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汇率直接管制

汇率直接管制

发布时间:2021-04-20 09:35:04

⑴ 直接外汇管制的基本简介

由政府机构制定并执行,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伤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外汇管制的一种方式。政府的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买卖、外汇汇率、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直接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中包括行政控制和管理。数量控制和管理、成本控制和管理。行政控制和管理是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实行外汇管理。主要是集中垄断外汇买卖,即收入的外汇要卖给国家指定的银行,支出的外汇要经过申请批准;管理外汇资产、贵金属和贵金属制品;管制资本输出入,即资本输出入要经过严格审批。外汇数量控制和管理主要是对外汇收支实行数量调节;贸易和非贸易方面所使用的外汇实行配额制;实行外汇留成制,允许某些企业和个人留存部分外汇收入;对外借款实行数额管理。凡单位对外借款要制定计划,报送有关部门审批;对外国企业的外籍职工汇出或售出外汇也有数量限制。成本控制和管理主要是运用调整汇率的方法实行差别汇率,即对贸易和非贸易收支规定不同的汇率。前种汇率由政府规定,后种汇率随市场供求状况而定。有的国家还实行“多种汇率制”。
根据不同种进出口商品以及不同性质的外汇买卖规定了多种汇率,借以对非必需品的进口加以限制,鼓励出口,并对必需品的出口加以限制,鼓励进口。这都是为了影响外汇供求,控制外汇收支。

⑵ 国家的汇率是如何控制的

具体如下:

(1)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减少政府开支,提高存款准备率,提高利率,以紧缩经济,促进扩大出口,减少进口。

(2)通过本国货币法定贬值,降低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从而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有利于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同时,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减少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3)在进口方面发放进口许可证,凭进口许可证购买所需外汇。

(4)采用进口配额制,对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对超过配额部分不准进口或征收高关税或罚款。

(5)进口存款制,是对某些限制进口商品要求进口商预交一定金额的进口存款作为无息存款。有些国家还规定进口方必须获得出口方所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出口信贷或提高开出信用证押金等方式限制进口。

(6)在出口方面给予出口信贷、出口补贴,鼓励出口。

(7)管制资本输出入。即根据经济情况变化,有时采取一些措施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多实行限制资本输入鼓励资本输出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多采取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的政策。

(8)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表现在国内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必然上升。此时,中央银行抛出外汇,阻止汇率继续上扬;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而引起外汇汇率下跌时,买进外汇,防止汇率继续下跌。这种外汇买卖活动,在国家不直接规定汇率变动幅度的情况下对汇率起到了缓冲和稳定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国际收支的短期逆差效果显著,而对长期逆差作用不大。因为外汇平准基金数额有限,无法供应长期的外汇市场需求。

⑶ 为什么逐渐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所谓直接管制就是指政府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以实现经济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直接管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对价格的管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对进出口贸易的管制、对外汇交易的管制。
其中对外汇交易的管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对货币兑换的管制、对汇率的管制、对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的管制。一般认为,长时期的直接管制会造成各种扭曲,进而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活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的减少直接管制,是很有必要的。
由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也可以说明逐步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①高度集中控制时期(1979年以前):1949-1973,实行钉住英镑的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以后,实行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这一时期,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控制是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一切外汇收支由国家管理,以期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经营,国家对外汇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统收统支。
②向市场化过渡时期(1979-1993年):1979年,国务院决定实行外汇额度留成。实行外汇额度留成之后,创汇企业和用汇企业之间产生了调剂外汇余缺的需要,在我国又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在这一市场的基础上,人民币官方汇率在1981-1984年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与非贸易公开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年,取消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为1美元兑2.8人民币。之后逐步下调至1993年底1美元兑5.8人民币。同时自1980年起,我国各地陆续开始实行外汇调剂制度,形成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格局。由此可以看出,外汇留成制在推动人民币向可兑换货币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体现在相当一部分用汇需求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上实现。但是,经常账户下的支付用汇仍然有一部分需要计划审批,并且由外汇留成导致的多重汇率的出现,也不符合经常账户下自由兑换的特征。
③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1994-1996年):1994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深远的改革,其内容主要包括汇率并轨,实行结售汇制等。这次改革使我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有条件的可自由兑换,这体现在取消了对经常账户收支的各类歧视性的多重汇率制,对境外团体的经常账户下用汇取消了计划审批等方面。至于有条件性,则主要体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及个人的经常账户下用汇仍存在一定限制。其间人民币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8.7人民币左右。
④经常账户下完全自由兑换时期(1996年12月至今):我国自1996年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的全部义务,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实现经常账户完全可兑换后,对经常账户下的外汇收支的管理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我国还对资本和金融账户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基本原则是"管理从紧",严格审批和登记一切资本输出入、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严格控制外债规模、结构、目的和流向、对本国资本输出实行严格管理。
由上可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是不断取消管制,进行市场化的过程,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计划经济时代,为追求赶超战略,大力发展高度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通过抑制其他部门对外汇的需求,压低外汇的价格,把有限的外汇用于发展重工业,这一做法已被证明是无效率的。在1979年至1993年,实行外汇率额度留成,并形成调剂市场,这部分的解决了用汇需求问题,但有一部分仍受到限制,而且还存在多重汇率问题,扭曲了外汇的价格体系,使汇率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供求。1994年至1996年的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除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及个人的经常账户用汇存在限制外,其他的经常账户用汇都已市场化,并建立银行间外汇买卖市场,来形成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汇率,提高了外汇资源配置的效率。但由于结售汇制的固有缺陷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垄断结构存在,使得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汇率仍不能完全反映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的意愿,外汇资源配置效率有待仅以提高。因此,逐步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⑷ 外汇管制新规对汇率有影响吗

