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币兑换中如何避免汇率带来的损失
1、 对于所持外币不同用途的客户需考虑不同的理财策略,如手中持有外汇并在半年或1年内将进行外汇贸易、出国留学、移民等“刚性需求”的市民,可考虑“保本”策略,即购买一些保本型外币理财产品,以保证2.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不建议进行外汇储蓄,随着各银行陆续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不少币种的利率降幅甚至高达70%,远低于保本型外汇理财产品。这类外汇持有者可暂时忽略目前的汇率波动,只要将外币理财收益与使用国的通货膨胀率做对比,其收益只需跑赢当地通胀,那这笔“买卖”就算成功。
2、 对于手中持有外币并在1年内没有使用需求的投资者,建议还是选择结汇,将外币换成人民币,并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理财产品或选择其他人民币理财渠道,一方面可避免手中的外币持续贬值带来的损失,同时,目前从国内市场来看,除个别货币(澳元)之外,人民币理财无论是从收益还是选择的范围,都要比欧元、英镑、美元等外汇理财产品具备优势。
3、具有一定外汇储备并有时间和专业经验的投资人,则可以进行一定的实盘操作和保证金交易来实现外币的保值增值,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均开通了外汇实盘交易,同时不少银行还开通了外汇保证金交易可供选择。
② 汇率变动对员工工资有什么影响,对原材料又有什么影响
汇率如何影响经济?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当然不止这一点。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物品和资本的流动把各国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汇率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一国汇率的贬值,可以降低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从而增强竞争力,增加出口。出口是一国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增加可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就通过汇率贬值来刺激经济。国际贸易中的收入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变动,经常项目变动,从而也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以,汇率贬值,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会增加贸易盈余(或减少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注意,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改善有一个过程,往往先是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到一定时期后才会使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经济学家把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这种影响称为“J效应”。取其汇率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向下),然后改善(向上)之意。 汇率对经济如此重要,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呢?我们可以把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比如前面所讲到的美元与比索的汇率为1∶0.9。这是我们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时的比率。实际汇率是一国物品与劳务与另一国物品与劳务交换的比率。换言之,名义汇率是用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实际汇率是用实物单位来表示的。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如果用e代表名义汇率,p代表国内物价水平,p 代表国外物价水平,这两个相仿水平都用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或GDP平减指数)来表示,实际汇率=(e×p)÷p。 人们之所以用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目的是为了在他国购物。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一种物品在不同国家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套利活动就会出现,最终结果是价格差的消除。这被称为单一价格规律(Lawof one price)。如果单一价格规律成立,所有的货币的每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实际购买力。这就是汇率理论中著名的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 parity)理论。这种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1866-1945)在1916年提出来的。根据这种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物品与劳务并不能进入国际贸易,在有些情况下单一价格规律并不成立,所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各国汉堡包巨无霸的价格与各国的汇率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日本巨无霸为262日元,在美国为2.49美元,按购买力平价理论,日元与美元汇率应该是105∶1,但实际上是130∶1。 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局限性,但仍然是汇率决定的基础。重要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物价水平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这就把货币与汇率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沿着这条思路考虑开放经济中货币的作用。这就需要另一种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③ 外贸汇率损失问题,请教各位
可以考虑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约定以哪个网站的汇率作为最终汇率即可 老外一般认可布伦伯格(英语关键词不被知道接受??!!) 其实汇率是随时波动的 这两天人民币汇率不就是对外贬值了么?对您该是个好消息
另一个思路是在合同中约定固定汇率, 即以签订合同当天的汇率结算, 这对您来说其实就是以人民币进行交易了
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在汇率很小变化范围以内的时候按照实时网站汇率付款,而一旦汇率变化过大 比如 超过2% 可以明确这2%汇率变化的承担主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谢谢
④ 中国移出汇率会影响国内工资吗
中国移出汇率会影响国内工资吗?这个是不会影响国内工资的,最多影响的是个体。也就是说影响的是少数。
⑤ 出口企业每月收取外汇时会有多少汇率差损失
汇率损失是在人民币升值外汇贬值时才会出现的,比如你在签合同时美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在收汇时汇率变为1美元兑换6.81元人民币,如果你收汇是10000美元,那么汇率损失就是10000(6.83-6.81)=200元。
如果你们公司即有外汇收入同时也有外汇支出,那可以把外汇存在外汇账户上不办理结汇,以备以后使用,不仅不会出现汇率损失,还能减少汇兑损失。因为银行的外汇买入价要比卖出价低很多。按照今天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100美元的买入价是681.49,卖出价684.23,如果在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10000美元结汇再购汇的损失就是10000(6.8423-6.8149)=274元。
不知说清楚没有。
⑥ 汇率差价造成的损失,做什么样的会计科目,怎么处理
盈: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汇兑收益亏: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银行存款
⑦ 汇率损失怎么计算
比如拿10万人民币去换美元,美元卖出价是7,中间价是6,请问我的汇兑损失是多少?
汇兑损失=10万人民币/7*(7-6)=1.4286(万元)
汇兑损失指的是企业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季、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向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⑧ 外贸公司汇率损失放在什么科目
入财务费用科目。财务费用一般包括手续费、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利息收入和支出三大块。
手续费包括:存取款手续费、银行账户年费等、购买发票等费用。
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只有外币才产生,指月末因为汇率不同产生的兑换成人民币的收益和损失。
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指银行存款收到的利息收入和贷款产生的利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