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体的重心如何计算和判断
确定重心位置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几何法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的重心就在球心,质量分布均匀的直棒的重心就在棒的中点.
二、支撑法 用手指支持一个勺子,总可以找到一个位置,使勺子水平地支持在手指上.手指上方勺子上的0点就是勺子的重心.这时勺子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上的手指的支持力FN、竖直向下的重力G.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勺子保持平衡,如果重心0不在手指的正上方,支持力FN和重力G将不在同一直线上,勺子就不能保持平衡了,
三、悬挂法
先在A点把薄板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据二力平衡,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悬绳的拉力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C点把物体再悬挂一次,同理可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通过C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0,就是薄板重心的位置,
四、理论计算法
物体的重心,可以依据杠杆平衡条件和支撑法原理,平衡时支点处即为重心位置。
如有帮助请采纳,手机则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
『贰』 为什么求重心可以用杠杆平衡做
这是对长条形物体而言,这样的物体重心所在处可以看成质量的集中点,只要在重心处支起,它就可以平衡.
『叁』 杠杆的重心
重心?一般来说,杠杆应该是一个形状比较规则的物体吧,那么不管他处于什么状态,他的重心都应该在 他的几何中心上
『肆』 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4)杠杆平衡条件求重心扩展阅读:
一、杠杆平衡分类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二、杠杆原理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般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伍』 当一个杠杆有两个支点时,怎么求杠杆的重心呢(详细最好配图)
首先要理解支点的含义,实际上杠杆上的任一作用点(受力点)都可以看成支点,所以你说的杠杆有两个支点实际上和通常的所谓有一个支点的情况是统一的,因而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如果在杠杆端点放一木块,两支点给杠杆的支持力会变化。
能用支点的支持力来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陆』 杠杆水平平衡时重力重心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从而使杠杆的重心过支点,这样在归纳杠杆平衡条件时,我们就可以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A点对于的力臂为4、B点对于的力臂为6;在A点挂3个钩码,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则在C点应挂2个钩码;
(3)将A处的钩码移至B处,对于的力臂变大,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对于力臂不变的情况下,由杠杆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可知: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2;(3)变大.
『柒』 杠杆倾斜平衡时的重心
你说的这种情况,杠杆的重心肯定是位于支点的下方的.
如果杠杆的支点与重心是重合的,则杠杆在任何位置都会保持平衡.就像你说的,F1*L1始终和F2*L2保持相等.应该指出,L1、L2是垂直距离,即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线的长度.在水平的时候,垂直距离是和杠杆长度相等的,倾斜后就变短了.但在重心与支点重合的杠杆中,倾斜后L1、L2减小量是一样的,所以仍可以保证F1*L1=F2*L2,使杠杆平衡.
如果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的下方,在杠杆水平时F1*L1=F2*L2,杠杆平衡.再倾斜杠杆,根据几何上的推算,L1、L2减小的不一样,就是一边的F*L变大,使杠杆自动回到原来平衡位置.这种杠杆是稳定的,受到微小扰动后会自动回到平衡位置,所以生活中很多杠杆都采取这种,比如天平,杆秤(支点是提着的),等.
如果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的上方,在杠杆水平时F1*L1=F2*L2,杠杆平衡,在倾斜时,L1、L2减小的也不一样,就是一边的F*L变大,但这时的结果和上面的不一样,这会使杠杆更加偏离平衡位置.所以这种杠杆只要由一个小的扰动就会失去平衡.
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用挂相框的例子帮助理我们在墙上钉一颗钉子,假如吧相框挂上,这是支点(钉子)在相框重心的上方,相框是稳定的,推一下它,摆动几下后又回到了原来位置;假如我们把相框小心放在钉子上,这是支点就在重心的下方了,不稳定,推一下它就会歪向一边,掉到地上;在假如,我们直接把钉子钉在相框的中心位置,一块订到墙上,则相框就能停在任何位置,倒着也行,斜着也行.
所以,你说的那个杠杆肯定是重心在支点的下方,才会稳定.
你明白了吗
『捌』 求重心的位置
例2?在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中挖出一个小球体,则剩余部分成为一球形空腔,此空腔面与原球面相切并过原来的球心,如图3所示,求剩余部分的重心位置.
图3
图4
分析与解答?方法一:剩余部分看作由一个与挖去的关于O点对称的实心小球O2和一个去掉两个小球剩余部分的大球组成,这两部分的重心分别在O2和O点,如图4所示.设此球密度为ρ,剩余部分的重心在O′点.则
G2=(4/3)π(R/2)3ρg=(1/6)πR3ρg,
G′=(4/3)πR3ρg-2×(4/3)π(R/2)3ρg
?=πR3ρg.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2×=G′×,
即?(1/6)ρgπR3(R/2)-)=πρgR3·,
?得
??=R/14.
方法二:把剩余部分等效于一个实心大球重心为O,重力为G=(4/3)πR3ρg和一个作用于小球球心O1的力F,F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所挖出小球的重量,则有
F=(4/3)π(R/2)3ρg.
如图5所示.设剩余部分的重心在O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图5
?F·=G·,即
(4/3)πR3ρg·
=(4/3)π(R/2)3ρg[+(R/2)],
则
?=R/14.
(
『玖』 一个杠杆的重心
首先要理解支点的含义,实际上杠杆上的任一作用点(受力点)都可以看成支点,所以你说的杠杆有两个支点实际上和通常的所谓有一个支点的情况是统一的,因而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如果在杠杆端点放一木块,两支点给杠杆的支持力会变化.
能用支点的支持力来判断杠杆是否平衡.
『拾』 关于杠杆平衡条件
这个最好画图解抄释,不过我袭现在没办法画图。
因为实际上用的杠杆不是理想杠杆----没有厚度,支点恰好在重心上,质量绝对均匀等等
我们实际上用的杠杆支点一般位于杠杆的正中心的上面。当两端完全一致的时候,重心与中心重合,杠杆就水平。当两端质量与密度不完全一致的时候,重心就会产生偏移使得重心不和中心重合,那么支点就不再重心正上方了,那么杠杆就要象重的一边倾斜,由于支点在上面,倾斜使得重的一侧力臂缩短,重新取得平衡。(如果支点在下面则相反,随着杠杆倾斜重的一边力臂越来越长,直到杠杆翻过来,支点跑到上面为止)。
调节螺栓就是改变重心的位置,使得中心和重心能够重合,使得杠杆平在平衡位置
ps: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很聪明,不过这么复杂的解释他也未必听得懂,你尽量给他解释的简单一些吧,要是你有什么别的问题,上我的qq或者发邮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