⑸ 外国人不能直接购汇,是因为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制度吗

是的,境外个人经常项目合法人民币收入购汇及未用完的人民币兑回,按以下规定办理:

(1)在境内取得的经常项目合法人民币收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和有交易额的相关证明材料(含税务凭证)办理购汇。

(2)原兑换未用完的人民币兑回外汇,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原兑换水单办理,原兑换水单的兑回有效期为自兑换日起24个月。

对于当日累计兑换不超过等值500美元(含)以及离境前在境内关外场所当日累计不超过等值1000美元(含)的兑换,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注:未用完的人民币兑回外币后,一律以钞户性质的外币存入)

(3)外籍人员工资、奖金、津贴等人民币收入的兑付需审核材料包括:

①书面申请

②本人有效护照或身份证明

③雇佣证明

④人民币收入清单

⑤税务凭证。

(5)汇率直接管制扩展阅读:

外汇管制制度基本方式

一: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汇管制中,最严格的规定是出口商必须把全部外汇收入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出口商在申请出口许可证时,要填明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结算货币、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并交验信用证。

二: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对进口外汇的管制通常表现为进口商只有得到管汇当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银行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管汇当局根据进口许可证决定是否批准进口商的买汇申请。有些国家将进口批汇手续与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同时办理。

⑹ 微观经济学中间接管制和直接管制的区别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直接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的政策措施。直接管制通常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能按照本国的不同需要,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区别对待。但是,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只是将显性国际收支赤字变为隐性国际收支赤字;一旦取消管制,国际收支赤字仍会重新出现。此外,实行管制政策,既为国际经济组织所反对,又会引起他国的反抗和报复。
直接管制和汇率政策一样,也属于支出转换政策,但后者属于全面性控制工具,而前者属于择类性控制工具。直接管制的特点是比较灵活,各国可以对维持生产和生活水平所必需的中间产品和消费品进口、扩大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本品(机器设备等)进口不实行限制,或者限制程度轻一些,而对奢侈品进口则严加控制,同时在出口方面可以重点奖励重要的或非传统的产品生产和出口;也可以按照本国的不同需要,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区别对待,通常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同时又不会牵动整个经济。但是,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只是将显性国际收支赤字变为隐性国际收支赤字;一旦取消管制,除非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否则国际收支赤字仍会重新出现。此外,管制政策的实行容易引起他国报复,导致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战”,使管制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间接外汇管制: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通过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控制,达到影响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的目的,从而使外汇供求达到基本平衡,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与直接外汇管制对称,是外汇管制的方式之一。
间接外汇管制的方法编辑(1)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减少政府开支,提高存款准备率,提高利率,以紧缩经济,促进扩大出口,减少进口。(2)通过本国货币法定贬值,降低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从而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有利于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同时,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减少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3)在进口方面发放进口许可证,凭进口许可证购买所需外汇。(4)采用进口配额制,对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对超过配额部分不准进口或征收高关税或罚款。(5)进口存款制,是对某些限制进口商品要求进口商预交一定金额的进口存款作为无息存款。有些国家还规定进口方必须获得出口方所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出口信贷或提高开出信用证押金等方式限制进口。(6)在出口方面给予出口信贷、出口补贴,鼓励出口。(7)管制资本输出入。即根据经济情况变化,有时采取一些措施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多实行限制资本输入鼓励资本输出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多采取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的政策。(8)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表现在国内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必然上升。此时,中央银行抛出外汇,阻止汇率继续上扬;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而引起外汇汇率下跌时,买进外汇,防止汇率继续下跌。这种外汇买卖活动,在国家不直接规定汇率变动幅度的情况下对汇率起到了缓冲和稳定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国际收支的短期逆差效果显著,而对长期逆差作用不大。因为外汇平准基金数额有限,无法供应长期的外汇市场需求。

