品上,这很有可能,比如说豪车,豪包,豪表。但这些观察都有明显的选择误差。这些偏差分为两类,一是税收效应,奢侈品中国的关税高。二是购买效应,出国旅游与媒体具有话语权的以高收入群体为主,而此类人群容易为高端品牌支付溢价。
两个观察点说明中国的整体物价虽然比以前上升了很多,但依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第一个观察点是IMF、世行甚至CIA按PPP计算的中国GDP都远高于名义汇率计算的GDP;第二个观察点是最近UBS的一个报告,给77个全球大城市的物价与收入排名。物价方面,中国最贵的两个城市,北京与上海仅仅排在45到50之间,落在了后半段。
去杠杆对汇率仍然有信心
最后一点,信仰(Belief)。中国近些年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杠杆问题。这方面,经济体杠杆速度增长过快确实带来了更高的风险。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防范风险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但是,中国的杠杆水平是否一定必然会对汇率带来威胁,这点是值得商榷的。
日本,如此高的负债率,国际市场上有个风吹草动,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买日元,看日元升值。
所以,这里的核心不是中国的绝对负债率高低,而是中国到底是个传统的新兴市场国家,还是一个跟美国一样“例外”的大国经济。按新兴市场国家经验,如此高负债率的国家最后都崩溃了。但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很多经济可以在高负债水平下稳定一个相当稳定的汇率。
这里澄清一个常见的错误概念,正如我们看股票除了看PE,更要看PEG一样,看一个国家,我们除了看其负债水平,更要看其增长水平。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中国的负债率与发达国家处于同等水平,但其名义增长至少为发达国家的2倍,那么为什么不是发达国家先出危机而一定要是中国呢?汇率是比谁更好同时也是比谁更烂,比烂的话,很多发达国家更不乐观,其债务率远高于新兴市场,但增长率却低很多。
过去很多年国际投资者豪赌做空人民币失败的一个核心原因并不一定完全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干预,而是其屡试不爽的模型出了问题。传统的新兴市场危机演化路径是资产价格下跌带来资本外逃带来本币贬值带来通胀上升带来加息带来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闭环。这个闭环应用在中国有两处链接被打断,一是资本外逃(法理上,中国的资本账户依然没有开放),二是汇率贬值并不必然地带来通胀,给了中央银行支持经济恢复信心的空间。
还有一个层面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含金量。传统的经济发展演化路径是第一到第二到第三产业,前两个占比越低,经济就越发达。但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在反思这个问题,美国与各国最近的贸易争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美国希望制造业回归的举措。如果把制造业作为一个经济韧性的度量指标,那中国自加入WTO后的演化是惊人的。中国制造业附加值全球占比从2001年的7%不到上升到了2015年的近30%,几乎等于美国日本与德国的总和。全产业链结构,也使得中国可以更有效地抵御冲击。
制造业是中国汇率稳定的基础
最近的贸易争端还可以提供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人民币的估值。自20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中国出口产品占全球贸易份额一直在上升。直到今天,中国出口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产品没有竞争力,而是贸易壁垒。很多企业抱怨人民币升值导致利润缺失,但同时他们所面临的竞争对手经常不是邻国而是邻居。邻国与邻居有很大的不同,前者需要低汇率保持国家的竞争力,后者不用,只需要时间调整。
关注未来,全球对美国的“信”及对中国的“不信”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第一层面可能来自赤字。事实上,今年几乎所有的卖方经济学家都开始拿美国的双赤字说事,顺差逆差这个事实很难用来短期交易,很多分析师今天可能希望他们并没讲过美元弱的故事。但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一个双赤字的货币其支撑或底气从哪里来?答案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答案也可以反过来:有则信无则不信。反过来这个角度,中国是“有”的国家,一个制造业占比如此之高的国家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提供了让其他人持有其本币的“有”的基础。一个进口量最大的面对众多出口方的中国,也许不一定有原油定价权但有一定的买方货币选择权不足为奇。这里顺便提一下上海的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短短的两个月,上海原油期货持仓量已接近纽约或者伦敦原油期货持仓量的2%,而其交易量已经达到了后两者的15%~20%。未来几年内,部分原油贸易的人民币化可能会让市场从“不信“到”信“,进而影响到美元与人民币的供需格局。
汇率水平一直是个多维度的难题,预测汇率跟预测很多金融产品的价格一样,通常结果是让人失望的。笔者的目的不是预测,而是想提供一个分析角度,讨论下为什么人民币贬值并不像近几年很多分析所讲的与很多人预期的那么必然。其实,贬值甚至不值得期待,就像人们不该期待其所持物产贬值而是应该把办公楼或者住宅装修得更有吸引力。天下国家,本同一理。

阅读全文

与汇率低杆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黄埔期货公司 浏览:243
杠杆的省力情况有几种 浏览:334
四川美玮邦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844
鹤岗萝北融资 浏览:334
规定金融资产达300万 浏览:281
慈善信托展望 浏览:204
债权融资计划案例解析 浏览:905
金融企业服务农村 浏览:718
操盘芝加哥外盘期货交易笔记 浏览: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机构 浏览:680
5加纳对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628
比特币合约5x杠杆怎么计算 浏览:913
7月21汽油价格 浏览:734
去融资公司贷款让先给费用 浏览:684
国药控股融资租赁副总 浏览:350
常见的理财产品类型有哪些 浏览:489
贷款购车金融公司黄了怎么办 浏览:578
员工佣金如何入账 浏览:14
客人佣金收税 浏览:162
期货公司资金挪用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