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
汇改历程: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近期事件:
2010年4月13日,第四次胡奥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态度强硬,超出国际市场的预期。他强调中国致力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只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并在下一步推进汇改安排中提出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丰富外汇产品,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
❷ 由近几年的重大事件,分析出如今的货币汇率,并说出这样的汇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的影响及作用(要求原
08危机,美元流动性大跌,美元急升
几个月后,美联储宽松政策出台,qe1,8000来个亿,印钞机大开,美元急挫,非美大涨。
09年末10年初,华尔街从希腊开始,高举欧债危机,标普、穆迪等挨个欧猪下调信用等级,玩的欧元凄惨,美指大涨。欧元带动非美大挫!
10年下半年,狂炒美联储qe2预期,6000来个亿,美指大跌,中途在qe2出台后,有一个月时间的投机资本获利回吐导致的美指上涨,然后二次资本继续入场,美指继续跌。非美继续涨!
11年开始,因通胀欧洲加息预期,美指继续跌,基本跌到今天还没完呢。
关于日本地震,震后初始,预期日本重建需要大量日元流动性,日本国际资本将会回流,日元继续升值,g8产生怜悯同情,打算合力介入一下,日元目前止住升势,正在修复中,对美元略有贬值。不过日后上帝知道日元会不会彻底止住升势,因为国际资本、那些贪婪的华尔街膀子、犹太大鳄,从不会怜悯任何事情!
中国大通胀:人民币盯死美元,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玩世界,天朝开动印钞机玩屁民,美元大通胀,人民币大通胀,屁民血汗值个屁!
至于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目前来说是外向出口经济,简单来说:升-不利(出口)经济,跌-有利(出口)经济
❸ 举一个关于汇率政策的例子。。
你好,这是这样的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又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的金融手段。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而汇率是由外汇市场决定。外汇市场开放予不同类型的买家和卖家以作广泛及连续的货币交易(外汇交易除周末外每天24小时进行,即从GMT时间周日8:15至GMT时间周五22:00。即期汇率是指于当前的汇率,而远期汇率则指于当日报价及交易,但于未来特定日期支付的汇率)。
影响因素
(1)国际收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如果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但美元却保持长期的强势,这是很特殊的情况,也是许多专业人士正在研讨的课题。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其汇率下降。当然利率影响的资本流动是需要考虑远期汇率的影响,只有当利率变动抵消未来汇率不利变动仍有足够的好处,资本才能在国际间流动。[2]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采纳。
❹ 货币政策与汇率问题
1、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这是对的。你认为随后后出现“大量外国资本会流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数量减少,人民币会升值”是不对的。前后没有因果关系,市场上本币减少,外资不一定会大量流入。
2、国际贸易赤字会导致本币贬值,本币贬值后,又会刺激出口。这是市场自身规律。
3、你这里说的所谓升值与贬值都是指对外升值和贬值,就是人民币对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升值或贬值。货币政策不是本币对外升值和贬值的直接原因,货币政策的变化只产生辅助作用。
4、货币政策是一国的内部政策,会对本币在国内的价值升降产生影响。如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会增加,引起通货膨胀,人民币对内会贬值(俗话说的“钱毛了”)。如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会减少,抑制通货膨胀,人民币对内会升值(俗话说的“钱结实了”)。
❺ 论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一国货币价格(此处我认为用价格更合适),即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单纯来讲,一国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市场利率下降,使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货币贬值;反之,该国货币升值。
但这一切都是两者间简单的关系,而且其影响结果也是短期的而非长期。因为货币价格变化不仅受到本国与他国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本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比如我国采取紧缩政策,造成市场资金短缺,促使货币市场利率相比其他国家要高,自然吸引一部分外资入境,使人民币汇率升高。而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向上,对于外资的安全性也有保障,同样加快外资流入,推高人民币汇率。但如果一国央行推行宽松政策,导致货币贬值,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吸引外资入境,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推高该国货币汇率,当然这多半是经济强国才可能会出现此情况。并非一国央行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即所谓加大印钞速度就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要关注央行的整体操作,即一方面投放基础货币,一方面是否在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回笼货币做对冲操作。同时,投资者的盈利预期也是推高货币价格的重要因素。比如日元在前期因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汇率下跌。但下跌程度过大,使投资者认为日元已跌至较低水平,就开始大量购入日元,在短期内反而推高了日元汇率。k另外,一国货币价格与该国的贸易状况也互相影响,如该国贸易顺差导致本货升值,该国贸易逆差导致本货贬值,而本货贬值又促进贸易出口。无论一国实行紧缩与宽松政策,都是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辩证地看待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关系,并要结合该国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间贸易状况。同时还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状况,他国货币的主动贬值程度也对我国货币价格有影响。另外,一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减少,也会使投资者对该国货币汇率变化产生下降的预期,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导致该国货币加速贬值。
所以说,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纯影响该国货币价格,有很多因素互为因果。经济学研究对于过去与现在的的经济问题能够提供可靠的分析,但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能依据现有的数据和理论,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并针对国际经济变化做相应调整。
❻ 现在人民币汇率情况怎样
您可以参抄考招行外汇“实时汇率”,请进入招行主页,点击右侧的“ 外汇实时汇率”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注:100外币兑人民币;每个银行兑换汇率都不同,但相差不大。
❼ 关于货币汇率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由此看来,经济增长对汇率的影响是复杂的。但如果考虑到货币保值的作用,汇兑心理学有另一种解释。即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外汇供需双方对货币所作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评价的对比就是汇率。而一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则主观评价相对就高,该国货币坚挺。
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收支中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如果一国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于升值。
利率水平的差异一些学者认为,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无数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汇率政策,突发事件的影响,国际投机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开盘收盘的影响
❽ 货币政策与汇率有什么关系
首先要知道货币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汇率受货币的供给影响的。我们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一、存款准备金制度;二、再贴现政策;三、公开市场业务。
下面举例说明:
当我国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1%升2%,也就是说银行的100元存款,由原来的1元升到2元交给央行保管。银行原来可以借出去的是99元,现在是98元,市场流通的货币减少。根据供求关系,人民币供给减少,市场需求人民币强烈,人民币汇率升,如图:
反之,央行存款准备金率1%降到0.5%,人民币供给增加,市场需求人民币疲软,人民币汇率降。
同理,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导致货币供应量变化,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