⑺ 中国是怎样管制人民币汇率的

1、外汇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避免该国货币供给额的过度膨胀,或外汇准备的枯竭,对於外汇之持有,对外贸易或资金流动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预。

2、外汇管制具体措施:
一.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汇管制中,最严格的规定是出口商必须把全部外汇收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出口商在申请出口许可证时,要填明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结算货币、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并交验信用证。

二.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对进口外汇的管制通常表现为进口商只有得到管汇当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银行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管汇当局根据进口许可证决定是否批准进口商的买汇申请。有些国家将进口批汇手续与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同时办理。

三.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非贸易外汇涉及除贸易收支与资本输出入以外的各种外汇收支。对非贸易外汇收入的管制类似于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即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把全部或部分外汇收支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为了鼓励人们获取非贸易外汇收入,各国政府可能实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居民将个人劳务收入和携入款项在外汇指定银行开设外汇账户,并免征利息所得税。

四.对资本输入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采取限制资本输入的措施通常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稳定汇率,避免资本流入造成国际储备过多和通货膨胀。它们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规定较高的存款准备金;对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数利息;限制非居民购买该国有价证券等。

五.对资本输出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一般采取鼓励资本输出的政策,但是它们在特定时期,如面临国际收支严重逆差之时,也采取一些限制资本输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规定银行对外贷款的最高额度;限制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别和部门;对居民境外投资征收利息平衡税等。

六.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
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禁止个人和企业携带、托带或邮寄黄金、白金或白银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数量。对于该国现钞的输入,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往往实行登记制度,规定输入的限额并要求用于指定用途。对于该国现钞的输出则由外汇管制机构进行审批,规定相应的限额。不允许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禁止该国现钞输出。

七.复汇率制
对外汇进行价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实上的各种各样的复汇率制。复汇率制指一国规章制度和政府行为导致该国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

⑻ 外汇管制等于汇率操纵吗

外汇管制不等于汇率操纵。
实际上外汇管制是为了避免汇率被操纵。

⑼ 什么是外汇管制外汇的管制利弊是怎样的

外汇管制来(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国自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而对外汇进出实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国又称外汇管理。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进行限制的一种限制进口的国际贸易政策。
外汇管制分为数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通过控制外汇总量达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后者是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调节进口商品结构。外汇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避免该国货币供给额的过度膨胀,或外汇储备的枯竭,对於外汇之持有,对外贸易或资金流动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预。

⑽ 对汇率进行管制有哪些方法

外汇管制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两种:数量管制是对外汇买卖的数量进行限制,具体方式主要有外汇结汇控制和外汇配给控制。价格管制是对外汇买卖的价格即汇率进行限制,价格管制又可采取直接管制或间接管制的方式,间接管制是指以外汇基金作为缓冲体来稳定汇率水平。直接管制主要是规定各项外汇收支按何种汇率进行交易,通常采取实行本币定值过高和复汇率制的方式。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有:1)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2)逐步放松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外汇管理,积极有序地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3)建立和规范外汇市场。4)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实行许可证制度。5)取消境内外币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6)建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

阅读全文

与汇率直接管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信托网郫县 浏览:913
沈阳基金理财去哪 浏览:569
晨鸣融资租赁2017 浏览:471
丰台区小企业融资 浏览:834
湘财证券怎么买 浏览:324
商业银行外部融资 浏览:738
投融资备案查询 浏览:932
期货登录网址 浏览:991
2020年银行理财产品排行哪个好 浏览:59
e租宝登理财产品名称 浏览:506
江阴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657
淘客佣金在哪儿 浏览:532
抵押贷款利率银行利率 浏览:722
工商银行卡开了贵金属账户 浏览:771
高杠杆炒股到领航ok放心 浏览:667
6月12人民币兑港币汇率 浏览:245
军医股票 浏览:355
股指期货稳赢方法 浏览:897
肌肉骨骼系统的杠杆 浏览:900
思念水饺股票 浏览:789